安徽新华:党的印刷尖兵

来源 :印刷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庐州府北郊,今合肥市砀山路10号,活跃着一家占地20万m2的工业企业.她便是前身为安徽新华印刷厂、现隶属于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新华).rn安徽新华主要做出版物印刷,设备先进、管理规范、VOCs减排见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达标,被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称号.
其他文献
当前,印刷产业呈现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重效率、重服务”的发展趋势.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竞相出现,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服务领域也因此进一步延伸,从而使技术研发进程逐步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生命周期不断被缩短,技术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也因此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变动严重冲击着传统印刷产业,在大数据时代,印刷行业必须从传统中剥离出来,开辟出一条科技创新之路.
期刊
真空喷铝覆膜纸的前身为铝箔复合纸,铝箔复合纸是一种由铝箔与纸张通过胶黏剂粘合而成的纸张.铝箔的成型度好,制成的铝箔复合纸变形后不会反弹、易成型.铝箔复合纸因其具有防潮阻隔性强、易成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烟卷包装等领域.但由于铝箔成本高,且不降解,同时制成的包装盒铝箔部分容易爆裂,压痕处会出现爆墨现象,故逐步被真空喷铝覆膜纸替代.真空喷铝覆膜纸和铝箔复合纸相比,大幅度减少了铝的用量,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减少了材料生产成本.铝箔的厚度一般为0.006mm或者0.0065mm,而镀铝薄膜的铝层厚度为
期刊
近年来,柔性版印刷取得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实施绿色印刷的战略背景,另一方面得益于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的全面进步.其中,数字化制版和加网等相关印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大量出现,对于柔性版印刷整体印刷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使柔性版印刷跻身高品质印刷的行列.目前大多印品,尤其是高精度印品的制版工作由专业制版公司完成,这对于柔性版印刷行业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细小文字烫印试验rn由于在细线条烫印试验时,发现包衬的硬度对烫印图文的还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细小文字烫印试验时,增加了字体还原性试验,希望通过测试验证总结出一套标准数据,可以在印前制作时提前对需要烫印的字体笔画粗细进行调整,解决多笔画字体烫印容易糊版的问题.
期刊
2021年1-10月,国内印刷品、印刷装备、印刷器材进出口总值197.00亿美元(参见表1),同比增长16.5%,比2019年同期增长14.4%.其中,印刷品进出口 141.39亿美元(同比增长9.1%,比2019年同期增长12.3%),印刷装备进出口 44.09亿美元(同比增长43.2%,比2019年同期增长21.6%),印刷器材进出口 11.5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比2019年同期增长14.2%).同期,国内印刷品及印刷装备、印刷器材进出口贸易顺差合计10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比
期刊
据统计,2020年我国中小学在校生人数达1.98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4%.学生获取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工具是教科书,教科书的绿色环保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水平,实施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是贯彻国家环保政策,保护青少年儿童健康的重要举措.
期刊
现如今,新媒体的发展异常迅猛,新媒体新闻信息生产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大网民和大众的思考判断,如果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校对不严肃的问题,会给媒体平台的权威性和大众的阅读体验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值得重视和关注.
期刊
四、2021年我国印刷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点,以及“十四五”时期的规划及展望rn(一)2021年我国印刷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点rn1.聚焦行业发展主要问题,扎实做好基础和重点领域标准研制.rn(1)围绕全产业链条推进标准体系建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推动形成统一协调的印刷标准体系;(2)积极参与新闻出版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工作,以开展印刷标准化关键问题研究为切入点,参与新闻出版标准化“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制定,明确印刷标准化工作目标和方向;(3)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体系的优化完善工
期刊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擘画未来,把握印刷行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围绕印刷主业定位,坚持技术和管理两手抓,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硬实力,通过管理创新提升企业软实力,摆脱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依赖、路径依赖等束缚,连续实现企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增长,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近年来,精细化管理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中深入人心,也有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知识积累,进一步夯实了企业管理基础,提高了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同的企业实际情况各有不同,资源有限、人员素质结构参差不齐,要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认为,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一是明确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目标,二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