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谬误指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3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舛误甚多,这些错误之处包括版本、标点、注释、文体等几方面,若不纠正,则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贻笑大方!兹举高中语文古诗文数例谬误,与大家共商榷。
  一、版本问题
  1.《劝学篇》前半部分(加【】部分被无端删除):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故君子结于一也。】
  《劝学》是荀子对于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环境的影响、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等各方面的认识的集中论述,其论述环环相扣,各环节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以气为主,文气乃文章生命之所在,随意截取文章、肢解文章而断章取义,就会截断文气而使文意不畅,实乃阅读之大忌。编选者不顾原作之整体性,将原作肢解得支离破碎,断章取义,此等作为,学者不屑为之也!
  2.必修二所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注释“强虏”为“劲敌,指曹军。一本作‘樯橹’,指代曹操水军。”其实,正本应为“樯橹”而非“强虏”,由苏轼之《前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可以得到印证!
  另外,“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句,“穿空”或作“崩云”,“拍”或作“裂”,或作“掠”,为何只提“樯橹”之不同而不提此处之不同?
  还有,众本尾句皆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为何“人生如梦”变成了“人间如梦”?情理不通!
  3.《离骚》第一节,“何不改乎此度”为何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之后就少了一个“乎”字而变成了“何不改此度”?是编教材者因饥饿而把“乎”字给吃了?可能是编者看到好东西就如饥似渴,忍不住吃了,结果就出现了让江苏省全体高中学生学习少了一个“乎”字的变体苏式版本之《离骚》。“来吾导夫先路”之句为何没把“夫”字给丢掉呢?单单丢弃了一个“乎”而没有丢掉“夫”字好像说不过去吧?
  4.必修四所选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晚”字有的版本作“晓”字,一“晓”一“晚”,时间、意味都相去甚远。为何版本如此差别,编者却不注明呢?
  5.必修四所选之《滕王阁序并诗》首句是“南昌故郡”,王勃原句却是“豫章故郡”,是唐代宗李豫当政后,为避讳其名而改。编者不用最初的版本而用被篡改之后的版本,不亦荒唐乎?2014年6月第5版将其调到了必修五,依然没有改正。
  二、标点错误
  1.必修一中韩愈《师说》一文,第3段“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注释也注出了出处及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编者当知使用标点尚不足百年,而原文是无标点的!既然加标点,就要看文章是否原文引用。是原文引用者,为直接引用,置于引号之内;与原文有出入者,甚或用原文大意者,不可置于引号之内。编者就连这一点常识都不知乎?故而,此句不当使用引号!
  2.必修三所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以烦执事”后面用了句号,实际应该用问号。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一节,“秦御史前书曰”应该为“秦御史前,书曰”,“于是相如前进缻”改为“于是相如前,进缻”,这样就不会出现词语理解上的错误了。
  4.《鸿门宴》中刘邦逃走之时与樊哙的对话:樊哙曰:“……何辞为。”其中的“何辞为。”应改为“何辞为?”也就是说,引号中的句号应该为问号。
  5.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有此一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此句标点错误。应改为: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三、注释的问题
  关于注释方面的错误,另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注释错误指瑕》专文分析,分为注音错误、释义错误、前后顺序错误、当注而未注、重复注释五个方面。兹不赘述。
  四、文体错误
  《语言的演变》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要明确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语言”,还是“演变”?是演变——演化、变化。本文就是讲语言的变化的。本文是属于说明文中的“事理说明文”。选自《语文常谈》这部书,这是吕叔湘先生所著的介绍语文常识的普及性读物。
  《汉字王国中的“人”》,作者林西莉在《汉字王国》一书的“小引”中说:“本书的中心是讲述一个‘故事’,这就是反映在汉字起源及其发展中的中国文化史。”译者李之义在《译者后记》中说:“《汉字王国》是林西莉女士耗时八年完成的一部介绍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力作。……很多留学生和华人,还通过这部作品向自己的同学、同事介绍中国的古代文化。……从理论上讲,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字的作品,但内容却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文明史。”
  两篇文章分明是说明文,课本的编者却将其归为议论文,第20、21页“文本研习”,第31、32页的写作指导“说理的风度”都把二文当作议论文来对待,真是荒唐可笑!
  说明文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告知性,或叫客观性。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动人,说明文则是以事喻人。这个“喻”就是“告知”,或者说“明白地告知”。这就决定了说明文不必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感情色彩;也决定了说明文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要“告人以知,教人以用”。从理论上对说明文与议论文及说明文与记叙文加以区别,在实际上进行文体辨明还是不难的。孰料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者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亦荒唐乎?
  [作者通联:江苏灌云县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建立健全党员代表的选举、活动和保障等制度,是建立党代会常任制和推进其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台州在近20年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党员代表任期制的基本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这
编者按:《中学语文》读者群于2015年12月18日晚8:00—9:00以“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为题举行第10次在线专题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由魏为秋、卓立子主持,特邀嘉宾为董健、崔新苗、翟晓舟、孙涛。研讨人气指数超高,嘉宾们只是引出话题,群友讨论异常积极。研讨嘉宾与广大的在线群友精彩碰撞,亮点纷呈,研讨热烈,真正践行了话题互动的群研讨宗旨。现将本次专题研讨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嘉宾研讨内容概
在高温高压静态釜的模拟油田采出液中用N80钢制取了CO2腐蚀产物膜,用扫描电镜测定了膜表面晶粒大小和厚度并分别观察了腐蚀膜磨损前后的形貌特征,利用自制的磨损装置对比分析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法向均布接触载荷作用下,铝层对热浸铝/等离子体电解氧化(HDA/PEO)复合涂层表面和界面处应力场的影响,并与梯度涂层和单层涂层作了对比分析.计算表明:铝层的
文化是政党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的重要源泉。新形势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应深化理论研究和宣传,牢牢确立马克恩主义在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要
语文难在哪里,难在过于琐碎。许多语文老师甚至某些专家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琐碎是客观的。这其实混淆了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与社会大语文的界限,将母语使用的
散文是一种篇幅比较短小、形式灵活、语言优美、取材广泛的文学体裁.它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强烈的抒情性是它突出的特点。
谁都知道写作重要,不仅仅是作为考试的重要,还是作为一种基本语文素养的重要。现代社会,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种沟通基本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写作教学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是不能“怕”也必须过的“坎”。  教无定法,说起写作教学,也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心得和宝贵经验,也有教学中失败的案例和教训。对此,相对比较统一的看法有这么几种:写作教学耗时耗力,如果不能明
很多老师都对学生说过,写作文要调动生活体验,写出既有个性又有生活与生命气息的作文。春天来临之际,老师们都让学生写过“春天”之类的话题作文。我也未能免俗,就是因为这个话题学生再熟悉不过,对于“春天”,他们一定早有感觉,一定积累了丰富的体验。  我预想学生这次定会写得不错,可结果却大吃一惊。大部分作文要么内容空洞,要么落入俗套。很多同学习惯用“和风送暖”“阳光明媚”“万紫千红”之类的词语描绘台州的春天
《品质》是苏教版必修三“底层的光芒”专题选编的一篇小说.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会重点从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人手.让学生找出感触最深的段落.概括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对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