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建立在明确区分源荷变换器的基础上.在储能单元加入后储能变换器将在源荷的角色间来回切换,这一特点对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建立多源系统稳定性模型,分别以传统阻抗比判据中右极点存在的数目与源荷变换器不对等的地位对多源系统中潜藏的不稳定区域进行了溯源.然后,构造出能解决该问题的源荷对等型阻抗比判据,并阐述了其特点与案例.最后,参照所提出的新判据及特征值法,描绘出了直流分布式系统中传统判据判断失准的区域.通过实验和建模,从时域、奈奎斯特曲线和零极点分布3个角度验证了所提判据的
【机 构】
: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 310027;宁波市江北九方和荣电气有限公司,宁波 315033;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昌 33009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直流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建立在明确区分源荷变换器的基础上.在储能单元加入后储能变换器将在源荷的角色间来回切换,这一特点对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建立多源系统稳定性模型,分别以传统阻抗比判据中右极点存在的数目与源荷变换器不对等的地位对多源系统中潜藏的不稳定区域进行了溯源.然后,构造出能解决该问题的源荷对等型阻抗比判据,并阐述了其特点与案例.最后,参照所提出的新判据及特征值法,描绘出了直流分布式系统中传统判据判断失准的区域.通过实验和建模,从时域、奈奎斯特曲线和零极点分布3个角度验证了所提判据的优势.由此表明,所提出的判据对直流分布式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为明确李树上新纪录害虫北亚脉扁蜂Neurotoma sibirica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记述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北亚脉扁蜂在吉林省吉林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5~15 cm深的土层中做土室越冬.每年4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5月中旬为成虫盛期,成虫产卵从5月上旬持续到5月下旬,单雌产卵量为13~43粒,卵期5~9 d.6月上旬为北亚脉扁蜂幼虫为害盛期,幼虫为6龄或7龄,幼虫期14~21 d,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越冬.北亚脉扁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
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可引发葡萄溃疡病.效应子是病原菌分泌的可改变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蛋白分子,能促进病原菌侵染.目前,关于可可毛色二孢菌效应子与寄主葡萄的靶标筛选研究鲜有报道.Yan et al.(2018)证实可可毛色二孢菌效应子LtCre1是其致病的重要调控因子,并从葡萄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25个候选片段可与该效应子发生互作.本研究拟对葡萄cDNA部分候选片段与效应子LtCre1进行互作验证,以期为解析可可毛色二孢菌与葡萄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新能源发电引起的新型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业界对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分类的重新关注.然而,由于目前未能基于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与目标建立起系统统一的稳定问题分类,对系统面临的各种失稳现象难以进行合理分类.同时,新能源发电作为主力电源,将自然承担着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对新能源发电具备构网能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针对上述需求,基本思路是回归到系统运行机制,从电压的幅值与频率稳定是系统运行一般化目标的本质认识上讨论系统基本稳定问题以及运行对设备的需求.为此,首先阐述了电力系统基本运行机制与目标,并以此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在运行中的强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电流内环的一阶自抗扰控制1st-LADRC(first-orde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策略.首先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频域模型并细化了耦合量,考虑实际误差,给出了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一个适用于电流内环的1st-LADRC,并基于频域分析法理论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数字仿真平台,进行了不同工况的仿真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行
针对传统准Z源逆变器QZSI(quasi-Z-source inverter)升压能力和功率协调控制能力的不足,提出将储能电池与开关电感型准Z源逆变器相结合,构成储能型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ES-SLQZSI(energy-storage switched-inductor QZSI),提高了系统升压倍数和功率协调能力.针对ES-SLQZSI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结构的功率控制策略,在单级变
随着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增多,局部电网逐渐呈现出弱电网特性.虚拟同步发电机VSG(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控制由于可以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能够为弱电网提供惯性和阻尼支撑.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对采用VSG控制策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进行阻抗建模.所得到的阻抗模型在低频段主要呈容性,在高频段主要呈感性,在复杂电力系统中,可能会与电网阻抗存在谐振点.分析了VSG主要控制参数对MMC阻抗的影响,发现有功-频率下垂系
传统的单矢量直接功率控制SDPC(single-vector-based direct power control)以其结构简单和动态响应快等优点在双馈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并网发电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同时具有高采样频率、变开关频率和稳态脉动大等缺点.在传统矢量表直接功率控制的基础上,将占空比优化的思想引入双馈电机直接功率控制中,深入研究了双矢量直接功率控制,以期在取得较快动态响应的同时,减低稳态功率脉动.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对3种直接功率控制方法的
随着碳化硅器件的发展,基于固态变压器SST(solid state transformer)的充电站供电架构相比传统基于工频变压器的方案在效率、功率密度及扩展性等方面已展现出优势.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电平功率单元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模块化SST.其中,隔离DC-DC级采用串联半桥LLC变换器,分析其软开关实现条件和参数设计表明,与中点箝位型三电平LLC相比更易实现ZVS,更适合高频高效运行.为实现单元间均压均流,基于后级均压前级均功率的协调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直流链电压反下垂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可同时实现均
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序阻抗模型广泛应用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谐振分析.双馈异步发电机进行序阻抗建模时可以使用电机的电压和磁链方程或等效电路,虽然等效电路使建模过程得以简化,但是其建立的模型忽略了励磁支路的影响,且没有对简化的条件进行分析,使此类建模方法的使用产生困难.因此,基于是否计及励磁支路的电机等效电路,利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双馈异步发电机转子侧的序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种阻抗模型之间的差异并明确简化模型的使用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立序阻抗模型的准确性.分析表明,当电机的励磁支路阻抗远大于定转子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