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课堂革命”逐渐提上日程。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课堂的一端连接着学生,另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会变,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教育才能真正发展。本文以当代教育家冯恩洪先生的“当代好课堂”理论为基础,探索基于问题、合适、合作条件下的课堂设计新模式,实现“从学生在哪里,到学生到哪里”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有效表达和创新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双提高、当下与未来双丰收。
  一、设计导学案—导读
  要想让好的教学理论落地生根,就需要用心且细致地设计教学方案,尤其是在和学生接触的那个“点”上,即导学案的制作。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生,他们求知欲旺盛,但往往耐性不足,所以导学案要主题明了,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学生减少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如何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我把导学案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不是简单再现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要进行重新梳理,使之体系化。这样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就能逐渐学会如何梳理知识,学会如何把纷杂的知识体系化。第二部分是与这节课相关的习题,用于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习题的设置,要有梯度,可分成基础题和提高题两部分。这样,教师在批改导学案时便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在哪里”,即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三部分是要求学生把这一节课中还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提出来,写在导学案的相应位置。而这部分内容,才是我们要在课堂上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即重点和难点。
  批改导学案后,教师要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研究“学生到哪里,以及如何到”的问题。这时除了要与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对接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在导学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判断出哪些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哪些问题带有普遍性。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到哪里”—导学
  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处理—选择学生做提问考官,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虽然在导学案上,学生把基础知识写对了,但不见得都理解了,所以,有必要在课堂上做一下检验。而这个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历史的热情。具体做法是,抽签选择一名学生做提问考官,要求考官熟知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如果他提问到的同学不能完美回答问题,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如果还不完整,则需要考官细致讲解。这就对考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考官又是抽签产生的,所以就需要所有的同学在课前对基础知识有细致的掌握,这样就让学生有了学习基础知识的动力,而提问与回答问题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个环节之后,教师便清楚了“学生在哪里”。
  其次,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处理完基础知识,就把学生在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展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将类似的问题归类。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中,学生提出了五个问题:1.为什么要对外开放?2.为什么不早开放?不全开放?3.为什么特区选择在深圳、珠海等地?4.对外开放的意义是什么?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5.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当今中国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这五个问题当中,第五个问题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已经能够注意到纵向比较。随后,我引导学生把第一和第二个问题进行合并,这样就把问题简化为四个,即:1.对外开放的背景;2.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区别;3.对外开放的影响;4.比较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当今对外开放的不同。
  其中第二个问题“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区别”教材中没有涉及,于是我把课前准备好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同时做讲解。解决这个问题后,学生针对本节课的问题就由四个减到了三个。
  由于这三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独立解决,于是我决定用集体的智慧解—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一节课中,合作探究的问题不宜超过三个,因为每节课的时间有限,若问题太多,会重点、难点不分,不容易完美解决问题)来解决。五个小组自主选择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小组选择了“对外开放的影响”,其他两个小组分别选择了另外两个问题。合作探究的过程,每个小组全员参与。针对每个小组探讨的问题,我提供了预先准备好的历史材料。小组同学利用历史教材和我提供的历史资料,开展组内讨论。讨论结束后,各自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小组都可以提问、质疑或是补充,此时,我也会积极加入,继续提出相关問题,引导学生把问题彻底理清。其中“对外开放的影响”这个问题,同学们讨论得特别热烈,得出的答案也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是一节课的精彩所在。这样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有效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自信。
  这个环节完成后,就真正实现了“学生到哪里”的教学目标。由于这节课的问题完全来自于学生,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节课的合适度完全符合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也懂得了协作和创新。
  三、解决习题—导练
  小组讨论在导学案中仍有疑问的习题。如果小组内部解决不了,就求助于其他小组,如果仍有困难,就由教师来讲解。通过巩固课堂知识,加强理解应用,培养学生自我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导结
  先是每个同学自己作归纳总结,然后请一位同学把他的思维导图或是文字总结展示出来,再由同学们进行点评。教师要做最后的总结,使课程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晰,便于学生掌握。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和有效的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人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粗浅探索,我一直认为好的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实现教育理想的圣地,因此应当用心经营,不断创新。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声音、语言描述以及其他辅助工具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情境使教学内容重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情境性比较强,而且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发展阶段,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一、情景教学的作用  首先,情境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
一、焦母的择媳标准是什么?  《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对刘兰芝不满,原因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即说刘兰芝不知礼节,一举一动全凭她自己的意思,不把别人(主要是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焦母对儿媳妇的要求是什么呢?两个字:“贤”“艳”。她劝焦仲卿“遣”送刘兰芝回家,便许诺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在焦仲卿下定决心与刘兰芝共赴黄泉时,焦母又劝儿子道:“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
名著,既是人类传播智慧、传承思想的载体,又是文化积淀、价值溯源的集中体现。阅读文学名著,是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学艺术熏陶,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丰富人性情怀和精神理性的重要途径。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对名著阅读专门提出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也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好书、整本书,主要是指经典名著。第一次出現名著
人类的情感意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使之表达得鲜明真切,具体形象,古人常常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  古诗词创作中的化虚为实,有不少是通过比喻来实现的。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在这些词句中
[摘 要:新时期,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计算机进入到了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加上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得互联网更是一跃成为人们生活生产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作为用户联通网络的重要通道,同时也作为一种快捷便利的媒介主体,特别是那些色彩搭配新颖、视觉效果突出、信息量丰富、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的网页,更是对用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换言之,现如今影响甚至一个网站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因
最近,本人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了淮安市胡忠祥老师执教的录像课《小石潭记》。胡老师突破固有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把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他在学生预习反馈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课堂学习的主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教学,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对“青树翠蔓”“往来翕忽”“凄神寒骨”中“蔓”“翕”“凄”等词语进行深入解读是本节课的亮点。这些都是对文章内涵的巧妙挖掘,是对学生思维的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文字清新、思想深邃、富有哲理的小品文。全文虽只有一百一十九字,却独辟蹊径,借助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并对追名逐利的庸俗世态表现出鄙视和厌恶的态度。文章告诉我们,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均要境界高远,既追求理想,又保持节操。因此,这篇小文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而且经久不衰,乃至被译成英文,流传环球。对这样一篇超凡脱俗、流传深广的传统美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成为教师广泛关注的话题。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探究”的精神和意识,才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实现阅读理解以及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意义  “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
基于量词与所选名词的语义组合关系,汉语中的个体量词可以分为专用量词、类别量词和通用量词(樊中元《通用量词跨类组合的强弱等级及其语义泛化层次的类型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范畴化功能最弱的是通用量词,如“个”,几乎没有分类功能;范畴化功能最强的是专用量词,如“辆”;类别量词则居于两者之间,如“条”。学界普遍认为,普通话通用量词是“个”,而在许多方言里,“个”
张东娇老师在《论学校文化的双重属性》中写道:“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又称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者合称学校辦学实践体系)。学校的精神文化包括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徽校训、校歌等要素;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