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勿要心存侥幸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ientist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实秋在哈佛读书时,为答谢师友,决定将中国古装戏《琵琶记》改编成话剧。这部戏讲的是汉代女子赵五娘历尽艰辛寻夫的故事。尽管没几个外国人能真正看懂,但留学生们依然进行了认真的排练,演出很顺利。可是,就在当晚,梁实秋突然意识到剧中的赵五娘居然唱出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梁实秋感到非常自责,可是一直没人提出异议,又不由得有点暗自庆幸。
  然而,在毕业晚宴上,梁实秋见到一位美国女学生欲言又止,便说:“毕竟同学一场,有什么话,你尽管讲出来!”结果那女同学的回答却让他十分汗颜,“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演的那部戏,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但考虑到你们的自尊,所以,我一直没有说出来。”事后,梁实秋曾不无感慨地对朋友说道:“这人啊,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不要自以为别人不知道而心存侥幸。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他们先前之所以不说,那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其他文献
稀疏的银发,连睫毛也被岁月染得雪白。温和充满书卷气息的面孔,清瘦“娇小”的身体,不疾不徐、温软的南方普通话。这就是儒雅的行吟诗人余光中。  余光中称自己“这一生很不幸”,前半生遭遇了两个战争,这个痛苦是个人的也是整个民族的,是小我的也是大我的,由不得你做主,不得不经历。国家不幸诗家幸!因为战争离开故乡,余光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乡愁》。  从此,他被冠以“乡愁诗人”或“望乡的牧神”的称号,文学史家则
期刊
余光中与李敖曾经是合作伙伴和朋友,后因种种原因分道扬镳。李敖在做电视节目和写文章时,经常对余光中揶揄讽刺。对此,余光中从不回应。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在不同场合找您的碴儿,您从不回应,何故?”余光中说:“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从不搭理他,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期刊
有一次,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到萧劲光家串门,看到萧劲光保存着几本军事书籍,就回去告诉了毛泽东。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就来到萧劲光的窑洞:“听说你这儿藏了宝贝。给我看看怎么样?”  自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至1945年抗战胜利,萧劲光跟随毛泽东留守延安,先是任军委参谋长,继而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工作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毛泽东、萧劲光根据抗日战争和反摩
期刊
伶界大王谭鑫培先生早年间在京连日挂牌上演《黄金台》,很是辛苦,于是他想在出场前打个盹休息,谁知过于劳顿睡了过去。突闻鼓点云锣,蓦然惊起出场亮相,仅束纲巾,忘了加上纱帽。台下座无虑席众目睽睽,开始有人起哄叫倒好。  话说常在河边走,怎能不粘泥,再大的腕儿也有一时失误、马失前蹄的时候。早先的观众可是很严格的,不管你是谁,哪怕是谭鑫培、马连良、梅兰芳,你出错了,崴泥了,也照样叫你的倒好,大师也有尴尬的一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许多新鲜事物,比如各单位举办的交谊舞舞会。后来又出现歌厅,人们可以用麦克话筒放音歌唱,还可以用录音机随心所欲录放自己唱的歌曲。  当年,我喜欢歌唱跳舞。我家有台夏普录音机,于是我买来TDK磁带,不光自己录音唱歌,还到朋友家串带子录什么邓丽君、凤飞飞、谭咏麟、张学友、罗大佑等港台歌星的歌曲,回来听了再学会了自己唱。记得,80年代初邓丽君所有的歌我都会唱,而且,当时电视放映的港台电
期刊
孟非是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节目主持人,黄磊是受邀的点评嘉宾。二人因工作结缘,且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  2015年年初,由于档期关系,黄磊要暂别节目组。孟非在节目中忽发感慨,说:“黄磊在节目组的半年时间,对于我,无论是从工作还是生活上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他帮我戒了抽了二十多年的烟。”  原来,黄磊早几年也吸烟,烟龄也长达二十几年。后来不知何故,突然开悟,很主动地就戒了。戒烟后,他实实在在体会到了
期刊
张中行尝说北大的老师一向很宽容来自学生的质疑和批评。一次,青年教师俞平伯讲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其中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俞说:“知就是不知。”一同学当即站起来说道:“俞先生,你这样讲有根据吗?”俞说:“古书中这种反训不少。”说着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六七种。这种在课堂上直接站起来质问或反驳先生的举动,其实是很不礼貌的,北大的老师通常不会为此而发怒。还有一次,是关于佛学问题的讨论会
期刊
“我从小在北京土生土长,没招过谁,从没惹过谁,总想要点强……”这是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在1998年为电影《有话好好说》创作的插曲,伴随着悠扬的二胡和轻灵的扬琴,生动地描绘出了北京人的生活片断。而这,正是我年幼时对北京琴书最初的启蒙。虽然至今我也不是一个曲艺迷,可每每听到这段琴书,依然回味无穷,越品越有意思。  北京琴书的旋律始终是人们对过去时代的一种记忆,也是人们认同老北京文化的一种典型的音乐符号。
期刊
另外,曾国藩还经常和吴廷栋、何桂珍等人一起讨论理学,向邵懿辰请教今文经学。在他的这些朋友中,有很多人都在京城小有名气。在同这些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曾国藩学到了不少知识,也间接地提高了他在京城的声望,为他今后的飞黄腾达打下坚实的人脉基础。  曾国藩来到京城以后,在结交新朋友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曾经的老朋友,他一向都很注意联络旧时志向相投的朋友,比如刘蓉、郭嵩焘、江忠源、罗泽南、欧阳兆熊等人,这些人不论是
期刊
本期主要选登韩学中先生近年力作“惠安女系列”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件完整独立的精美力作,给这个纷杂的时代独有的一片净润。是现实生活美好的升华。这里饱含真情、坦诚和纯净,有明媚的阳光、纯净的空气和圣洁的美丽。——苗宝今  韩学中官方网站:http:hanxuazhong.artron.nat/  关于“惠安女系列”作品藏家的反馈  此处刊登内容全真实,来自藏家。为收藏爱好者了解更多市场信息,欢迎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