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窘境,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并且会持续存在。一旦女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就业,浪费了人力资本,也影响了女性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作为女性教师,能切实体会到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但一味的从社会公平、政府政策和学校指导的层面呼吁对女大学生保护,可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本研究试图从女大学生个体视角入手,使女大学生正视自身的问题,长期坚持有意识的提升积累自身综合素质,在课堂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实战能力,努力使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一、提升主动观念,培养就业意识
很多企业认为“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最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女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适时调整行为。与其抱怨教育不公平、社会不公平,不如客观地看待自己和现实的情况。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等待依赖、希望得到家长帮助找到工作;盲目攀比、虚荣心强,要比别人的工作好;自卑自傲心理、或期望值过高瞧不上、或缺乏自信不敢择业。这些心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女大学生就业,使得她们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和勇气,脱离实际的空想,造成高不成低不就;追求安逸舒适的环境,把工作稳定、经济收入等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即使遇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也不能全力以赴地去争取。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只要自己本身过硬,具有市场所需要的素质,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要做好竞争的准备,善于“推销”自己,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旦被淘汰要查找原因,想办法弥补。即使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可退而求其次,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就更要正视挫折,调整自己,做到内心强大,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还要有独立性思维,把握住自己的航向,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职场实现价值。
二、提高学习能力,储备专业资本
天极网总裁李志高说过:“需要的学生是‘肯学习’的学生”。大学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与时俱进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迅速高效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不仅要讲究方法、策略,还需要学会坚持。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平等的和老师交流、敢于质疑,与同学沟通和辩论,培养自己敏捷的思维,融会贯通所学内容;通过图书馆、讲座、网络等渠道,拓宽自己学习的源头和快速收集信息的能力。女大学生可以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不仅要设定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还要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通过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能力,还锻炼了计划、执行能力。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储备好基础知识,增强自己的适应性。一方面,要学好基础课程,如外语,不仅是应试技巧,还要注重口语训练;计算机应用,掌握文档处理、办公应用和信息收集技能等;数学、心理学等理论性太强,很多女大学生不感兴趣,有些文科学生觉得无用、干脆就不学,这会让以后择业时选择机会更少。另一方面,要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各个专业都有专业课程,只有将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扎实了,才能在未来工作中有竞争的资本。可通过考取证书、获奖学金、荣誉称号等方式提高自己学习情况的标识度,在求职中增加就业砝码。
三、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能力资本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就业技能最好的途径。女大学生要学会适应,并且努力迈出第一步,竞争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等,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同学接触,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与老师、外班级事务等,能够得到沟通、协调、坚持、配合等锻炼,开阔视野、扩大交往。
选择兼职工作从长远考虑,避免“一心向钱看”,做个“有心人”,注意总结观察、积累经验。如,发传单就要学会社交技巧,怎样发传单,哪些人会接传单、哪些人会扔掉;兼职社会调查的可以接触许多不同职业的人,和不同年龄、层级的人沟通并获取信息等。高年级的学生在兼职时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如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翻译、培训、涉外导游、英语家教等,这样提高了实际能力,为自己求职打下基础。就业实习可以为就业积累实践经历,其形式和兼职工作类似,但更具有专业性、是有目的的提高工作技能。超过85%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重大学生是否有同行业的实习经历,特别是拥有与应聘岗位相关实习经历的求职者。因此,在选择就业实习时,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把寻找实习岗位当做是找工作的练兵。
在当今职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们得到各个方面的提高和锻炼,尽快适应外部环境。有超过53%的已工作大学生认为“工作经验和社会活动经历”是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首先,社会实践中的评价会让大学生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提前做好进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其次,可以不局限于校园班级,认识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人,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积累社会资本;再其次,有机会理论联系实践,走出课堂,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最后,能从“质”和“量”上提高和锻炼就业的能力资本。
四、明确职业定位,学会扬长避短
女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比較欠缺,缺乏相应的职业定位,在大学生活中没有明确的计划,就业选择时存在盲目随意性。有些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连自己的优缺点都难以清晰的表达,只片面强调自己的爱好和要求,而对应聘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却不甚了解,导致求职行为的劳而无功。
女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通过SWOT分析,明确“我是谁”(自己的优缺点)、“外部环境怎么样”(外部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我想做什么”(兴趣)、“具有什么资本”(能力)等进行职业定位。认识自己是择业的第一步,只有深刻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不足,才能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冷静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女大学生在语言、记忆、感知等方面的能力较强,性格温顺、能为他人着想、具有团队精神,且忍耐力较强、工作耐心持久,她们往往可在文秘、财务、导游、翻译、教育等领域如鱼得水。也可以寻找商机,选择创业。女性创办微小企业的成功率会更高,女大学生可发挥女性细心、认真的特点,大胆尝试、借助互联网、进入门槛低的餐饮、零售、个体服务业等行业。 职业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己兴趣、能力的转移而不断的调整。当前劳动力市场双选,许多毕业生不会“从一而终”,在工作和岗位变动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五、关注市场需求,早做就业准备
充分的就业准备是找到理想工作的前提。但女大学生对于找工作的“准备”显然是非常草率,虽然精心制作简历来介绍自己,却难以让人有关注的“亮点”;面试仓促上阵,缺乏相应的技巧,露出“清涩”的原形;获得和筛选就业信息更多靠网站、校园招聘会,很少能主动出击;对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不太高,很少女生会深入了解。“无头苍蝇”式的择业法,无法给女大学生提供满意的工作。
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就业要“笨鸟先飞”。低年级了解自我,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高年级要有意识的提升职业修养,积累职业能力和就业技巧。为了弥补高校教育“一刀切”,女大学生要有意识的选修或自学符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如女性学方面的课程,可以让女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女性;逻辑思维方面的课程,可以修补女大学生思维方面的短板;而美术、礼仪等课程有利于女大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毕业前,一方面,要关注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市场需求的专业、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关注就业市场,利用课余时间去劳动力就业市场考察,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及关注点、提前体验求职过程;和已毕业学长沟通,获取经验、建议;准备优秀的“推销材料”,根据应聘单位的关注点,修改简历,如,学校招聘关注的是知识结构和教育经历,企业找人看重的是实践经历和从业能力。若在相关行业有过实践经验,一定要体现在材料中,至少会为自己赢得宝贵的面试机会。挖掘人脉资源,扩展求职渠道,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依靠自己编织关系网,利用社团、社会实践、学习等结识朋友,成为就业的信息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自身形象礼仪、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在就业心理方面做好调整,做好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也要选择符合的衣着打扮,塑造美丽高雅的职业形象,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方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就业者综合素质的比拼,这就使得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决定其就业的关键点。女大学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主动权,不能忽视主体的积极性,要从个体层面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以良好的素质向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赢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课题来源: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基于个体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素质培育研究”(项目编号:JYB2017229)。]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一、提升主动观念,培养就业意识
很多企业认为“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最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女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适时调整行为。与其抱怨教育不公平、社会不公平,不如客观地看待自己和现实的情况。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等待依赖、希望得到家长帮助找到工作;盲目攀比、虚荣心强,要比别人的工作好;自卑自傲心理、或期望值过高瞧不上、或缺乏自信不敢择业。这些心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女大学生就业,使得她们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和勇气,脱离实际的空想,造成高不成低不就;追求安逸舒适的环境,把工作稳定、经济收入等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即使遇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也不能全力以赴地去争取。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只要自己本身过硬,具有市场所需要的素质,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要做好竞争的准备,善于“推销”自己,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旦被淘汰要查找原因,想办法弥补。即使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可退而求其次,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就更要正视挫折,调整自己,做到内心强大,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还要有独立性思维,把握住自己的航向,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职场实现价值。
二、提高学习能力,储备专业资本
天极网总裁李志高说过:“需要的学生是‘肯学习’的学生”。大学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与时俱进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迅速高效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不仅要讲究方法、策略,还需要学会坚持。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平等的和老师交流、敢于质疑,与同学沟通和辩论,培养自己敏捷的思维,融会贯通所学内容;通过图书馆、讲座、网络等渠道,拓宽自己学习的源头和快速收集信息的能力。女大学生可以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不仅要设定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还要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通过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能力,还锻炼了计划、执行能力。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储备好基础知识,增强自己的适应性。一方面,要学好基础课程,如外语,不仅是应试技巧,还要注重口语训练;计算机应用,掌握文档处理、办公应用和信息收集技能等;数学、心理学等理论性太强,很多女大学生不感兴趣,有些文科学生觉得无用、干脆就不学,这会让以后择业时选择机会更少。另一方面,要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各个专业都有专业课程,只有将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扎实了,才能在未来工作中有竞争的资本。可通过考取证书、获奖学金、荣誉称号等方式提高自己学习情况的标识度,在求职中增加就业砝码。
三、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能力资本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就业技能最好的途径。女大学生要学会适应,并且努力迈出第一步,竞争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等,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同学接触,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与老师、外班级事务等,能够得到沟通、协调、坚持、配合等锻炼,开阔视野、扩大交往。
选择兼职工作从长远考虑,避免“一心向钱看”,做个“有心人”,注意总结观察、积累经验。如,发传单就要学会社交技巧,怎样发传单,哪些人会接传单、哪些人会扔掉;兼职社会调查的可以接触许多不同职业的人,和不同年龄、层级的人沟通并获取信息等。高年级的学生在兼职时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的岗位,如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翻译、培训、涉外导游、英语家教等,这样提高了实际能力,为自己求职打下基础。就业实习可以为就业积累实践经历,其形式和兼职工作类似,但更具有专业性、是有目的的提高工作技能。超过85%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重大学生是否有同行业的实习经历,特别是拥有与应聘岗位相关实习经历的求职者。因此,在选择就业实习时,学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把寻找实习岗位当做是找工作的练兵。
在当今职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们得到各个方面的提高和锻炼,尽快适应外部环境。有超过53%的已工作大学生认为“工作经验和社会活动经历”是影响他们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首先,社会实践中的评价会让大学生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提前做好进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其次,可以不局限于校园班级,认识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人,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积累社会资本;再其次,有机会理论联系实践,走出课堂,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最后,能从“质”和“量”上提高和锻炼就业的能力资本。
四、明确职业定位,学会扬长避短
女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比較欠缺,缺乏相应的职业定位,在大学生活中没有明确的计划,就业选择时存在盲目随意性。有些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连自己的优缺点都难以清晰的表达,只片面强调自己的爱好和要求,而对应聘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却不甚了解,导致求职行为的劳而无功。
女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科学地分析评价自己。通过SWOT分析,明确“我是谁”(自己的优缺点)、“外部环境怎么样”(外部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我想做什么”(兴趣)、“具有什么资本”(能力)等进行职业定位。认识自己是择业的第一步,只有深刻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等方面的不足,才能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冷静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女大学生在语言、记忆、感知等方面的能力较强,性格温顺、能为他人着想、具有团队精神,且忍耐力较强、工作耐心持久,她们往往可在文秘、财务、导游、翻译、教育等领域如鱼得水。也可以寻找商机,选择创业。女性创办微小企业的成功率会更高,女大学生可发挥女性细心、认真的特点,大胆尝试、借助互联网、进入门槛低的餐饮、零售、个体服务业等行业。 职业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己兴趣、能力的转移而不断的调整。当前劳动力市场双选,许多毕业生不会“从一而终”,在工作和岗位变动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五、关注市场需求,早做就业准备
充分的就业准备是找到理想工作的前提。但女大学生对于找工作的“准备”显然是非常草率,虽然精心制作简历来介绍自己,却难以让人有关注的“亮点”;面试仓促上阵,缺乏相应的技巧,露出“清涩”的原形;获得和筛选就业信息更多靠网站、校园招聘会,很少能主动出击;对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不太高,很少女生会深入了解。“无头苍蝇”式的择业法,无法给女大学生提供满意的工作。
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就业要“笨鸟先飞”。低年级了解自我,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高年级要有意识的提升职业修养,积累职业能力和就业技巧。为了弥补高校教育“一刀切”,女大学生要有意识的选修或自学符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如女性学方面的课程,可以让女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女性;逻辑思维方面的课程,可以修补女大学生思维方面的短板;而美术、礼仪等课程有利于女大学生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毕业前,一方面,要关注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市场需求的专业、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能力;关注就业市场,利用课余时间去劳动力就业市场考察,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及关注点、提前体验求职过程;和已毕业学长沟通,获取经验、建议;准备优秀的“推销材料”,根据应聘单位的关注点,修改简历,如,学校招聘关注的是知识结构和教育经历,企业找人看重的是实践经历和从业能力。若在相关行业有过实践经验,一定要体现在材料中,至少会为自己赢得宝贵的面试机会。挖掘人脉资源,扩展求职渠道,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依靠自己编织关系网,利用社团、社会实践、学习等结识朋友,成为就业的信息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自身形象礼仪、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在就业心理方面做好调整,做好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也要选择符合的衣着打扮,塑造美丽高雅的职业形象,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方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就业者综合素质的比拼,这就使得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决定其就业的关键点。女大学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主动权,不能忽视主体的积极性,要从个体层面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以良好的素质向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赢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课题来源: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基于个体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素质培育研究”(项目编号:JYB2017229)。]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