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就此沉沦了吗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想大干一场的克里,跃跃欲试的希拉里,胸怀大志的爱德华兹,谁是民主党的希望?
  1月20日,布什又一次走马上任了,民主党人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在2004年的美国大选中民主党不仅没能赢得白宫,在国会两院的席次上与共和党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而在两党所有参加竞选的在任联邦参议员当中,惟一失手的也是民主党参院领袖达施勒,这实在令民主党备感尴尬。
  大选之后,美国媒体对民主党一片唱衰之声,许多人都对民主党的未来感到茫然。如果说戈尔在2000年的失败是一种偶然,那么克里加上整个民主党在2004年的失败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必然。苦苦等了四年,民主党不仅没有出了四年前的那口恶气、冤气,反而更结结实实地又输了一次,在低谷里越走越深。民主党就此沉沦了吗?
  
  风物长宜放眼量
  
  美国民众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反恐和国家安全问题。要是在这上面出点儿事,对布什会是个不小的打击。所以,民主党也许可以抱着两方面的希望。一是希望战争早点结束。不管怎么说,想要在战争时期战胜在任总统,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绝对是非常困难的。
  可以让民主党聊以自慰的是,毕竟今天的美国是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战争的时代。也许民主党人只好在心中默念:就让我们祈祷战争早点结束,特殊的时代早点过去,正常的日子、平凡的日子、人们不把国家安全当成首要议题而是更多地关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腰包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早点来到吧。
  或者,就像许多人甚至布什自己都曾经预言的那样,战争长期无法结束,恐怖分子不仅始终不能被彻底根除,还不时四处捣乱,搞得情况越来越糟,越来越不安全。这样,就能让作为反恐总统、战争总统的布什无法交代,最终让他成也反恐,败也反恐。到了那个时候,不变天也是不可能的了。
  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我们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心境观察美国政治,也还可能从别的方面为民主党找一些在挫折中不放弃希望而继续前行的理由。
  首先,两党制在美国历经许多年,其间两党的力量对比并非总是处在绝对均衡的状态,相反,倒是多次出现一党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占据优势和多数地位,另一党落泊于劣势和少数的局面。但即便如此,美国的两党制并没有瓦解,而是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撼动的政治体制,一时处于弱势地位的那一党也从来没有被吃掉,或是被挤出美国政坛。这涉及到学者们所说的美国“政治周期”和“政治联盟”的问题。
  其次,两党制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带来许多特有的东西。从政党的角度来看,虽然它们有自己固有的价值理念和政治传统,有相对固定的基本选民,但这并不影响两党为适应政治环境而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调整,不断地修复和补充。而从选民的角度来看,两党制为他们提供了政治上进行发泄、寻求新鲜感觉的条件。有时候,美国老百姓也许并没有觉着日子过得很不好,但仍有可能抛弃了旧的,换个新人干干。而且据说,在当今这个以信息爆炸、人口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为特征的世界,人们追求变换的心理动力要比以前大了许多。
  有了这两点,民主党即使衰如今日,也说不上是没有希望的。如果再仔细想想,民主党的这种希望也许还并不是太遥不可及的。
  
  较量尚未决出胜负
  
  所谓政治周期,就是两党力量对比从出现某种倾斜之时开始,到这种倾斜不断加剧达到极端,而最终又被扭转,形成新的力量结构为止的一段时间。而这种周期的形成,主要就是通过选举。如果一次或连续几次选举的结果导致了一个新的周期开始,那么这样的选举就是关键选举。
  2004年大选结束后,美国国内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关键选举。这种说法当然有它的道理。
  2000年以来,共和党赢得了两次大选和一次中期选举,政治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这种优势能否长期保持下去,现在谁也没有把握下这个结论。虽说从政治气氛上讲,现在共和党明显压倒民主党,但实际上在许多美国政治的重大议题上,民意并没有严重地偏离中间路线。在堕胎、同性恋婚姻、减税等议题上,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即使不是支持民主党传统的政策立场,也是持宽容、接受的态度。这表明,主流民意与美国国内保守媒体所宣扬和鼓吹的意识形态是有不小的距离的。难怪美国有自由派的学者认为,民主党连续在选举中失败,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媒体。一旦反恐形势得到缓解,或是出现了不利于布什和共和党的发展,美国民众重新关心起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够以较为平和的心态看待今天被爆炒过的宗教信仰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许多问题,那么美国政治的图景完全可能出现大的变化。或许也可以得出一个让民主党感到慰藉的结论:目前两党的拉锯战还没有得出重大的、阶段性的结果。
  
  努力奔光明
  
  当然,一切都需要民主党自己的努力,朝正确方向的努力。而到底什么是正确,这种事也许人们只有到事后才能像诸葛亮一样说个明白。从目前反思的情况看,未来几年,民主党必须做到的是,要走一条由下至上的路,要从基层工作做起,要争取控制更多的媒体和舆论,尤其是最接近普通百姓的地方媒体和舆论,要在维护美国传统价值观方面与共和党争夺话语霸权,要团结起自己成分复杂的选民队伍,要形成从蓝领工人到大学教授都能接受的核心理念,要有政治主张上的创新,要摆脱靠《华氏911》批评布什而一炮打响、但其逻辑并不为普通美国人所接受、于是被共和党反过来用以即使不是妖魔化也是边缘化克里的迈克·摩尔所投下的阴影。有了政治主张,还要寻找能够调动起自己基本选民的候选人。跃跃欲试的希拉里行不行?还想大干一场的克里行不行?他那位胸怀大志的竞选伙伴爱德华兹行不行?2000年赢得了多数选民却丢掉了白宫的戈尔行不行?还有,未来四年肯定会涌现出一批有意一试身手的新人老人,他们都行不行?说到这儿,未免使人觉得,天哪,谈何容易!
  40年前,民主党候选人、在任总统林登·约翰逊以61%的普选票(比2004年布什得票高出10个百分点)和486张选举人票(比2004年布什得票高出200张)连任总统;而当时两党在国会中的力量对比是,民主党在参议院领先36席(共和党目前领先11席),在众议院领先155席(共和党目前领先30席)。对于民主党来说,那曾经是一个多么辉煌的年代呀,与对手共和党相比,民主党当时的优势之大,对现今的人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应该说,那时的美国政治,绝对是民主党独霸天下。四年之后,即1968年的大选中,共和党人尼克松赢得了白宫,同时也拉开了共和党和美国保守主义力量抬头的序幕。
  这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例子,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应该很小,其中也有着具体的背景和原因。用“政治周期”的理论解释,1964年到1968年的美国政治,已经处在旧的周期行将结束的时候了。可是如果我们有意不站在那么高的历史高度,只是截取历史曲线上那一个小小的片段,就还是会被其间巨大的起伏所震撼。从政治上讲,这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从哲学上讲,这真是辩证法的伟大胜利,———事物总是有变化空间的。于是,对于美国民主党,也许还是那句老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其他文献
对于第二任期的布什而言,忠诚而非能力是下属的第一美德。长远来说,他想把共和党打造成“永远的多数党”。他需要的,是忠诚精干的执行者。  连任成功的美国总统往往会在第二任期调整内阁。尼克松连任后曾经更换了八名部长,里根和克林顿各在第二任期开始时更换了七名。布什则更换了美国15个部长级内阁职务中的九个,成为近年来美国连任总统中更换内阁成员力度最大的一个。    “梦之队”解散了    四年前布什第一次当
期刊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投放计算,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400亿美元(账面增加1170亿美元,其余部分为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注资);2004年,外汇储备增加2066亿美元;而2002年全面增加不过742亿美元(2004年与2002年没有银行注资)。  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异常增加,外界一直在怀疑是否有大量热钱进入。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一直关注这个问题,致力于防范投机资本的流入,并一再警告,赌人民币升
期刊
没有国家被落下    科林·鲍威尔(第一届小布什政府国务卿)  《外交政策》(双月刊)  2005年第1期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出版  美国促进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其“软”政策目标,而是事关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但帮助贫穷国家脱离穷困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加大对他们的援助力度。援助是贫穷国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但促进其发展的真正引擎是企业家、投资与贸易。成功的国外援助是被援助国不再需要国外援助。
期刊
关注美国全球战略  江凌飞    2004年对美国来说有两件大事:伊拉克战后的治理和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拉克战后的治理是对布什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可行性的检验,而总统大选则是美国纳税人对这个战略是否认同的政治投票。  2004年的形势进一步表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政治上有所得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为美国进一步控制中东扫清了主要障
期刊
时机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美国大选之后、总统就职之前的1月12日,白宫宣布:美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小组已经结束使命,在美国发动伊战前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此一来,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两大理据———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组织、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已被美国自己否定。可是让人遗憾的是,布什仍宣称他对发动伊战“不感到遗憾”。除了部分国会议员发出质疑之外,美国国内似乎也没多少人认真对待这一问
期刊
灾难预警需加强    印度洋地震引发的大海啸,使一些亚洲沿海国家经历了一场空前灾难,死难者人数仍在攀升。  其实,从地震发生到海啸来临之间有一段宝贵的时间。然而,由于这些沿海国家没有海啸预警机制,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发现了海啸迹象但却将情报束之高阁,致使本来可以积极应对并减少伤亡的自然灾害,变成了一场祸从天降的大灾难,十几万世人遇难,令全球为之震憾。  今天,尽管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但各国科技
期刊
巴达维:用闽南话给乡亲拜年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除新加坡外华人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约占人口的1/4。去年农历中国春节期间,马总理巴达维返回华人占大多数的槟州老家给乡亲拜年,并用闽南话说“恭喜发财,我也是槟州人嘛”  巴达维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对华政策上,他继承了马哈蒂尔的思想,强调与中国保持传统友好关系,尤其重视学习中国发展的经验。2003年9月,巴达维率团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
期刊
“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如何认识和评价大英帝国的历史作用,是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个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之一是英帝国在殖民地发展中的作用,是招致了贫穷还是促进了发展,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众多学者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历史是复杂的,大英帝国的历史作用是多元的。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要对大英帝国的历史作用作出整体性评价是不可能的,指望在一本书中找出明确答案更是不现实的。《剑桥插图大英
期刊
沉寂多年的泰国南部冲突如休眠的“活火山再度复活,分离主义如幽灵一般,萦绕于人们的心头。  自2004年1月4日泰国马来族穆斯林聚居的南部诸府局势骤然恶化一年来,已发生了多起令世界震惊的恶性暴力事件。沉寂多年的泰南问题如休眠的“活火山” 再度复活,同时,分离主义也如幽灵一般,萦绕于人们的心头。这一系列暴力为何而起?对泰国意味着什么?    佛教国里的穆斯林    泰国最南端与马来西亚接壤的北大年、也
期刊
台商春节包机顺利成行    2005年台商期盼的春节包机返乡计划终于成行!1月15日下午,大陆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副理事长浦照洲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乐大信等两岸航空业者代表在澳门会晤,就春节包机有关问题达成共识:今年台商春节包机时间为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飞行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双方参与飞行的航空公司各为六家,飞行班次是双方各为二十四个往返航班,航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