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當前的中学生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成长与生活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就语文学习而言,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帮助他们形成分辨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探究、交互的学习方式,以及一定的创造力,就能够利用好广阔的网络文化,带来语文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语文学习;网络文化;探究;共融
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生事物和新型的文化形态,它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却是巨大的。所谓网络文化,它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是人们基于互联网的使用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文化形态。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多元化等特点。随着网络文化发展,它进一步深化为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并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行为特征、文化产品特色和价值观念。
1网络文化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中学生开拓了知识视野,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引发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标准等方面的变革及形成;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也会对其道德规范、伦理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积极方面包括:第一是扩大了语文的学习半径。无限开放和不断生成的网络文化,将原本的“小语文”学习扩展到向“大语文”学习的方向迈进,将学生从书本、课堂、学校的传统学习区域内,发展到没有边界和完全开放的网络域场。二是提供了新的语文学习范式[1]。网络文化中的文学创作,大都具有平民化、新奇化、节奏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他们的创作方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而这种提高并不是传统意义课堂中的提高。同时,网络文化中对于同一事物或者形象的不同阐释,为学生接受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学习的参考。
消极影响包括:一是消解了传统语文的教化功能。语文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传统语文呈现出良好的是非、对错、善恶观念,教化功能明显。但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很容易影响到中学生健康人生观的形成。二是网络文化消解了传统语文的美育功能。传统语文的美育功能,在互联网颠覆性的观念中被逐渐改变。
2网络文化背景下初中语文学习的路径变革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网络文化的正面影响,并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网络词汇及网络文学,拓展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
面对网络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地追求、捕捉各种信息。传统的语文学习资源有限,仅局限于教科书和一些不多的教辅资料,而网络文化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语文学习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宝库,重点就是学生要学会当网络文化的汲取“有心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信息储备,积累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或者难题时,可以在网上进行查找、解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微课堂软件上制作阶段性测试项目,用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全息投影教学是推进教学面向丰富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全息投影可以将课堂知识以一种更生动的方式体现出来。该教学模式也称为寓教于乐,运用互动多媒体数字展示技术来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课堂生活,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格局,以生动的教学内容,丰富的交互操作,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讲解学科知识。
2引导学生形成是非对错的分辨力
学生在拥抱网络和网络文化的同时,要清晰地认识到,网络文化并非河清海晏,只有选对并准确地把握住对自己语文学习有用的东西,才能从网络文化中汲取语文学习的养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指导,不断增强他们的思辨力、分辨力,明确哪些信息是对语文学习、自身成长是有好处的,哪些是无效信息,哪些是有害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选对信息,收获资源。其实,我们对语文信息的分析、评价、思辨,对材料的筛选、取舍,对资料的性质、真伪、价值的判断,本身也是一种学习[3]。如我们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时,要把握好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可信、价值评判是否公正客观、观点认识是否科学合理等,把握好这些方面,就具备了网络学习的思辨能力。
3引导学生重视探究、交互的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环境存在单一化、部分化等缺陷,学生缺少思维能力,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将“满堂灌”教学转变为合作探究学习。[4]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然后各小组围绕主题进行合作、探究式写作。完成任务后,再将写作材料和对文章的分析发送至电脑上,然后再利用网络进行小组互评、个性化点评。这样不仅融洽了学生的关系,还呈现出息的课堂形式,构建出了高效的语文写作课堂。
3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学习,必然不同于传统语文学习。在缤纷多彩的形式背后,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承担起语文学科传承优秀文化、滋养学生生命的使命。同时,教师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大趋势,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帮助他们形成分辨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探究、交互的学习方式,以及一定的创造力,就能够利用好广阔的网络文化,带来语文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佩.“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初探[D].东华理工大学,2018.
[2] 高利华.互联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7(17):177-178.
[3] 王成如:基于因特网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21.
[4] 张兰芳,于华贵.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学习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77-78.
刘健梅,女,1982年7月出生,山东临沂人,现任教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凤凰岛初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青岛西海岸新区凤凰岛初级中学,山东 青岛 266500
关键词:语文学习;网络文化;探究;共融
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生事物和新型的文化形态,它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却是巨大的。所谓网络文化,它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是人们基于互联网的使用而形成的一种全新文化形态。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多元化等特点。随着网络文化发展,它进一步深化为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并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行为特征、文化产品特色和价值观念。
1网络文化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中学生开拓了知识视野,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引发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标准等方面的变革及形成;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也会对其道德规范、伦理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积极方面包括:第一是扩大了语文的学习半径。无限开放和不断生成的网络文化,将原本的“小语文”学习扩展到向“大语文”学习的方向迈进,将学生从书本、课堂、学校的传统学习区域内,发展到没有边界和完全开放的网络域场。二是提供了新的语文学习范式[1]。网络文化中的文学创作,大都具有平民化、新奇化、节奏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他们的创作方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而这种提高并不是传统意义课堂中的提高。同时,网络文化中对于同一事物或者形象的不同阐释,为学生接受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学习的参考。
消极影响包括:一是消解了传统语文的教化功能。语文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传统语文呈现出良好的是非、对错、善恶观念,教化功能明显。但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很容易影响到中学生健康人生观的形成。二是网络文化消解了传统语文的美育功能。传统语文的美育功能,在互联网颠覆性的观念中被逐渐改变。
2网络文化背景下初中语文学习的路径变革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明确认识到网络文化的正面影响,并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网络词汇及网络文学,拓展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
面对网络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地追求、捕捉各种信息。传统的语文学习资源有限,仅局限于教科书和一些不多的教辅资料,而网络文化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语文学习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宝库,重点就是学生要学会当网络文化的汲取“有心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信息储备,积累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或者难题时,可以在网上进行查找、解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微课堂软件上制作阶段性测试项目,用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全息投影教学是推进教学面向丰富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全息投影可以将课堂知识以一种更生动的方式体现出来。该教学模式也称为寓教于乐,运用互动多媒体数字展示技术来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课堂生活,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格局,以生动的教学内容,丰富的交互操作,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讲解学科知识。
2引导学生形成是非对错的分辨力
学生在拥抱网络和网络文化的同时,要清晰地认识到,网络文化并非河清海晏,只有选对并准确地把握住对自己语文学习有用的东西,才能从网络文化中汲取语文学习的养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指导,不断增强他们的思辨力、分辨力,明确哪些信息是对语文学习、自身成长是有好处的,哪些是无效信息,哪些是有害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选对信息,收获资源。其实,我们对语文信息的分析、评价、思辨,对材料的筛选、取舍,对资料的性质、真伪、价值的判断,本身也是一种学习[3]。如我们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时,要把握好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可信、价值评判是否公正客观、观点认识是否科学合理等,把握好这些方面,就具备了网络学习的思辨能力。
3引导学生重视探究、交互的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环境存在单一化、部分化等缺陷,学生缺少思维能力,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将“满堂灌”教学转变为合作探究学习。[4]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然后各小组围绕主题进行合作、探究式写作。完成任务后,再将写作材料和对文章的分析发送至电脑上,然后再利用网络进行小组互评、个性化点评。这样不仅融洽了学生的关系,还呈现出息的课堂形式,构建出了高效的语文写作课堂。
3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学习,必然不同于传统语文学习。在缤纷多彩的形式背后,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承担起语文学科传承优秀文化、滋养学生生命的使命。同时,教师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大趋势,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帮助他们形成分辨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探究、交互的学习方式,以及一定的创造力,就能够利用好广阔的网络文化,带来语文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佩.“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初探[D].东华理工大学,2018.
[2] 高利华.互联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7(17):177-178.
[3] 王成如:基于因特网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21.
[4] 张兰芳,于华贵.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学习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77-78.
刘健梅,女,1982年7月出生,山东临沂人,现任教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凤凰岛初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青岛西海岸新区凤凰岛初级中学,山东 青岛 26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