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农粳8号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报告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进一步优化施肥方案,完善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体系,采用常熟市主推品种常农粳8号开展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常规施肥水稻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338.92 kg、525.39 kg、548.55 kg,每667 m2配方施肥水稻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359.45 kg、513.08 kg、543.57 kg;对产量贡献氮肥>磷肥>钾肥。常规施肥水稻形成100 kg籽粒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14 kg、1.11 kg、2.80 kg,无氮、无磷、无钾下形成100 kg籽粒吸N、P2O5、K2O量分别为1.40 kg、0.90 kg、2.39 kg;配方施肥水稻形成100 kg籽粒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26 kg、1.02 kg、2.69 kg,无氮、无磷、无钾下形成100 kg籽粒吸N、P2O5、K2O量分别为1.41 kg、0.88 kg、2.29 kg。配方施肥区当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1.1%、30.3%、48.8%,比常规施肥区提高2.1%、8.2%和10.4%。
  关键词 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基础地力;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3.026
  根据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要求,为探明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利用率,进一步调优施肥方案,特开展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7年在江苏常熟市古里镇康博村小强农业有限公司稻麦生产基地进行,前茬为扬麦16号,全量机械化秸秆还田。供试土壤为乌砂土,质地为中壤。土壤基础养分:有机质34.0 g·kg-1,全氮1.96 g·kg-1,有效磷53.6 mg·kg-1,速效鉀134.0 mg·kg-1。供试作物为水稻常农粳8号。设常规施肥区每667 m2水稻N、P2O5、K2O肥用量分别为18.7 kg、6.75 kg、6.75 kg,配方施肥区每667 m2水稻N、P2O5、K2O肥用量分别为18.0 kg、3.6 kg、4.8 kg。试验氮肥为46%尿素,磷肥为12%过磷酸钙,钾肥为60%氯化钾,磷、钾肥实行一次性基施,常规施肥区和测土施肥区氮肥分别占总用量36.1%、33.3%。
  1.2 试验处理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区,包括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和配方施肥无钾。小区面积均为3.5 m×6.5 m,周围起埂并用塑料薄膜密封,防止肥水渗漏。
  1.3 考查项目
  试验前采集供试田块耕层基础土样,测定土壤常规养分含量。水稻收获前分区调查每667 m2有效穗数,并取代表性5穴,考查穗数、单穗粒数、空秕粒、千粒质量;烘干称草谷重量,计求草谷比;分析籽粒和茎叶氮、磷、钾含量。最后实收小区谷物产量,同时测定籽粒含水量。
  1.4 试验过程
  6月10日基质育苗,6月30日手插移栽,667 m2栽插密度为1.68万穴,基本苗5.1万,11月6日按小区单独收获,单独计产。试验各处理肥料按设计用量施用,施肥时间分别为:基肥6月27日,分蘖肥7月12日,保蘖肥7月21日,穗肥8月15日。11月6日分区脱粒产量,测定籽粒千粒质量、含水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础地力产量
  收获各处理区籽粒产量,取得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籽粒干重,将代表性样株带回实验室,分别测定籽粒与茎叶N、P、K含量,见表1。
  2.2 土壤养分供应量
  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土壤N、P2O5、K2O养分供应量分别为4.72 kg、4.73 kg、13.11 kg,配方施肥区每667 m2土壤N、P2O5、K2O养分供应量分别为5.06 kg、4.51 kg、12.48 kg,见表2。
  2.3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常规无钾、常规施肥区每667 m2水稻实收产量(干重)分别为338.92 kg、525.39 kg、548.55 kg、560.87 kg,配方无氮、配方无磷、配方无钾、配方施肥区每667 m2水稻实收产量(干重)分别为359.45 kg、513.08 kg、543.57 kg、550.31 kg。对水稻产量构成的穗粒结构进行分析,常规施肥区比相应的无氮、无磷、无钾区每667 m2穗数增加10.67万穗、3.86万穗和0.84万穗;无氮、无磷区单穗粒数分别减少3.7粒、8.0粒,而无钾区增加3.3粒。测土配方施肥区每667 m2穗数比无氮、无磷、无钾区增加7.65万穗、2.86万穗、4.04万穗;单穗粒数较无氮区增加1.6粒,较无磷、无钾区减少18.5粒和18.3粒。除无氮区外,各区千粒质量基本相同,为24.2 g(干重),见表3。
  2.4 水稻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常规施肥无氮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338.92 kg,每667 m2吸N量为4.72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吸N量为1.40 kg;无磷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525.39 kg,每667 m2吸P2O5量为4.73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吸P2O5量为0.90kg;无钾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548.55 kg,每667 m2吸K2O量为13.11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吸K2O量为2.39 kg;常规施肥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560.87 kg,每667 m2水稻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12.02 kg、6.22 kg、15.70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14 kg、1.11 kg、2.80 kg。   配方施肥无氮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359.45 kg,每667 m2吸N量为5.06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吸N量为1.41 kg;无磷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513.08 kg,每667 m2吸P2O5量为4.51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吸P2O5量为0.88 kg;无钾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543.57 kg,每667 m2吸K2O量为12.48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吸K2O量为2.29 kg;配方施肥区每667 m2水稻产量为550.31 kg,每667 m2水稻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12.45 kg、5.60 kg、14.82 kg,形成100 kg水稻籽粒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26 kg、1.02 kg、2.69 kg,见表4。
  2.5 水稻肥料利用率
  常规施肥区每667 m2水稻N、P2O5、K2O肥用量分别为18.7 kg、6.75 kg、6.75 kg,每667 m2水稻对肥料N、P2O5、K2O养分的吸收量分别为7.30 kg、1.49 kg、2.59 kg,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9.0%、22.1%、38.4%。配方施肥区每667 m2水稻N、P2O5、K2O肥用量分别为18.0 kg、3.6 kg、4.8 kg,每667 m2水稻对肥料N、P2O5、K2O养分的吸收量分别为7.39 kg、1.09 kg、2.34 kg,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41.1%、30.3%、48.8%,见表5。
  2.6 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
  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提高2.1%,磷肥利用率提高8.2%,钾肥利用率提高10.4%。
  3 结论
  1)常规施肥区每667 m2水稻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338.92 kg、525.39 kg、548.55 kg,配方施肥区每667 m2水稻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359.45 kg、513.08 kg、543.57 kg。对产量贡献氮肥>磷肥>钾肥。
  2)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土壤N、P2O5、K2O养分供应量分别为4.72 kg、4.73 kg、13.11 kg,配方施肥区每667 m2土壤N、P2O5、K2O养分供应量分别为5.06 kg、4.51 kg、12.48 kg。
  3)常規施肥水稻形成100 kg籽粒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14 kg、1.11 kg、2.80 kg,无氮、无磷、无钾下形成100 kg籽粒吸N、P2O5、K2O量分别为1.40 kg、0.90 kg、2.39 kg;配方施肥水稻形成100 kg籽粒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2.26 kg、1.02 kg、2.69 kg,无氮、无磷、无钾下形成100 kg籽粒吸N、P2O5、K2O量分别为1.41 kg、0.88 kg、2.29 kg。
  4)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减少氮肥0.7 kg、磷肥3.15 kg、钾肥1.95 kg,每667 m2减产10.56 kg,减产率1.88%。当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1.1%、30.3%、48.8%,比常规施肥区提高2.1%、8.2%和10.4%。
  5)本试验在常熟历年高产区,常规施肥水平偏高,即使在这样高地力、高水平生产区,优化氮磷钾配比和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仍有空间,在生产实践上具很好指导意义。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质量、优化区域施肥方案、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实现稻麦生产肥料减量目标。
其他文献
地基处理对现浇支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结合沪杭城际高速铁路跨沪杭高速公路转体拱桥施工实例,介绍了软弱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及现浇施工支架结构设计,供同类工程参考。
介绍16.9-3810PR大型农业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轮胎外直径1659mm,轮胎断面宽413mm,行驶面宽度392mm,胎圈着合直径968mm,花纹深度41mm、饱和度27.2%、前支撑角15~18°、后
据(Scientica Hori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10.034),来自浙江万里大学生物和环境科学学院的Duoduo Gong等人研究了蓝光对桃采后乙烯合成、信
介绍7.50-1610PR轻型载重无内胎轮胎的设计。外直径膨胀率取1.012,断面宽膨胀率取1.16.断面水平轴位置取0.82,胎体帘布和缓冲层帘布分别采用1870dtex/2V1和930dtex/2V3锦纶66帘布,胎圈
美国《现代轮胎经销商》(www.moderntire—dealer.com)2009年2月12日报道:横滨橡胶有限公司2008财政年度前3个季度的营业收益为173亿日元,同比下降43.8%。
摘 要 红玉海棠原产于北美,是一种优良的园林化树种。本种在原生地表现优异,观赏效果佳,是可以弥补我国北方地区绿化树种品种单一的良种。本次实验主要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红玉海棠的组培快繁最佳数据,为在我国推广红玉海棠打下基础。  关键词 红玉海棠;组培快繁;组培实验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69  1 研究
研究3×0.24+9×0.225HT钢丝帘线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3×0.24+9×0.225HT钢丝帘线替代3+9+15×0.175+0.15钢丝帘线用于11.00R20全钢载重子
结合牌头浦阳江特大桥跨深静水双壁围堰施工实例,重点介绍主桥深水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设计技术,对类似水纹地质条件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某专用线铁路桥的质量事故为例,针对线路偏移的影响,对简支T梁结构进行检算及分析,给出了工程算例并提出总体评价。
为了优化盾构隧道工程的技术、造价和工期等方面,了解隧道开挖前方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岩土的详情非常重要。BEAM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与盾构机同步进行实时、自动化地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