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中国有丰富的杨树资源,从新疆到东部沿海,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下面就其常见病害防治技术做一简要介绍。
一、杨树腐烂病
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在安徽省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
发病症状
1、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来年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枝、干伤口侵入,半月后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同样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份后病势渐缓,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不易被侵染。
防治措施
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2、培育健壮苗木。苗木质量的好坏与腐烂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培养大苗、壮苗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出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对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木要及时销毁,不能进入造林地。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害虫危害,特别是蛀干害虫,对冻伤和虫害要做到提前预防。
3、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皮含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因此,造林要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树干及时涂白可有效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二、杨树黑斑病:主要危害杨苗的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时,枯叶,叶片提前脱落。阴雨、高温高湿时,病害发生严重,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7-8月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低洼或排水不良地区,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一是选栽抗病、优质良种,多品种混栽,避免大面积纯林。二是选择排水良好的圃地,合理密植,改善苗木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在发病期(5至8月),向苗木喷65%代森锌200-250倍、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0.5%的波尔多液,间隔10天喷1次药,喷2-3次。
三、杨树叶锈病:常发生在苗圃地和新造幼林地。夏季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也危害嫩梢、叶梗及芽等。严重时大部叶片感病,病斑连片,引起焦叶、落叶。叶片感病后在正面出现小黄点,叶背形成黄色散生小粉堆,严重时背面布满黄粉,病叶提前脱落。成片种植过密、生长幼嫩的幼树,湿度较高,通风透光差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
防治方法:
一是栽植抗病品种,且勿种植过密。二是春季树木萌芽时,摘除病芽烧毁,防止扩大蔓延。对受害叶片摘除后集中烧毁。三是叶片发病期(5月至8月),可喷洒100倍50%的代森氨或500-1000倍50%退菌特等杀菌剂。1000倍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于银白杨效果很好,但毛白杨叶片对粉锈宁极为敏感,易生药害。
四、杨树溃疡病:危害杨树的苗木和大树的干部和主枝。光滑树皮上有水泡。粗糙树皮上有坏死病斑。干旱瘠薄地、移植苗、树势弱的发病重。春季、秋季发病重。杨树造林时。运输、假植过程中失水过多,定植时浇水不足等,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一是选栽抗病树种,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树势。二是起苗后及时假植、运输、栽植,减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立即浇水,或起苗后立即浸入水浸泡24小时以上。三是在发病高峰期(5月、10月),主干上喷洒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
一、杨树腐烂病
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在安徽省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
发病症状
1、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来年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枝、干伤口侵入,半月后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同样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份后病势渐缓,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不易被侵染。
防治措施
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2、培育健壮苗木。苗木质量的好坏与腐烂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培养大苗、壮苗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出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对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木要及时销毁,不能进入造林地。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害虫危害,特别是蛀干害虫,对冻伤和虫害要做到提前预防。
3、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皮含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因此,造林要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树干及时涂白可有效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二、杨树黑斑病:主要危害杨苗的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时,枯叶,叶片提前脱落。阴雨、高温高湿时,病害发生严重,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7-8月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低洼或排水不良地区,发病重。
防治方法:
一是选栽抗病、优质良种,多品种混栽,避免大面积纯林。二是选择排水良好的圃地,合理密植,改善苗木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在发病期(5至8月),向苗木喷65%代森锌200-250倍、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0.5%的波尔多液,间隔10天喷1次药,喷2-3次。
三、杨树叶锈病:常发生在苗圃地和新造幼林地。夏季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也危害嫩梢、叶梗及芽等。严重时大部叶片感病,病斑连片,引起焦叶、落叶。叶片感病后在正面出现小黄点,叶背形成黄色散生小粉堆,严重时背面布满黄粉,病叶提前脱落。成片种植过密、生长幼嫩的幼树,湿度较高,通风透光差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
防治方法:
一是栽植抗病品种,且勿种植过密。二是春季树木萌芽时,摘除病芽烧毁,防止扩大蔓延。对受害叶片摘除后集中烧毁。三是叶片发病期(5月至8月),可喷洒100倍50%的代森氨或500-1000倍50%退菌特等杀菌剂。1000倍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于银白杨效果很好,但毛白杨叶片对粉锈宁极为敏感,易生药害。
四、杨树溃疡病:危害杨树的苗木和大树的干部和主枝。光滑树皮上有水泡。粗糙树皮上有坏死病斑。干旱瘠薄地、移植苗、树势弱的发病重。春季、秋季发病重。杨树造林时。运输、假植过程中失水过多,定植时浇水不足等,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一是选栽抗病树种,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树势。二是起苗后及时假植、运输、栽植,减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立即浇水,或起苗后立即浸入水浸泡24小时以上。三是在发病高峰期(5月、10月),主干上喷洒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