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花样”动物
海葵,即“海中的葵花”,因形似向日葵而得名。海葵是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海葵目动物的统称,也是珊瑚的近亲。虽然名字里有个“葵”,但海葵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多细胞动物。海葵的色彩多样,有些还具有条纹或斑点等,在海底,各种各样绚丽多彩的海葵星罗棋布,像霓虹灯般璀璨夺目。
海葵的色彩一方面来自于海葵自身组织中的色素,另一方面来自于与海葵共生的藻类—虫黄藻。虫黄藻不仅能够为海葵增加鲜艳的色泽,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为海葵提供营养物质。
海葵的大小从几毫米到两米以上不等,一般生活在热带海域的个体比较大。它们的身体通常呈圆柱状,柔软且没有骨骼。构造非常简单,由底部的基盘、上端的口盘及柱体体壁围成空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外表面光滑或长有呈纵横双向排列的气泡状突起。它的口位于口盘的中央,围绕口盘边缘生有数条柔软的花瓣状触手。触手的数目因种而异,少则十余条,多则上千条。
多数海葵的基盘能够分泌黏液,附着在海中岩礁或泥沙等硬物上营固着生活,偶尔有缓慢移动。也有些海葵种类没有基盘,深埋于泥沙内,只露出口盘和触手。少数海葵能够口端朝下,在近海面处游动。
海葵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共记录有1100多种。广泛分布在从浅海到深海,从热带到极地的多种海洋环境中,即使是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或寒冷的南、北极海底也都有它们的踪迹。
海葵有的雌雄同体,有的雌雄异体。不论是雌雄同体还是雌雄异体,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采取有性生殖的海葵,精子和卵子通常在海水中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孵化后发育成为浮浪幼虫,游动一段时间后,逐渐长出触手,固着生长成为新的海葵个体;无性生殖的海葵则一般是基盘先分裂为两个,持续一段时间后,口盘和触手也逐渐沿纵向分开成为两部分,最终一个海葵就沿纵向分成了两个个体。
守株待兔的猎手
海葵虽然外表艳丽,但却算得上是危险的食肉动物,它们的食物包括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甚至鱼类等。海葵的触手发达,具有运动、防御和捕食的作用。在触手中有大量的刺细胞,刺细胞中囊状的细胞器被称为刺丝囊。刺丝囊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梨形、卵圆形和长圆形等,结构复杂。当海葵需要抵御敌害或进行捕食时,就会迅速伸出触手去拥抱对方,然后刺丝囊会像渔叉一样放射出来,将有毒物质注入对方体内,麻痹或杀死它们。随后,触手再将猎物送入口中,进行消化。海葵没有肛门,会将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口中排出。
与其他陆地动物一样,海葵也会为了争夺食物和地盘而打斗。双方会先用触手相互试探,然后口盘底部充水胀大,使身体变高并朝对方压去,同时将刺丝囊刺向對方,释放有毒物质,如此你来我往,常常出现一方把另一方触手拔光或杀死的残忍结局。
海葵的共生伙伴
海葵虽然在捕食和争斗的时候比较凶残,但与某些鱼类、虾蟹类等动物在一起时又能扮演平和温顺的角色,是和谐相处的典范。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海葵与小丑鱼的互利共生关系。
虽然海葵的捕食技术使得大家都对它敬而远之,但《海底总动员》中的小丑鱼父子玛林和尼莫却能够在海葵身体里安家并愉快地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秘密就在小丑鱼身体表面的黏液里。这些黏液一方面可以中和海葵刺细胞里的毒素,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刺细胞发射。
小丑鱼在还是幼鱼时会找一个海葵来定居,一开始它们会小心翼翼地接近目标海葵,用腹鳍轻轻碰触海葵的触手,随后用整个腹部碰触,经过几分钟至几小时被称为“泳舞”的行为后,小丑鱼会将整个身体涂满海葵分泌出的黏液,然后就可以顺利地住进海葵里了。
海葵可以为小丑鱼提供保护,其张牙舞爪的有毒触手可以吓阻小丑鱼的天敌,身体的空隙可以为小丑鱼提供住所,使小丑鱼不被其他动物攻击,小丑鱼还会把鱼卵产在海葵口盘的下方,以避免被其他鱼吃掉;小丑鱼也可以为海葵报警甚至保卫海葵,例如,蝴蝶鱼是海葵的天敌,它长而尖的嘴巴能够插进海葵底部拨弄基盘,杀死海葵并将其吃掉,而小丑鱼在海葵遇到危机时会挺身而出,对蝴蝶鱼进行攻击,保护海葵的安全,同时小丑鱼在海葵触手间游动,能够帮助海葵清理触手,吃掉海葵身上的寄生虫,还可以促进海水的流动从而为海葵带来充足的氧气。
除了小丑鱼外,海葵还会附着在一些寄居蟹的螺壳上来实现和寄居蟹的共生。寄居蟹能够利用海葵进行伪装,靠海葵触手中的有毒物质躲避敌害,保障自己的安全,换壳时,也会把海葵从旧壳移动到新壳上;而海葵可以借助寄居蟹四处游走,扩大捕食和分布的范围,实现互惠互利。
(责任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