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更新的十把标尺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应树立的十个新观念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反映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一系列理论创新的总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理论依据。列在第一、二位,说明从领导干部、学者,到普通群众,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已获得高度共识。特别是“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更成为矗立在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
  对不同人群投票倾向的分析发现,汇总排名第三的“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在党政干部群体的投票中,却高居第一位。这是不奇怪的。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沉重。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一连用了三个“世所罕见”:“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而必须承认的是,对许多领域我们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领导干部学习、“充电”的紧迫感是很强的。他们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刻苦学习,终身学习,努力洞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排名第四到第八的“克服政府包办一切,发挥民间主体作用”;“根治人治,树立法治”;“尊重个性,宽容自由,兼收并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才是第一资源”等,涉及多种观念,但最本质是两个:一是“公仆”观念,二是“为民”观念。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按说不是新观念,但口头承认不等于在思想上真正确立了。有没有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平等意识、包容意识、服务意识,就是最实际的检验,这也是现代领导观念的重要内容。而“为民”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树立新观念的价值导向。有少数领导干部,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观念问题。当新观念与个人利益吻合时,转变观念就很积极;当新观念不能给自身带来利益,甚至危及既得利益时,就祭出一些冠冕堂皇的旧观念与之抗衡,这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遇到“中梗阻”的重要原因。因此,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观念更新的过程,也是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过程。对那些只盯着鼻子尖下的利益抓住不放的领导干部,采取“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组织措施,有时是必要的。
  排名第九和第十的“当官要经得起选查,财产要经得起晾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讲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新观念,就是权力观和监督观。它们能进入前十个新观念不是偶然的,反映了全社会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热切希望。在经济成分、就业方式、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在市场化大潮中,每个掌握重要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党政领导干部,能否自觉抵制金钱美色的诱惑,克服不平衡心理的冲击,不受各种官场“潜规则”的影响,实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发展、谋幸福,是这三大考验在党政领导干部身上最具体的表现。
  以上虽不是新观念的全部,但反映社会各阶层呼声的这十个新观念,无疑给领导干部的观念更新树立了10把最重要的标尺。如果大多数人都能达到这10把标尺的要求,我们社会和党内的政治生态一定会大大改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也会获得更为强大的驱动力。(作者为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其他文献
■ 89.18%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专家的社会责任感在滑坡,73%的受访者对这种滑坡或缺失表示不能谅解  ■ 一个分工看守社会良心的人,社会既要助长他的利己之心,又要助长他的良心。这么个巨大矛盾植在他心中怎么会不迷失了他的灵魂呢?    近期,有关地震预测的讨论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与此相应的是,对地震预测专家的看法,网友们打起了口水战。为此,人民论坛杂志社在年初“中国专家在公众心目中的
期刊
思想病症   纵观各类腐败案件我们不难发现,官员收入不透明是引发种种腐败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并非一开始就腐败,而是通常经历一个思想意识逐渐变化的过程,在生活细节上放纵自己,或者被配偶、子女拖下水,一步步蜕变为腐败分子的过程。领导干部树立“当官要经得起选查,财产要经得起晾晒”观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干部感言   中共四川南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邵俊华:
期刊
5·12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中华儿女在大灾大难面前永不低头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展示。可以说此次救灾过程中体现出的抗震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  在此背景下,2008年5月18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北京市科社学会会长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易:精神家园是相对物质家园来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人不仅有物质生活需要,还有精神生活需要。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全感、幸福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还会发生心灵扭曲。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之中,个体的精神总是由民族共有的精神来维系和滋养的。因此,个体的精神家园被民族精神大家园所包含,形成民族共有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解题的时候了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秦宣: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凸显,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是于2006年底提出的。在提出之后至今的不到两年的时间中,我认为产生了以下几点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学术界和宣传部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刻。第二
期刊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闫志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探讨:一,究竟有没有人类普世的核心价值。这个问题涉及到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概念。过去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它归于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当中,但是社会主义也需要有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究竟哪些是资产阶级独有的,哪些是人类普世的?  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对于这一点,马恩的论述是大家普遍比较认同的,
期刊
编者按: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民论坛上期刊发的“花园村之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专题探讨了东部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引起广泛关注。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也不尽相同,就中部地区而言,受自然地理、基础设施、文化观念等约束,普遍存在生产发展滞后、物质积累不足的现象,中部地区如何立足当地实
期刊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鸿武:核心应该只有一个,因此,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提法不太准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之魂,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肥沃土壤,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5·12汶川8.0级大地震,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高昂的爱国热情,这是民族精神的集中爆发,是对中国软实力的重大考验。  彰显出中国人民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勇敢战斗的民族精神。灾难
期刊
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由于条件优越,生活安逸,“缺乏社会责任感”,便是不少人对“80后”的批评和指责之一。然而,从震灾发生的那一刻起,太多的“80后”让我们眼前一亮,更让我们倏然动容。  在抗震救灾最危急的时刻,成都市 “80后”在行动,一批大学生志愿者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5月12日开始的每个夜
期刊
编者的话:85岁的刘国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是当前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他早在1979年就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深刻;为中国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决策,做出了现行的论证等等。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领域翻天覆地的巨变也催生了人们对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强烈诉求,许多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