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同时对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主要对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的城市,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居住面积少的情况下,修建适量的超高层建筑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和结构日趋复杂,导致了施工难度不断增加,施工环节增多,同时也促进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断革新。
一、超高层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对于如何定义超高层建筑物,国内外各种专家和权威机构还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早在1972年,在联合国建筑会议中,各国专家对超高层建筑进行了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建筑总楼层数超过40层或者总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就是超高层建筑。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而言,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相对落后:白云宾馆是我国的第一座超高层建筑物,于1976年在广州建成,高度为112m。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建设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条件和经济能力已经为全国各大中城市所具备,而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的是超高层的结构形式。
超高层建筑有一些特点:一是投入大额的资金,要求的施工技术高,而且还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并且有较长的施工工期;二是独特的超高层建筑造型设计,增加了建筑的难度;三是较多的高空作业,增加了施工危险性,增强了施工的安全保证;四是多在城市繁华地区建造超高层建筑,因此有比较大的人流量以及车流量,施工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应地增加了;五是在建筑的牢固性能和地基的材料方面,超高层建筑有更高的标准。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超高层建筑的钻孔桩基技术
钻孔桩基的施工工程种类多样,包括机械操作、混凝土灌注、钢筋加工以及数据测量等多种作业,因而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钻孔桩基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基础的施工技术,因其桩基承载力大、占地面积小且相邻干扰小而被广泛的运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中。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桩位偏差过大,钢筋笼上浮,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孔底沉渣偏多等质量问题,造成钻孔桩基的成桩不能到达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同时补救工作困难,不能完全的通过事后检测来进行问题的判断。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的前期准备、测量、成孔、清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及竣工验收等全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确保一次成桩。
2、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比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依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的相关配合比例准确的进行混泥土的配置。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骨料与水泥充分均匀的混合,避免麻面、蜂窝等现象的出现。控制好搅拌的顺序、时间和搅拌方法,确保混泥土的易性和强度达到工程技术的标准。
(2)混凝土泵送技术
泵送混凝土技术是超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的炼制混凝土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因为超高层建筑质量大,施工工期比较长,而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需要配置大量的设备和水泥,因而难以满足超高层建筑的要求。现在国内的混凝土,是将粉煤灰以一定的比例掺杂化学药剂进行配置。泵送混凝土技术随着现代施工工艺的发展而出现,这极大地改善了运送混凝土的条件,节约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施工效率,高效方便。
(3)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已经成为建设超高层建筑基础筏的一项关键技术。混凝土收缩除去受搅拌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影响外,而且还受一定湿度条件下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效果等影响。混凝土的养护主要由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混凝土保养来说,早期养护时间越长、越早,养护效果就越好。覆盖保护由于其成本低、施工方便和技术简单的优势,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养护方法。
(4)混凝土浇筑技术
每层楼混凝土按二次浇筑操作: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粱板。柱浇筑高度大于3m的,在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处灌入模内,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的厚度分层浇筑,在有孔洞模板部位两侧应均匀下料,相对振捣。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厚度在20cm以上),以免吸入空气,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在泵送时,每两小时换一次水洗槽,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
3、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一般都有钢结构柱,高度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数量应在24根以上,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钢结构的吊装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因此可以通过分区吊装和一机多吊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良好的焊接工艺保证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斜立焊、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要注意焊缝层间的清理、焊丝的伸出长度等问题,要形成完整的焊接操作方法,确保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三、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有孔洞出现。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使用细石子混凝土;在浇注高抢板与柱子的时候,检查孔洞应该留下;做好表面防护工作,将已经成形的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清洗干净。(2)有蜂窝麻面出现。选择合适的混凝土与砂浆砂率配合比,在浇筑的时候,分层进行相应的浇注工作,以增强模板的刚度。(3)出现棱角缺少的现状。保证木模板的表面平整,并且刨光;在拆模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边角受到破坏;当混凝土构件的棱角受到破坏的时候,要及时进行修补。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出现顶桩破裂的现象。要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对桩进行设计;预制桩的强度要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必须合理的选择桩锤,要做到重锤轻击。(2)出现桩身断裂的现象。在施工之前,要严格检查桩的弯曲现状;要有效的控制每节桩长细比值;混凝土的质量要得到有效保证;如果桩身发生断裂,要及时进行修补。(3)出现桩身倾斜的现象。施工场地的平整度必须得到保证;预钻孔的垂直度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在接桩的时候,上下桩的轴线要确保得到重合。
3、钢结构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钢柱的垂直偏差大于规定偏差。在钢柱被吊装时,应该立刻加临时的支撑,防比山于受风或者碰撞造成影响;整排柱应该得到有效的固定,柱间的支撑要安置好,然后再吊装上部结构。(2)钢柱发生了位移。柱子轴线测量复核工作要做好;在基础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先固定预埋螺栓与固定架或者固定卡盘,避免结构错位。(3)螺栓产生了位移。螺栓固定架的刚度与强度要得到必要的保证;要校核螺栓固定框的相关尺寸,在螺栓安装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复查,防止其他问题的产生。
结束语
随着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已成为了当今房屋建筑的主流。通过上述介绍,在对高层建筑各个阶段的施工及整个过程的施工技术,都要严格依据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并对之予以全面、认真、科学、切实的组织和管理,以期按时、高量、优质地完成高层建筑的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任永杰.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1,(8).
[2]陳辉.浅析超高层建筑桩基的设计与施工要点[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08).
[3]蒋建风.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在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的城市,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居住面积少的情况下,修建适量的超高层建筑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随着超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和结构日趋复杂,导致了施工难度不断增加,施工环节增多,同时也促进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断革新。
一、超高层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对于如何定义超高层建筑物,国内外各种专家和权威机构还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早在1972年,在联合国建筑会议中,各国专家对超高层建筑进行了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建筑总楼层数超过40层或者总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就是超高层建筑。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而言,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相对落后:白云宾馆是我国的第一座超高层建筑物,于1976年在广州建成,高度为112m。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建设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条件和经济能力已经为全国各大中城市所具备,而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的是超高层的结构形式。
超高层建筑有一些特点:一是投入大额的资金,要求的施工技术高,而且还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并且有较长的施工工期;二是独特的超高层建筑造型设计,增加了建筑的难度;三是较多的高空作业,增加了施工危险性,增强了施工的安全保证;四是多在城市繁华地区建造超高层建筑,因此有比较大的人流量以及车流量,施工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应地增加了;五是在建筑的牢固性能和地基的材料方面,超高层建筑有更高的标准。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超高层建筑的钻孔桩基技术
钻孔桩基的施工工程种类多样,包括机械操作、混凝土灌注、钢筋加工以及数据测量等多种作业,因而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钻孔桩基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基础的施工技术,因其桩基承载力大、占地面积小且相邻干扰小而被广泛的运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中。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桩位偏差过大,钢筋笼上浮,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孔底沉渣偏多等质量问题,造成钻孔桩基的成桩不能到达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同时补救工作困难,不能完全的通过事后检测来进行问题的判断。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的前期准备、测量、成孔、清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及竣工验收等全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确保一次成桩。
2、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比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依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的相关配合比例准确的进行混泥土的配置。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骨料与水泥充分均匀的混合,避免麻面、蜂窝等现象的出现。控制好搅拌的顺序、时间和搅拌方法,确保混泥土的易性和强度达到工程技术的标准。
(2)混凝土泵送技术
泵送混凝土技术是超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的炼制混凝土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因为超高层建筑质量大,施工工期比较长,而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需要配置大量的设备和水泥,因而难以满足超高层建筑的要求。现在国内的混凝土,是将粉煤灰以一定的比例掺杂化学药剂进行配置。泵送混凝土技术随着现代施工工艺的发展而出现,这极大地改善了运送混凝土的条件,节约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施工效率,高效方便。
(3)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已经成为建设超高层建筑基础筏的一项关键技术。混凝土收缩除去受搅拌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影响外,而且还受一定湿度条件下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效果等影响。混凝土的养护主要由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混凝土保养来说,早期养护时间越长、越早,养护效果就越好。覆盖保护由于其成本低、施工方便和技术简单的优势,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养护方法。
(4)混凝土浇筑技术
每层楼混凝土按二次浇筑操作: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粱板。柱浇筑高度大于3m的,在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处灌入模内,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的厚度分层浇筑,在有孔洞模板部位两侧应均匀下料,相对振捣。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厚度在20cm以上),以免吸入空气,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在泵送时,每两小时换一次水洗槽,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
3、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一般都有钢结构柱,高度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数量应在24根以上,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钢结构的吊装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因此可以通过分区吊装和一机多吊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良好的焊接工艺保证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斜立焊、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要注意焊缝层间的清理、焊丝的伸出长度等问题,要形成完整的焊接操作方法,确保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三、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有孔洞出现。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使用细石子混凝土;在浇注高抢板与柱子的时候,检查孔洞应该留下;做好表面防护工作,将已经成形的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清洗干净。(2)有蜂窝麻面出现。选择合适的混凝土与砂浆砂率配合比,在浇筑的时候,分层进行相应的浇注工作,以增强模板的刚度。(3)出现棱角缺少的现状。保证木模板的表面平整,并且刨光;在拆模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边角受到破坏;当混凝土构件的棱角受到破坏的时候,要及时进行修补。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出现顶桩破裂的现象。要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对桩进行设计;预制桩的强度要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必须合理的选择桩锤,要做到重锤轻击。(2)出现桩身断裂的现象。在施工之前,要严格检查桩的弯曲现状;要有效的控制每节桩长细比值;混凝土的质量要得到有效保证;如果桩身发生断裂,要及时进行修补。(3)出现桩身倾斜的现象。施工场地的平整度必须得到保证;预钻孔的垂直度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在接桩的时候,上下桩的轴线要确保得到重合。
3、钢结构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钢柱的垂直偏差大于规定偏差。在钢柱被吊装时,应该立刻加临时的支撑,防比山于受风或者碰撞造成影响;整排柱应该得到有效的固定,柱间的支撑要安置好,然后再吊装上部结构。(2)钢柱发生了位移。柱子轴线测量复核工作要做好;在基础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先固定预埋螺栓与固定架或者固定卡盘,避免结构错位。(3)螺栓产生了位移。螺栓固定架的刚度与强度要得到必要的保证;要校核螺栓固定框的相关尺寸,在螺栓安装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复查,防止其他问题的产生。
结束语
随着超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已成为了当今房屋建筑的主流。通过上述介绍,在对高层建筑各个阶段的施工及整个过程的施工技术,都要严格依据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并对之予以全面、认真、科学、切实的组织和管理,以期按时、高量、优质地完成高层建筑的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任永杰.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1,(8).
[2]陳辉.浅析超高层建筑桩基的设计与施工要点[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08).
[3]蒋建风.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