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作曲家吉纳斯特拉创作风格解读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南美洲作曲家之一,因擅长在创作中运用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而为世人熟知。对其创作生涯进行划分后,可以看出其创作先后呈现出了客观民族主义、主观民族主义和新印象派三种风格。通过对其创作风格的解读,可以获得对其作品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吉纳斯特拉 创作风格 解读
  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1916年4月11日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吉纳斯特拉的创作风格受到很多大师的影响,包括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西班牙作曲家法雅、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以及拉威尔等。其中德彪西的《大海》,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对吉纳斯特拉的创作深有启发。吉纳斯特拉的作品第一号——芭蕾舞剧《帕娜比》在上演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这部作品于1937年进行首演,其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印象派的音乐语言以及复杂节奏的运用与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芭蕾舞剧极为相似。在此后,创作出拥有民族音乐元素的声音成为吉纳斯特拉整个创作生涯的核心。
  吉纳斯特拉的家乡阿根廷本身拥有丰富的音乐资源,本土的曲调以及复杂多变的节奏鼓点是他巨大的灵感宝库。吉纳斯特拉也非常擅长用不同形式创作带有民族特点的作品,他对这些南美音乐元素的运用称得上出神入化。
  一、客观民族主义风格
  吉纳斯特拉的第一个创作时期是从1937年的《帕娜比》《阿根廷舞曲》开始的,一直到1947年的《三首交响乐章》结束。
  这个时期作品的特点是对阿根廷民族音乐中旋律和节奏的直接运用。这种直接性的运用分为两个部分,慢速乐章和快速乐章。慢速乐章中大多数是对“维达拉”(Vidala)或者“特利斯特”(Triste)舞曲中动机的运用。快速乐章中则是对“桑巴”(Zamba),“加托”(Gato)以及最重要的“马兰波”(Malambo)舞曲中节奏型的运用。
  吉纳斯特拉的慢乐章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对单一的一个音进行模仿。这种手法也是典型的南美洲土著印第安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通常把一个单音作为核心音来进行丰富的加花和变奏。例如,《帕佩亚纳第二号》的第三乐章以及为古典吉他创作的《奏鸣曲》作品第47号中的第三乐章均运用了这种创作手法。
  第二种,吉纳斯特拉对“维达拉”和“特利斯特”动机的运用。这些元素可以在他的早期作品,1937年创作的《阿根廷舞曲》中体现。
  “维达拉”一词起源于西班牙语“Vida”,意为“生命”。“维达拉”舞曲起源于印加文化,是西班牙和印度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它的格式与16世纪西班牙的浪漫曲几乎一致。
  “维达拉”舞曲由两个声部平行三度组成,在演唱时由吉他和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慢速且为三拍子。乐句短小,调式多数使用多利亚、利底亚调式以及五声音阶。旋律通常利用旋律性极强的上行音阶从大调转为小调,并且最后以一段小调的华彩段落作为结尾。
  “特利斯特”舞曲与“维达拉”舞曲非常相似。“Triste”一词也来源于西班牙语,意为悲伤的、惋惜的。其格式源于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旋律依然以五声音阶为主,并且和声以三度为主,速度上“特利斯特”舞曲要比“维达拉”舞曲慢一些。
  吉纳斯特拉经常在他作品中的慢乐章运用“维达拉”和“特利斯特”中的元素。譬如《普纳印象》《两首歌曲》《十二首美洲前奏曲》以及为古典吉他创作的《奏鸣曲Op.47》。
  吉纳斯特拉创作的快速乐章也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以“加托”(Gato)、“桑巴”(Zamba)以及“马兰波”(Malambo)为基础的舞曲形式,节奏在6/8拍或者在6/8与3/4拍之间来回切换。
  第二种,吉纳斯特拉使用自己独特的谐谑曲形式。谐谑曲在吉纳斯特拉整个创作生涯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
  “加托”舞曲是阿根廷民间非常重要的舞曲之一,节奏为6/8或者3/4拍,由吉他伴奏进行演唱。
  与“加托”舞曲相似的是“桑巴”,源于秘鲁的扎马库卡。节奏为6/8拍,速度上比“加托”稍慢,大多数以吉他独奏的前奏开始,在吉他两组四小节的前奏结束后开始进行演唱。
  在吉纳斯特拉的作品当中,“马兰波”是极为重要的舞曲形式,吉纳斯特拉经常在他多乐章作品中的快速乐章使用“马兰波”舞曲的元素。
  “马兰波”与西班牙的“踏步舞曲”相似。以6/8拍或者6/8与3/4拍不断切换的形式为主,是非常有力量的舞蹈。吉纳斯特拉把“马兰波”在20世纪音乐中的地位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从1934年到1948年,吉纳斯特拉在他的第一个创作时期一共创作了19首作品,其中包括7首为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所创作的庞大的作品,以及12首独奏、室内乐形式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吉纳斯特拉将阿根廷民族音乐元素运用在他的作品中,慢乐章中对“维达拉”“特利斯特”的运用,快乐章中对“马兰波”“加托”以及“桑巴”的运用,都使这一时期他的音乐更加直接。另外,古典吉他的空弦动机,E、A、D、G、B、E也是吉纳斯特拉最具代表性的动机。在他的后续创作生涯中,吉纳斯特拉也将这一动机与其他动机和多樣的创作手法进行整合,形成了多样的组合形式。
  二、主观民族主义风格
  1948年,吉纳斯特拉以《弦乐四重奏第一号》为首开启了他的第二个创作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了六年。
  在这一时期,吉纳斯特拉的音乐思想更加深入,曲式结构更加复杂,乐曲中的发展部也以更现代的手法完成。当然,即使创作理念在变化,在他的作品中阿根廷民族音乐元素仍然占据了核心位置。同时,早期在他作品当中出现的序列音乐,譬如1940年创作的芭蕾舞剧《帕娜比》,1952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第一号》和1954年创作的《帕佩亚纳第三号》,这些作品中使用的十二音体系到了这一时期在他的作品当中出现得更加频繁。   此外,吉纳斯特拉对古典吉他的空弦动机情有独钟。原因是古典吉他空弦动机中的四度音,与他本人的十二音体系极为和谐。空弦动机中的前三个音E、A、D,在吉纳斯特拉众多作品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譬如《弦乐四重奏第一号》《帕佩亚纳第一号》《帕佩亚纳第二号》《变奏协奏曲》以及为长笛和双簧管创作的二重奏等。
  双调性音乐在吉纳斯特拉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双调性并不是指在一首作品当中存在两种调性,而是指吉纳斯特拉甚至在作品当中的一个和弦就同时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调性。譬如在《阿根廷舞曲》中,吉纳斯特拉就运用了这样的手法。这也打破了在和声上要保持一致调性的规则,使和声的可能性完全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从1948年到1956年,这一时期吉纳斯特拉创作了六部作品。其中包括《弦乐四重奏第一号》和他最为著名的《钢琴奏鸣曲第一号》。在这一时期,他所使用的主题以及动机都相似,但他的创作技法和手法却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古典吉他空弦动机在他的第一个创作时期是作为一个符号在使用,到了他第二个创作时期则是作为作品创作动机的胚芽。同时,这一时期的序列音乐也在他的多乐章作品当中有了更多空间。
  第二创作时期作为吉纳斯特拉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的衔接过程,相对第一时期要短很多。
  三、新印象派风格
  吉纳斯特拉的第三个创作时期以他的《弦乐四重奏第二号》作为开端。
  《弦乐四重奏第二号》是吉纳斯特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完全使用序列音乐创作手法的作品。在他越来越多地使用十二音体系手法创作后,那些固定的创作元素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他的第一个创作时期,他大多以南美洲民歌旋律以及舞蹈节奏作为某一固定的动机,但是在他晚期的作品中,这种固定的动机从南美洲的民族旋律和节奏演变成了对欧洲音乐资源的引用。
  音乐资源的引用是指他从过往作曲家的作品当中取得动机,并将其加入自己的作品当中。譬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随想曲》就被吉纳斯特拉引用到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当中,肖邦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也被他引用到自己的《钢琴协奏曲》当中,以及瓦格纳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选段也被他引用到《古典吉他奏鸣曲》中的谐谑曲当中。
  对无调性音乐和序列音乐系统的大量运用是吉纳斯特拉晚期作品极为重要的部分。为钢琴、大提琴以及古典吉他创作的奏鸣曲中,都可以清楚地找到他用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展现出来的阿根廷民族音乐的动机。而且可以发现他创作的奏鸣曲中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都与阿根廷民歌的曲式结构完全相同。
  在不断成长的创作生涯中,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概念和手法,吉纳斯特拉一直保留着他创作中的核心动机:坚持使用阿根廷民歌、舞蹈的节奏,以及古典吉他的空弦动机E、A、D、G、B、E。可以这样说,在他所有的创作阶段,甚至在他任意一个作品中,你都能发现,他只是换了更有深度的方式来展现他最热爱的旋律和节奏。
  四、结语
  吉纳斯特拉一生的音乐创作不仅在作曲上取得了高度,在演奏技法上也取得了极大的革新。作为一名来自南美洲的作曲家,吉纳斯特拉身体力行,将南美音乐的灵魂注入他的作品中,他为不同乐器创作的作品除了展现乐器本身的魅力,更是拓展了演奏的形式,给乐器带来独树一帜的现代气息,让更多人得以听见这样形式独特的南美音乐。他为世人展现了什么叫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考文獻:
  [1]谭亚倩.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阿根廷大草原的声音[J].音乐爱好者,2020(02):46-51.
  [2]王琛瑜.浅析吉纳斯特拉《奥利奥拉舞曲组曲》创作特点及演奏要点[J].北方音乐,2017(01):103.
  (作者简介:吴优,男,硕士研究生,浙江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和教学)
  (责任编辑 月娇)
其他文献
让人夜夜辗转反侧的,只有梦里的故乡。  冬天的一个清晨,我战战兢兢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我小小的村庄。站在村头,我脑海里浮现出很多熟悉的记忆:儿时的伙伴,童年的游戏,还有简单质朴的满地油菜花。这时雪还在漫天飞舞,我的身子被大衣裹得严严实实,但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种莫名的孤独,不想说话,只想静静地看着我的村庄,好好看看养我育我的故乡的模样。一滴眼泪融化了一圈的雪,而流不尽的只有当初的少年和当初的故
期刊
摘要:琵琶演奏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其具有极高的传统性与古典性。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与表演同样重要,两者的巧妙融合,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演奏效果。然而,在以往的琵琶教学中,很多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都会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奏”的方面,忽视了“演”,极大地削弱了琵琶演奏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琵琶演奏,分析其对表演所提出的需求,以及表演在演奏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琵琶演奏 表
摘要:魏晋时期,归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隐逸队伍庞大,与之相随的隐逸诗也达到顶峰。晋代王康琚一改之前的隐逸主题,以“反”字表明自己主张的朝隐、心隐。王康琚的主张实则是儒道结合的产物,但是深究又会发现是一种逆反式抒情的结果,与陶渊明的隐逸相比,不是一种真心的隐逸,只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情。  关键词:王康琚 《反招隐诗》 主题 原因  一、招隐题材的演变  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招
注解古诗当尽量追求准确精当.以《郑献甫宜州诗文注评》一书为例,其中对郑献甫诗歌中的用典诗句的注解和对地名的注解尤其精准.该书的注解虽然也偶有疏漏,但由于对注释的用心
摘要:张爱玲文本中的女性意识表达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不仅表现为女性形象的刻画,更有待挖掘的是由叙事视角、文本结构等组成的叙事形式和性别权威影响下的叙事主体、叙事意义在文本中对“闭合式”悲剧所产生的推动力量。本文拟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理论入手,探讨叙事视角和性别美学在《金锁记》文本中的表征以及其背后所展现的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金锁记》 女性主义叙事学 张爱
摘要:侗族主要分布于我国黔东南、贵北一带,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是善歌的民族,在灿烂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中,侗族大歌——嘎老作为中国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填补了我国民族音乐中复调音乐这一空白,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音乐文化史上亦占据一席之地。在时代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号召之下,分析侗族大歌在呼吸、共鸣、咬字、颤音等方面的演唱特色,鉴赏其演唱技巧与支声复调融合之
摘要: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间有平衡性与依赖性的关系,把控两者间的协调关系,对提升艺术表演的表现力与影响力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对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调性进行阐述,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提出两者在技术上契合的策略,希望对声乐表演者的专业水平提升起到借鉴和参照作用。  关键词:钢琴伴奏 声乐演唱 协调性  钢琴乐器的包容性更强,与声乐表演的融合,让钢琴不再局限于独奏表演。钢琴可丰富声乐作品演绎的形式,给观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小说中的女性大多被塑造为具有鲜明自我意识的形象,虽然受困于男权主义,但是她们仍然努力寻找出路.本文旨在通过福斯特小说《霍华德庄园》中玛格丽特的
摘要:目前,国内展馆依托于古代建筑进行改造的工程还在持续,古时的建筑格局、采光、安全性这些基本因素很多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展览需求,因此,博物馆利用古建筑展览就会有很多的局限性。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合适的陈列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如今的展览情况。  关键词:古建筑 展品 现代 陈列 空间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独立的建筑体系,汇聚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悠久的历史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油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列举单色画与各种风格结合的例子,得出笔者的理解和感悟,探讨关于单色油画的可能性。  关键词:油画 单色 理解 感悟  西洋油画最初由利玛窦①传到我国,后经历郎世宁②以西为主、以中为辅的创新绘画方式吸引了我国人的关注。从第一批学习油画的留洋学生开始算起,油画真正传进中国已将近百年,油画在中国经历过初次的中西结合,到了当代,油画从表现大事转向了生活中的小事,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