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术后肠粘连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200例术后肠粘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研究手术效果,手术之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全方位护理。结果:200例患者进行手术单纯镜检的患者有25例,完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有160例,中转开腹的患者有15例,其中有计划主动实施的患者有8例。手术过程中没有显著出血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有18例,由于隐匿性肠壁损伤在手术之后出现腹膜炎肠瘘的患者有1例,手术之后出现肠梗阻的患者有4例,200例患者症状消失的有170例。结论: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探查的范围广,能够进行远距离操作,手术之后出现再次粘连的情况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手术之后配合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伤害减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术后肠粘连 腹腔镜 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01-01
自从我院开展术后肠粘连微创手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200例术后肠粘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研究手术效果,手术之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全方位护理,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200例术后肠粘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中男88例,女112例,患者的年龄在1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2岁。200例患者全部有腹部手术史,包括阑尾切除手术89例,腸梗阻手术32例,子宫输卵管卵巢手术3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胆囊切除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9例,脾切除手术11例。患者腹部一次手术的有142例,二次手术的患者有44例,三次和以上手术的患者有14例。200例患者全部表现为慢性腹部疼痛、不适,或者是出现间断性肠梗阻,没有发热感染情况。
1.2 方法
患者在非梗阻情况之下,进行气腹照影螺旋CT检查,确诊患者具有局限性腹壁粘连。术后肠粘连患者因为存在长期的病痛史,所以患者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能够是手术得以顺利实施。没有腹部粘连的患者和腹部周边粘连的患者全部通过脐部作为腹腔镜孔,腹壁周围和脐部粘连的患者需要远离粘连边缘大概8cm之上作为腹腔镜孔。全部进行静脉吸入麻醉,为患者建立三通管,留置尿管。患者取平卧位,大部分患者明显比较消瘦,需要对患者进行压疮防护处理。进行腹壁穿刺的时候,需要降低手术台,利于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患者体位改变使局部得以充分暴露,例如针对盆腔操作需要患者头低脚高,针对上腹探查需要患者头高脚低,在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探查的时候需要将患者的患侧抬高,进行脏器间的粘连分离时需要低位[1]。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手术的流程以及特点,掌握各个步骤使用的主要器械,患者的脐部瘢痕区属于气腹针进行穿刺的主要选点,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气腹建立,对于手术过程中的常用器械进行有序的摆放,方便手术人员能够自由调换,镜头容易受到血液的污染以及起雾,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使用热水或者是碘伏进行擦拭。针对中转开腹的患者,需要将术前准备做好,能够对患者的意外情况给予及时的处理,倘若需要进行开腹,需要马上将腹腔镜相关物品撤离,将开腹手术物品更换,对于器械物品的数目掌握准确。手术之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将其送回病房,核对手术器械的数目,将其仔细清洗,注意保养,着重注意消毒,避免使用寿命缩小[2]。
2 结果
200例患者进行手术单纯镜检的患者有25例,完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有160例,中转开腹的患者有15例,其中有计划主动实施的患者有8例。手术过程中没有显著出血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有18例,由于隐匿性肠壁损伤在手术之后出现腹膜炎肠瘘的患者有1例,手术之后出现肠梗阻的患者有4例,200例患者症状消失的有170例,存在少数症状但是程度显著减轻的患者有21例,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是加重的患者有9例。
3 讨论
手术前进行有效的护理准备以及手术过程中密切的配合属于确保腹腔镜手术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探查的范围广,能够进行远距离操作,手术之后出现再次粘连的情况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手术之后配合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伤害减小,因为术后肠粘连患者的病变位置以及严重性都存在合体特异性,手术入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体位的调整以及操作,都存在很大的灵活性,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需要详细掌握以上特点,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实施[3]。
参考文献
[1] 蔡晓军, 郑静晨, 叶道斌, 等. 气腹照影CT诊断腹部术后肠粘连1例[J]. 武警医学, 2009, 18(9):687-689.
[2] 蔡晓军, 韩承新, 叶道斌, 等. 术后肠粘连气腹照影的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35(5):487-494.
[3] 郑晨, 宋成利. 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2, 11(4):397-400.
【关键词】 术后肠粘连 腹腔镜 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01-01
自从我院开展术后肠粘连微创手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200例术后肠粘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研究手术效果,手术之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全方位护理,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的200例术后肠粘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中男88例,女112例,患者的年龄在1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2岁。200例患者全部有腹部手术史,包括阑尾切除手术89例,腸梗阻手术32例,子宫输卵管卵巢手术3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胆囊切除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9例,脾切除手术11例。患者腹部一次手术的有142例,二次手术的患者有44例,三次和以上手术的患者有14例。200例患者全部表现为慢性腹部疼痛、不适,或者是出现间断性肠梗阻,没有发热感染情况。
1.2 方法
患者在非梗阻情况之下,进行气腹照影螺旋CT检查,确诊患者具有局限性腹壁粘连。术后肠粘连患者因为存在长期的病痛史,所以患者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能够是手术得以顺利实施。没有腹部粘连的患者和腹部周边粘连的患者全部通过脐部作为腹腔镜孔,腹壁周围和脐部粘连的患者需要远离粘连边缘大概8cm之上作为腹腔镜孔。全部进行静脉吸入麻醉,为患者建立三通管,留置尿管。患者取平卧位,大部分患者明显比较消瘦,需要对患者进行压疮防护处理。进行腹壁穿刺的时候,需要降低手术台,利于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患者体位改变使局部得以充分暴露,例如针对盆腔操作需要患者头低脚高,针对上腹探查需要患者头高脚低,在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探查的时候需要将患者的患侧抬高,进行脏器间的粘连分离时需要低位[1]。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手术的流程以及特点,掌握各个步骤使用的主要器械,患者的脐部瘢痕区属于气腹针进行穿刺的主要选点,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气腹建立,对于手术过程中的常用器械进行有序的摆放,方便手术人员能够自由调换,镜头容易受到血液的污染以及起雾,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使用热水或者是碘伏进行擦拭。针对中转开腹的患者,需要将术前准备做好,能够对患者的意外情况给予及时的处理,倘若需要进行开腹,需要马上将腹腔镜相关物品撤离,将开腹手术物品更换,对于器械物品的数目掌握准确。手术之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将其送回病房,核对手术器械的数目,将其仔细清洗,注意保养,着重注意消毒,避免使用寿命缩小[2]。
2 结果
200例患者进行手术单纯镜检的患者有25例,完全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有160例,中转开腹的患者有15例,其中有计划主动实施的患者有8例。手术过程中没有显著出血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有18例,由于隐匿性肠壁损伤在手术之后出现腹膜炎肠瘘的患者有1例,手术之后出现肠梗阻的患者有4例,200例患者症状消失的有170例,存在少数症状但是程度显著减轻的患者有21例,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是加重的患者有9例。
3 讨论
手术前进行有效的护理准备以及手术过程中密切的配合属于确保腹腔镜手术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探查的范围广,能够进行远距离操作,手术之后出现再次粘连的情况明显低于开腹手术,手术之后配合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伤害减小,因为术后肠粘连患者的病变位置以及严重性都存在合体特异性,手术入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体位的调整以及操作,都存在很大的灵活性,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需要详细掌握以上特点,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实施[3]。
参考文献
[1] 蔡晓军, 郑静晨, 叶道斌, 等. 气腹照影CT诊断腹部术后肠粘连1例[J]. 武警医学, 2009, 18(9):687-689.
[2] 蔡晓军, 韩承新, 叶道斌, 等. 术后肠粘连气腹照影的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35(5):487-494.
[3] 郑晨, 宋成利. 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2, 11(4):39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