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失落还是回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女士的画像》以其高度的心理写实风格和大量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吓跑了一批批追求轻松阅读、惧怕探索幽深心理迷宫的读者,同时也吸引了无数热爱追寻人类心灵发展轨迹﹑解析个体心理真相的“人心奥秘发现者”。对于亨利·詹姆斯而言,艺术真是人生,他笔下的人物寻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艺术诞生的过程。《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剪裁有度的文字﹑严肃认真的风格﹑庄严优美的风景描写﹑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过程是对此的绝好注解。对生活抱着严肃的态度﹑有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并且对心理学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读过此书一定会非常过瘾。但是,尽管书中有多处可供探寻人物心理发展轨迹的描写,文字和思想的深度都杜绝了一目了然的任何可能性,读者很快会发现自己走进的是一个巨大而幽暗的心理迷宫,不花一点心思是无法看清其全貌的,这对于喜欢猜谜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喜。
  主人公伊莎贝尔年轻貌美,个性独立,想象力丰富,追求自由、浪漫和真理,富有道德感和同情心,几乎被身边所有人喜爱,姨夫的慷慨遗赠更是为她的生活锦上添花,这样的一位姑娘无疑具有远大的前程和幸福的远景。然而,由于作者忠实于自己“真实原则”,姑娘陷入了不幸的“真实”处境中。这种情节处理方式确实遵循了“真实”,却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隔膜﹑倡导个人幸福和解放的当代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困难,尤其对于全书结尾时主人公明知自己的丈夫是一条鲜花丛中的毒蛇却依然放弃了追求幸福的机会而回到他的身边,许多读者感到难以理解。有人解释为她性格中有清教徒倾向,信守结婚誓言,并曾答应丈夫的女儿帕茜回去照顾她;也有人认为主人公强烈的道德感束缚了她对自由幸福的追求;赵罗蕤先生则认为是因为“女主人公那拒绝走捷径、勇于面对现实的磊落性格(P3)”。笔者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全面理解一个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中去考察。在本文中,笔者将女主人公的经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对她每一阶段的人生历程进行具体分析,来揭示其强烈的自主精神和自我意识,并试图回答“她最终选择回归究竟是其自主意识的失落还是回归”这一问题。
  故事并不是按照主人公人生的时间顺序来展开,有倒叙、插叙,其中大量的情节是通过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展现的。經过梳理,笔者大致将其人生旅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到自由展望的少女阶段,充盈幸福的游历和恋爱阶段,黑暗的婚姻生活阶段,以及真相大白后痛苦的徘徊反思阶段。
  少女时代的伊莎贝尔自由自在,快乐幸福。她的父亲阿切尔先生头脑灵敏,风度翩翩,热情好动,慷慨善良,喜欢自由,胸怀广阔,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他似乎不赞同将孩子们锁在深墙大院内接受古板的书本教育,而更愿意他们在广阔的天地中接受锻炼,所以,伊莎贝尔在14岁以前就已经三次横跨大西洋。父亲给她买大量的时装、书籍,最新的出版物,父亲花钱大手大脚,将一份殷实的家私花了个精光。这个父亲在世人眼里不务正业,好赌,只知吃喝玩乐,对女儿们的教育也不上心,不送他们进正规学校,任由保姆和家庭女教师(这往往是一些伤风败俗的女人)将他们带坏,但在伊莎贝尔的心目中,他却是一位理想的父亲。她自己差不多就是他的翻版:整天浮想联翩,沉迷于书籍和思索,好奇心、求知欲强,不喜欢受束缚,满脑子想的都是美的和一些壮阔的画面,对金钱和俗事既漠不关心,也浑然不觉。这是她父亲对她的影响,也是对她思想性格的形成起了最大作用的影响。奇怪的是,书中只字未提伊莎贝尔的母亲,好像这个女人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伊莎贝尔的成长主要是在其父亲的影响下完成的,也许作者觉得母亲角色的缺位更有利于女主人公独立自主性格的塑造,母亲式的教导培养出的只会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型淑女,更何况父女间更能体现出一种浪漫的情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未免使人怀疑作者对女性角色的态度。也可能是阿切尔夫人不幸早逝,阿切尔先生不得已只好又当爹又当妈,作者考虑到他的心情并且由于逝去的人对故事影响不大,为简便起见干脆省去不提。当然,这只不过是笔者的猜测,因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在此不再多说。还有一个影响来自她的祖母阿切尔老太太和她的那座老房子―伊莎贝尔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老太太和蔼可亲,热情好客,经济并不怎么宽裕,却经常在家里接待应邀而来、川流不息的子女和他们的孩子,日子天天像过节一般。这里没有严格的纪律,可以自由倾听大人的谈话,在幼小的伊莎贝尔心里,祖母家的生活方式更广阔,更丰富。祖母的老式住宅也让伊莎贝尔觉得别有风光,最妙的是位于藏书室前面的一间公事房,里面家具陈旧,有股霉味儿,一扇通往街道的门早已废弃不用,平时鲜有人来,因而显得忧郁神秘,正是这点吸引了伊莎贝尔经常带着书到这儿来读。她从没想过要从糊着绿纸的窗户往外瞧,因为“窗外是一个离奇的、她从未见过的世界,在孩子的想象中,按照她不同的心境,它有时充满着欢乐,有时又充满了恐怖(P26)”。祖母家附近有所小学校,但伊莎贝尔因不满学校规则只上了一天学便罢课了,也没有人强迫她再去,于是她便得以在家里游荡,通过自由阅读来完成她的教育。这种宽松、自由、民主又富有热烈生活气息的成长环境对伊莎贝尔性格中的两个方面都起到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由于她从身边大量的人和她读过的大量的书中都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她有了一个开放的心理,为她迎接更广阔的世界作好了准备;另一方面,无论她从现实的世界还是书本的世界中获得的印象都又不免带有虚幻的成分,前者因为她的年幼和长辈们爱的保护,许多现实的真相并不为她所了解,后者则因为书本毕竟是知识的间接来源,它提供了广阔的想象舞台,却并不总是使读它的人将它所描绘的世界与他们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或区别开来,相反,却极易使他们陷入一个想象的自我世界中去。伊莎贝尔就处在一个既丰富无边又相对封闭,主要由意识活动构成的这么一个自我世界中,她宁愿在这个世界中自满自足,自得其乐,也不愿意撕下那层纸朝外面看一看,怕看到不那么美好的东西。此外,还有一组人物关系不容忽视,那就是伊莎贝尔的两位姐姐以及围绕在她们(主要是二姐)身边的追求者。大姐莉莲姿色平庸,性格平和,安于现状,嫁给一名律师,育有二子,对伊莎贝尔的与众不同深信不疑,事实上,在伊莎贝尔的生活中扮演了母亲的角色。二姐伊迪丝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三姐妹中最美的一个,吸引了大批追求者,而伊莎贝尔博学的名声则使得大多数人对她敬而远之。这一定曾让这位自负并希望出人头地的姑娘苦恼不已,但她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妒忌。一方面,她对另外一些人依然具有吸引力,从未缺过鲜花、赞美、友谊和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另一方面,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在三姐妹中最受器重和喜爱,这些多少可以冲淡她在其他方面的失意。但也许更为令人信服的解释是两姐妹人生观的根本不同。伊迪丝的目光是朝向大地的,伊莎贝尔则随时准备飞上天去,因为她还年轻,也因为她心中自有另外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所以她对俗世一时的成败得失并不怎么在意,也许她在内心深处还为自己的曲高和寡、不流于俗而感到得意。通过对伊莎贝尔早年生活经历及同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她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人生抱着很大的期望,对自身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对美、自由、独立有执着的信念。   在伊莎贝尔人生的第二阶段,她的姨妈杜歇夫人出场了,这个人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她的桥梁作用,她先将伊莎贝尔引向欧洲大陆,使她有机会认识了更多的人,继承了一笔遗产,最后落入了一个陷阱。而对她以后人生起了最大作用的则是梅尔夫人。梅尔夫人是杜歇夫人的老朋友,这个女人能量很大,交游广阔,深谙人情世故,并且多才多艺,举止不俗,伊莎贝尔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伊贝莎尔从小处于父亲的影响之中,所获得的女性之爱主要来自大姐和祖母,母亲兼女导师这样的角色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失的,她又是求知欲那么强烈的一个少女,猛然遇到梅尔夫人这么一位出众的人物,她简直如获至宝,并视之为人生的楷模。梅尔夫人与她几乎无话不谈,成为她父亲之后第二个对她影响最深的人物,这也为她后来与奥斯蒙德的结合埋下了伏笔。在杜歇夫人接伊莎贝尔去欧洲之前,伊莎贝尔已经有了一名执着的追求者―卡斯帕·戈德伍德,他后来又多次追寻她直到欧洲,但因他的外形和性格都不符合她的理想而屡遭拒绝。到英国后,她又结识了表兄拉尔夫和青年贵族沃伯顿勋爵,前者由于自知身患重疾而只能将爱深埋心底,后者则对她一见钟情并大胆表白。伊莎贝尔对沃伯顿的拒绝对准确把握她的性格具有重大意义。她的理由是,财产、地位、名誉,他应有尽有,她不可能再为他奉献什么了,她更不愿意被纳入他的生活轨迹。这反映出她具有献身精神、强烈要求平等的愿望和自我意识,更突出了她性格中轻视物质、看重精神的理想主义倾向。而通过梅尔夫人认识的已彻底欧化了的美国人吉尔伯特·奥斯蒙德却渐渐走入了她的心。他外表儒雅斯文,性格中颇有一些动人的品质,使得伊贝莎尔将他看成了美与知识的化身;他除了一些艺术收藏品外一无所有,正好给伊莎贝尔提供了表现慷慨的机会;贝特别他牵着小女儿帕茜在美丽的亚诺河谷、苔藓丛生的花园中踽踽独行的意象,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很显然,这里有一些恋父情结的痕迹。也许她不由自主地将帕茜当成了自己,任由一位智慧仁慈的年长男性将自己带向那无限的未来。这幅画面既美又让人感动,不但契合她自己成长的经历,而且符合她关于人生的理想:两人并肩探索,共同走向未来。伊莎贝尔还有一位要好的朋友—女记者斯塔克坡尔小姐。这位小姐行事泼辣,是个行动型人物。伊莎贝尔对她写的境外游记不以为意,也没有丝毫愿望仿效她的朋友走向社会。她所有的追求和活动主要体现在她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中,而且,她对自己的看法坚定不移,决不受外界任何阻挠的影响。就这样,一件最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这位曾经拒绝过一位英国勋爵的姑娘嫁给了一位一无所成的半吊子艺术家。可以说从伊莎贝尔出国到结婚这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甜蜜、最丰富,也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她在她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友谊的陪伴下游历体验了世界,又与她认为是欧洲第一男子的奥斯蒙德携手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而且姨父慷慨的遗赠又使得她免为生活所累,可以自由地去探求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此时的伊莎贝尔没有理由不对未来充满期望和憧憬。
  然而,婚后不到一年,眼前的灯一盏一盏熄灭了,灿烂光明的前景变成了一片黑暗。波伏瓦在论述蒙特朗笔下的女性神话时写道:“在男人的王国里,她只是一个有生命的客体,她不会被视为主体;也不会认真考虑她的观点。蒙特朗的男主角信奉一种妄自尊大和只图方便的伦理学:他只重视它与他自己的关系。他被女人吸引,或者说他依恋女人,这都不是使她快乐,而是使他自己快乐:身为绝对的劣等者,女人的存在正好衬托了男性那根本的和牢不可破的优越性。”(P195)此外,“普通西方男人理想中的女人,是这样一种女人:她受他支配时是自由的,她不人云亦云,但她也屈从他的论点;她机智地进行反抗,却以认错而告终。他的自尊心越强,他想冒的险就越危险:征服彭忒西勒亚(Penthesilea)要比娶顺从的灰姑娘更壮观……不论男人是解放者还是征服者,他的真正胜利都只能在于这一点:女人坦然地承认他就是她的命运。”(P175)这两段话可以用来准确地描述奥斯蒙德对伊莎贝尔的态度:她应该像他所收藏的艺术品一样:既光彩夺目,富有价值,又完全符合他的欣赏口味和审美要求,成为他最完美的衬托。他根本不是伊莎贝尔早先所想象的所谓完全无心于俗事,只是专注于美、艺术、知识和心灵世界的穷而高尚的自由之王。这个人一生都在觊觎着他口头上所藐视的地位、权势和财力。他野心勃勃,势利自负,以自我为中心,随时准备扼杀掉他那小小王国里一切异己的声音。他按照自己的野心一手培养出一名完全符合贵族口味的温顺优雅的女儿,以便在婚姻市场上卖个好价。伊莎贝尔只不过是他阴谋的一部分,她的美貌、聪慧和财产让他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得到了极大满足,他还指望能借助她对她的倾慕者沃伯顿勋爵的影响力将沃伯顿拉向自己的女儿帕茜,尽管他知道女儿心中另有他人,只是那个年轻人不够富,不够有地位。然而,他很快发现,伊莎贝尔并不是一件理想的艺术品,她思想太自由,自我意识太强,缺乏他所持有的那种严格的等级观念,又拒绝配合他的调子行进。一旦他发现他难以使她驯服,他便对她采取了一种冷漠而蔑视的态度,进行精神上的无情折磨。伊莎贝尔和奥斯蒙德之间的裂痕主要围绕着帕茜的婚事展开,并且随着伊莎贝尔的追求者和朋友的到来而不断加深。此时的伊莎贝尔早已失去了少女时代的活泼、明朗和自由,她开始带上假面具,周旋于丈夫、追求者、表兄、访客及其他人之间。她说话小心谨慎,字斟句酌,为的是不让丈夫抓住把柄,不让追求者燃起任何希望,不使表兄因发现她的痛苦而痛苦,不让外界怀疑她与丈夫的关系。她活得压抑,挣扎在痛苦之中,既想取悦丈夫,又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与自尊。她深陷怀疑和自责之中,她总是在叩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不够好,当初用假象欺骗了丈夫。然而她又不能完全归咎于自己,共同生活使她逐渐看清了丈夫的庐山真面目:他根本不像他开始所表现的那么高尚、纯洁和超脱,他半刻也没忘记他梦寐以求的财势和地位。但是他依然对她具有影响力,他狡猾而卑鄙的腔调总能将她刚刚燃起的反抗激情一头浇灭。还有,她偶然撞见的梅尔夫人同丈夫同处一室时那种暧昧的景象也在撕咬着她单纯的心灵。可怜的伊莎贝尔唯有在最忠实的同性朋友斯塔克坡尔小姐面前才得以摘下面具,一吐心声。表面上,伊莎贝尔似乎深陷迷雾,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意识和行动的能力,任由丈夫拖着自己滑向那无底的深渊。虽然她也在小幅的范围内通过坚持自己的立场来进行反抗,但这种反抗是一种带着枷锁的反抗,似乎反抗者在反抗时还时时不忘考虑一下被反抗者的感受。然而,所有的伪装都源于她那独立自主的性格、善良单纯的愿望、善于反思的品性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她宁愿独自吞下苦果也不愿将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她始终在努力维持婚姻,而不是一味责怪、抱怨对方;她信守着神圣的婚姻誓言,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反为其所缚。此时的伊莎贝尔身陷困境,有过妥协但从未屈服;深感絕望但并不惧怕;碰触到了黑暗却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光明。她在污浊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本性,体现出巨大的勇气和精神力量。事实上,她在最后关头违背她丈夫替帕茜拉住沃伯顿的意愿本身就是她自我意识的巨大胜利。尽管她曾对他那么倾慕,但她并没有在生活中失去自己。   故事的最后部分,在从奥斯蒙德姐姐格米尼伯爵夫人口中得知奥斯蒙德与梅尔夫人关系的真相之后,伊莎贝尔终于不顾丈夫的阻挠毅然决定回花园山庄探望生命垂危的表兄拉尔夫。临行前,她去修道院和帕茜告别,在那里遇见梅尔夫人,被告知姨父遗赠给自己七万英镑原来是拉尔夫的主意。在帕茜的请求下,她答应自己会回来。拉尔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坚持等待伊莎贝尔的到来,他们终于互相达成了爱的谅解。伊莎贝尔从姨母口中得知沃伯顿勋爵准备成婚,同时戈德伍德再次来到身边请求伊莎贝尔跟他走。在这之前,伊莎贝尔曾经考虑过同他结合的可能性,但那不是出于愛,而是因为他不像其他追求者那样可以在别处找到乐趣,除了她,他在这个世界上别无寄托。这一想法明显含有同情和悲悯的成分,是一种还债心理。所以,戈德伍德成了她最怕见到的人和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她不可能爱上他,他的出现只能提醒她有一个人在为她付出一切,在为她受苦受难,意识到这点只能让她不安和痛苦。在她最彷徨无助的时候,当戈德伍德再次向她发出爱的召唤时,她差点就要走过去了,然而,“在他吻她的时候,她仿佛感到了他难以忍受的男性的一切特征,那一切她最厌恶的气质,她看到,他的脸、他的身材、他的外表中一切咄咄逼人的东西,都有着强烈的内容,而现在它们都与他这疯狂的行动交织在一起了”(P715)。她终于还是从他身边逃离了,并且明白了自己该往哪里去,那就是:返回罗马。也正是女主人公的这一举动让许多读者不理解:爱情明明就在身边,为何选择回到魔鬼身边?为了帕茜?怕受道德的谴责?向命运屈服?还是因为不愿逃避自己的命运?这些问题的提出其实都源于一个前设:回去就等于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追求幸福和快乐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权利,伊莎贝尔向来意志坚定,自主独立,向往光明和宽广的生活,视悲伤和痛苦为不健康的情绪,而她竟然要放弃幸福,选择痛苦,实在令人难以理解。莫非,残酷的现实让她学会了认命,最终失去了追求幸福的勇气?
  回头综观上述对伊莎贝尔几个人生阶段的粗略分析,可以看出她性格中的最大特点:坚持自我,有时候也可以理解为顽固自负,这主要体现在她对婚姻对象的选择上。她没有受好朋友斯塔克坡尔小姐的影响接受戈德伍德;她没有认同世俗的看法嫁给沃伯顿勋爵;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与奥斯蒙德结合;最后,她又一次坚守了自己对爱情的信念,克服了一时的软弱情绪,拒绝了戈德伍德爱的双臂,奔向新的人生之路。有一段话正好可以用来概括她的爱情观:“真正的爱情应当建立在两个自由人相互承认的基础上;这样情人们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既是自我又是他者:既不会放弃超越,也不会被弄得不健全;他们将在世界上共同证明价值与目标。对这一方和那一方,爱情都会由于赠送自我而揭示爱我,都会丰富这个世界(P609)。”正是出于这种理想的爱情观,伊莎贝尔当初才会被奥斯蒙德优雅迷人的外表所吸引,被他孤高傲视的姿态所迷惑。戈德伍德无论外表还是性格都显得生硬、咄咄逼人,缺乏美和温柔这些动人的特质,所以尽管他始终痴情不改,她却离他越来越远。她终究是对自我这个概念那么明晰的一个人,因此不可能为了回报一个男人对自己的爱而违背自己的感情嫁给他,更不可能为了逃避自己的痛苦就轻易从一个男人逃向另外一个男人。她最后的抉择也验证了这一特点:回去并不是重复老路,而是开辟新路,是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开创新的人生。不管是她选择留在丈夫身边守护帕茜,还是与他分道扬镳,她都将遵循自己的意志行事。她将摆脱所有的精神负担,重新对生活抱有明晰的看法和目标;她的脚步虽不再像以往那样轻盈,但她的翅膀会比以前更有力量。
  另外,她对待帕茜跟梅尔夫人的态度也颇耐人寻味。当她获知梅尔夫人的底细及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后,她的反应不是愤怒和仇恨,而是惊奇和怜悯:梅尔夫人为奥斯蒙德作了那么多,却连对方一句感激的话都得不到;帕茜是奥斯蒙德与梅尔夫人所生,她爱的却是自己的继母。这个饱经世故、八面玲珑的女人最终什么也没得到,只能在回忆和悔恨中度过余生。伊莎贝尔是以听故事的心情来对待梅尔夫人的人生经历的,在深陷绝望时,她对生活依然充满好奇和热情,对人、对事依然抱有超乎其上的审美态度,反而忘记了自己的痛苦。这种忽略小我、专注于壮阔的人类生活图景的思考方式早已成了她意识的一部分,并成了她所有生活乐趣的源泉。她的幸福和快乐均来自内心,她是自己绝对的主人,无求于人,也不可能为人所毁。所以,她回去了,无所畏惧,满怀期望。
  帕茜虽为两个对她伤害最大的人所生,她却早已视自己为伊莎贝尔的女儿,因为伊莎贝尔爱她、信任她,另一面,她却惧怕自己的亲生父母。在伊莎贝尔的自我意识中,爱始终占据着最重的分量:爱美、爱自由、爱知识、爱生活。有爱才有生命,不管生活带给她什么惩罚,她依然选择了爱。正如爱略特所说,“人类的爱的财富,正是有这些弱女子在一代代传下去(P2)”。
  可以说,在她不长的人生故事里,伊莎贝尔始终保持着坚定、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她的返回并不是自我意识的失落,而恰恰是短暂失落后的回归。
其他文献
在中国广西的中越边境上有一座友谊关。我这张老照片,就是43年前,即1966年初秋,在赴越南参战前,于友谊关前拍照的。每看到这张老照片,援越抗美中的许多战斗故事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一人一个行李包    我们入越参战前的每个战士,一人准备好了一个新的行李包。这是为何?这得从头说起。  我今年71岁,1955年入党,1957年3月入伍,分配到沈阳军区空军独立高炮三营指挥排任标图员。1966年1
李志平,女,196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法律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到档案局10年间,连续9年在公务员考评中获得优秀,多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河北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廊坊市委、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中国档案报》、《河北工人报》、《廊坊日报》、河北省档案局工作简报、廊坊市委快讯、廊坊市档案局简报等都对她的事迹做过报道,固安群英谱丛书——《方城儿女》
庐山,不仅以秀丽的风景、宜人的气候闻名中外,那遍布山峦千姿百态的别墅同样令人赏心悦目,成为庐山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庐山享有别墅胜地之誉。庐山别墅始建于1895年,现存近千栋,大多是西式风格,分别代表英、美、德、法、俄、瑞典、芬兰、丹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特征。由众多别墅构成的牯岭山城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长达2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又在庐山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牯岭山城在中国近代史和当代史
“档案”一词字典里的解释是机关或企业等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和材料,直观上给人们的感觉是仅仅与单位的工作密不可分,文档、卷宗是很严肃、很正统的东西。至于个人生活中,似乎与它没有多大关系。然而通过建立家庭档案,令我眼界放宽,平常生活中不自觉的爱好和习惯,变成了自觉和有规范的行动,生活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生活中的爱好和习惯——积累和收集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常常看见军人出身的父母剪辑报刊
近日,《河北省蔬菜生产记录管理办法》出台,要求自今年11月21日起,河北省的蔬菜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蔬菜生产记录,同时,鼓励其他从事蔬菜生产的生产者也建立蔬菜生产记录。蔬菜生产记录的内容必须能够反映整个生产过程,形成完整的质量追溯链条。蔬菜生产记录应具体落实到基本生产单元,由实际操作人记录并签名。各基本生产单元生产记录人员在每个蔬菜生产周期结束后,要及时将生产记录上交,由记录管理人
大地蕴储了太多的、我们常人难以理解的秘密,常常在难以觉察的地之深处,悄悄上演惊心动魄的神秘剧目。  如果我们仔细想来,大地多像多子的母亲,在竭尽心血、倾尽全力地哺乳大地上所有生灵的生息繁衍时,我们就会惊诧,大地何来如此大的能量、能力,而完成如此巨大的任务?(大地因此被号称为地母)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奇怪的,但是,当你把这个和难以计数的生灵的生存、繁衍、从古至今而度过的惊人的时间长度、
2013年4、6月间,我国先后发生了雅安地震、吉林宝源禽业公司爆炸等特大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灾情发生后,全国各种媒体及时报道灾情,披露死伤情况,并刊发了各级政府的抢险救灾措施,行动之迅速,反映现场情况之详细,得到了全球新闻界的称赞,也起到了稳定人心、凝聚力量、提出警示等积极作用。看到新闻媒体的迅速反应,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报道唐山大地震死伤人数的一段难忘经历。  我1965年大学毕业后进新华社做了
衡水市桃城区积极探索对农村档案文化的发掘工作。该区河东办东明村集体经济发达,现有果蔬、陶瓷、建材市场,物流公司等多家村办企业。东明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借助本村档案室丰富齐全的档案资料,历时三年,六易其稿,编纂出版了《东明村历史》,该书记载了自明朝建村到2009年间的发展、壮大历程;建成了内容丰富、真实直观,集文字说明、图片摄影、档案实物等多种信息载体的村文化展室。这些档案文化成果,对于教育村民
为切实做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水利普查机构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水利普查档案顺利验收,兴隆县水普办在该县档案局的协助下进行了精心的筹备,抽出专职人员参加市水普办水利普查资料整理归档培训班;在水利普查档案整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和科技档案归档标准进行整理,在档案局帮助指导下做到了各项内容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便于查找,并严格按照要求详细核对,根据目录进
摘 要:本文根据荣格原型理论,解析《苏珊娜·穆迪日记》中加拿大早期拓荒时期“重生”原始意象的初态以及最后的形成,为进一步推断和验证诗集中加拿大民族原型的彰显奠基基础。  关键词:荣格原型理论;“重生”原始意象  作者简介:刘婷 (1993.1-),女,湖北阳新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