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例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使用频率和效果几乎都高于其他教学方法。实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书本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学生兴趣的难题,也可通过实例教学法得到一定的解决。因此,如何能够更好的运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实例提高教学实效,通过例证的过程使教学在过程与方法这一课改要求下达到最佳效果,是每个政治课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
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课备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实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做到:
( 1 )精选实例。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掌握大量真实、精确、新颖的实际例子。真实指确实发生过的事。真实性是教学的生命。因为只有真实的例子才能作为科学的依据,使教师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服学生。当然真实性并不排斥假设。假设作为一种论证手段,只能做为真实的反证中,真实仍然是前提,精确指所选用的实际例子要有代表性,能够具体地说明某一问题而不是偏离主题。精确还是真实性的补充,使真实的例子丝丝入扣地准确解释书本原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新颖指所选用的例子最好是新近发生的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学生或者不知道,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教师的讲解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解决了疑问,使学生倍感亲切、信服。
对于实例的搜集,不但要有质的规定性,还要有量的保证。这不仅是精筛实例的需要,还能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掌握一些特殊的个别的例子,比如:巴基斯坦作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却曾同时罢免内阁和解散议会;俄罗斯作为一个总统制国家,宪法却规定总统有权解散议会等。这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 2 )精心筹划。教师在备课中对每一个具体事例用在哪里?怎么用?如何表态?讲解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充分考虑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来严肃性,精确把握例子在教案中的比例,有必要时还要考虑课堂上各类突发问题的应付方法和补救手段。对那些一个原理要用多个例子说明的或者一个例子用以说明几个原理的地方更要考虑周全,充分弄清原理与实例之间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逻辑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备课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实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
1、要关注政治课堂中实例的政治导向性。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德育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课应更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因此,政治课实例教学法应该重视实例本身的政治导向性,重视实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这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做到更多的使用正面例子加以引导,尽量避免负面实例的使用;即使为落实知识、提高能力,不得已使用负面实例,也应注意在实例表述、论证、总结过程中的政治倾向性,使其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这是实例教学法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2、力求语言简练。讲解实例是为了证明原理,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可以节省时间又不冲淡教学主题。比如:在进行数字比较时,最好只选用两组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如果过多地宣读一长串诸如百分之类的数字,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书上的例子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新近发生的例子,最好点到为止。比如:“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久拖不决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东南亚政局动荡就说明了经济是政治的根源”。等等。而对那些必须展开说明的例子,也不必从头到尾,来龙去脉地交待得一清二楚,可以简明扼要地说个大概,足以证明清楚所要证明的原理即可,避免影响实例与原理的衔接教学。
3、要遵循认识规律。实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实例出发。在具体教学教程中,实例与原理的有机结合是最难以解决的教学环节,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由于教师运用的例子太多或展开讲解得过于详细,冲淡甚至忽略了实例与原理的衔接。教师必须遵循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通过设疑和释疑两个环节的不断反复,去达到良好的教学衔接效果。具体做法是,教师把设疑放在对实例的讲解过程中,然后通过释疑、解惑上升到一般原理。如有必要也可以再回头到实际例子中去,深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先行讲述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频繁使用否决权,使安理会的作用基本上遭到冻结。冷战结束后, 5 个常任理事国基本上协调了步伐,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后,通过设疑和释疑的手法引申出安理会在决定实质性问题时,要使决议得以通过的条件是: 5 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讲课中还可以连续设疑,使讲课从一般再回到个别,并多次反复,尽可能对事情作完美的解释。比如:“假设某一决议在表决时, 5 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而 10 个非常任理事国一致不同意时,该决议能否通过”?深入一步引申出安理会对重大问题决议得以通过的另一个条件是:安理会 15 个常任理事国中的 2/3 国家同意,并没有常任理事国反对。因此本决议不通过。但要解释说明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实例,所以 5 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才是最本质最一般的。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例与本学科其他模块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新课标对学生关于主干知识、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教师在运用实例教学法时,可适当采取多模块、多学科整合的方式,运用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为新的教学内容服务。例如,哲学模块的教学过程可利用经济模块、政治模块、文化模块的已有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也达到知识体系构建的目的;政治课教学科适当使用历史知识,通过对两学科的知识整合与相互论证达到教学目的。
5、应关注实例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教师的引用的实例最好不要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形势,是现阶段的,甚至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的实时性案例。实时性案例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对时事的关注,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本身兴趣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都很有帮助。除了注重实例的时效性,还应注重实例的实用性。实例本身为理论知识服务,这就要求实例要和理论知识结合,不可纯粹为了时效性而忽略实用性,出现为举例子而举例子的情况,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实例时效性仅仅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必要,实例应用的最终目的还是追求实效,通过实例教学法追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一结果。因此,时效性仅仅是可用性很强的实例教学法的原则之一,而非必须遵循的原则。
总之,实例教学法的可行性不在于本文的论证说明,而存在于教学实践中,从当前教材编写的框架内容上看,实例教学法起码也是政治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培养学生对时政的兴趣,而且可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互动中既扩大知识面,又培养提高了能力,大家不妨也来试一试。
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课备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实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做到:
( 1 )精选实例。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掌握大量真实、精确、新颖的实际例子。真实指确实发生过的事。真实性是教学的生命。因为只有真实的例子才能作为科学的依据,使教师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服学生。当然真实性并不排斥假设。假设作为一种论证手段,只能做为真实的反证中,真实仍然是前提,精确指所选用的实际例子要有代表性,能够具体地说明某一问题而不是偏离主题。精确还是真实性的补充,使真实的例子丝丝入扣地准确解释书本原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新颖指所选用的例子最好是新近发生的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学生或者不知道,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教师的讲解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解决了疑问,使学生倍感亲切、信服。
对于实例的搜集,不但要有质的规定性,还要有量的保证。这不仅是精筛实例的需要,还能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掌握一些特殊的个别的例子,比如:巴基斯坦作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却曾同时罢免内阁和解散议会;俄罗斯作为一个总统制国家,宪法却规定总统有权解散议会等。这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 2 )精心筹划。教师在备课中对每一个具体事例用在哪里?怎么用?如何表态?讲解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充分考虑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来严肃性,精确把握例子在教案中的比例,有必要时还要考虑课堂上各类突发问题的应付方法和补救手段。对那些一个原理要用多个例子说明的或者一个例子用以说明几个原理的地方更要考虑周全,充分弄清原理与实例之间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逻辑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备课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实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
1、要关注政治课堂中实例的政治导向性。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德育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课应更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因此,政治课实例教学法应该重视实例本身的政治导向性,重视实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这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做到更多的使用正面例子加以引导,尽量避免负面实例的使用;即使为落实知识、提高能力,不得已使用负面实例,也应注意在实例表述、论证、总结过程中的政治倾向性,使其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这是实例教学法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2、力求语言简练。讲解实例是为了证明原理,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可以节省时间又不冲淡教学主题。比如:在进行数字比较时,最好只选用两组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如果过多地宣读一长串诸如百分之类的数字,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书上的例子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新近发生的例子,最好点到为止。比如:“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久拖不决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东南亚政局动荡就说明了经济是政治的根源”。等等。而对那些必须展开说明的例子,也不必从头到尾,来龙去脉地交待得一清二楚,可以简明扼要地说个大概,足以证明清楚所要证明的原理即可,避免影响实例与原理的衔接教学。
3、要遵循认识规律。实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实例出发。在具体教学教程中,实例与原理的有机结合是最难以解决的教学环节,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由于教师运用的例子太多或展开讲解得过于详细,冲淡甚至忽略了实例与原理的衔接。教师必须遵循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通过设疑和释疑两个环节的不断反复,去达到良好的教学衔接效果。具体做法是,教师把设疑放在对实例的讲解过程中,然后通过释疑、解惑上升到一般原理。如有必要也可以再回头到实际例子中去,深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先行讲述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频繁使用否决权,使安理会的作用基本上遭到冻结。冷战结束后, 5 个常任理事国基本上协调了步伐,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后,通过设疑和释疑的手法引申出安理会在决定实质性问题时,要使决议得以通过的条件是: 5 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讲课中还可以连续设疑,使讲课从一般再回到个别,并多次反复,尽可能对事情作完美的解释。比如:“假设某一决议在表决时, 5 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而 10 个非常任理事国一致不同意时,该决议能否通过”?深入一步引申出安理会对重大问题决议得以通过的另一个条件是:安理会 15 个常任理事国中的 2/3 国家同意,并没有常任理事国反对。因此本决议不通过。但要解释说明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实例,所以 5 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才是最本质最一般的。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例与本学科其他模块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新课标对学生关于主干知识、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教师在运用实例教学法时,可适当采取多模块、多学科整合的方式,运用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为新的教学内容服务。例如,哲学模块的教学过程可利用经济模块、政治模块、文化模块的已有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也达到知识体系构建的目的;政治课教学科适当使用历史知识,通过对两学科的知识整合与相互论证达到教学目的。
5、应关注实例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教师的引用的实例最好不要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形势,是现阶段的,甚至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的实时性案例。实时性案例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对时事的关注,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本身兴趣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效性都很有帮助。除了注重实例的时效性,还应注重实例的实用性。实例本身为理论知识服务,这就要求实例要和理论知识结合,不可纯粹为了时效性而忽略实用性,出现为举例子而举例子的情况,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实例时效性仅仅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必要,实例应用的最终目的还是追求实效,通过实例教学法追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一结果。因此,时效性仅仅是可用性很强的实例教学法的原则之一,而非必须遵循的原则。
总之,实例教学法的可行性不在于本文的论证说明,而存在于教学实践中,从当前教材编写的框架内容上看,实例教学法起码也是政治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培养学生对时政的兴趣,而且可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互动中既扩大知识面,又培养提高了能力,大家不妨也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