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阳光伙伴"正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而开展起来的体育径类竞赛活动,对小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有积极的培养作用。
关键词:阳光伙伴;小学生;思想意志品质;培养作用
中国分类号:G613.7
1.引言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骨骼正从处于生长发育的迅猛阶段,骨骼富有弹性、肌肉娇嫩,但其力量和耐力较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调节还不够完善;运动动作不协调,不精确,易出现多余动作,但其灵活性好,可塑性强。"阳光伙伴"正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而开展起来的体育径类竞赛活动,要求速度和团队的配合协调。它的比赛规则是:三十人站在一排,相邻两个把腿绑在一起,三十人相当于用三十一条腿跑步,比赛路程为50米,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其优点是:不需要特殊的体育竞技技能,易于被小学生接受、掌握;团队合作性强,有利于在班级中广泛开展。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家长一味地追求学生文化成绩,认为只要学生文化课成绩好就行,而体育成绩好坏并无所谓,从心里就不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2."阳光伙伴"体育竞赛模式对小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满足人的精神内化、品格形成、实现自我、体验生命价值和主动性的人本价值需求,并满足人的超越自我和精神升华的需要[1]。体育本身就凝结了人类的竞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和奋发向上的卓越品质。"阳光伙伴"的体育竞赛是一项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给予学生运动技能知识的团体比赛。通过积极生活方式意向的引导有利于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适应社会的多种角色的能力。
2.1 增强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比赛都必须受到有关规定、规则和各种行为规范的制约,任何想冲破这些制约的自由膨胀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有害的。"阳光伙伴"属于田径类体育运动,不仅在起跑规则上有严格要求,而且在人数、年龄上都有统一的要求。这些规范要求贯穿于整个比赛活动当中,使得学生形成自觉维护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并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体育风尚和体育道德。体育竞争虽然激烈,但处处体现公正、准确、平等的原则,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家站在公正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角逐。在这种情境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而产生公正精神和情感内化,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原则。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土壤和摇篮。体育比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竞争主体经常更换,名次优胜经常易之,使参与者始终有获得成功的现实可能性,因而能促使人奋发向上。由此焕发的竞争和奋斗精神又具有迁移性,可供人们在其他领域作为借鉴,得到收益。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缺乏专注与恒久的坚持,使得不少学生在比日常训练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阳光伙伴"是一向团体比赛,必须有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比赛的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追求速度。通过分小组训练的过程,如"二人三足"、"五人六足"、"十人十一足"等,引导学生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使其认识到体育竞赛只是一种手段,一赛一役的胜负不是体育竞赛追求的根本目的。
2.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生独立性强,愿意按照自己的意向去完成学习锻炼任务,但不大懂得协作。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日益扩大,自我意识较强,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阳光伙伴"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既强调了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友好合作,在相互协作的氛围中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认识自身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价值,引导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这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个体品质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有着极大的益处。
(1) 培养学生心理归属感,增强进取心
归属感是指团队中的成员都有隶属于这个团队的感觉。这种心理产生是由于人的本性需要所致的,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队中才能实现。在50米的速度跑比赛中,学生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便可感受夺取胜利后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成功的快感往往容易使他们形成居功自傲的心理,从而淡化了其团队意识,有其甚者还会产生轻视同龄伙伴的心理。在"阳光伙伴"的日常训练中,把资质不同的学生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使学生明白在团队比赛中要获得胜利并不是依靠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要依靠团队集体的力量。"阳光伙伴"的运动训练必须是分阶段性进行的,在不同的阶段当中,学生将隶属于不同的团体,比如在"二人三足"的训练阶段,学生将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分属于不同的小团队。如此类推,在人数整合不断增加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体验到集体默契配合成功所经历的心理撞击与磨合,从而使他们既追求个人奋斗的价值,更珍惜团队的合作与友谊。学生为给学校、班级争光,努力创造出比其他团体更多更好的成绩,在这种要达到群体共同目标的愿望驱使下,形成了一个积极奋发的集体氛围并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
(2)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团队中的成员能将其他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当作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共同承担,称为团结互助感。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由于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他们都知道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在"阳光伙伴"的训练实践过程中,这种学生间的互助精神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的。在做训练准备工作时,就要求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比如在护膝的佩戴,绑住内侧腿组成"三十人三十一足"阵式的过程中,都需要调动学生的整体参与性和互助性。在列队阵式上,学生都是肩挨肩、手搭手的,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亲密感,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这样一种氛围的带动下,学生能主动扶起摔倒的同学,安慰因疼痛疲累哭泣的同学,鼓励失望沮丧的同学。这种团结互助意识的形成与巩固,不仅能应用在体育竞赛项目上,还能延伸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放面。
(3)增强集体荣誉感
现代社会,人与人得交往不断增多,要求人们不仅有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能把个人能力融入集体之中。"阳光伙伴"通过清晰明确的目标管理,能促使学生们形成一团结的整体并为实现目标不断做出努力拼搏,形成一种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群体成员一旦投身于群体活动之中,就有可能产生诸如模仿、从众、随俗、互动、情绪感染等现象,显示出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2]。在这种强目标性行为意识的影响下,促使学生自觉遵从团队规范,并以团队荣辱观为自我荣辱观。
2.3 磨练意志
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践表明,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阳光伙伴"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且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困难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比较有效的,并且能使学生学会用勇气和意志去战胜困难和挫折。
3.结论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运用"阳光伙伴"的体育竞赛模式,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多种优秀思想品德。只有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才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海强,左新荣.《试析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与"育人为本"之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2004,(7):953
[2]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336页
关键词:阳光伙伴;小学生;思想意志品质;培养作用
中国分类号:G613.7
1.引言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骨骼正从处于生长发育的迅猛阶段,骨骼富有弹性、肌肉娇嫩,但其力量和耐力较差;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调节还不够完善;运动动作不协调,不精确,易出现多余动作,但其灵活性好,可塑性强。"阳光伙伴"正是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而开展起来的体育径类竞赛活动,要求速度和团队的配合协调。它的比赛规则是:三十人站在一排,相邻两个把腿绑在一起,三十人相当于用三十一条腿跑步,比赛路程为50米,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其优点是:不需要特殊的体育竞技技能,易于被小学生接受、掌握;团队合作性强,有利于在班级中广泛开展。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家长一味地追求学生文化成绩,认为只要学生文化课成绩好就行,而体育成绩好坏并无所谓,从心里就不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2."阳光伙伴"体育竞赛模式对小学生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体育运动和竞赛可以满足人的精神内化、品格形成、实现自我、体验生命价值和主动性的人本价值需求,并满足人的超越自我和精神升华的需要[1]。体育本身就凝结了人类的竞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和奋发向上的卓越品质。"阳光伙伴"的体育竞赛是一项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给予学生运动技能知识的团体比赛。通过积极生活方式意向的引导有利于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适应社会的多种角色的能力。
2.1 增强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比赛都必须受到有关规定、规则和各种行为规范的制约,任何想冲破这些制约的自由膨胀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有害的。"阳光伙伴"属于田径类体育运动,不仅在起跑规则上有严格要求,而且在人数、年龄上都有统一的要求。这些规范要求贯穿于整个比赛活动当中,使得学生形成自觉维护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并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体育风尚和体育道德。体育竞争虽然激烈,但处处体现公正、准确、平等的原则,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家站在公正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角逐。在这种情境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而产生公正精神和情感内化,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原则。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土壤和摇篮。体育比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竞争主体经常更换,名次优胜经常易之,使参与者始终有获得成功的现实可能性,因而能促使人奋发向上。由此焕发的竞争和奋斗精神又具有迁移性,可供人们在其他领域作为借鉴,得到收益。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缺乏专注与恒久的坚持,使得不少学生在比日常训练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阳光伙伴"是一向团体比赛,必须有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比赛的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追求速度。通过分小组训练的过程,如"二人三足"、"五人六足"、"十人十一足"等,引导学生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使其认识到体育竞赛只是一种手段,一赛一役的胜负不是体育竞赛追求的根本目的。
2.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生独立性强,愿意按照自己的意向去完成学习锻炼任务,但不大懂得协作。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日益扩大,自我意识较强,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阳光伙伴"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既强调了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友好合作,在相互协作的氛围中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认识自身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价值,引导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这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个体品质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有着极大的益处。
(1) 培养学生心理归属感,增强进取心
归属感是指团队中的成员都有隶属于这个团队的感觉。这种心理产生是由于人的本性需要所致的,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队中才能实现。在50米的速度跑比赛中,学生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便可感受夺取胜利后的喜悦和满足。这种成功的快感往往容易使他们形成居功自傲的心理,从而淡化了其团队意识,有其甚者还会产生轻视同龄伙伴的心理。在"阳光伙伴"的日常训练中,把资质不同的学生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使学生明白在团队比赛中要获得胜利并不是依靠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要依靠团队集体的力量。"阳光伙伴"的运动训练必须是分阶段性进行的,在不同的阶段当中,学生将隶属于不同的团体,比如在"二人三足"的训练阶段,学生将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分属于不同的小团队。如此类推,在人数整合不断增加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体验到集体默契配合成功所经历的心理撞击与磨合,从而使他们既追求个人奋斗的价值,更珍惜团队的合作与友谊。学生为给学校、班级争光,努力创造出比其他团体更多更好的成绩,在这种要达到群体共同目标的愿望驱使下,形成了一个积极奋发的集体氛围并增强了学生的进取心。
(2)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团队中的成员能将其他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当作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共同承担,称为团结互助感。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由于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他们都知道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在"阳光伙伴"的训练实践过程中,这种学生间的互助精神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的。在做训练准备工作时,就要求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比如在护膝的佩戴,绑住内侧腿组成"三十人三十一足"阵式的过程中,都需要调动学生的整体参与性和互助性。在列队阵式上,学生都是肩挨肩、手搭手的,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亲密感,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这样一种氛围的带动下,学生能主动扶起摔倒的同学,安慰因疼痛疲累哭泣的同学,鼓励失望沮丧的同学。这种团结互助意识的形成与巩固,不仅能应用在体育竞赛项目上,还能延伸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放面。
(3)增强集体荣誉感
现代社会,人与人得交往不断增多,要求人们不仅有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能把个人能力融入集体之中。"阳光伙伴"通过清晰明确的目标管理,能促使学生们形成一团结的整体并为实现目标不断做出努力拼搏,形成一种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群体成员一旦投身于群体活动之中,就有可能产生诸如模仿、从众、随俗、互动、情绪感染等现象,显示出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2]。在这种强目标性行为意识的影响下,促使学生自觉遵从团队规范,并以团队荣辱观为自我荣辱观。
2.3 磨练意志
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践表明,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阳光伙伴"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且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困难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比较有效的,并且能使学生学会用勇气和意志去战胜困难和挫折。
3.结论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运用"阳光伙伴"的体育竞赛模式,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多种优秀思想品德。只有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才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海强,左新荣.《试析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与"育人为本"之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2004,(7):953
[2]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