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办学热潮面前,新闻实践教育机制的保障,是新闻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新闻专业实践教育在国际上尽管有很多成功案例,但记者的培养首先是为本国服务的,“拿来主义”也要符合我国国情。因此,新闻专业实践教育要在吸取西方记者培养的优点上,结合中国特色加以改善,在新闻理论、政策路线、新闻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勤于实践,勤于动手,勤于操作,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又有国际化眼光的中国新闻人才。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新闻专业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通识化教育需要与实践结合。创立于1912年的威斯康辛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其麦迪逊分校新闻专业有近百年的历史,办学经验丰富,其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堪称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典范。2000年以前,威斯康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实行各专业打通的基础教育,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选拔新闻专业学生,要求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以前修满40学分,并且已经修读过大众传播概论课程。其中,修新闻与传播学专业30~40学分,专业以外80~90学分。专业外的课程相当广泛,可以涉及商业、工程、农艺、生命科学、教育等多种领域。2000年威斯康辛大学教学改革后,仍然没有动摇通识化教育的原则,而是用多学位制度代替了原有的新闻人才选拔体制。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也有培养“杂家”的说法。老作家、出版界前辈叶圣陶,在一个新闻界的座谈会上说:“我们的记者编辑就应该成为‘杂家’。报纸本身是‘杂’的,我们也要‘杂’一点了。”①
通识化教育离不开通识的实践。目前,绝大部分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都是以新闻单位为媒介去了解各行各业的,即便拥有很多的实习机会,仍然缺乏实践的直接性,做不到真正了解某一报道对象,势必影响到新闻的公正和客观。而多学科的专业实践,有助于新闻的多样化,有助于打破新闻的模板趋势。近年来,新闻专业的学生撰写报道有程式化的倾向。一方面,这与媒体缺乏多样性有极大的关系,程式化的报道倾向,对在校大学生起了误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也与新闻教育面过于窄小有关。新闻专业学生应该广泛地接触多种学科,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正确地把握报道对象之间的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总体中把握真实。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校可尝试以下三种方式完善其学科教育:一是文科生大二选新闻专业。这样使学生在大一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了解专业,开拓视野,再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能够扩宽新闻报道面。二是多学位制度。新闻报道本身存在着短平快的特点,新闻到底有学无学在学界仍争议颇大,因而,新闻专业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三是增加并提早实习时间,重视实践学分。一些高校往往存在着重分数,轻实践的思想,这种思想误导了新闻专业学生,使其认定新闻是一门和文学、外语、历史一样的专业课,而轻视了实践学习,最终培养出的高分学生却经受不了实践的检验。
鼓励学生自办媒体,自行创造实践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开始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闻的采集越来越难限制于对设备的占有上。一部小小的手机拥有拍照、摄影、录音、文本编辑、连接网络等多种功能,3G手机更是使得手机的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提升,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的能力加强,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机的普及和其功能的扩大为开拓新闻能力提供了更为廉价的硬件。与此同时,数码产品全面降价,小型DV、数码相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网络的高速发展,博客、视频网站、BBS的兴起和发展,为自主的新闻采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学生有机会利用身边的采集设备进行采集新闻。从当前的情况看,学校网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把学校网站打造成一个新闻专业实践的平台,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努力。首先,学校网站要扩大报道范围,不仅要关注学术和学校会议,还要把触角伸向教师、学生的日常生活。其次,要培养校园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到新闻制作中来,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盘活僵化的校园网站。再次,网站编辑要把好关、把好度,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最后,要增强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把蛋糕做大,使校园网站成为一个在学校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先有实践平台,后有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自行创造机会进行社会实践。
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媒体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新闻单位选用,新闻单位要获得好的人才也主要靠学校培养。培养与选用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从广义上说,新闻单位同样也是新闻教育者,是新闻人才的培育者。新闻单位要树立“产学一体”的观点,把人才培养纳入自己工作的轨道,以解决培养选用“两张皮”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提倡联合办学,让一些实力雄厚的新闻单位提前介入培养环节,包括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派遣有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兼职讲学,为学生提供常年的实习机会,以及共同制订教育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新闻单位可以按需“订货”,可以对看中的对象进行跟踪培养,并且以某种协议方式保证优先获得优秀毕业生。日趋激烈的新闻业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支持新闻教育,将被证明是最高效的一种投资。②
美国是媒体行业最发达的国家,教学实习对于每个新闻学院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学校和本地的一些媒体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而学校的教师也常常是媒体的资深编辑或记者。与很多中国院校不同,美国对新闻实践工作更加重视,实习的时间会比较长,一般要花一个学期时间。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当地媒体有长期的联系,实习的时间也不短于一个学期。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实习活动必须经学术主任批准后方可开始,去媒体实习的学生通常可以得到半个学分,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交出一个报告来说明实践所得,同时媒体也要寄出一封信对此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职业新闻工作者交流。新闻教育要适应当下新闻行业的发展步伐,这就需要学生一方面要关注现在的新闻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当前的新闻事业,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新闻教育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境界,与职业新闻工作者的互动必不可少,这些互动包括邀请新闻记者到学校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走进媒体机构进行参观学习等。另外,学校新闻专业的教师也应呈现出“复合型”的状态,既要有高学历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型教师,又要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的新闻记者拥有大量的尚未公开的第一手资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讲授,把自己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间接经验”。具体来讲,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是聘请当地媒体资深编辑、记者,定期为学生讲课,让学生了解新闻产业运作流程和当地新闻热点;二是灵活安排课程,使学生分批次到新闻媒体实习,深入实地学习新闻,与编辑记者更好地交流,了解新闻行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更好地为自己做出职业规划;三是邀请著名新闻人来校讲座,培养学生用大视野看世界。
新闻实践教育要面向现实,就要从课程(包括实践课程)上增加职业教育的因素。职业的从业人员带来鲜活的新闻事实,有助于新闻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否则,新闻专业学生一味从学理上深究新闻如何如何,最多只能成长为万年寒草,可以傲霜雪,却不可为栋梁之才。
新闻实践教学是新闻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效果和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新闻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取决于不同环节的链接和整个体系的系统性。只有不断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实践能力,从而适应媒体的社会发展需求。
注释:
①叶圣陶:《同编辑记者同志谈心》,《新闻战线》,196l(8)。
②裘正义:《大新闻教育:教育适应实践的难点与突破》,《新闻大学》,1998(1)。
参考文献:
1.朱建飞、周立荣:《媒体与高校合作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新闻实践》,2009(5)。
2.王立人、顾建民:《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马永春:《论大理学院新闻专业实习平台的建构》,《大理学院学报》,2009(9)。
(作者单位:梁长荣,井冈山大学;陈李龙,南昌大学)
编校:赵亮
通识化教育需要与实践结合。创立于1912年的威斯康辛大学(Wisconsin University),其麦迪逊分校新闻专业有近百年的历史,办学经验丰富,其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堪称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典范。2000年以前,威斯康辛大学的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实行各专业打通的基础教育,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选拔新闻专业学生,要求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以前修满40学分,并且已经修读过大众传播概论课程。其中,修新闻与传播学专业30~40学分,专业以外80~90学分。专业外的课程相当广泛,可以涉及商业、工程、农艺、生命科学、教育等多种领域。2000年威斯康辛大学教学改革后,仍然没有动摇通识化教育的原则,而是用多学位制度代替了原有的新闻人才选拔体制。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也有培养“杂家”的说法。老作家、出版界前辈叶圣陶,在一个新闻界的座谈会上说:“我们的记者编辑就应该成为‘杂家’。报纸本身是‘杂’的,我们也要‘杂’一点了。”①
通识化教育离不开通识的实践。目前,绝大部分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都是以新闻单位为媒介去了解各行各业的,即便拥有很多的实习机会,仍然缺乏实践的直接性,做不到真正了解某一报道对象,势必影响到新闻的公正和客观。而多学科的专业实践,有助于新闻的多样化,有助于打破新闻的模板趋势。近年来,新闻专业的学生撰写报道有程式化的倾向。一方面,这与媒体缺乏多样性有极大的关系,程式化的报道倾向,对在校大学生起了误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也与新闻教育面过于窄小有关。新闻专业学生应该广泛地接触多种学科,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正确地把握报道对象之间的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总体中把握真实。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校可尝试以下三种方式完善其学科教育:一是文科生大二选新闻专业。这样使学生在大一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了解专业,开拓视野,再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能够扩宽新闻报道面。二是多学位制度。新闻报道本身存在着短平快的特点,新闻到底有学无学在学界仍争议颇大,因而,新闻专业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三是增加并提早实习时间,重视实践学分。一些高校往往存在着重分数,轻实践的思想,这种思想误导了新闻专业学生,使其认定新闻是一门和文学、外语、历史一样的专业课,而轻视了实践学习,最终培养出的高分学生却经受不了实践的检验。
鼓励学生自办媒体,自行创造实践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开始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新闻的采集越来越难限制于对设备的占有上。一部小小的手机拥有拍照、摄影、录音、文本编辑、连接网络等多种功能,3G手机更是使得手机的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提升,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的能力加强,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机的普及和其功能的扩大为开拓新闻能力提供了更为廉价的硬件。与此同时,数码产品全面降价,小型DV、数码相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网络的高速发展,博客、视频网站、BBS的兴起和发展,为自主的新闻采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学生有机会利用身边的采集设备进行采集新闻。从当前的情况看,学校网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把学校网站打造成一个新闻专业实践的平台,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努力。首先,学校网站要扩大报道范围,不仅要关注学术和学校会议,还要把触角伸向教师、学生的日常生活。其次,要培养校园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到新闻制作中来,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盘活僵化的校园网站。再次,网站编辑要把好关、把好度,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最后,要增强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把蛋糕做大,使校园网站成为一个在学校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先有实践平台,后有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自行创造机会进行社会实践。
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媒体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新闻单位选用,新闻单位要获得好的人才也主要靠学校培养。培养与选用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从广义上说,新闻单位同样也是新闻教育者,是新闻人才的培育者。新闻单位要树立“产学一体”的观点,把人才培养纳入自己工作的轨道,以解决培养选用“两张皮”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提倡联合办学,让一些实力雄厚的新闻单位提前介入培养环节,包括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派遣有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兼职讲学,为学生提供常年的实习机会,以及共同制订教育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新闻单位可以按需“订货”,可以对看中的对象进行跟踪培养,并且以某种协议方式保证优先获得优秀毕业生。日趋激烈的新闻业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支持新闻教育,将被证明是最高效的一种投资。②
美国是媒体行业最发达的国家,教学实习对于每个新闻学院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学校和本地的一些媒体有着长期合作的关系,而学校的教师也常常是媒体的资深编辑或记者。与很多中国院校不同,美国对新闻实践工作更加重视,实习的时间会比较长,一般要花一个学期时间。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当地媒体有长期的联系,实习的时间也不短于一个学期。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实习活动必须经学术主任批准后方可开始,去媒体实习的学生通常可以得到半个学分,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交出一个报告来说明实践所得,同时媒体也要寄出一封信对此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职业新闻工作者交流。新闻教育要适应当下新闻行业的发展步伐,这就需要学生一方面要关注现在的新闻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当前的新闻事业,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新闻教育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境界,与职业新闻工作者的互动必不可少,这些互动包括邀请新闻记者到学校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走进媒体机构进行参观学习等。另外,学校新闻专业的教师也应呈现出“复合型”的状态,既要有高学历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型教师,又要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的新闻记者拥有大量的尚未公开的第一手资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讲授,把自己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间接经验”。具体来讲,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是聘请当地媒体资深编辑、记者,定期为学生讲课,让学生了解新闻产业运作流程和当地新闻热点;二是灵活安排课程,使学生分批次到新闻媒体实习,深入实地学习新闻,与编辑记者更好地交流,了解新闻行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更好地为自己做出职业规划;三是邀请著名新闻人来校讲座,培养学生用大视野看世界。
新闻实践教育要面向现实,就要从课程(包括实践课程)上增加职业教育的因素。职业的从业人员带来鲜活的新闻事实,有助于新闻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否则,新闻专业学生一味从学理上深究新闻如何如何,最多只能成长为万年寒草,可以傲霜雪,却不可为栋梁之才。
新闻实践教学是新闻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新闻学教育的效果和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新闻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取决于不同环节的链接和整个体系的系统性。只有不断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实践能力,从而适应媒体的社会发展需求。
注释:
①叶圣陶:《同编辑记者同志谈心》,《新闻战线》,196l(8)。
②裘正义:《大新闻教育:教育适应实践的难点与突破》,《新闻大学》,1998(1)。
参考文献:
1.朱建飞、周立荣:《媒体与高校合作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新闻实践》,2009(5)。
2.王立人、顾建民:《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马永春:《论大理学院新闻专业实习平台的建构》,《大理学院学报》,2009(9)。
(作者单位:梁长荣,井冈山大学;陈李龙,南昌大学)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