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普遍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观念陈旧、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德育过程中道德情感缺失等。要改变这种现状,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必须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对高校德育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从知识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化、加强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培养、构建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成因;对策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承担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塑造什么样的心灵的重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旧的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体系被打破,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体系正处在形成过程中,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在面临价值评判和道德判断时感到迷惑和茫然,所以,高校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反观高校德育现状,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却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普遍现实。
  
  一、 高校德育实效性界定
  
  实效性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具体讲,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指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实效性是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感知与评判的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人们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追求,其落脚点也正在于实践活动结果的效用上。
  德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其中,既包括实际取得的效果,又包括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的相应比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简言之,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教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指道德教育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效果,又指德育通过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外在效益。同时,德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即道德教育的效率上。以上三方面共同构成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
  从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实效性突出体现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与大学生道德教育预期目的的实现程度的关系上,学校德育实效性最终表现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教育者道德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道德需求的实现程度。我们理解了德育实效性的构成系统,也为我们探求目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成因及其对策指明了方向,只要有机发挥系统中各要素的效能,就能有效地组织学校的道德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学校的德育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成因
  
  1.观念陈旧是德育实效性低的认识根源
  高校德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但由于受旧的传统的德育观念的影响和对德育规律的认识不足,导致德育实效低下,达不到预期效果。
  (1)高校德育教育目标是一种教育观念性的东西,是教育活动结果在意识中的存在,它具有预见性、超前性、可能性等特点。高校德育目标是决定大学生道德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检测道德教育过程的实效性。目前,我国高校中德育目标定位普遍存在着过高或过低、同化、缺乏层次性等情况,所组织实施的道德教育活动不能符合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和大学生的实际道德认知结构,导致大学生不能认同、选择、践行道德教育目标信息,达到道德教育的预期效果。另外,学校德育目标设置还存在着一种倒置的现象:在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定位在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教育;中学阶段,德育目标则定位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如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上;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应试教育制度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这种德育目标实际上形同虚设;大学阶段,虽是一个人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的成熟期,但高校却要恶补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很多高校把德育的重点放在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方面。这种德育目标的倒置本身就违背了德育规律,自然也导致德育实效性低。
  (2)在德育整体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功利化和泛政治化倾向。作为“社会良心”的大学,承担着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社会主体的责任。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形式上或口头上的重视,表面上似乎是提高了德育的地位,实际上却忽视了德育的本体功能,使高校的德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高校德育片面强调德育的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德育的本体价值(育人价值),以致高校德育包含太多的片面强调应时、应景、应制的适应性成分,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由于过分重视德育的外在功能导致德育丧失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过程,忽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和接受能力。
  德育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德育实施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方法,使高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把政治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只关注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目的从属政治形势的需要,成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要求的集中反映,其内容自然地服从于政治形势。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真正实现德育的育人功能。
  (3)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异化即德育的智育化。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中科学主义和主知主义的影响,高校的道德教育异化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知性德育。在德育方法上以说服教育法为中心,实际上是一种强制灌输。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知识的掌握、以知识教育来代替德育。忽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培养,忽视大学生日常在社会、学校、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这种异化,忽视学生是道德修养的主体,势必引起学生对德育内容和德育行为的排斥。正因为如此,本来应当是充满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了没有主体能动、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德育实效性低也就成为必然。
  (4)德育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性缺失。传统的结构主义、程序教学等教育理论依然主导着现行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所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不过是教育机器的一个加工对象,完全丧失了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学习什么的主动性。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把德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是各种道德规范和理论知识的容器,我灌输什么,你接受什么,忽视了德育内化的过程。受教育者的道德形成过程必须经历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的过程。道德是一个人的品行,把外在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并不能变成他的美德,一个人掌握的道德知识也不能代表他的品性。在现实高校的德育工作中,由于忽视了德育的内化功能,教育者没有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品质和状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发。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长期以来,学生在灌输中得到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由于缺乏应有的道德体验,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就很难形成学生的自我觉悟,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正如德纳在《享用道德》一书中说的:“纯粹以认知为主的教育措施总的来说收效甚微。”
  2.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道德价值多元化是德育实效性低的社会根源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社会的转型、体制改革,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传统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在文化、观念等方面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融合,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价值取向带来前所未有的震荡。人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找不到一个终极的价值标准,不知道何为道德,导致无法选择合乎理性的伦理生活,以致人们普遍地迷失在多元价值的世界中,茫然失措。无意义感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感受。这种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多元化,给我国的高校德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高校德育在价值取向上突出的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片面强调政治性,用绝对的权威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多元化对高校传统德育价值取向上的一元化所带来的冲击,也使学生对高校教育所持的一元化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态度,这种价值多元化的现实从根本上破坏了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影响的和谐统一,也使一元化价值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反映主流价值的现代化的道德规范体系正在建设和形成之中,在多元化和一元化的冲突中,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用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去否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不能简单地用实用主义的态度用多元价值取向代替一元价值取向。学校德育正处在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标准,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悦纳先进的外来文化,来构建现代化的道德价值体系的过程之中,所以过程中的冲突和痛苦是必然的,这构成了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社会根源。
  3.德育过程中道德情感缺失是德育实效性低的现实基础
  品德的形成源于个人道德上的需要和自觉,其形成过程虽会受到社会道德的影响。而个人的道德需要和自觉在实际的德育实施过程中体现为个体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在现实的高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对学生的情感的品质和状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发,没有把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内化功能。德育是人理解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人的价值构建,是学生对德育影响的不断感受、积淀,通过重组经验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失却了学生的道德情感,缺乏应有的道德体验和感觉,即使学生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也只能是停在口头上,很难形成自我觉悟,形成道德信念,势必造成德育实效性低的现实。
  现行的德育普遍是道德说教,重视有言的说理和启迪,忽视学生无言的体验和感受。这种着重理论灌输和说教的德育方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较少考虑学生的道德需求,过多地强调社会的需求,过分地追求模式化,显得大而空,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这种做法不能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获得应有的成功的愉悦和动力,更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内化的自身道德信念的需要。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却忽略了这一点,德育实效性低便在情理之中。
  
  三、 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1.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确立“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依据。德育是人自身发展完善需求的产物,人是德育现象发生的根据和基础,但在传统的德育中往往忽视了人的存在,无视学生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德育本来是塑造人的活动,但在传统的德育理念指导下却忘记了“人是谁”,所以高校德育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学生、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德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2.对高校德育目标的科学定位
  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对整个德育活动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在“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指导下,高校的德育目标必须充分体现高校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目前我国高校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所能接受的德育要求和达到的程度也不相同。德育的实效性高低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而接受程度又取决于受教育者的需求度,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越强烈,则对德育的接受度越高。而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充分考虑大学生现有的实际道德状况和接受度,在德育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上体现出层次性。根据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高校德育目标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成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合格公民;第二层次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三层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3.从知识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化
  德育过程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不是一般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是要把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由理性认识变为对象的现实行为。这一过程虽然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是不可缺少的,但知识和规范的内化才是高校德育的终极目的。没有内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德育目的和效果。“就传授美德而言,实践比任何理论课程都更加有效,后者只能起到补充性的作用”,“价值、态度和美德必须通过实践经历以及榜样和表率的作用才能变成内心的东西”,因为道德认识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因此,要让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来理解自己的道德认识,体验到自身的道德情感,把自己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可见,德育方法要从传统的“灌输”为主,转变为“陶冶”“内化”为主。
  4.加强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的培养
  传统的道德教育的教训告诉我们,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在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需要处于重要地位,是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力。道德行为主要归因于道德需要,学生没有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的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正的道德行为。忽视学生道德需要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完全排除受教育者主体思想意愿的教育。
  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应加强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经常开展道德对话活动,开展道德问题的争论、学术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提取道德问题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
  道德教育同样要重视情绪和情感机制的运用。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行成仅凭现有的道德材料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撑。道德情感在道德信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调节、驱动和强化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布朗在他的《人性教育》一书中说:“缺乏情意的教学活动,不会使学生产生知性的学习;同理,缺乏心智活动的教学,也不能激起学生的意志与情感。”如果道德教育失去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道德情感的支撑,那么剩下的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所以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必须动之以情,用道德情感来强化德育自身的魅力。
  5.构建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生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缺乏学生的自我教育,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高校德育的本质是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培养和造就学生的理想人格,这个过程中内化是关键,而内化必须依托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成为了高校德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在传统的德育实践中,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和被塑造的客体地位,学生在德育关系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承认。
  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德育必须由传统的灌输转变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变空洞的说教为情感渗透。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构建一种教师和学生结成的“主体——主体”互动的和谐发展的德育模式。以师生间主体互动关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道德主体能力为目标,在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情感,以保证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为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保证。
其他文献
摘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回到学生手中,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理念。  关键词:课堂学习;主动权;学生参与  一、教学实例  在学习八年级Go for it !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的 A 部分,笔者大胆尝试,让学生齐动手制作milk shake,fruit salad
思想政治课教学“四步法”是指:“启——导趣;学——导思;悟——导动;评——导成”。它是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的教学行为,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
介绍了我国石油乙烯法制EG和煤制EG生产状况。对EG进口产品价格和进口来源地进行了分析。对国内供需平衡和国内价格变化进行了介绍。指出了EG的消费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复杂的、活跃的、充满创造的心智活动的过程,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智力技能。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
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完成课本范文讲读后即进行单元写作训练,漠视对学生课外生活素材的开发,只偏重于教师按年级要求的“教”,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因此,如何激发
技术一般是来自创新和发明,然后推广到市场的具体产品或者服务。高科技企业的创业管理与一般的技术企业创业的管理有着很多的不同点,也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
海南华侨中学是海口市属省重点中学,创办于1938年,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华侨中学。1992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中国名校”。校址原在云南保山,厉迁往贵州清镇,再迁至四川江津,1946年搬
课堂提问是任何一节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本文作者见微知著,首先从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谈起.然后分条细缕地分析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英语保持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呢?  一、讲贴近生活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小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