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评价

来源 :健康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对新生儿采用抚触护理的效果以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出44例新生儿,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2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抚触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预后得出:研究组智力、行为能力方面发育指标、体格发育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采用抚触护理,护理效果理想,新生儿预后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 对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畸形情况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104例行胎儿畸形产前诊断孕妇,为孕妇分别行胎儿畸形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筛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并记录两种诊断方式针对不同畸形情况的检出情况.结果 四维超声胎儿畸形筛查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在特异度和灵敏度方面,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畸形情况主要包含面部、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畸形.结论
服务乡村建设和发展,一直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在“后扶贫时代”,乡村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参与.在把握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建设的大逻辑基础上,梳理了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参与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并从美国的“乡村农民培训模式”、英国的“打造教育平等机会路径”和日本的“改善农村文化技术教育”等角度出发,对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展开分析,进而获得相应的经验启示.
通过从土地选择、品种配置、移栽定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对薄壳山核桃造林技术进行分析,使其能够满足造林要求,进而提高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水平.
目的:对于应用炙甘草汤加减的治疗方式,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19年10月-2021年5月之内,所收治的冠心病伴随心律失常的患者,入组患者共有90例,将所有的患者均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患者应用的是炙甘草汤加减法做好治疗,对照组之中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治疗,比较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23例,治疗有效的20例,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娴熟的15例,治疗有效的为19例,总有效率为75.5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2021年10月29日,应虞城县城郊乡土坷垃村村委会和广大村民的邀请,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小麦专家孟凡振到该村进行晚播小麦播种技术专题培训.rn科技特派员孟凡振入村后,查看积水农田和农民小麦备播情况.调查发现,目前该村还有80%的农田因田间积水导致小麦无法播种.针对此,科技特派员孟凡振对城郊乡土坷垃村的5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小麦晚播技术的专题培训.
期刊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许多古老马铃薯品种品质较优.然而,多年来种植者大都只追求产量,忽视了对马铃薯古老品种的保护,使其濒临灭绝,故保护优质古老马铃薯品种势在必行.本文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古老马铃薯优质品种的灭绝情况,探究马铃薯古老品种的重要性以及其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以有效保护马铃薯种质资源.
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已转入冬前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2021年麦播困难多,小麦播期拉长,晚播面积占比大,河南省小麦正处于出苗至冬前分蘖期,苗情类型十分复杂,田间管理难度增大.针对2021年特殊气候条件和复杂麦播基础,如何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制宜,科学分类管理,促苗转化稳健生长,保苗安全越冬,奠定2022年小麦丰收基础,2021年11月19—20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来到全国弱筋小麦第一县淮滨县开展技术服务.
期刊
2021年10月19日,由于近期洛阳市雨水偏多,影响了甘薯等秋作物的生长和收获.省市县科技特派员王自力、焦会民、戴晓星、舒友菊和秦家范等农业科技人员来到洛宁县洛阳景森农业公司生产基地,主动下沉一线,深入甘薯地、果园、设施大棚等田间地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企业生产有序进行.
期刊
甜玉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农业市场开放背景下,甜玉米品种繁多.为了筛选出适合广东省深圳市种植的春植甜玉米新品种,2021年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对新引进的13个春植甜玉米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抗病性进行试验示范,为春植甜玉米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整形修剪是核桃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种植人员在核桃种植过程中需充分了解核桃的生长发育规律,选择合适的修剪技术,并针对现阶段核桃整形修剪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对应的解决对策,实现核桃树高效丰产栽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