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银屑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疣状银屑病极为少见,一般在寻常型银屑病数年后发生。皮损顽固不退或常复发。疣状斑块一般位于下肢,但也可见于躯干、头皮及其他部位,除疣状皮损外尚有典型的银屑病损害以及关节和指甲改变。发生庞状损害的原因不明,有认为系在外界因素(砷剂、脓球菌感染等)影响下机体反应性发生变化之故。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1955~1973年的59例患者,其中寻常性天疱疮49例、落叶性天疱疮8例、红斑性天疱疮1例和增殖性天疱疮1例。其诊断均为组织病理学检查所证实。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除2例寻常性天疱疮用量较小外,其余都用较大剂量。1963年后,应用强的松的方法:轻症每天60~120毫克,重症每天180~300毫克,用药5天后,若仍有新的损害发生,则可每天再增加120~180毫克,待损害停止发生,逐渐减量,每天
期刊
皮肤能产生变态反应而且是常不规则地出现。对于皮肤变应性的机理、致病抗原的确切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抗体的区分、炎症各种介质的性质和关系以及修复周期的特性等,大都尚不清楚。近来对于接触性皮炎和过敏反应的认识要比对于细胞中介免疫的认识为多。
作者对42名白癜风患者,42名性别、年龄相当的其他非免疫性疾病(银屑病、寻常疣、寻常性痤疮等)患者(作为对照)以及17名恶性黑素瘤患者血清中的抗肿瘤抗体及自家抗体进行了测定。研究方法:先从2名原发黑素瘤患者,1名恶性雀斑状痣患者病损中提取黑素瘤抗原(分别称为抗原1、2、3)。同样也从1名单纯雀斑状痣及1名良性青痣患者病损中制备了抗原(分别称为抗原4、5)。病损标本(经组织诊断证实)去除脂肪及纤维组
脱羟氟美松是一种新的类固醇。作者以“双盲”试验比较0.25%脱羟氟美松和0.12%倍他米松戊酸酯的局部治疗效果。受试验病员共55例,男40例,女15例,年龄在12~55岁之间。其中湿疹性皮炎30例,接触性皮炎10例,单纯苔癣7例,银屑病5例,药物性皮炎1例,扁平苔癣1例和剥脱性唇炎1例。
期刊
对50例脉管炎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其中24例为浅型、26例为深型。病程从3周至30年不等(大部分为1~3年)。检查在疾病加重时进行,一直追查到临床好转时为止。检查结果发现:脉管炎患者经常出现稳固的、自发的肌电图活动,在浅型更为多见。这提示神经――肌肉器有机能性改变,损害区肌肉张力升高,显然,这带有反射性质。
期刊
神经移植对恢复运动功能是无望的,目的是恢复部分的感觉.作者对14例麻风患者作了23根周围神经(尺、正中、胫后)的异体移植.其中除1例外病情均属稳定,型别分布于BT―LL之间.异体神经的制备;供体死后24小时内无菌取下正中、尺、坐骨和胫后神经,置0~10℃的生理盐水中贮存2周.然后切成适当长度和直径,干冻后分贮于双层密封聚乙烯袋内,以放射线处理,于4℃环境下保存.再以同法制备尸婴的硬脊膜,切成不同长
期刊
近20年来,随着广谱抗菌素、皮质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放射医学的不断发展,病原菌和宿主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地变化,新的致病性真菌续有发现,真菌病也日益多见,尤其是念珠菌属的一些条件致病性念珠菌,在菌群交替中,更是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病原菌之一。所以近几年来,对这种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资料较多。这里就手头有限的资料,根据“洋为中用”的精神,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报告了一例红斑性天疱疮合并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切除腺瘤后,皮损迅速改善。患者,男,46岁,患红斑性天疱疮二年。用常规方法久治不愈,甚至后来用大剂量的强的松治疗,肌内注射氨甲喋呤,也不见效。
Flanagan(1966)发现一种裸鼠(Nude Mouse),当时认为是由于劣性遗传所致的突然变异鼠。Pantelouris(1968)证明此鼠是一种先天性无胸腺鼠。因为没有胸腺,所以细胞免疫功能不全,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弱,自家免疫现象得到促进,对异体组织排斥现象消失。胸导管的淋巴液中存有T细胞和B细胞,虽经胸腺摘出的小鼠,仍残存相当多的T细胞,而裸鼠则完全无T细胞。裸鼠生后两周内大部死亡,如不
期刊
作者首先复习了此种损害命名的来源,以后提到诊断的条件如下:1.境界清楚的隆起皮肤结节,2.由梭形组织细胞增生所组成的,3.用Ziehl氏染色时,这些细胞带有很完整而着色很好的麻风杆菌.作者对这类损害曾有过4例观察,其特点有;1.临床皮疹表现为坚实的皮下及真皮结节,圆形或卵圆形,界限清楚,外形规则,表面平滑,有光泽.2.组织学检查可见假性肿瘤样增生,位于真皮全层,压迫了表皮及其附属器官,有假包膜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