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折纸邂逅数学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5518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纸在不剪开、不粘贴的前提下,完成一件复杂的立体折纸作品?完全可以!当然,这并不是单纯凭借纯熟的折纸技艺和灵巧的双手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数学方法的帮助。
  “头脑与双手”里的对称结构
  在2006-2007年度的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校园折纸大赛中,一件以该校校训“头脑与双手”为主题设计的折纸作品夺得了“最佳MIT风格奖”和“最佳折纸设计奖”。他的作者是当时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布莱恩·陈(Brian Chan)。
  先来解释一下“头脑与双手”的含义。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历来有“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两种风格迥异的动力,前者注重沉思与冥想,后者则倾向于动手实践。 二者相辅相成,彼此辉映,促成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从图1中我们看到,一个人手中持着锤子,代表实践活动,另一个人手捧书卷,代表理性思考;所以也有人将MIT的校训译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图2则是激发创作者灵感的MIT图标。
  这件作品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是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在不剪开、不粘贴的前提下折成的。图3显示的是它的折痕图(有部分省略),上面的线条表示折叠过程中产生的折痕。
  第一眼看时,这样复杂的折痕图简直令人眼花缭乱,但仔细观察,你会从中看到很多可以理解的内容。比如,左上角区域的折痕不就是我们熟悉的纸鹤?相信很多同学从小就会折出这一构造,但是你仔细观察过它的折痕图(图4)吗?图中另一个清晰的特征就是对称性,位于左下角和右上角两个四分之一区域的结构几乎一模一样,这意味着它们将会产生两部分很相近的立体结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那两个人!
  按照上面的思路,相信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来分析这张折痕图了。这里要强调的是,上述分析的要点在于关注“模式”(pattern),即整体结构特征和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规律,而不是过多着眼于细节。创作者是先有一个立体构造目标,然后再为此设计折纸方法的。
  折出“突出部分”数学帮大忙
  难道折纸家竟然已经神通广大到想要折什么就可以折出什么的程度吗?完全正确!
  20世纪末,一位名叫朗(Robert.J.Lang)的美国学者(他是折纸设计者兼折纸艺术家,同时是一名物理学家)发明了一种叫作“Treemaker”的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实现“想折什么就折什么”的梦想。朗的作品很多,图5中提供了一些有趣但远远算不上复杂的实例。
  如何将这些圆形区域组合起来,保证各个“突出部分”真的能够组合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呢?这类问题正是数学家所擅长的,解决问题需要两方面的知识:
  一是关于不同大小的圆在正方形内部的堆积,这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甚至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世界级难题,叫作“开普勒猜想”(Kepler conjecture),讨论球体在空间中不同堆积方式导致的空间占有率的问题。广义地讲,圆在平面内的堆积可以看作是该研究方向的问题在二维情况下的特例。
  二是在组合圆形区域时涉及的“限制性定理”。关于折痕图中的“限制”,可以概括为四个定理,它们分别是:用两种颜色可以将折痕图中区域涂色使得任意两相邻区域颜色相异,每个顶点附近的峰、谷折痕数相差2,将每个顶点周围的夹角依次编号则奇、偶号码的角度之和都等于平角,以及纸面不会穿过自身。限于篇幅我们不在这里详细讨论,只需说明它们的意义在于使我们的组合尝试减少了盲目性从而更有效率。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数学方法的引入对于折纸家创造才华是一种强有力的辅助而绝不是限制,因为自由创造折痕图的能力使得“想折什么就折什么”成为可能,但是将折痕图转化为立体折纸实物还需要折纸家高超的技能。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家传统”与“工匠传统”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合流,体现出人类智慧的伟大生机。
其他文献
“单元”是整体中自为一体或自成系统的独立成分。单元教学的设计一般有三种: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并列结构。“计算机网络”是高中信息科技学科一个重要的单元。根据《高中信息科技》(华师大版)教材内容,计算机网络单元一共包含百余个知识点,记忆量大,知识点之间相对比较独立。因此,我尝试用先总后分的教学设计,改进传统的并列结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对网络基础的知识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总分的教学设计架构  
这一段时间,我和曼莉的夫妻生活很糟糕,几次为一些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而矛盾的焦点就在于我太胖,渐渐在夫妻生活上表现得力不从心,让刚过而立之年的曼莉渐生怨气。  几年前,膀大腰圆的我历经数次相亲,终于相中了娇小玲珑的曼莉。那时的我,浑身充满阳刚之气,加上嘴巴甜,自然讨得曼莉的欢心。婚后我们相敬如宾,日子倒也和和美美。  矛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是因为要小孩的原因吧。当时考虑年纪轻,经
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广东“十二五”发展,关键是要结合广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并始终贯穿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中央提出,“十二五”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广东尤其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就抓住了广东发展的生
四川省巴中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目标,以党员先锋引领为主动力,以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和文明习惯养成为主方向,探索推行了五建五评五比“四好村”(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创建模式,走出了一条边远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五建”补短板,建出群众幸福家园  建好住房保安居。坚持“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创新巴山新居“人字阁楼”户型模式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2018年通俗理论读物《新时代面对面》,日前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  该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的最新读本,集中回答了干部群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譬如: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如何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如何看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如何领会
编者按  柴生芳生前系甘肃省临洮县县长。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柴生芳赴日本留学。留洋博士的光环,让他有更多到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地。2006年,柴生芳主动请缨从省委办公厅调任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定西工作。“出门招商、回家下乡”,这是他给自己制定的两条工作法之一。为了尽快改善当地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推進农村路、水、房、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次汇报衔接
年轻时有晨练的习惯,年岁大了后,因常常腰酸腿痛,反而懒得动了。老伴见我天天恋床,就拉起我说:“起来,窝床没好处,跟我跳排舞去。”让老伴“押”着走出家门后,才知道我们这个城市如今已变成“舞都”了。广场上,公园里,桥底下,街巷边,不论晨曦初露还是夜幕降临,都可见一些中老年妇女,排着几十列的方队,踏着音乐的节拍,在跳着排舞。  排舞在我们这儿是近年才流行起来的,跳舞的大多是一些中老年妇女,她们伴随着动听
近日,英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低收入人群相对缺少金钱,更易于因与人攀比产生心理压力,继而患病。  调查结果显示,仅仅因为收入低或是没有足够的财富并不是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指出,人们真正在乎的是与他们相同年纪、受过同等教育或是身处同一地区的人们的收入财富相关排名,而并非是自己本身的收入财富。人们的社会排名越低,健康状况越差。(《大众网》)
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韩,并将中韩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国内外关于“中韩结盟”的建议和议论随之再次响起。这个话题很有趣味,也很有历史感,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中韩结盟已有上千年历史  中韩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交往历史就达两千多年,曾留下许许多多的感人至深的友好佳话,两国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是稳固与发展中韩关系的坚韧纽带。  中韩历史上究竟何
世间的烦乱皆由心生,净其心,方得安宁。  心绪与生命一体,身处何方,皆与万物相连。去山里闲逛,草木葱茏茂盛,内心集聚了厚厚的生命本色,那些扰乱心胸的虫豸小兽,也隐藏了行迹,内心流淌绿色的生命之河,平阔舒缓自由舒畅。坐在木椅上,四面绿树掩映,遮蔽了远处飘来飘去的喧嚣,越厚密的草木越能隔绝尘世间的浮躁,除了嘤嘤嗡嗡的小虫鸣,听不见汽车喇叭的刻薄冷漠的声音,这虫鸣之音宛如花海中的花瓣被风摇奏响的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