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特色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r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地铁空间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符号。公共艺术设计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空间美感,还能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以南京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为切入点,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与3号线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探索公共艺术设计的特色与价值。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铁空间;地域文化;南京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的地铁金坛站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SJCX21_1172)研究成果。
  公共艺术设计是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中对整个环境空间进行艺术化和美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以大众的审美为主导,来展现每个时期盛行的审美情趣。同时,公共艺术设计体现了对公众的人文关怀。在当代各个空间环境设计中,公共艺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异彩纷呈。
  一、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
  公共艺术设计介入地铁空间,首先它很好地改善了地下空间给人的封闭沉闷的感觉,活跃了空间氛围;接着冲破了公共空间的简单营造模式,让大家的路程充满乐趣。与此同时,公共艺术设计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里,使得大家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身心都受艺术的熏陶。
  由于公共艺术设计的介入,整个地铁空间有了很多创新点,每一个车站点都有了属于它自己的特色,进而给乘客留下了很多独有的记忆。与此同时,公共艺术设计往往会把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各种地域景观、民间特色等融入进去,以独特的地域文化对地铁空间进行装饰点缀。这不单单能使人们无形中融入地铁公共空间里去,同时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作为出色的创意作品还能够提升大众的鉴赏水平。这对解决如今的地铁“特色危机”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地铁作为城市的符号与公共艺术设计相结合,不只呈现了这座城市的格调,还展示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让这座城市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个性。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大力发展也能促进城市文化的兴盛,对我们如今大力推动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帮助乘客完成对一个城市的方向定位,使其明确自身所处的地点、位置与环境等。不可忽视的是,在这种人与空间的互动中,可以有序地建立乘客关系,维护地铁空间秩序体系。
  二、南京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特色
  (一)南京地铁1号线中的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地铁1号线从迈皋桥站到中国药科大学站,途经鼓楼站、珠江路站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站点。
  南京地铁1号线鼓楼站的公共艺术设计就很特別。设计师把六朝古都作为创作核心来设计地铁公共空间,将六枚铸铜朱红金印镶嵌在石墙中,上面分别用甲骨文、小篆等6种字体写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曾以南京为古都的朝代的名称,打造了一面文化艺术墙。文化艺术墙融入历史文化,给鼓楼站带来浓厚的历史气息,特别是那六枚刻在墙上的红色金印,展现了南京的古都特色,呈现出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每个走过的乘客,看到之后都会惊叹。
  在南京地铁1号南京站站,有一幅特别的壁画——《金陵揽胜》,它用的材料是陶瓷,以新颖的装饰手法,把中山陵、中华门等南京十几处有名的风景和名胜古迹作为主要内容融入进来,打造出一幅雄伟又美丽的画面。壁画颜色清新明丽,整个画面不但有立体的视觉冲击感,还有传统青花瓷的装饰美感,并且整体颜色还和南京站的站点装饰相协调,让乘客心旷神怡。
  南京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中描述民国时期的壁画墙,名为《民国叙事》。南京曾经作为民国首都,《民国叙事》壁画将那个时期的风貌作为主要内容呈现给公众,整体画面是用青铜材料打造出来的,具有立体感,并和背景图形相融合,展现了民国时期南京的繁华。珠江楼站站点的公共艺术作品深度引用了区域的历史文化,并以让公众回想历史为主旨来进行创作,设计师运用了老照片的表达形式,向乘客呈现了当年民国时期的悠悠往事,可以让乘客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南京的魅力。
  (二)南京地铁3号线中的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地铁3号线从林场站到秣周东路站,整条线的站点都是以《红楼梦》为主题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南京地铁3号线设计师采用壁画的形式再现了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经典情景,渲染了地铁空间深厚历史文化的气氛,展现出有着南京传统文化特色主题的地铁壁画,因此给乘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体验。合理地加入这样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能够很好地引发乘客对地域文化的特色产生情感共识,获得感情触动。
  南京地铁3号线站点是以《红楼梦》里的很多特色情景为主题进行创作设计的,其内容丰富多彩,就比如来自五塘广场站的《太虚幻境》,南京站的《元春省亲》,常府街站的《品茗》,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武定门站廊边的《湘云眠芍》,雨花门站文化墙主题为《黛玉葬花》,还有卡子门文化墙上的《大观园》和九龙湖站艺术墙上的《菊花诗社》等。这里每一个站点的公共艺术设计都采用了壁画的形式,不但让乘客审美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还呈现出了南京历史悠久的文化。五塘广场站艺术墙上的《太虚幻境》用彩雕艺术玻璃呈现出了梦幻般的秘境,让乘客触景生情与历史故事来了次灵魂的交流。南京站的《元春省亲》把贾元春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的情景呈现出来,与此同时南京站是乘客回家乡的火车站点,南京站以“归家”为中心的内容刚好和元春回家探亲的场面相联系,展现出南京的人文关怀。人们在观看时,受画面的影响,会有一种沉醉其中的安宁感受。大行宫站艺术墙上描绘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走一步就换一个人,行走间仿佛观看了“金陵十二钗”的一生。卡子门文化墙上用西方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大观园,大观园是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居住生活的地方,刚好卡子门地铁站周围是一些居住小区,壁画和周围环境彼此联系在了一起。南京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使来到南京这个城市的旅客,对南京这座城市有了一个直观的记忆。
  南京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呈现在一个个不同站点空间里,它装饰了地铁空间,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水平。可能不是所有的地铁站都有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然而作为公共艺术设计,每一个地铁空间都在展现属于它自己的别具一格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思考。
  三、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特色
  当前,轨道交通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愈加多元化,设计效果愈加丰富,光与景的交织、结构的跨越与交叠,让空间的整体充斥着美学元素。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作用,同时,美学的作用也是需要重视的,精神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相互结合,方能铸造美好的物质与精神家园。因此对于在大众生活中存在感很强的地铁空间,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需要仔细思考,不仅要考虑地铁空间本身,包括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也都需要巧妙应用。综上所述,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要站在一个高度总揽全局,结合时代潮流与人文历史,迸发出创意的火花。
  公共艺术设计可以把图纸变成现实并美化空间,给人们视觉上的刺激和情感上的触动。公共艺术设计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使大众获得身心上的安宁、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让自我得到一种升华。在应用公共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认识和了解城市的历史风俗和文化传统,结合公共艺术与功能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究城市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联,不断寻求创新和探索平衡。同时,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要融入绿色生态美学的理念,展现出万物和睦相处的愿望需求。提高公众群体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地铁公共空间里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是很重要的,并且理当尝试各种各样方式来完成突破与创新,将公共艺术设计和地铁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此创造出适应时代进步、满足人们需要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树立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建设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雷依雪,杨卫华.探索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与应用[J].西部皮革,2021(8):22-23.
  [2]章莉莉.地铁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朱永康,狄文和.浅谈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20(3):59-60.
  [4]郑欣宜.论地铁公共艺术的审美性:以南京地铁三号线壁画为例[J].大众文艺,2019(18):57-58.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在设计上需要兼顾游览、社交、举办集体文化活动等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显现,“人性化设计”理念成为城市公园设计的核心要素。以湖州市霅溪公园为例,剖析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公园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造方案。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人文关怀;城市公园  一、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现状  国
摘 要:城市化建设发展背景下,城市增量扩张以及粗放发展的方式已经和现阶段城市发展要求不相符,城市生态资源在粗放的发展模式下受到了比较大的破坏。为能有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对城市生态化建设发展加强重视。矿山公园景观设计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将“城市双修”的理念融入矿山公园景观设计当中,能从整体上提升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的质量。故而,对“城市双修”理念在矿山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价值及当前公园景观
期刊
期刊
摘 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随着大运河的贯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德州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运河的发展促进了德州旅游业、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此外,德州还有董子文化、苏禄文化、黑陶文化等,这些都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许多景区、酒店、餐馆因没有客流量而难以维持,其中旅游产业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在这样的状况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