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在我面前的是这么一串数字,九年来义务献血36次,共计20200毫升。
站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残疾人,中等个子的小儿麻痹症腿残者。
这个数字产生在一个残疾人身上,我们不能不感到这串数字的惊心动魄!而在人们的心里,延伸的更是一个残疾献血者平平仄仄的足迹……
这个人叫周新忠,湖南涟钢福利公司残疾职工,他荣获湖南省卫生厅、红十字会2004-2007年度无偿献血奉献金奖;2006-200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无偿献血金奖。在献血的队伍里,一个残疾人获此殊荣,我不知全国有多少,全省有几个?但就娄底市范围来说,他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周新忠于1975年生于新邵县寸石镇一个贫困的农家,刚降临人世10个月,就患上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家境的贫寒,这朵刚刚吐蕊的花蕾被狂风暴雨摧残,从此落下终身遗憾。周家父母中年得子的喜悦顿时消失了,惨淡的愁云终日笼罩在脸上,周家四姊妹,他可是唯一的儿子,三分地里一棵苗啊!拖着这个残疾的幼儿,父母更不敢想象今后漫长的人生如何度过。
从此,在那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身材瘦小的孩子,拐着病残的右腿,拔猪草,拾柴禾,捡稻穗……
只要有阳光,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小草!残疾的孩子在父母眼里是一样的骨肉,虽然四姊妹的入学给了父母沉重的负担,但周新忠也和姐姐们一起上学了。
初中毕业时,大姐、二姐相继出嫁,周新忠尽管品学兼优,但他觉得该停学了,该为父母分担一分力了。这时,也有邻居劝他父母:“这孩子反正是个残疾,再读下去也是这个命。”周新忠真的就告别了学校,开始打零工,学厨艺,搞修理,业余时间还学着画漫画……
到了1995年,吃苦耐劳的年轻人经在涟钢工作的亲戚介绍,被涟钢福利公司招收为合同制工人。由于表现突出,周新忠担任了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可好景不长,2001年该车间由于产品无销路,大部分职工下岗,周新忠每月只能拿百多元生活费过日子。恰在这时,他年迈的父亲也由于过度劳累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残疾的儿子。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周新忠憋了一口气跑到公司,打了个辞职报告,也没说明具体情况,领回了几千块钱,打点了家里的一些事情,外出打工去了。
第二年,他从外地打工辗转来到娄底街头,在热闹的路口见到一大堆人在围观着什么。走近一看,只见一辆义务献血车停在那里,车厢旁贴着一张横幅,上面大书娄底各大医院O型血告急。一身白大褂的年轻女工作人员手握半导体喇叭,边宣传边散发传单。周新忠要过一张,原来这一天是世界无偿献血宣传日。宣传日碰上O型血告急,周新忠的眼前有些恍惚,恍惚目睹产妇失血痛苦的呻吟、手术台上重症患者苍白的面孔、车祸重伤者失望的眼神。
奇怪的是这献血车前围观者多,上车者少。周新忠好像有点急了,根本忘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奋力就上了献血车,捋起袖子对着工作人员说,“抽,给我抽,我是O型血。”工作人员验过血型后,看到他单薄的身子,抽了300毫升就拔出了针头。
周新忠看着自己殷红的血液流出来后,没有晕眩与疲惫的感觉,只是有一种做好事的快乐。夜幕降临之际,他兴致勃勃地回到家中,把这事告诉了年过花甲的母亲。母亲半天沉吟不语,她既为儿子义务献血的义举感到自豪,又担心着儿子的身体营养不足,末了才缓缓地说道:“孩子,吃一只鸡也补不起一两血啊!”
周新忠看到母亲一脸疑惑的神态,就拍了拍她的肩头说:“妈妈,定期献血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呢!何况我很年轻,能挺得住。”
从此,周新忠无论是南下广东还是北上内蒙,只要有机会,他都慷慨地献出自己宝贵的鲜血。2005年夏季的一天,正在包头一酒家做厨师的他,在下班的路上又看到了娄底街头的一幕,又是O型血告急。周新忠条件反射似的挤进去,慷慨地献血400毫升。在他的感召下,同血型的龚勇、徐涛章也纷纷参加这一行列。从此,他俩也长期成为义务献血者。
周新忠义务献血小有名气后,每逢娄底市“6·14”世界无偿献血日活动,他不论身在何处,都会提前赶回参加。他勤劳、朴实、善良的品德感动了无数的人,其中包括一位善良温柔的女性周湘和,2007年3月,她勇敢地与周新忠组成了新的家庭,租下了王家小区内的一个门面,从事液化气运送和煤气管道维修等小本生意。周新忠不论严寒酷暑,扛着罐子爬高楼修灶具,每天靠艰苦的劳动挣得三五十元一天。在那间杂乱的门面内,我见到了他那70多岁的老母,老人家含泪向我介绍着儿子如何吃苦,如何孝顺的感人事例。他妻子负责联系、料理店内的事务,一个养女在饭店打工。一家四口虽然并不宽松,但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周新忠在艰苦的劳作之余,仍一如既往地参加义务献血。不料有一次,他背着家人献血后被老婆挡在了门外。
周新忠自从安顿下来之后,每月坚持献血一次。由于次数太多,有时只好背着家人去参加。不料有一次被妻子碰了个正着,妻子吓了一大跳:“这么沉重的家庭压力,超量的劳动强度,身子垮了,这个家怎么办?”她气得天刚黑就关灯入睡了。周新忠拖着疲惫的残腿回到家里,喊破嗓子也不见开门。这已是隆冬季节,他徘徊在大街小巷,像个流浪汉似的。阵阵寒风袭来,冷得直打哆嗦,就一头钻进了路旁的一家网吧。身子暖和之后,冷静一想,这事瞒着她的确不应该,可又怎么说服她呢?脑子闪过这一念头,就干脆玩起电脑来。一大半夜功夫,他把献血的意义、对身体有无影响等资料收集齐了。第二天凌晨门一打开,周新忠像个犯人面对法官似的站在妻子面前,双手递上他搜集来的资料,就一头钻进了店里。
吃中饭的时候,妻子边给他挟菜边抽泣着说:“你给我看这么多东西,可人家献血的都是健康人啊,而你是个残疾人!”
没想到周新忠一听这话就激动起来,“我是个残疾人,可我的血不一样也是红的吗?我的血是O型血,我的血不残疾!”说到这他冷静下来,搁下筷子,用手去揩妻子的眼泪:“老婆,说不定我的血,能让好多的人起死回生,能让好多可能残疾的病人不残疾呢!我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的痛苦。”
妻子破涕笑了:“在我心里,你从来就没残疾过!”从此以后,他的行动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008年10月,一涟源来市中心医院生产的产妇大出血,全家人急得团团转,又因经济困难拿不出钱买血。医生只好劝她丈夫献血,她丈夫体质差无法满足供血量。正经过医院的周新忠听说后立即赶去,与他沟通后,竟冒名顶替献出400毫升后,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群中。
周新忠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仅机采血小板就有20次,每采一次近两个小时。时间一长,他残疾的右脚一阵阵发胀,又不能动弹,有时痛得大汗淋漓。可他坚忍着,从不呻吟一声。
去年,周新忠良好的社会口碑,感动了涟钢福利公司的现任领导,又破例再次招收他为合同制工人。在这个残疾人福利企业里,他好象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他面对新的环境,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人生新的坦途。他一边勤奋工作,一边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继续着义务献血的同时,又报名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员,获得批准,只要配型成功,他准备随时应召为不幸者捐出骨髓。
周新忠,一个从小残疾的人,却历练出了健康的体魄,又以宝贵的O型血挽救着许多不幸者的生命,奏响人生价值的最大强音。谈及今后的打算,他乐观而自信地表示:“根据规定,男性献血年限可达55岁。我还只有35岁。以后的岁月还很长。20年后,我将成为金牌获得者中的金牌。”
呵!周新忠,芸芸众生中平凡而伟大的普罗米修斯!
站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残疾人,中等个子的小儿麻痹症腿残者。
这个数字产生在一个残疾人身上,我们不能不感到这串数字的惊心动魄!而在人们的心里,延伸的更是一个残疾献血者平平仄仄的足迹……
这个人叫周新忠,湖南涟钢福利公司残疾职工,他荣获湖南省卫生厅、红十字会2004-2007年度无偿献血奉献金奖;2006-200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无偿献血金奖。在献血的队伍里,一个残疾人获此殊荣,我不知全国有多少,全省有几个?但就娄底市范围来说,他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周新忠于1975年生于新邵县寸石镇一个贫困的农家,刚降临人世10个月,就患上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家境的贫寒,这朵刚刚吐蕊的花蕾被狂风暴雨摧残,从此落下终身遗憾。周家父母中年得子的喜悦顿时消失了,惨淡的愁云终日笼罩在脸上,周家四姊妹,他可是唯一的儿子,三分地里一棵苗啊!拖着这个残疾的幼儿,父母更不敢想象今后漫长的人生如何度过。
从此,在那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一个身材瘦小的孩子,拐着病残的右腿,拔猪草,拾柴禾,捡稻穗……
只要有阳光,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小草!残疾的孩子在父母眼里是一样的骨肉,虽然四姊妹的入学给了父母沉重的负担,但周新忠也和姐姐们一起上学了。
初中毕业时,大姐、二姐相继出嫁,周新忠尽管品学兼优,但他觉得该停学了,该为父母分担一分力了。这时,也有邻居劝他父母:“这孩子反正是个残疾,再读下去也是这个命。”周新忠真的就告别了学校,开始打零工,学厨艺,搞修理,业余时间还学着画漫画……
到了1995年,吃苦耐劳的年轻人经在涟钢工作的亲戚介绍,被涟钢福利公司招收为合同制工人。由于表现突出,周新忠担任了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可好景不长,2001年该车间由于产品无销路,大部分职工下岗,周新忠每月只能拿百多元生活费过日子。恰在这时,他年迈的父亲也由于过度劳累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残疾的儿子。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周新忠憋了一口气跑到公司,打了个辞职报告,也没说明具体情况,领回了几千块钱,打点了家里的一些事情,外出打工去了。
第二年,他从外地打工辗转来到娄底街头,在热闹的路口见到一大堆人在围观着什么。走近一看,只见一辆义务献血车停在那里,车厢旁贴着一张横幅,上面大书娄底各大医院O型血告急。一身白大褂的年轻女工作人员手握半导体喇叭,边宣传边散发传单。周新忠要过一张,原来这一天是世界无偿献血宣传日。宣传日碰上O型血告急,周新忠的眼前有些恍惚,恍惚目睹产妇失血痛苦的呻吟、手术台上重症患者苍白的面孔、车祸重伤者失望的眼神。
奇怪的是这献血车前围观者多,上车者少。周新忠好像有点急了,根本忘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奋力就上了献血车,捋起袖子对着工作人员说,“抽,给我抽,我是O型血。”工作人员验过血型后,看到他单薄的身子,抽了300毫升就拔出了针头。
周新忠看着自己殷红的血液流出来后,没有晕眩与疲惫的感觉,只是有一种做好事的快乐。夜幕降临之际,他兴致勃勃地回到家中,把这事告诉了年过花甲的母亲。母亲半天沉吟不语,她既为儿子义务献血的义举感到自豪,又担心着儿子的身体营养不足,末了才缓缓地说道:“孩子,吃一只鸡也补不起一两血啊!”
周新忠看到母亲一脸疑惑的神态,就拍了拍她的肩头说:“妈妈,定期献血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呢!何况我很年轻,能挺得住。”
从此,周新忠无论是南下广东还是北上内蒙,只要有机会,他都慷慨地献出自己宝贵的鲜血。2005年夏季的一天,正在包头一酒家做厨师的他,在下班的路上又看到了娄底街头的一幕,又是O型血告急。周新忠条件反射似的挤进去,慷慨地献血400毫升。在他的感召下,同血型的龚勇、徐涛章也纷纷参加这一行列。从此,他俩也长期成为义务献血者。
周新忠义务献血小有名气后,每逢娄底市“6·14”世界无偿献血日活动,他不论身在何处,都会提前赶回参加。他勤劳、朴实、善良的品德感动了无数的人,其中包括一位善良温柔的女性周湘和,2007年3月,她勇敢地与周新忠组成了新的家庭,租下了王家小区内的一个门面,从事液化气运送和煤气管道维修等小本生意。周新忠不论严寒酷暑,扛着罐子爬高楼修灶具,每天靠艰苦的劳动挣得三五十元一天。在那间杂乱的门面内,我见到了他那70多岁的老母,老人家含泪向我介绍着儿子如何吃苦,如何孝顺的感人事例。他妻子负责联系、料理店内的事务,一个养女在饭店打工。一家四口虽然并不宽松,但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周新忠在艰苦的劳作之余,仍一如既往地参加义务献血。不料有一次,他背着家人献血后被老婆挡在了门外。
周新忠自从安顿下来之后,每月坚持献血一次。由于次数太多,有时只好背着家人去参加。不料有一次被妻子碰了个正着,妻子吓了一大跳:“这么沉重的家庭压力,超量的劳动强度,身子垮了,这个家怎么办?”她气得天刚黑就关灯入睡了。周新忠拖着疲惫的残腿回到家里,喊破嗓子也不见开门。这已是隆冬季节,他徘徊在大街小巷,像个流浪汉似的。阵阵寒风袭来,冷得直打哆嗦,就一头钻进了路旁的一家网吧。身子暖和之后,冷静一想,这事瞒着她的确不应该,可又怎么说服她呢?脑子闪过这一念头,就干脆玩起电脑来。一大半夜功夫,他把献血的意义、对身体有无影响等资料收集齐了。第二天凌晨门一打开,周新忠像个犯人面对法官似的站在妻子面前,双手递上他搜集来的资料,就一头钻进了店里。
吃中饭的时候,妻子边给他挟菜边抽泣着说:“你给我看这么多东西,可人家献血的都是健康人啊,而你是个残疾人!”
没想到周新忠一听这话就激动起来,“我是个残疾人,可我的血不一样也是红的吗?我的血是O型血,我的血不残疾!”说到这他冷静下来,搁下筷子,用手去揩妻子的眼泪:“老婆,说不定我的血,能让好多的人起死回生,能让好多可能残疾的病人不残疾呢!我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的痛苦。”
妻子破涕笑了:“在我心里,你从来就没残疾过!”从此以后,他的行动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008年10月,一涟源来市中心医院生产的产妇大出血,全家人急得团团转,又因经济困难拿不出钱买血。医生只好劝她丈夫献血,她丈夫体质差无法满足供血量。正经过医院的周新忠听说后立即赶去,与他沟通后,竟冒名顶替献出400毫升后,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人群中。
周新忠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仅机采血小板就有20次,每采一次近两个小时。时间一长,他残疾的右脚一阵阵发胀,又不能动弹,有时痛得大汗淋漓。可他坚忍着,从不呻吟一声。
去年,周新忠良好的社会口碑,感动了涟钢福利公司的现任领导,又破例再次招收他为合同制工人。在这个残疾人福利企业里,他好象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他面对新的环境,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人生新的坦途。他一边勤奋工作,一边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继续着义务献血的同时,又报名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员,获得批准,只要配型成功,他准备随时应召为不幸者捐出骨髓。
周新忠,一个从小残疾的人,却历练出了健康的体魄,又以宝贵的O型血挽救着许多不幸者的生命,奏响人生价值的最大强音。谈及今后的打算,他乐观而自信地表示:“根据规定,男性献血年限可达55岁。我还只有35岁。以后的岁月还很长。20年后,我将成为金牌获得者中的金牌。”
呵!周新忠,芸芸众生中平凡而伟大的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