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成本管理法是新形势下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本文通过阐述作业成本管理法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其在我国建筑企业中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筑企业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 建筑工程
作业成本管理法是适应于现代制造环境而产生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己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规模、制造化、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伴随着新理论、新材料、新思想、新的经营模式等的出现,同时面临着加入WTO后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我国建筑企业采用全新的经营决策理念,这就为施工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作业成本管理法的相关理论综述
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成本管理)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的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促使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操作:如图1所示。在这种成本体系中,成本的流动过程为资源成本转化为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再转化为产品成本。
图1 成本的流动过程图
作业成本管理主要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摊标准,在传统成本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是采用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首先分摊到各个生产部门,再按生产部门确定费用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在作业成本管理制度下,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用归于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确定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
二、建筑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生产管理发展表明,建筑行业与制造业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二者均存在着共性。例如生产过程的流水性、物流管理的同一性,企业价值链的同一性、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同一性等。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这几方面的发展及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实施的可能性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西部的建筑企业面对竞争的建筑市场,其外部的交易成本不断增加,企业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在建筑产品成本中的比例大大提高,尤其是对企业整体资源配置成本比例还会得到更大的提高。那么在各项目之间、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之间间接成本的准确分配和分配基础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产生更有效和精确的成本信息的影响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强调的分配基础多元化和重视资源耗费、作业和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则能很好地解决此难题。
2、企业规模的提高,企业制造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随着新理论、新材料、新思想、新的经营模式等的出现,促使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不再只局限于普通的工程产品,而会使建筑企业的经营范畴和服务类型都将更为丰富。面对建筑产品服务类型的多样化,企业的决策就会要求在多样化的产品中准确地定位产品的功能(利润)/成本比率和产品组合的成本情况,因此,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将来制造化程度更高的建筑企业都具备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应用必要条件。
3、在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文件中,明确地把我国建筑企业分为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三种层次,而就其分类标准和新资质组织模式来看,给施工企业特别是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
三、建筑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1、實施作业定位
根据作业链的思想,作业鉴别人员应该仔细地鉴别建筑企业的如下作业:与客户(业主)的作业,与材料供应商、预制构件供应商的作业,管理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的作业,施工机械的作业,劳动力作业,与分包商的作业以及设施作业。
2、实施企业价值链分析
依据建筑施工企业的作业链和其施工流程,建筑企业的全面作业可以从投标(营销)到与客户交货(竣工结算),在其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分段得到一个反映企业主要作业的客户响应时间。
3、施工企业资源耗费的识别及分类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间接费用类别大体如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折旧费用及税金、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检验试验费、排污费、工程保护费等。
建筑施工企业资源耗费分类的确定原则如下。
(1)要把握好价值高、差异性大或者其耗用方式与传统分配基准相关的资源耗费类别。
(2)可以参照企业的预算来进行作业耗用资源费用的归集。
4、先进管理思想和组织建设
作业成本管理是作业管理的深化和跃迁。一方面它可以结合价值工程、供应链思想、物流管理思想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的建筑生产流程和建筑作业链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识别,使企业的作业定义更为科学和准确。另外一方面,通过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提供的建筑生产作业成本信息,进一步从单个建筑作业、作业之间、企业整体的作业流程等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进行作业合理化和流程重组。
其实施的主要步骤如下。
(1)建立作业中心,认定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
(2)建立各建筑生产作业成本控制系统;
(3)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计算实际作业成本并且分析差异;
(4)利用作业及作业成本信息进行业绩评价和改善经营决策。
四、作业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实施
作业成本理论的最重要观点就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引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来确定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其计算原理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通过作业的成本核算来追踪成本核算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在建筑工程中,以工序为主要对象的成本管理类似于作业成本管理中作业的概念,可以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减少以项目为对象的成本管理的弊端。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步骤如下。
(1)辨认施工过程中的各个作业工序
工序是构成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最基本的研究环节,按照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各个工序予以确认。
(2)选择适当的作业动因,建立成本分摊方程式
在归集相关成本后,应当选择适当的作业动因,建立成本分摊方程式。该方程式的意义将为每一个工序实际或预计成本,依据实际或预计作业水平,计算出每一工序作业成本分摊率,亦建立成本与单位作业动因之间的关系。
(3)将成品分摊到不同产品
由成本分摊率可以得到产品消耗每一工序的作业成本。将产品消耗到每一作业库的作业成本汇总,则可以将产品消耗的各个工序的作业成本汇总,将全部的间接费用归集分摊到不同的建筑物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物产品消耗的直接成本,计算各个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总之,作业成本管理法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对项目施工成本的准确核算,优化施工业务流程,减少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增值作业,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等目标,应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馨.钟育红.浅谈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3).34
[2] 罗婷婷. 作业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实施浅谈[J]. 城市建设, 2010(27).12
关键词: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 建筑工程
作业成本管理法是适应于现代制造环境而产生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己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规模、制造化、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伴随着新理论、新材料、新思想、新的经营模式等的出现,同时面临着加入WTO后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我国建筑企业采用全新的经营决策理念,这就为施工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作业成本管理法的相关理论综述
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成本管理)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的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促使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操作:如图1所示。在这种成本体系中,成本的流动过程为资源成本转化为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再转化为产品成本。
图1 成本的流动过程图
作业成本管理主要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摊标准,在传统成本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是采用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首先分摊到各个生产部门,再按生产部门确定费用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在作业成本管理制度下,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用归于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确定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
二、建筑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生产管理发展表明,建筑行业与制造业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二者均存在着共性。例如生产过程的流水性、物流管理的同一性,企业价值链的同一性、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同一性等。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在这几方面的发展及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实施的可能性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西部的建筑企业面对竞争的建筑市场,其外部的交易成本不断增加,企业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在建筑产品成本中的比例大大提高,尤其是对企业整体资源配置成本比例还会得到更大的提高。那么在各项目之间、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之间间接成本的准确分配和分配基础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产生更有效和精确的成本信息的影响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强调的分配基础多元化和重视资源耗费、作业和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则能很好地解决此难题。
2、企业规模的提高,企业制造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随着新理论、新材料、新思想、新的经营模式等的出现,促使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不再只局限于普通的工程产品,而会使建筑企业的经营范畴和服务类型都将更为丰富。面对建筑产品服务类型的多样化,企业的决策就会要求在多样化的产品中准确地定位产品的功能(利润)/成本比率和产品组合的成本情况,因此,当今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将来制造化程度更高的建筑企业都具备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应用必要条件。
3、在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文件中,明确地把我国建筑企业分为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三种层次,而就其分类标准和新资质组织模式来看,给施工企业特别是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
三、建筑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1、實施作业定位
根据作业链的思想,作业鉴别人员应该仔细地鉴别建筑企业的如下作业:与客户(业主)的作业,与材料供应商、预制构件供应商的作业,管理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的作业,施工机械的作业,劳动力作业,与分包商的作业以及设施作业。
2、实施企业价值链分析
依据建筑施工企业的作业链和其施工流程,建筑企业的全面作业可以从投标(营销)到与客户交货(竣工结算),在其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分段得到一个反映企业主要作业的客户响应时间。
3、施工企业资源耗费的识别及分类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间接费用类别大体如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折旧费用及税金、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检验试验费、排污费、工程保护费等。
建筑施工企业资源耗费分类的确定原则如下。
(1)要把握好价值高、差异性大或者其耗用方式与传统分配基准相关的资源耗费类别。
(2)可以参照企业的预算来进行作业耗用资源费用的归集。
4、先进管理思想和组织建设
作业成本管理是作业管理的深化和跃迁。一方面它可以结合价值工程、供应链思想、物流管理思想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的建筑生产流程和建筑作业链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识别,使企业的作业定义更为科学和准确。另外一方面,通过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提供的建筑生产作业成本信息,进一步从单个建筑作业、作业之间、企业整体的作业流程等角度进行管理决策,进行作业合理化和流程重组。
其实施的主要步骤如下。
(1)建立作业中心,认定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
(2)建立各建筑生产作业成本控制系统;
(3)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系统计算实际作业成本并且分析差异;
(4)利用作业及作业成本信息进行业绩评价和改善经营决策。
四、作业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实施
作业成本理论的最重要观点就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引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来确定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其计算原理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通过作业的成本核算来追踪成本核算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在建筑工程中,以工序为主要对象的成本管理类似于作业成本管理中作业的概念,可以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减少以项目为对象的成本管理的弊端。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步骤如下。
(1)辨认施工过程中的各个作业工序
工序是构成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最基本的研究环节,按照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各个工序予以确认。
(2)选择适当的作业动因,建立成本分摊方程式
在归集相关成本后,应当选择适当的作业动因,建立成本分摊方程式。该方程式的意义将为每一个工序实际或预计成本,依据实际或预计作业水平,计算出每一工序作业成本分摊率,亦建立成本与单位作业动因之间的关系。
(3)将成品分摊到不同产品
由成本分摊率可以得到产品消耗每一工序的作业成本。将产品消耗到每一作业库的作业成本汇总,则可以将产品消耗的各个工序的作业成本汇总,将全部的间接费用归集分摊到不同的建筑物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物产品消耗的直接成本,计算各个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总之,作业成本管理法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对项目施工成本的准确核算,优化施工业务流程,减少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增值作业,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等目标,应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馨.钟育红.浅谈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3).34
[2] 罗婷婷. 作业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实施浅谈[J]. 城市建设, 201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