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想说爱你也容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阅读是恒河的水,我沐浴其中,得到神秘的体验。从水中走出,我已不是原来的我,我得到了新的生命。”由此可见,阅读是很自我的,需要自我“沐浴其中”。所以,阅读教学的成功首先表现为学生个体初读的有效。但现实中,初读并不被教师所重视。机械的语言,僵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热情,没有期盼,没有趣味,看着着实让人心痛。初读,真的就该这般“老师不疼、学生不爱”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几年来的实践,我的办法只有一个字:变。变换说法,变换要求,变换形式。于是,初读因为变化而可爱。
  一、换个说法,课堂的空气于是润泽起来
  好的幸福的教育应当是润泽人心的。我们的初读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心情,让学生感受朗读的美好、课堂的美妙。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著名儿童作家金波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在形象美与内在精神美。教学本课,重要的是带领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欣赏美,让课堂交织美的旋律。初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金波有一本书《和树谈心》,今天咱们学的课文就是他用目光、用心灵和树的一次谈心,他也想成为树上的一片叶子,他想和树上的叶子一样美丽。你想做一片美的叶子吗?”在学生点头回应后,我说:“那就用你朗读的声音、用你朗读的表情告诉我们吧!”观察学生,学生的心显然已融入了课文中,眼神里似乎有和金波爷爷一样对树凝望的深情。感动中我由衷夸奖:“你们在读书,老师在读你们!看,××的脸上,充满了对美好的陶醉、向往!××的声音同样美好,老师感觉那美的叶子就在眼前!”这么一说,我发现,孩子们读得更加起劲了,摇头晃脑,沉浸文间。此刻还需再强调什么“要认真读书,要注意表情”吗?
  二、换个要求,学生的兴趣于是被点燃
  “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志和力量。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写蒲公英的种子们对太阳公公的嘱咐产生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孩子们很爱读这样的课文,在教师教之前,已经读了好多遍了。但是读得是否正确呢?在课堂上还能静下心来再多读几次吗?在教学时,我与学生首先来了个“同步不同声朗读”(即一起读,教师发声,学生默读不发声)。我用夸张的语气一朗读,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进来。读完,我出其不意地问:“读错一个的,请举手。”部分孩子举起了手。“读错两个的,请举手。”又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没读错的举手。”大部分孩子举起了手。我用夸张的语气表扬道:“恭喜你们,你们过了第一关——读正确。第二关要不要尝试?”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闯关的热情带动起来,纷纷想冲刺第二关,我又说:“好,第二关——读得有感情!祝你们闯关成功。”孩子们捧起书个个开开心心地读起来。
  三、换个形式,读书的效率明显在提高
  “熟悉的路上无风景”,初读也是如此。如果初读课文总是固定程式,日复一日,学生对阅读即使有再高的热情也会被磨蚀。所以,变个花样,换换形式,学生才能在“陌生化”的学习丛林里捡拾起一串串的惊喜。于永正老师教学《全神贯注》时,在安排学生自由读、默读、小组读、“开火车”轮流读后,出其不意地安排了一次比赛读——与老师的熟练比,与老师语气节奏的处理效果比。从来没有过的学习形式一下子点燃了学生想“超越老师”的激情,课堂进入了高潮。所以,变换形式,让学习方式契合学生的心理,初读也可以那般山重水复、云卷云舒。
  《石榴》最后一段是写石榴的样子与味道的,学生的朗读始终不能到位。难道还是走示范读的老路?或者我们可以在初读时换换形式。
  在读“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时,我开始了“串场”处理:怎么剥?轻轻地——(生轻读)“剥开外皮”;慢慢地——(生慢速再读)“剥开外皮”;想吃吗?迫不及待地——(生又读)“剥开外皮”。什么样的子儿——“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看仔细了——(生再读)“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什么样的——“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开始品尝了,我又“串”起来:看了这么多再不让你吃,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学生会心一笑后接着读——“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嚼”字没强调),我点拨: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再嚼——(重读“嚼”字)“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感觉不够味,我又启发:怎么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这么快,是尝不出味道的,再嚼——(生放慢了速度,添进了情感)“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读书结束,我和学生讨论:这段练习对我们今后的朗读有什么启发?于是,“在理解中朗读,朗读要表现理解”的经验便沉淀下来。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面对学生的朗读,只要我们用心,想法子、变路子,初读让学生爱上也容易。而且,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孩子朗朗的读书声,难道不是最美妙的音乐吗?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自2003年我国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以来,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数字电视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民初大量留美学生进入东大,由于个体活动与学术的必然联系带来大学整个学术气氛、办学模式的美国化倾向;留美知识分子以美国所受的教育训练,在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大
本刊讯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巨暖洁具批发中心由双港西路273号旧址搬迁至浙西五金城1—15号。新店扩大了营业面积和仓库面积,可以更方便地陈列产品。
全球努力挑战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碳公平”如何塑造?12月10日,在哥本哈根会议主会场,中国资深学者联合举办边会,科学重塑“碳公平”理念,研究方法与结论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认同
现代社会,人们花几十元钱买一个装帧精美的笔记本,却不愿选择一本同等价位、内容丰富的图书。当然,这不能完全怪罪于索然无味的封面,但不可否认,书籍封面设计确实是激起人们购买欲望至关重要的一环。  来自英国的企鹅出版社已经78岁“高龄”,可这并不代表他的“相貌”会随着年龄老态龙钟。富有才华和创造力的设计师们为企鹅图书的装帧设计不断推波助澜,除了平装书,手绣、布面、烫花、拼贴、纹理……企鹅图书早已不是“平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从妈妈生病,爸爸悉心呵护这一平实朴素的日常小事入手,描写父母之间平凡普通的生活点滴,揭示作者对真爱的理解和感悟。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但人类冲突及冲突化解是一种文化现象,当代和平必须产生于世界文化的创造性对话之中。积极的和平意味着一种合作体系,人类能在其中向着一种和谐社会的美好方向持续发展。国际教育交流应该从自身及其对方的文化中汲取有关和平的理念,促进世界和平。国际教育交流是跨文化对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和平机制和手段,应该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和发挥。
所谓体验式教学,即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现或还原,为学生营造一个亲身经历的机会,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一套语文知识系统的教学模式。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宫廷用品并不是文物保护和研究重点,但现存这个品类却成为了拍场上的“大热门”。
目的:探讨滋阴润肠类中药配伍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玄参、火麻仁、桃仁、炒菜菔子、枳壳、槟榔、决明子、生白术等)用通便汤治疗。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