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在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太行山上战天斗地,开凿出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此红旗渠的精神在中原大地上广为传颂。
几十年后,本文的主人公李坤,一位靠销售起家的太行人;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创业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铸造出一块响铛铛的红旗渠品牌,今天他已成长为一名拥有资产几十个亿的汽配集团董事长。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镇的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采访,有幸见到这位传奇人物⋯⋯
汽车零部件产业一直是河南省林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切实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全面推进产业升级,近两年,林州市政府提出对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整合,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成为林州市的首要任务。
构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引进重点项目的载体,是产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总规划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有205家,已形成了以钢铁、铝电为基础,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导的系统化的产业链,而逐步培育光伏产业和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今年前4个月,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情况通报中,林州市产业集聚区完成的投资总额位居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的第一位。
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依托林州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大环境,从一名拎包销售汽车配件的小职员做起,依靠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开拓创新,公司从初始注册资本50万元到现在的1.5亿元,其中的艰辛只有他知道; 2009年7月17日公司正式全资收购林州市铸园机械有限公司,并邀请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中太,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秘书长、一汽铸造研究所所长马顺龙,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佟国栋等专家莅临林州,参加一铸(林州)工业园发展规划及项目建设论证会。
会上,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正式和一汽铸造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一汽铸造林州工业园,预计年产30万吨,销售收入将近30亿元。
回首创业牢牢抓住铸造产业
1997年,销售员李坤从做销售汽车零部件开始,就梦想建立自己的现代化生产王国。
2002年春天,他在去青岛送货途中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左腿股骨粉碎性骨折。在卧床伴着伤痛且孤独的日子里,他趴在病床上设计产品标识和企业商标。
2005年2月,他完成了“安鼎”的商标注册,同时,他设计的产品包装也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林州市汽配产品无包装、更无专利包装的空白。安,预示着企业发展平安、产品安全;鼎,代表铸造历史源远流长、企业的诚信理念。产品包装的注册,提升了企业的诚信度与产品的可靠性,随之拉动了销售局面的根本转变;过去给别人送货,人家未必认可,现在顾客主动上门购买,产品供不应求。
这一转变,坚定了李坤抓产品质量的决心。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产品就好比企业的脸面,质量是企业竞争获胜的核心,是建立长期稳定销售关系的基础。在整个销售环节中,产品质量占到70%,销售人员的人格魅力大约只占10%,剩下的20%就看个人的勤奋与努力了,例如拜访客户的次数,公共关系的维系等。
2008年4月,他发起成立林州市汽配产销联合体,以“安鼎”品牌为纽带,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引导林州汽车零部件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2004至2006年期间,李坤瞄准目标,坚持企业长期从事铸造业的方向,即便在准备成立母公司、确立多元发展方向的阶段,李坤仍牢牢把握铸造产业,不曾动摇丝毫。母公司通过股权运作建立了河南红旗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拟控股河南安鼎铸造有限公司,并推进了铸造公司上市,尽管地产和金融业一向被认为是企业做大做强不可缺失的重要支柱,然而李坤的企业依然延续既定的方向不曾改变产业布局与既定的整体思路,使得传统产业,装备制造,高科技等产品得以梯次发展。
今天航母式的旗舰阵容—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正是当年李坤远见卓识、始终坚持的结果与收获。
突出创新开发节能产品
在多年的市场打拼中,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直是善于思索、勇于创新的李坤在思考的问题;一家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牢牢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拥有自己的原创技术与品牌。
2009年2月,李坤正式组建了河南中汽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组建之初,李坤就把企业定位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提高产品综合价值的层面上,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国家资源为企业使命。为此,他与减阻节油器专利发明人接触,商议转化专利项目,最终采取果断措施,一举买断减阻节油器国家7项专利,这是李坤又一明智的抉择。
特别是当李坤了解到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完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并且是填补当下国内空白的高效汽车节能产品时,李坤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预测眼光,迅速开展项目的前期筹备,公司当即注资2000万元,拓地5万平方米,使年产20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迅速上线,为高科技成果转化步入实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被河南省“双百工程”定为重点工业项目,同时被列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2009年,中汽节能项目获河南省政府奖励资金,相关人员荣获河南省百名科技创新人物、十大科技标兵等荣誉称号。
如今这个获得多项发明创新与节能技术专项大奖的成果,已成为国内唯一通过交通部、公安部等5处国家级权威机关检测认证的汽车安全节能产品,节能率达到19.9%至29%,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6月16日,年产8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生产线的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公司全年投资1.4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达1.23亿元。6月份投产后仅两周就实现销售收入710余万元, 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383万元。2010年1月,二期工程10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动工,今年9月份将正式投产。
围绕中汽节能产品销售,集团公司计划实施“千城万店”战略,在地级市设立汽车销售网。在原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向购买节油器者提供系列服务,比如洗车、汽车保养、汽车坐垫、贴膜等服务进行打折甚至是免费提供。省城直营店今年7月底开业,明年公司预计开设10家直营店,后年该项举措将全面铺开……
联合发展汽配国美模式
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着力整合汽配铸造资源的产业政策,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对林州市现有同类同质化汽配生产企业联合重组,积极推进林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联合铸业的目标就是要做林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领军企业。公司的口号是:海纳百川,联合发展,缔造铸业航母!这一切在相当程度上逐步改变了林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并且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2009年间,李坤对林州400余家驻外省市汽配直销点进行了筛选,导入VIS系统,采取特许直营(连锁)的方式在全国建立了150余家联销网点,被誉为“汽配界的国美模式”。
支撑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制造业务流程、营销业务流程和物流业务流程三个基点。
(1)制造业务流程。联合铸业公司先后对3家基础条件好,有一定技术水平,设备比较齐全,但管理不善、市场销售不畅的同行企业进行了收购。并选择了26家经营理念相似,产品互补性强,工艺先进,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同行企业进行强强联手、紧密合作。
(2)营销业务流程。销售管理的核心是营销渠道的畅通,为此联合铸业公司分别以“红旗渠”、“安鼎”、“一铸”和“铸二”4个注册商标设立4个品牌事业部。董事长李坤根据多年的市场销售经验,科学合理的选择联销网点和经销区域。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导入VIS系统,构建全国联销网络。
(3)物流业务流程。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制造业和销售业的纽带。已正式投入使用的联合铸业公司总部储运基地占地8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日常外协产品的质检、分类和中转;同时,公司在位于省城设立了林州汽配郑州物流港,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产品包装和物流配送。
2009年7月,河南中汽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与林州市铸园机械有限公司完成股权置换和资产重组。今年4月,铸园公司与一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河南红旗渠汽车有限公司,现在已着手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的准入条件,开始进行汽车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工作。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李坤胸有成竹地说,把集团公司建成一家名副其实的汽配龙头企业和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推进林州汽配铸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还可整合带动100家以上的中小型汽配生产企业走上专业化生产、集团化经营的道路,进而把林州建设成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培育文化传承红旗渠精神
经过政府授权,集团公司拟注册成立的多家子公司将使用红旗渠品牌,而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必将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石。
集团董事长李坤对注册红旗渠联合铸业,对企业精神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联合铸业,秉承共创、共有共赢是企业发展的理念。”具体来讲:共创,顾名思义就是共同创造,强调企业的合力和凝聚力;共有是主题,劳动成果大家共同拥有;共赢,就是共同实现企业的价值和个人价值。
李坤就此还特别谈到了企业股权,如何实现“共有”发展目标。
李坤有弟兄两人,长兄从事保险行业;李总虽与妻子共同创业成立铸业公司,但妻子如今已全职在家照顾家人;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企业基本上处于李坤一肩挑的状态,企业管理中基本上没有家族成员。个人在集团公司中占有绝对控股,同时赋予每个分公司实际经营管理人一定的股权。聘请的经营责任人拥有5%至10%的股份,作为各个子公司法人代表,负责日常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聘用,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念,公司实行股权集中在河南红旗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EO将拥有5%至10%的股权,个人发展空间很大
企业管理遵循“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准则,以目标导向对员工实行弹性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员工。在这一管理进程中,员工接受着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成长的宽松型管理模式。而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中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范制度,具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与跟踪绩效。
据李坤介绍,目前公司制定了多种指标。经营单位有经营指标,非经营单位也有相应的考核指标。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年度内招聘了多少新员工,其中招聘技工有多少,中级、高级技工有多少,工程师有多少。而且部门还要留住人才,并不断进行人才回访,留住了多少,流失了多少,发挥作用的多少,招聘的新员工担任的重要岗位人数所占的比例有多少等一系列考核指标。使公司有据可查,员工有章可循,使企业的发展健康而有序。
科学规划共谋发展宏图
据悉,联合铸业公司对未来发展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谋划。
横向发展的主要生产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实现“两个百万吨”的生产目标,即建立两个百万吨汽车铸造基地:
一个是汽车铸件,林州是中国汽车铸件产业基地,联合铸业公司要实现汽车铸件年产量100万吨的目标;第二个是实现特种铸件100万吨,特种铸件主要包括风电、风力发电底座、机床床身、高铁铸件、航运业轮船甲板、交通业路桥保护器等。到“十一五”末,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铸造企业集团,并向整车制造业发展。
纵向发展主要是形成自主产业链。进一步控制上游原材料资源,基地依靠林州生铁矿本身的含磷量优势,被国家发改委、中国铸造协会联合命名为“中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钢铁公司采取控股或参股的方式,采用先进的短流程工艺,即把钢铁公司生产的高炉铁水,直接运输到铸造生产线上,进行调制后浇筑成型。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减少二次融化,比较节能环保,
下一步,公司将邀请证券公司进行上市咨询服务,积极筹备主业上市,重新架构企业发展框架。现已组建了河南红旗渠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汽车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轴承有限公司、林州市红旗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及中锐凯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通过集团股权控股的方式,最终组建成立红旗渠控股集团。
心系乡亲热心公益事业
李坤是林州市合涧镇人,早年就读于林州市一中。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李坤与高校失之交臂,至今李总依然怀有没能圆大学梦的遗憾。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他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关注那些因为贫困而无法完成学业的莘莘学子。2009年7月,李坤从母校了解到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时,当即决定设立红旗渠助学基金,将首笔资金10万元送到林州市一中,帮助考入大学的贫困生顺利进入高校学习。李总坦言,尽管企业还处于艰苦创业阶段,但他不想让母校的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他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并发动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红旗渠助学基金事业。
2010年,公司继续与母校携手资助贫困学生。在原来设定的首批捐款资助30名学生3年、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生活的基础上,公司再定向分三个批次扶持初中部3人、高中部3人、高中考入大学3人。同时公司将设专人跟踪这9名学生的个人情况,建立较为详细的资助档案,不是一次性资金扶持,而是根据情况调整资助额度,保证初中、高中学生完成中级教育顺利进入大学学习,使新入校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而身为人父的李总,却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深感惭愧。由于工作原因,李坤基本上全部时间都关注在企业发展上,很少顾及孩子的教育;他没有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越的贵族式教育,而是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艰苦朴素,低调生活;李总非常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不强制规划孩子的未来发展,和天下所有的普通父母一样,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是家长最大的心愿。
在采访过程中,李总也谈到实现个人价值的问题,他强调了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问题。也许是父母信仰宗教,从小他也耳濡目染,向善之心、扶贫济困便成为他的做人信条。李坤听说公司员工要为家人进行肾脏移植手术,当即拿出部分医疗费用;看到报纸上寻求帮助信息,他会委派身边工作人员匿名前往表达爱心,尽其微薄之力;他不仅孝顺父母,也时刻关注社会上无人照顾的老人,他预计将来组建辅助团队,建立老年公寓,真正实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
李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彰显着人类最善良朴实的人性光辉。这就是李昆,一位打造红旗渠品牌的太行山汽配人。
几十年后,本文的主人公李坤,一位靠销售起家的太行人;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创业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铸造出一块响铛铛的红旗渠品牌,今天他已成长为一名拥有资产几十个亿的汽配集团董事长。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镇的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采访,有幸见到这位传奇人物⋯⋯
汽车零部件产业一直是河南省林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切实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全面推进产业升级,近两年,林州市政府提出对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整合,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成为林州市的首要任务。
构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引进重点项目的载体,是产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总规划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有205家,已形成了以钢铁、铝电为基础,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导的系统化的产业链,而逐步培育光伏产业和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今年前4个月,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情况通报中,林州市产业集聚区完成的投资总额位居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的第一位。
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依托林州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大环境,从一名拎包销售汽车配件的小职员做起,依靠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开拓创新,公司从初始注册资本50万元到现在的1.5亿元,其中的艰辛只有他知道; 2009年7月17日公司正式全资收购林州市铸园机械有限公司,并邀请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中太,中国铸造协会汽车铸件分会秘书长、一汽铸造研究所所长马顺龙,一汽铸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佟国栋等专家莅临林州,参加一铸(林州)工业园发展规划及项目建设论证会。
会上,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正式和一汽铸造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一汽铸造林州工业园,预计年产30万吨,销售收入将近30亿元。
回首创业牢牢抓住铸造产业
1997年,销售员李坤从做销售汽车零部件开始,就梦想建立自己的现代化生产王国。
2002年春天,他在去青岛送货途中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左腿股骨粉碎性骨折。在卧床伴着伤痛且孤独的日子里,他趴在病床上设计产品标识和企业商标。
2005年2月,他完成了“安鼎”的商标注册,同时,他设计的产品包装也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林州市汽配产品无包装、更无专利包装的空白。安,预示着企业发展平安、产品安全;鼎,代表铸造历史源远流长、企业的诚信理念。产品包装的注册,提升了企业的诚信度与产品的可靠性,随之拉动了销售局面的根本转变;过去给别人送货,人家未必认可,现在顾客主动上门购买,产品供不应求。
这一转变,坚定了李坤抓产品质量的决心。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产品就好比企业的脸面,质量是企业竞争获胜的核心,是建立长期稳定销售关系的基础。在整个销售环节中,产品质量占到70%,销售人员的人格魅力大约只占10%,剩下的20%就看个人的勤奋与努力了,例如拜访客户的次数,公共关系的维系等。
2008年4月,他发起成立林州市汽配产销联合体,以“安鼎”品牌为纽带,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引导林州汽车零部件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2004至2006年期间,李坤瞄准目标,坚持企业长期从事铸造业的方向,即便在准备成立母公司、确立多元发展方向的阶段,李坤仍牢牢把握铸造产业,不曾动摇丝毫。母公司通过股权运作建立了河南红旗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拟控股河南安鼎铸造有限公司,并推进了铸造公司上市,尽管地产和金融业一向被认为是企业做大做强不可缺失的重要支柱,然而李坤的企业依然延续既定的方向不曾改变产业布局与既定的整体思路,使得传统产业,装备制造,高科技等产品得以梯次发展。
今天航母式的旗舰阵容—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正是当年李坤远见卓识、始终坚持的结果与收获。
突出创新开发节能产品
在多年的市场打拼中,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直是善于思索、勇于创新的李坤在思考的问题;一家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牢牢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拥有自己的原创技术与品牌。
2009年2月,李坤正式组建了河南中汽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组建之初,李坤就把企业定位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提高产品综合价值的层面上,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国家资源为企业使命。为此,他与减阻节油器专利发明人接触,商议转化专利项目,最终采取果断措施,一举买断减阻节油器国家7项专利,这是李坤又一明智的抉择。
特别是当李坤了解到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完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方向,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并且是填补当下国内空白的高效汽车节能产品时,李坤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预测眼光,迅速开展项目的前期筹备,公司当即注资2000万元,拓地5万平方米,使年产20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迅速上线,为高科技成果转化步入实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汽车减阻节油器项目被河南省“双百工程”定为重点工业项目,同时被列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2009年,中汽节能项目获河南省政府奖励资金,相关人员荣获河南省百名科技创新人物、十大科技标兵等荣誉称号。
如今这个获得多项发明创新与节能技术专项大奖的成果,已成为国内唯一通过交通部、公安部等5处国家级权威机关检测认证的汽车安全节能产品,节能率达到19.9%至29%,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6月16日,年产8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生产线的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公司全年投资1.4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达1.23亿元。6月份投产后仅两周就实现销售收入710余万元, 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383万元。2010年1月,二期工程100万套汽车减阻节油器动工,今年9月份将正式投产。
围绕中汽节能产品销售,集团公司计划实施“千城万店”战略,在地级市设立汽车销售网。在原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向购买节油器者提供系列服务,比如洗车、汽车保养、汽车坐垫、贴膜等服务进行打折甚至是免费提供。省城直营店今年7月底开业,明年公司预计开设10家直营店,后年该项举措将全面铺开……
联合发展汽配国美模式
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着力整合汽配铸造资源的产业政策,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对林州市现有同类同质化汽配生产企业联合重组,积极推进林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联合铸业的目标就是要做林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领军企业。公司的口号是:海纳百川,联合发展,缔造铸业航母!这一切在相当程度上逐步改变了林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并且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2009年间,李坤对林州400余家驻外省市汽配直销点进行了筛选,导入VIS系统,采取特许直营(连锁)的方式在全国建立了150余家联销网点,被誉为“汽配界的国美模式”。
支撑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制造业务流程、营销业务流程和物流业务流程三个基点。
(1)制造业务流程。联合铸业公司先后对3家基础条件好,有一定技术水平,设备比较齐全,但管理不善、市场销售不畅的同行企业进行了收购。并选择了26家经营理念相似,产品互补性强,工艺先进,机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同行企业进行强强联手、紧密合作。
(2)营销业务流程。销售管理的核心是营销渠道的畅通,为此联合铸业公司分别以“红旗渠”、“安鼎”、“一铸”和“铸二”4个注册商标设立4个品牌事业部。董事长李坤根据多年的市场销售经验,科学合理的选择联销网点和经销区域。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导入VIS系统,构建全国联销网络。
(3)物流业务流程。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制造业和销售业的纽带。已正式投入使用的联合铸业公司总部储运基地占地8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日常外协产品的质检、分类和中转;同时,公司在位于省城设立了林州汽配郑州物流港,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产品包装和物流配送。
2009年7月,河南中汽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与林州市铸园机械有限公司完成股权置换和资产重组。今年4月,铸园公司与一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河南红旗渠汽车有限公司,现在已着手按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的准入条件,开始进行汽车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工作。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李坤胸有成竹地说,把集团公司建成一家名副其实的汽配龙头企业和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推进林州汽配铸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还可整合带动100家以上的中小型汽配生产企业走上专业化生产、集团化经营的道路,进而把林州建设成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培育文化传承红旗渠精神
经过政府授权,集团公司拟注册成立的多家子公司将使用红旗渠品牌,而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必将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石。
集团董事长李坤对注册红旗渠联合铸业,对企业精神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联合铸业,秉承共创、共有共赢是企业发展的理念。”具体来讲:共创,顾名思义就是共同创造,强调企业的合力和凝聚力;共有是主题,劳动成果大家共同拥有;共赢,就是共同实现企业的价值和个人价值。
李坤就此还特别谈到了企业股权,如何实现“共有”发展目标。
李坤有弟兄两人,长兄从事保险行业;李总虽与妻子共同创业成立铸业公司,但妻子如今已全职在家照顾家人;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企业基本上处于李坤一肩挑的状态,企业管理中基本上没有家族成员。个人在集团公司中占有绝对控股,同时赋予每个分公司实际经营管理人一定的股权。聘请的经营责任人拥有5%至10%的股份,作为各个子公司法人代表,负责日常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聘用,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念,公司实行股权集中在河南红旗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CEO将拥有5%至10%的股权,个人发展空间很大
企业管理遵循“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准则,以目标导向对员工实行弹性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员工。在这一管理进程中,员工接受着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成长的宽松型管理模式。而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中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范制度,具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与跟踪绩效。
据李坤介绍,目前公司制定了多种指标。经营单位有经营指标,非经营单位也有相应的考核指标。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年度内招聘了多少新员工,其中招聘技工有多少,中级、高级技工有多少,工程师有多少。而且部门还要留住人才,并不断进行人才回访,留住了多少,流失了多少,发挥作用的多少,招聘的新员工担任的重要岗位人数所占的比例有多少等一系列考核指标。使公司有据可查,员工有章可循,使企业的发展健康而有序。
科学规划共谋发展宏图
据悉,联合铸业公司对未来发展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谋划。
横向发展的主要生产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实现“两个百万吨”的生产目标,即建立两个百万吨汽车铸造基地:
一个是汽车铸件,林州是中国汽车铸件产业基地,联合铸业公司要实现汽车铸件年产量100万吨的目标;第二个是实现特种铸件100万吨,特种铸件主要包括风电、风力发电底座、机床床身、高铁铸件、航运业轮船甲板、交通业路桥保护器等。到“十一五”末,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铸造企业集团,并向整车制造业发展。
纵向发展主要是形成自主产业链。进一步控制上游原材料资源,基地依靠林州生铁矿本身的含磷量优势,被国家发改委、中国铸造协会联合命名为“中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钢铁公司采取控股或参股的方式,采用先进的短流程工艺,即把钢铁公司生产的高炉铁水,直接运输到铸造生产线上,进行调制后浇筑成型。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减少二次融化,比较节能环保,
下一步,公司将邀请证券公司进行上市咨询服务,积极筹备主业上市,重新架构企业发展框架。现已组建了河南红旗渠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汽车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联合铸业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轴承有限公司、林州市红旗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及中锐凯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通过集团股权控股的方式,最终组建成立红旗渠控股集团。
心系乡亲热心公益事业
李坤是林州市合涧镇人,早年就读于林州市一中。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李坤与高校失之交臂,至今李总依然怀有没能圆大学梦的遗憾。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他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关注那些因为贫困而无法完成学业的莘莘学子。2009年7月,李坤从母校了解到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时,当即决定设立红旗渠助学基金,将首笔资金10万元送到林州市一中,帮助考入大学的贫困生顺利进入高校学习。李总坦言,尽管企业还处于艰苦创业阶段,但他不想让母校的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他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并发动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红旗渠助学基金事业。
2010年,公司继续与母校携手资助贫困学生。在原来设定的首批捐款资助30名学生3年、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生活的基础上,公司再定向分三个批次扶持初中部3人、高中部3人、高中考入大学3人。同时公司将设专人跟踪这9名学生的个人情况,建立较为详细的资助档案,不是一次性资金扶持,而是根据情况调整资助额度,保证初中、高中学生完成中级教育顺利进入大学学习,使新入校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而身为人父的李总,却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深感惭愧。由于工作原因,李坤基本上全部时间都关注在企业发展上,很少顾及孩子的教育;他没有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越的贵族式教育,而是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艰苦朴素,低调生活;李总非常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不强制规划孩子的未来发展,和天下所有的普通父母一样,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是家长最大的心愿。
在采访过程中,李总也谈到实现个人价值的问题,他强调了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问题。也许是父母信仰宗教,从小他也耳濡目染,向善之心、扶贫济困便成为他的做人信条。李坤听说公司员工要为家人进行肾脏移植手术,当即拿出部分医疗费用;看到报纸上寻求帮助信息,他会委派身边工作人员匿名前往表达爱心,尽其微薄之力;他不仅孝顺父母,也时刻关注社会上无人照顾的老人,他预计将来组建辅助团队,建立老年公寓,真正实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
李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彰显着人类最善良朴实的人性光辉。这就是李昆,一位打造红旗渠品牌的太行山汽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