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学区房”社区社会-空间异化的发生机理及效应——以南京为例

来源 :热带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育资源分化导致的居住空间分异不断加深,“学区房”社区尤其是老城区的优质“学区房”社区以其高房价与破旧物质景观、优质教育与低劣居住品质的显著对比,对个人、家庭、社群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方式产生强烈的拉扯与撕裂作用,成为社会-空间矛盾凸显的典型空间之一。文章借用“异化”这一哲学术语,基于对南京的调查,对“优质学区房”社区社会空间特征、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老旧“优质学区房”社区普遍存在外在空间环境与内在社会价值的强烈反差,社会空间关系发生扭曲进而表现出社会-空间异化的现象和特征;2)“优质学区房”社区社会-空间的异化是在住房市场化改革、学区制、东方文化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社区社会-空间辩证统一关系受到冲击激发学区房角色不断衍变,最终引致社会-空间分离对立与自我否定的结果;3)社会-空间异化会带来深刻的社会空间影响,不仅将进一步加剧居住空间分异的程度,而且将增加学区房社区的治理复杂性和更新难度。
其他文献
【目的】为解析盐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代谢与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Luminescence, UWL)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试验以‘蒙原金秋欧李’(Cerasus humilis (Bge.) Sok.)盆栽苗为试材,采用浓度为400 mM、800 mM的NaCl分别进行轻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测定UWL强度和叶绿素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
2020年2月13—14日北京地区出现一次极端雨雪天气过程,利用EC再分析数据、风廓线雷达、气候资料等,采用诊断分析、风廓线产品反演、气候异常分析等方法,对这次伴有复杂相态转换、对流、累计降水量破历史同期极值的极端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异常诊断,结果表明:(1)大尺度低涡、高/低空急流、锋面等天气系统为降水提供良好的背景条件。(2)河北中部的中尺度涡旋,是这次极端雨雪天气的重要成因之一。(3)对流
为了研究热轧钢板的板形瓢曲机理,控制并避免产生钢板瓢曲缺陷。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对热轧钢板横向瓢曲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揭示了材料变形前后由于热不均造成的内应力释放而产生的宏观板形变化的规律。
利用2010—2021年中国气象局灾情直报、地面观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伊犁河谷冰雹时空分布及雹云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5—8月是冰雹高发期,其中6月出现冰雹次数最多且雹暴发展最旺盛;冰雹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6—19时,17时出现最多。(2)冰雹易出现在河谷喇叭口地形的南北两侧,昭苏县的冰雹占伊犁河谷冰雹总数的一半以上,且多为普通单体和多单体风暴,线风暴和超级单体风暴多发在霍城县。(3)反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生产主体在保持土地的经营权不流转的情况下,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类耕、种、防、收等环节,通过整体委托的方式,或者部分委托的方式由第三方组织来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新型生产性服务模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市场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完善,建立多层次、多体系的农业生产托管方式,加强农业生产托管方式的引导,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示
<正>随着“以热带冷”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控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追求“零”缺陷,需要快速锁定并改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基于此,本文对热轧带钢表面的“舌形”裂纹缺陷进行了分析,通过剖析裂纹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锁定裂纹缺陷产生的原因和位置,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希望能避免质量缺陷,减少企业损失。
期刊
利用1960—2020年哈密市6个气象站降雪观测数据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哈密市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降雪异常年的大气环流和水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市降雪中部多、南北少,降雪日数12月最多,降雪量11月最多;降雪量和降雪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主要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减少;降雪以小雪为主,大雪以上量级降雪较少。降雪偏多时,高层偏西急流增强,急流区北扩,中层伊朗副高加强北抬,极锋锋区南压
利用OTT 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站点加密观测资料,分析2019年11月29日张家口地区一次长时间降雪天气过程开始、雪花、稳定强降雪、结束4个阶段的滴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降雪天气过程中微物理参量(降水强度R、数浓度Nt、雨水含量W、雷达反射率因子Z、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演变趋势基本相同,其中开始阶段、稳定强降雪阶段、结束阶段的降水强度、雨水含量、雷达反射率因子受粒子数浓度影响较大
基于2015—2021年近7年乌鲁木齐冬季逐小时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并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对重污染日PM2.5不同增长类型的污染特征、环流形势以及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7年乌鲁木齐冬季PM2.5重污染及以上级别的比例由41.2%降至8.6%,PM2.5重污染天数由63 d降至13 d,超过70%重污染日PM2.5浓度增长分布在60μg·m-3以内。依据PM2.5增长类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