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更新呈“爆炸”式发展、新的行业和领域不断形成,这些对图书馆业务的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现在图书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分析图书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拟采用的措施,并从图书管理的理念、制度和人员三个方面全面剖析高效图书管理创新路径,以供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关键词:图书管理;创新研究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要,必须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也要及时革新管理观念,向受众提供出更加丰富、更加有用的知识,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才能够提升整个图书馆组织的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够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需求。
一、 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图书馆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管理人员像端着“铁饭碗”一样来维持图书馆的日常运行,感觉反正管理的好坏又不会业绩挂钩,只要在这熬得年份多了就会升职,所以对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就带着消极怠慢的 态度。这无疑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团队素质低,管理效率、模式和方法止步不前,缺乏创新和优质模式的引进。
1.2管理体制的落后。目前各地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一般都是采用集中式管理和多元等级结构的方式,由各地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图书馆的人事和经费管理。几乎所有的图书馆只为本系统或者单位开放,导致每个的图书馆都是一个种类多而数量不大的小而全的独立体。所有的图书馆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这无形中造成个资源的重复浪费。
1.3图书管理系统的混乱。在我国很多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虽然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很多的管理系统还是相当混乱的。诸如借书期间的计算混乱,书被借后在系统中还能检索到书在馆,书已还但是在系统中却检索书不在馆。这些现象可以说都体现出了现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混乱。
二、 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进入了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时代,在这一环境中新观点、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出来。这也使得创新管理成为现在图书馆管理变革的内在必要。21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是一个经济转型的时期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这也使得的图书馆的外部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也要根据管理的理念、制度和人员等进行应有的创新。
三、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3.1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与服务意识与管理工作的成效息息相关,在学习型社会的模式下,必须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图书馆必须要建立好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与责任意识。从管理人员自身来看,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认清楚自己的责任,努力的成为复合型、专业型的图书管理人才。此外,图书馆还要建立好完善的选拔培养与竞争机制,根据馆内的实际情况,划定管理人员的重点服务对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形成一种完善的人才梯队。学习型社会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判断力、创造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与责任感的要求都较高,为此,需要鼓励内部的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及时的把握好社会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动情况。
3.2增强图书管理工作的整体创新意识。长期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而落后的工作方法,使许多图书馆工作者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他们墨守成规,按传统办事,视传统和经验为“至宝”,视专家和权威为“上帝”,对于市场需要哪方面文献材料,最前沿学科发展情况如何,图书馆工作是否适应当前形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等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让图书馆工作主动、超前地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而服务的落伍,必将使图书馆工作失去生存的活力和市场。图书馆工作只有努力创新,才能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群众的满意,才能让图书馆工作在社会上“热”起来。
3.3图书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曾经在不同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图书管理工作者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这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许多图书管理部门都将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图书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图书馆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较少。其实,我们只要肯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类似这种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较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无论是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图书馆工作还是图书馆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4 图书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图书馆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应当引入竞争机制,改变在图书馆部门实际存在的“铁饭碗”现象,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鼓励创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劳动报酬、晋职严格挂钩。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促进图书馆工作的良性循环。
3.5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模式优化资源的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为此,必须要树立协调共享、动态发展、虚实结合的发展观念。图书管理的类型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印刷资源、电子资源,这几种资源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性质也有所不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优化不同类型资源的比率。同时,对于信息资源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联合式的开发,适应不同个体与组织的学习需求,在开发信息资源的过程之中,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与脑力信息资源的开发,重视学术性资源的利用,注重生活性与实践性资源的协调。此外,要注意到,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十分的重要,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管理人员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完善搜索方式,适当的融入一些新型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标引、分类,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查询服务,保证在短时间内为用户传递出最为全面的信息,这样才能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与知识化发展趋势,才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新的学习与研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对管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图书管理工作定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于瑞云.新世纪图书馆发展战略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1,(02).
[2]吕素梅.图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5).
关键词:图书管理;创新研究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要,必须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也要及时革新管理观念,向受众提供出更加丰富、更加有用的知识,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才能够提升整个图书馆组织的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够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需求。
一、 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图书馆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管理人员像端着“铁饭碗”一样来维持图书馆的日常运行,感觉反正管理的好坏又不会业绩挂钩,只要在这熬得年份多了就会升职,所以对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就带着消极怠慢的 态度。这无疑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团队素质低,管理效率、模式和方法止步不前,缺乏创新和优质模式的引进。
1.2管理体制的落后。目前各地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一般都是采用集中式管理和多元等级结构的方式,由各地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图书馆的人事和经费管理。几乎所有的图书馆只为本系统或者单位开放,导致每个的图书馆都是一个种类多而数量不大的小而全的独立体。所有的图书馆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这无形中造成个资源的重复浪费。
1.3图书管理系统的混乱。在我国很多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虽然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很多的管理系统还是相当混乱的。诸如借书期间的计算混乱,书被借后在系统中还能检索到书在馆,书已还但是在系统中却检索书不在馆。这些现象可以说都体现出了现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混乱。
二、 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进入了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时代,在这一环境中新观点、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出来。这也使得创新管理成为现在图书馆管理变革的内在必要。21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是一个经济转型的时期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这也使得的图书馆的外部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也要根据管理的理念、制度和人员等进行应有的创新。
三、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3.1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与服务意识与管理工作的成效息息相关,在学习型社会的模式下,必须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图书馆必须要建立好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与责任意识。从管理人员自身来看,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认清楚自己的责任,努力的成为复合型、专业型的图书管理人才。此外,图书馆还要建立好完善的选拔培养与竞争机制,根据馆内的实际情况,划定管理人员的重点服务对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形成一种完善的人才梯队。学习型社会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判断力、创造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与责任感的要求都较高,为此,需要鼓励内部的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及时的把握好社会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动情况。
3.2增强图书管理工作的整体创新意识。长期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而落后的工作方法,使许多图书馆工作者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他们墨守成规,按传统办事,视传统和经验为“至宝”,视专家和权威为“上帝”,对于市场需要哪方面文献材料,最前沿学科发展情况如何,图书馆工作是否适应当前形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等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让图书馆工作主动、超前地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而服务的落伍,必将使图书馆工作失去生存的活力和市场。图书馆工作只有努力创新,才能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群众的满意,才能让图书馆工作在社会上“热”起来。
3.3图书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曾经在不同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图书管理工作者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这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许多图书管理部门都将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图书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图书馆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较少。其实,我们只要肯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类似这种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较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无论是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图书馆工作还是图书馆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4 图书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图书馆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应当引入竞争机制,改变在图书馆部门实际存在的“铁饭碗”现象,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鼓励创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劳动报酬、晋职严格挂钩。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促进图书馆工作的良性循环。
3.5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模式优化资源的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为此,必须要树立协调共享、动态发展、虚实结合的发展观念。图书管理的类型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印刷资源、电子资源,这几种资源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性质也有所不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优化不同类型资源的比率。同时,对于信息资源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联合式的开发,适应不同个体与组织的学习需求,在开发信息资源的过程之中,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与脑力信息资源的开发,重视学术性资源的利用,注重生活性与实践性资源的协调。此外,要注意到,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十分的重要,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管理人员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完善搜索方式,适当的融入一些新型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标引、分类,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查询服务,保证在短时间内为用户传递出最为全面的信息,这样才能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与知识化发展趋势,才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新的学习与研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对管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图书管理工作定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于瑞云.新世纪图书馆发展战略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1,(02).
[2]吕素梅.图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