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gze263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治者用以治理国家,驾驭臣民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法”和“术”。法是国家的成文法,应该公布全国;术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只能藏在心里。除了法和術之外,还要有“势。”“势”就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关键词】韩非;法;术;势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韩非从其“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进化观和“不免于欲利之心”的人性论出发,批判地继承了前期法家各派的学说,面对“大争之世”、“多事之时”的社会矛盾,创立了一套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体系。
   他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难三》)意思是说,统治者用以治理国家,驾驭臣民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法”和“术”。法是国家的成文法,应该公布全国;术就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只能藏在心里。除了法和术之外,还要有“势”。“势”就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他说:“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不足慕也。”(《难势》)品德和智慧再高,没有权势,是很难发挥大的作用的。离开了权势,法和术都是空的,是无法实施的。
   韩非批判地总结了前期法家在运用“法”、“术”、“势”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说,商鞅治理秦国用“法”,赏赐丰厚而讲信用,刑罚严重而必行,所以很快使秦国国富而兵强。但是商鞅不注意“术”,不能辨别官吏的忠奸,结果这种富强只加强了大臣们的实力,以致使秦国几十年还不能统一天下。申不害虽然懂得“术”,教韩国君主用权术统驭官吏,但他不注意“法”,结果新旧法令相反,前后法令相悖,使得臣民能够各取所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韩国搞了七十年还达不到霸主的地位。因此,韩非认为,“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定法》)
   韩非也吸收了慎到“重势”的思想,认为“势”是统治术中不可缺少的。他说,虎豹所以比人厉害,能抓其它野兽,是因为它的爪牙厉害。如果它没有爪牙,人很容易就可以制服它。“势”就是君主的爪牙。君主所以能够发号施令,统治臣民,那是由于他所处的地位、所掌握的权利决定的。如同鱼不能离开水一样,君主也不能一刻离开“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趋势则乱”。(《难势》)
   韩非认为,“法”、“术”、“势”三者是有机联系的,统治者只有把这三者相互结合,才能治理好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首先,治国要有法。要“以法治国”“法不阿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有度》)“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疑》),征兵“不避尊贵,不就卑贱”(《难一》),“以力得富,以事致贵”(《六反》),“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主道》)。韩非主张用:“法治”代替“礼治”,这和殷周以来宗法贵族政治所一直奉行的不允许“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左传·隐公三年》)的信条是针锋相对的,包含着反对贵族,主张平等的进步精神。他说:“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有度》)这是说,只有把政治完全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保证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使法治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他又说:“明主之所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二柄》)韩非所说的刑德就是刑赏,这是执法的两种重要手段。他认为要“重型而少赏。”他说:“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他认为:“罪重而刑轻,刑轻而事生,此谓‘以刑致刑’。”而“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伤令》)他指出,天下少有“自直之箭,自圆之木”,也很少有“自善之民”(《显学》),所以一定要实行严刑竣法,“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说疑》)
   其次,用人要有术。用术最主要的是要求君主必须知人善任,用人之智,用人之能。韩非指出:“明君之道;使智能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意思是说,明君的道术是:使智者全献出他们的思虑,而君主因依着他们的思虑来决定事件,这样君主在智慧上就无穷无尽。这样,就可以“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主道》)同时,还要听言察实,赏罚严明。他说:“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所以进贤才劝有功也。故曰:贤才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者不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八奸》)不仅要论功行赏,破格选拔人才。并且要“以其言授其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二柄》)这样,就可以作到“事成则君收其功,规改则臣任其罪。”(《八经》)从而实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杨权》)的政治局面。
   最后,执法用术,都要靠紧握权势。韩非认为:“抱法”“行术”必须以“处势”为基本前提,离开了权势,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君臣不能共权。他警告君主,要防备所谓“奸劫弑臣”“毋驰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喭。豺狼在牢,其羊不繁。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扬权》)因此,君主必须紧握权势。
   诚然,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中,有着权势万能的思想,过分依赖于严刑竣法,而抹煞道德教化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秦始皇采用了韩非的政治主张,统一了中国。但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实行极端的专制独裁和严刑竣法,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得劳动人民无法正常生活下去,很快发生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使得秦王朝统一中国仅十四年就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垮了台。吸取秦亡教训,汉以后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阳儒阴法,用仁义和刑罚两手来进行统治了。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中所包含的“法不阿贵”的平等思想和“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却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追求变法图强,以法治国。但在封建社会,一直未能实现。今天,我们要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韩非的平等思想和法治精神无疑有着可以借鉴之处。从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陈秉才译注.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的太极文化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重视。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其兼具儒、道、释、中医等传统文化精粹于一身,太极拳的文化塑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文化走出去”理念的实施为太极拳文化海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入手探讨了太极拳的文化塑造意蕴,阐述了太极拳文化塑造与海外传播的
期刊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互相融合,语言成为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逐渐成为各个领域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我国也因此普遍开展英语课程的教育,不过期间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口语表达水平低,听力水平不高,写作及应用能力欠缺,而这些能力在平时的交流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大学英语教育普遍存在应试教育,以四六级考试为导向,注重阅读的练习,对英语的应用和口语训练稀少,导致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面对新情况,加强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因此,本研究针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开发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  
期刊
【摘 要】个人信息在信息时代经常面临一系列的危机,正常的社会秩序正因此而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这一新的社会议题,关系着和谐的信息社會的构建。然而在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方式方面美国和欧洲存有差异,本文主要对美国及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模式及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影响作以比较,以及对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作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息;隐私;法律保护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了个人信息被擅自
期刊
【摘 要】多元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媒介,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和人与情境间的全面交流和集体学习。本文将以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为例,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思考、提问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的多元互动。  【关键词】多元;互动;英美文学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也日益显著,同时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伦理文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生物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自然生物有自己的环境权,即表现在拥有自己生存权利的尊严和受到保护的权利。  【关键词】自然生物;生存;环境权  一、自然生物的现状   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一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一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司法改革中法院去行政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司法改革;去行政化   所谓法院的行政化,是指法院的体制及其运作机制是按照与行政机关基本相同的模式予以构建和运行的。地方化和行政化一直是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重要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法院“去地方化”、“去行政化”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围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判权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随着国家的发展而进行相关的改革,针对逐渐增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国家政府也是尽自己的能力出台相关的资助政策,以帮助学生得到学习的机会。但是中国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多,虽然有相关的资助体系帮助学生,但是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了解与解决。本文就晚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
期刊
【摘 要】通过借助检务公开,打造阳光检察,是检察机关提高执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实现司法公正正能量的最大外化,应当正视检务公开在实践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找寻问题的原因,努力破解实践难题,达到善用检务公开传播司法公正的效果。  【关键词】司法公正;检务公开;新媒体  一、从困境中找寻进路:“木桶理论”  (一)困境反思:检务公开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择性检务公开”是共性问题  “选择性检务公开”
期刊
【摘 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目前土地制度与法律等各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致使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从制度方面着手更要从法律层面去探索。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利益保障;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