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纪要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于1991年12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540人,包括我国著名临床、病毒、免疫、流行病学家及各地从事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医务工作者。大会共收到论文1549篇,其中大会交流28篇,小组交流468篇。会议中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进行了改选,由汪俊韬、王爱霞、崔振宇、许炽熛、邬祥惠、董祥家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委员,田庚善担任名誉主任委员。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统计表明溶栓剂的应用使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1]。但目前溶栓疗法还不完善,现有的溶栓剂尚存有许多缺点,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在体内非特异性激活全身纤溶系统而造成必血倾向;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单链尿激酶(scu-PA)在体外及动物体内虽显示出一定程度纤维蛋白选择性,但人体内两者的半衰期很短,临床溶栓需大剂量连续用药,此时仍会引起出血
期刊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组类型较多的心律失常,其中包括偶发的室性早搏或更复杂的室性早搏,非持续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心室颤动。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多见的现象,它不仅见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病患者,而且在健康人心脏正常时亦不少见。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比较广泛,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机会因之增多。在健康的少年及儿童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很少见。在健康成年人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
期刊
利用幽门螺杆菌的内源性尿素酶可特异性分解尿素的特性,以稳定同位素13C标记的尿素为示踪剂,观察了在口服13C-尿素后1小时内呼气中13C-CO2丰度的变化情况,探讨了用该试验在国内诊断人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行性。
1991年6月30日至7月6日,匈牙利风湿病学会在布达佩斯主持召开了第12届欧洲抗风湿联盟大会,其余各大州的风湿病学家都有参加,大会的学术内容较多地集中于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骨质疏松,尤其是对RA的发病机制、新的生物技术的开展和临床应用的讨论和报道较多,现将有关内容重点介绍如下。
期刊
家族性发病倾向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重要特点,我们报告两兄妹先后发生典型赖特综合征(RS)。
期刊
6例口服氰化钠中毒,就诊时均呈深昏迷及急性呼吸衰竭,其中抢救失败死亡5例,存活1例,但遗留运动性失语。本组病例从服毒到接受抢救时间为30~50分钟,从接受抢救到死亡时间均未超1小时,从服毒到死亡时间均未超2小时,死因为呼吸衰竭。现将存活病例介绍如下。
期刊
36例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对其铁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恶组细胞阳性率达100%。图象分析测定结果发现:分化较好的恶组细胞铁蛋白含量高,分化差的恶组细胞铁蛋白含量低(P<0.01)。临床确诊恶组的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平均为1482.3μg/L,远高于正常成人(12~200μg/L)水平(P<0.01)。
对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病人和20例正常人进行了多导仪夜间睡眠呼吸、血压监测和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发现12/30例OSAS病人同时患有高血压病,28/30例OSAS病人醒后血压明显升高;正常人尿中儿茶酚胺含量有其昼夜节律变化,而OSAS病人则失去正常的节律,夜间及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加。认为缺氧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可能是OSAS病人发生高血压的重要环节之一。
120例溶血性贫血红细胞酶学病因研究
期刊
我院于1981年10月至1990年5月,采用二性霉素B(AMB)与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隐脑)1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