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政治智慧、宏阔的战略视野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被赋予重大历史使命,河北肩负义不容辞的主体责任。我们要在这场历史性大考中忠诚履行使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必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重大实践中,全力打造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一、建设创新驱动未来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雄安新区现在还是一张白纸,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为全面改革创新、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提供了便利条件。要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基点,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新区聚集,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未来之城。
创新城市建设模式。雄安新区之“新”,最根本的是城市发展理念之新、发展路径之新,设立雄安新区本身就是“跳出去”建新城的创新之举。要瞄准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把握空间均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规划设计好每一寸土地,打造城市建设标杆工程,体现历史文化传承,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新城。
创新产业发展路径。雄安新区特殊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产业发展必然是有所选择的,绝非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聚集区。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入手,承接好京津产业转移,甄选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好新区既有产业,吸引聚集高新高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新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科技引领、生态支撑、服务主导、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体制机制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制和负面清单管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要运用市场化办法筹措建设资金,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要深化人才和科技体制改革,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全国创新要素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
二、建设协调发展融合之城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但更长远的战略意图乃是借此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进而为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积累经验、开辟新路。
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新区建设一开始就要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紧密联系和融合发展,特别要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也要坚持高标准、高门槛,严格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新区有序转移。
树立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样板。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兩翼,与张北地区形成河北新的两翼,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布局。雄安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在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独具优势。要把统筹推进新区和周边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强化区域管控措施,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注重将新区建设和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树立统筹城乡发展典范和标杆。
三、建设绿色宜居生态之城
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条件,也是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托。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严格区域环境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力度,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宜居生态新城。
全力做好白洋淀水生态这篇大文章。白洋淀赋予雄安新区生机和灵气,新区建设既要利用好白洋淀自然生态优势,又要坚决做好淀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置于新区规划建设最优先的位置,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加快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扩大湿地空间,恢复“华北之肾”功能,将白洋淀整体打造成新区生态涵养调节区和绿色生态屏障。
精心打造森林环绕的绿色生态新区。森林是新区的盛装,绿色是城市的底色。要在白洋淀与周边区域、起步区与周边组团、新区周边,规划建设带状森林绿色屏障;依托河湖水系和交通干线,大规模植树造林,开展生态修复绿化,建设环绕新区的多条生态绿廊,将新区打造成一座生机盎然的绿色森林城市。
营建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交通市政环境。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构建智能化、环保化、人性化的能源、交通、信息、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新能源,实现新区近零碳排放;加快建立连接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城市、北京新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积极推进新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智能化,营造优质绿色市政环境,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
四、建设开放引领活力之城
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是雄安新区重要目标定位之一,而且是比肩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开放型经济形态,是拥有更大空间、更新活力、更优质素的全方位开放势态,将在提升京津冀对外开放整体水平上发挥重大引领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量身定做灵活合体的对外开放新政策。雄安新区规划区域开放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要充分吸收借鉴发达地区如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对外开放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根据新区自身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区位条件等加强政策创新,量身打造、积极争取适合新区对外开放需要的政策。
打造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雄安新区地处冀中腹地,与京津成鼎足之势,临近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辐射冀中南广阔区域,对外开放区位优势凸显。新区要主动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利用京津冀三地对外开放基础和雄安新区自然环境优势,构筑对外交流平台。同时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影响力。
五、建设共享发展幸福之城
实现共享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题中应有之义,雄安新区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区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使雄安新区率先成为共享协同发展成果的幸福之城。
要使共享发展理念融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全过程。无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促进创新要素聚集,还是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都是为了把雄安新区建设成生态宜居、和谐共享的现代化新城,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要使共享发展理念内化为新区规划建设的共识,从科技创新到对外开放,从智慧城市到森林城市,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要在精细处用功、在精准上发力、在精微中见精神。
要把共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雄安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一开始就要坚持高标准、高水平,与北京对标,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要将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由交通、生态和产业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抓住驻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中央企事业单位向雄安新区集中疏解的历史契机,率先对标、示范推动,力争取得实质性、整体性突破,实现真正意义上共建共享、一体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风物长宜放眼量。担负重大历史使命、承载美好希望梦想的雄安新区破茧而出登上历史舞台。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新生的雄安新区必将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新发展理念的时代领跑者和践行者。
(责编 / 吴耀明)
一、建设创新驱动未来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雄安新区现在还是一张白纸,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为全面改革创新、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提供了便利条件。要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基点,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新区聚集,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未来之城。
创新城市建设模式。雄安新区之“新”,最根本的是城市发展理念之新、发展路径之新,设立雄安新区本身就是“跳出去”建新城的创新之举。要瞄准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把握空间均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规划设计好每一寸土地,打造城市建设标杆工程,体现历史文化传承,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新城。
创新产业发展路径。雄安新区特殊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产业发展必然是有所选择的,绝非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聚集区。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入手,承接好京津产业转移,甄选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好新区既有产业,吸引聚集高新高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新产业体系,走出一条科技引领、生态支撑、服务主导、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体制机制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制和负面清单管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要运用市场化办法筹措建设资金,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要深化人才和科技体制改革,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全国创新要素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
二、建设协调发展融合之城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但更长远的战略意图乃是借此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进而为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积累经验、开辟新路。
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新区建设一开始就要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紧密联系和融合发展,特别要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新格局。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也要坚持高标准、高门槛,严格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新区有序转移。
树立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样板。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兩翼,与张北地区形成河北新的两翼,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布局。雄安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在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独具优势。要把统筹推进新区和周边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强化区域管控措施,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注重将新区建设和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树立统筹城乡发展典范和标杆。
三、建设绿色宜居生态之城
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条件,也是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托。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严格区域环境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力度,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宜居生态新城。
全力做好白洋淀水生态这篇大文章。白洋淀赋予雄安新区生机和灵气,新区建设既要利用好白洋淀自然生态优势,又要坚决做好淀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置于新区规划建设最优先的位置,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白洋淀国家公园,加快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扩大湿地空间,恢复“华北之肾”功能,将白洋淀整体打造成新区生态涵养调节区和绿色生态屏障。
精心打造森林环绕的绿色生态新区。森林是新区的盛装,绿色是城市的底色。要在白洋淀与周边区域、起步区与周边组团、新区周边,规划建设带状森林绿色屏障;依托河湖水系和交通干线,大规模植树造林,开展生态修复绿化,建设环绕新区的多条生态绿廊,将新区打造成一座生机盎然的绿色森林城市。
营建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交通市政环境。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构建智能化、环保化、人性化的能源、交通、信息、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新能源,实现新区近零碳排放;加快建立连接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城市、北京新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积极推进新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智能化,营造优质绿色市政环境,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
四、建设开放引领活力之城
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是雄安新区重要目标定位之一,而且是比肩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开放型经济形态,是拥有更大空间、更新活力、更优质素的全方位开放势态,将在提升京津冀对外开放整体水平上发挥重大引领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量身定做灵活合体的对外开放新政策。雄安新区规划区域开放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要充分吸收借鉴发达地区如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对外开放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根据新区自身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区位条件等加强政策创新,量身打造、积极争取适合新区对外开放需要的政策。
打造富有活力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雄安新区地处冀中腹地,与京津成鼎足之势,临近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辐射冀中南广阔区域,对外开放区位优势凸显。新区要主动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利用京津冀三地对外开放基础和雄安新区自然环境优势,构筑对外交流平台。同时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影响力。
五、建设共享发展幸福之城
实现共享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题中应有之义,雄安新区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区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使雄安新区率先成为共享协同发展成果的幸福之城。
要使共享发展理念融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全过程。无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促进创新要素聚集,还是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都是为了把雄安新区建设成生态宜居、和谐共享的现代化新城,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要使共享发展理念内化为新区规划建设的共识,从科技创新到对外开放,从智慧城市到森林城市,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要在精细处用功、在精准上发力、在精微中见精神。
要把共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雄安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一开始就要坚持高标准、高水平,与北京对标,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要将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由交通、生态和产业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抓住驻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中央企事业单位向雄安新区集中疏解的历史契机,率先对标、示范推动,力争取得实质性、整体性突破,实现真正意义上共建共享、一体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风物长宜放眼量。担负重大历史使命、承载美好希望梦想的雄安新区破茧而出登上历史舞台。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新生的雄安新区必将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新发展理念的时代领跑者和践行者。
(责编 / 吴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