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CT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可行性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多层CT表现诊断病理分级的可行性和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NET,术前均行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21例pNET患者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病变位置、数目、最大径,观察有无钙化、囊变坏死、胰管扩张,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恶性征象等。测量计算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动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门静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依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数和ki-67指数将病灶进行病理分级,分为G1、G2、G3级。采用Kruskal-Wallis法比较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间年龄、性别、是否存在内分泌功能、病灶形态特征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或Kruskal-Wallis法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组间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参数的差异。

结果

21例pNET患者共检出24个病灶,其中G1级13个、G2级7个、G3级4个。不同病理级别pNET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级病灶中,9个有内分泌功能,G2级病灶中,1个有内分泌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5,P=0.012)。位于胰头、钩突或颈部的G1、G2、G3级病灶分别为11、5、2个,位于体尾部病灶分别为2、2、2个。G1、G2、G3级病灶最大径中位数分别为1.5、2.5、6.7 cm,包膜完整的病灶分别为13、4、0个,囊变坏死病灶分别为2、3、3个,钙化病灶分别为0、2、2个,胰胆管扩张病灶分别为0、1、2个,合并恶性征象的病灶分别为0、1、4个。不同病理级别pNET病灶的最大径、包膜完整性、钙化、胰胆管扩张和恶性征象的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位置和出现囊变坏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级别pNET病灶具有相似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对于动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门静脉期CT值、CT差值、增强百分比、增强指数而言均表现为G2最高、G3最低,但所有与密度相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不同病理级别pNE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治疗前的准确诊断。

其他文献
小儿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导致颅内压增高或者加重已经存在的颅内高压。同时,随着血压的骤然升高,可能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或颅内其他部位出血。由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瞳孔缩小等药物不良反应会干扰小儿术后神经系统的检查结果,因而小儿开颅手术的术后镇痛治疗常常不足。头皮神经阻滞通过阻滞支配头部的感觉神经,可减少伤害性刺激的传入,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疼痛,维持术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主要表达于自然杀伤(NK)细胞及某些T细胞表面,可调节NK细胞功能。KIR编码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可组成不同单倍型。其中KIR2DS4具有多种等位基因,是单倍型A携带的唯一活化性KIR基因,编码功能性KIR2DS4受体,而当其在第5外显子丢失22 bp碱基后即成为KIR1D基因,编码无功能的可溶性受体KIR1D。由于KIR2DS4具有独特的基因特征、单倍型和群体分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在宫颈癌中发现多种微小RNA(miRNA)表达异常。miRNA-203为上皮特异性miRNA,作为抑癌因子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miRNA-203在宫颈癌增殖、侵袭、迁移及凋亡等肿瘤生物学特性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关于miRNA-203在恶性肿瘤调控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最新研究表明,miRNA-203在宫颈癌的
近10年,针对盆腔脏器脱垂(POP)的手术治疗,已从20世纪初期的阴道折叠术,发展为20世纪80年代的各类改良术式,并不断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治疗POP应用较多的为经阴道植入网片(TVM)全盆底重建术,又称为全盆底悬吊术,以及腹腔镜下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尽管对POP施行全盆底悬吊术时,TVM的应用已经被列入成品化时代,但由于全盆底悬吊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较多,因此TVM开始被临床限制使用。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长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四肢长骨LCH患儿临床及影像资料。本组病例中10例行X线检查,9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单发病灶7例,其中胫骨4例、桡骨2例、尺骨1例;多发病灶5例,均为长骨病变,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LELC的影像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7~ 72岁,中位年龄52岁。全部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其中2例接受CT平扫,8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1例接受MRI平扫。由2名经验丰富的胸部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影像资料进行特征性分析,包括病灶的部位、数量、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