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内心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p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初一班级的新班主任,我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俯视着这些被管理者,认为我是班主任,你是学生,我做的事都是为你们好,无论我说得对与错,你都得听我的,只要我要求的,你就得无条件地去执行,从来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由于学生刚进初一,对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对我唯命是从,对我的感受就一个字——怕。这样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纪律不出问题,成绩也行。在一次翻看学生的政治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关于初一新生对任课老师的评价,在那个表格中填写的几乎都是一样的:班主任——严厉,数学老师——严厉,英语老师——严厉,体育老师——严厉……看到这些,我心里偷偷地乐了:好,怕就好。但我却没有意识到我把学生推到了我的对立面,我成了独裁者。
  第二学期,我还是沿用我一贯的作风——严。但是发现情形有些不对,班级表面上风平浪静,但私底下却事情不断,一些学生开始出现厌学情绪,应付学业,不交作业;上课私自说话声不断,任课老师开始发愁;同学间关系不是很好,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组织集体活动也越来越费劲。针对这些情况我也开始发愁了,怎么办?我认为只有高压政策才能解决问题,你不怕,我就想办法让你怕,你不听,我就想办法让你听,但事与愿违,个别学生出现了严重抵触情绪。记得国庆节放假前一个女生做楼道卫生,时间过了十几分钟还不见人,我就让学生去找,结果她说做完了,看着根本没打扫过的楼道,我让她重做。过了一会我去检查,扫了一半又没人了,我把她从教室叫出来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继续重做。当放学铃声响时,地上还有纸屑,为此,我延迟了放学时间在班里对她进行了批判,虽然她站在讲台上认了错,一直低着头,但可以看出是很不服气。就这样,一学期过去了,作为班主任我继续努力着,但越来越苦恼,有时候甚至有些沮丧。作为学生,我想也好不到哪去。
  在假期和一位老教师谈起了学生,他问我班带得怎样,我说很努力但感觉很差。“是不是和学生关系不太好?”不知道是他知道这是年轻班主任的必过的一道坎,还是他很了解我,还是有别的原因,他的第一句话就点到了我的心里。“你的出发点没什么错,但他们还是孩子,你要让他们知道你是为他们好,不然只有到十年后他们才能理解你。”一语点醒梦中人,在本学期中,我尽量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对学生的一些小问题不是像以前那样抓住不放或严厉批评,而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虽然对他们还很严厉,虽然还像他们所说的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但一些事情做起来轻松多了,班里的事只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绝大多数同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再也不用我一遍遍地强调或盯着去做。学校布置的板报,我还不知道就已经贴在了墙上,每天的卫生我虽然不督促,但班干部已安排得妥妥当当。正如和一位家长谈话时说,孩子反映我这学期变化很大,我说,是因为学生这学期变得懂事了。
  这段经历对我启发很大。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作为班主任,我对学生的爱和关心是出自真心的,但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想把他们一下子锤炼成完美的人,我本知道学生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但更需要有爱心和责任心,需要有耐心和宽广的胸怀。但是真正接手班级后,当看到好多事情都和书上讲的以及自己心中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时,我就自乱了手脚。
  一个方面没有很好地研究初一新生的心理。刚进初一的学生对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需要老师特别是离他们最近的班主任去正确地引导,这个引导除了平时要求他们怎样做之外,更多的应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去考虑,利用温和的态度、耐心的谈话,逐步消除他们对学校、同学的陌生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信心。而我却没有考虑这一点,采取了强硬的措施使他们和我站在这一条直线上,这样确实使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知道了初中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但却在心理上留下了一些阴影,拉远了师生的距离,为以后的教育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时没有采用“疏”,而用了“堵”。由于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增强,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不和谐,对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没能理性处理。例如前面那个不做卫生的女生,她不是不会做而是根本就不想给“我”做,这时没有正确疏导化解好她心中的不满,而和她对着干,这样的结果也只能使她表面屈服而心中不满,师生关系进一步拉远。
  班主任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要有爱心。其中最关键的是班主任如何把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心,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实现,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在乎他们,我们在为他们着想。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去了解他们,关注他们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把我们的想法让学生付诸行动,让学生把我们所说的记在心中,使我们的批评教育收到实效。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一步步地和谐起来,我们的工作才能轻松而有序。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情境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培
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尝试让学生写日记,记录下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活动中的心态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笔者在实践中也有很多感悟.愿与同行们分享。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美术教学兼具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同时,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采用激励式评价方式,努力
猜想不是乱想,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推理基础之上,根据某些已知事实材料和数学知识,通过思维的能动作用对未知量及其关系的一种猜测性判断。在数学课的猜想中,积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数学的本质、知识形成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维的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认知结构,在猜想中体验数学思想  良好的认识结构有利于知识迁移,是学生猜想的前提条件。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和加紧解决的现实问题,正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上世纪后20年,我国能源总量
教育必须关注每个学生,一个班级总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一个全新的、团结向上的、富有生机的班集体往往少不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要分层次展开,既要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教育,也要注意中间状态学生的“促进教育”,更要注意潜力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决不可搞“一刀切”。即或只注重优秀生;或只抓中间生;忽略甚至干脆放弃对潜力生的培养与教育。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心理及思想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应分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工业的主体,它的崛起和持续高涨,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站在未来的立场上,立足于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也必须看到现阶段农
儒家的“恕道”思想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其间见仁见智,颇多歧解。船山先生尽管没有系统地对此加以论述,但在其《四书训义》、《读四书大全说》等著述中多次结合诠释儒家经典文
期刊
当前,农民负担有多重?从哪里减?怎么减?枣阳市兴隆镇求真务实,探根源、下功夫,取得了好效果、好经验。一、创办试点,寻找根源。农民负担1995年又出现反弹,为此,镇委、镇政府
湖北省谷城县石花镇在农村普遍推行"两会五公开"办事制度,使村干部的行为受到应有监督和约束.让群众了解并参与村务,消除了干群误解,有效地解决了干群关系紧张的矛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