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育学家克林伯格也认为,“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没有效果良好的对话,就不存在优秀的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话”成为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新形态。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让学生与教师“对话”
曾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应是平等的交流,什么时候,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而使教师真心弯下腰来与学生平视的,是爱,是母亲对孩子般发自内心的爱。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微笑面对学生。人最漂亮的面部表情就是微笑。当老师用微笑面对学生时,学生会产生愉悦感、安全感甚至幸福感,接受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都会提高。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小学生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因此,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我用真诚亲切的微笑,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在进行《落花生》这课的总结时,突然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富有“挑衅性”地说:“老师,做一个不讲究外表美,默默奉献的人固然有道理,但如果能做一个既讲究外表美,又能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的人,那不是更好吗?”对于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我给予的不是制止、呵斥,而是微笑着说:“你的这个见解真不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并提倡大家要多向他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冲破“师道尊严”的束缚,站起来与教师“对话”。
(2)把信任还给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永远存在,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必须是有能力、有耐心寻找学生“闪光点”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有的学生常常犯错误,但是绝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3)用宽容成就学生。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宽容作为一种“武器”,通过宽容,让学生与老师心灵贴近;通过宽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通过宽容,让学生成为一个敢于自我发展的人。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幼稚、无知,教师要俯下身子,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去体验,同时给予热情鼓励,引导他们“改错”。
二、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学生与学生“对话”
课堂需要交流与互动。但是,只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正交流,形成无阻隔对话的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相互借鉴,互相汲取,互相补充。
同时,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应当是真情流露的对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对于同一篇课文、同一个故事,他们所能体验到的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同伴,互相取长补短,然后融汇精华,再生成自己的新体验。
三、搭建自我超越的舞台,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现在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不唯书”。尽管我们的教材是经典,是权威,但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在学习教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细心发现,敢于与文本对话。如在上完《挑山工》这课时,我让学生大胆质疑,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书本告诉我们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当他走到山道的右边时,本该斜着走向山道的左边,可图中画的挑山工却是沿着直线向上攀登,这不是互相矛盾吗?”这种敢于质疑的做法让学生突破了“唯书、唯上、唯权”的禁锢,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文章,说出自己不同的感悟和见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自主探究。如《称象》一文,教者努力创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角境界,让学生运用不同视角想一想: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这样一来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民主、平等;“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凸现着创造、生成;“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张扬着个性、人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学生才能在与教师、文本之间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縣实验小学)
一、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让学生与教师“对话”
曾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应是平等的交流,什么时候,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而使教师真心弯下腰来与学生平视的,是爱,是母亲对孩子般发自内心的爱。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微笑面对学生。人最漂亮的面部表情就是微笑。当老师用微笑面对学生时,学生会产生愉悦感、安全感甚至幸福感,接受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都会提高。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小学生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因此,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我用真诚亲切的微笑,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在进行《落花生》这课的总结时,突然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富有“挑衅性”地说:“老师,做一个不讲究外表美,默默奉献的人固然有道理,但如果能做一个既讲究外表美,又能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的人,那不是更好吗?”对于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我给予的不是制止、呵斥,而是微笑着说:“你的这个见解真不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并提倡大家要多向他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冲破“师道尊严”的束缚,站起来与教师“对话”。
(2)把信任还给学生。个性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永远存在,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必须是有能力、有耐心寻找学生“闪光点”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有的学生常常犯错误,但是绝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3)用宽容成就学生。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宽容作为一种“武器”,通过宽容,让学生与老师心灵贴近;通过宽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通过宽容,让学生成为一个敢于自我发展的人。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幼稚、无知,教师要俯下身子,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去体验,同时给予热情鼓励,引导他们“改错”。
二、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学生与学生“对话”
课堂需要交流与互动。但是,只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正交流,形成无阻隔对话的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相互借鉴,互相汲取,互相补充。
同时,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应当是真情流露的对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对于同一篇课文、同一个故事,他们所能体验到的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同伴,互相取长补短,然后融汇精华,再生成自己的新体验。
三、搭建自我超越的舞台,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现在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不唯书”。尽管我们的教材是经典,是权威,但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在学习教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细心发现,敢于与文本对话。如在上完《挑山工》这课时,我让学生大胆质疑,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书本告诉我们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当他走到山道的右边时,本该斜着走向山道的左边,可图中画的挑山工却是沿着直线向上攀登,这不是互相矛盾吗?”这种敢于质疑的做法让学生突破了“唯书、唯上、唯权”的禁锢,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文章,说出自己不同的感悟和见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自主探究。如《称象》一文,教者努力创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角境界,让学生运用不同视角想一想: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这样一来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民主、平等;“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凸现着创造、生成;“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张扬着个性、人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学生才能在与教师、文本之间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縣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