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唱艺术的多元素运用及呈现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y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合唱艺术博大精深,富有民族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渗透力。将“多元素”运用于合唱艺术作品中,有助于实现合唱艺术的多元化,体现合唱艺术的开放性。文中在对合唱艺术多元素运用及呈现的重要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从民族元素运用与呈现、多元化表演元素运用与呈现、多元化创作作品、流行元素的运用与呈现等方面介绍了合成艺术的多元素运用及呈现的具体策略,这对于合唱艺术的创新、受众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合唱艺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合唱艺术;多元素;价值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改善,公众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大幅提升。合唱艺术不再是知识分子阶层精神生活追求的“高档艺术”,已经走进了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精神、娱乐生活。然而,传统的合唱多以 “静态”的、“模式化”的表现方式进行,即姿态、神态固定,表情、肢体呆板,加之曲目、旋律单一,在视听元素的运用中,势必导致感染力下降。那么,合唱怎样顺应时代发展、媒体传播环境与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们欣赏水平与诉求的提高,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呢?上海彩虹合唱团从各方面为国内合唱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率先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尝试。
  一、合唱艺术多元素运用及呈现的重要性
  合唱艺术是众多音乐艺术中最具大众化、最为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想传承合唱艺术的精华、提升合唱艺术的吸引力,绝对不能固步自封,要大胆地进行创新,在合唱艺术中融入与呈现更多的“新元素”,这样才能够增强合唱艺术的感染力、渗透力,让更多的人喜欢合唱艺术、欣赏合唱艺术、爱上合唱艺术。[1]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孕育出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及音乐,因此,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演唱技巧及不同的表现方式的“多元素”运用于合唱艺术作品中,有助于实现合唱艺术的多元化,体现合唱艺术的开放性、丰富性。尤其是民族元素、流行元素等运用于合唱艺术,能够将不同艺术类型、品种、风格、特色的“音乐特色”融为一体,并产生新的艺术特色,这对合唱艺术、民族音乐艺术、流行音乐艺术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流行音乐在合唱艺术中的应用,增强了合唱艺术的时代感、动感、节奏感,能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而且流行音乐元素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呈现,有助于推动合唱艺术、流行音乐的共同发展,这对于表达合唱艺术的“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合唱艺术能否、如何融入与呈现“多元素”,这对合唱艺术的传播、丰富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合唱艺术多元素运用与呈现分析
  合唱艺术多元素的运用与呈现,对丰富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内容以及增强合唱艺术的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中,合唱艺术的多元素运用与呈现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民族元素的运用与呈现分析
  中国合唱艺术的传承、发展必须要植根于民族艺术的沃土,这是中国合唱艺术保持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力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不仅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文明,而且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富有民族色彩的民族音乐。合唱艺术属于精神生活范畴,只有将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等民族元素融入进去,才能够彰显出中国合唱艺术的独特所在,也才能够确保中国合唱艺术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极强的竞争力。中华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律、速度、和声、传统结构、复调、配器、音色等“元素”在合唱艺术中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将这些民族的“音乐元素”应用于合唱艺术中,对于我们理解合唱艺术的“时代美”、民族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上海彩虹合唱团演绎的《泽雅集》《净光山晨景》《外婆》《落霞集》等多部作品都是以民族元素作为主打的,这也是该团所演绎的合唱作品深受各层次受众所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他们还演唱过拉丁语、英语、日语、德语等不同语言的歌曲,并邀请专家对合唱团团员的发音标准进行指导,提供慢速、中速、快速的录音来供大家模仿,不放过每个发音的细节,合唱团的每位团员都会认真学习、把控好每个细节,最终为我们广大的受众呈现出了“多元化”、丰富的高水平合唱艺术。
  (二)多元化表演元素的运用与呈现分析
  “多元化”是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要持续增强合唱艺术的感染力、传播力、渗透力,就必须要在继承合唱艺术传统精髓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创新,如表演技巧、风格或者形式的多元化等,以增强合唱艺术的“生命力”。[2]以上海彩虹合唱团为例,该合唱团之所以能够成为合唱艺术领域的“翘楚”,合唱艺术多元化表演体现在演唱技术手段多元化(例如对声音的要求不是单一的美声唱法)、演唱艺术手段多元化(例如《春节自救指南》中采用说唱、对话等非传统音乐形式)、演唱风格多元化(演唱风格偏流行,更能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以及演出形式多元化等诸多的方面。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特通过实验证明:在传播信息时,语言(只是字和词)的作用仅占7%,声音(语音、语调等声响)占38%,有55%的信息是无声的。这里的“无声”即指能看到的信息。那么,传统合唱完全以声音传情达意,队形、作品单一,多以静态演唱为主,在情感信息的传递方面就受到了局限。而上海彩虹合唱团在秉承声音为主要情感信息传递手段的基础上,在肢体的动态变化、情绪的酝酿调动上,丰富了合唱艺术感染力的饱满度与美誉度。例如《感觉身体被掏空》,在演唱中所有演员头上包括指挥和钢伴都戴了一个象征动物造型的发卡,指挥的一只手上还戴了一个像熊爪子似的手套,在演唱中,指揮甚至充当一个角色,离开指挥台进行肢体表演。当然,合唱艺术多元化表演必须要根植于合唱艺术本身,不能为了追求创新而盲目地引入“多元化”,否则,合唱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有画蛇添足、哗众取宠之嫌。从本质上来看,合唱艺术多元化表演是对传统“单一”“一元化”表演的一种“超脱”,用新的形式来表现老作品,给新作品融入崭新的元素。合唱艺术丰富的、多元化的表演源自于曲目、旋律、观念、情感、肢体、服饰、队形、造型等,这也是中国合唱艺术创新的主导方向。合唱音乐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时代审美的直接反映,富于个性化又必须要坚持合唱艺术的特质。近年来,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合唱艺术作品表演呈现出了“西化”的发展趋势,兼收并取,汲取西方合唱艺术的精华,为我所用,有助于丰富中国合唱艺术的表演,全面推进中国合唱艺术在“多元化表演”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三)流行元素的运用与呈现分析
  流行的未必是最好的、最经典的,但可能是最受观众所欢迎的。现代合唱艺术的发展、传承绝对不可能离开“受众”而独立存在,这就要求合唱艺术必须要在坚守“传统”“合唱艺术本色”的同时,适当地融入流行元素,这样才能够引发受众的共鸣。彩虹合唱团的影响力与熟练、独到的演唱艺术密切相关之外,还与他们融入“新鲜元素”密不可分。从单纯的理论层面上来看,流行音乐元素与合唱艺术的结合属于新课题,但从音乐特征、音乐本质方面来分析,流行元素与合唱艺术却是高度契合的,比如,流行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在合唱艺术作品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3]以流行音乐的和声运用为例,和声主要是通过其不同的和弦结构来实现的,不同的和声色彩能够起到刻画合唱歌曲意境、烘托合唱艺术旋律的作用,再加上流行音乐本身就具有通俗性、大众化、娱乐性、时尚性等特征,很容易被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融入这些元素,对于丰富合唱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合唱艺术的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海彩虹合唱团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被诸多的年轻人所喜爱,这与他们表演的诸如《我喜欢》《春节自救指南》等充满流行元素的合唱艺术有着直接关系。无论是合唱艺术还是流行元素,都具有极强的时代感,比如,上海彩虹合唱团所表演的合唱艺术中常使用的“平进”“级进”以及“和声”等都是流行音乐艺术的灵魂,将这些“元素”应用于合唱艺术,更容易使合唱艺术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同。
  (四)多元化创作作品的运用与呈现
  无论多么优秀的艺术表演家,要确保所演绎的音乐作品具有感染力,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首先就必须要以优秀的作品创作作为基础。因此,中国合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还必须要特别注重多元化作品的創作,比如,体裁的多元化、内容的多元化等,通过不同的主线来创作作品,这就为合唱艺术家们运用多元化的表演来表演合唱艺术、演绎这些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上海彩虹合唱团所演绎的红歌类、颂赞类、劳动类歌曲等,都是建立在多元化、好的创作作品基础上才实现的。
  2019年春节以来,全国各地以“快闪”方式的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8月8日,中国合唱艺术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幕,来自浙江音乐学院合唱团、台北室内音乐合唱团、中国大剧院合唱团等多个合唱团体都从各方面展示了其与时代融合的现代节奏及艺术造诣。2019年8月21日,在共青团山东大学团委、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济南市音协等单位支持下,合唱训练营开营。山西声合唱协会举办的每年一次“三晋之春”合唱节刚刚落下帷幕。尤其在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各行各业以合唱方式开展的庆祝活动如火如荼。总之,中国合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根据演绎作品的特征、受众的特点,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以增强合唱艺术的感染力、渗透力。
  参考文献
  [1]丁理.“新时期”中国合唱作品和表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叶伟.蒙古族音乐元素在无伴奏合唱作品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3]汪健.流行音乐元素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费树发.浅谈流行音乐元素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198-199.
  作者简介:韩大蕤(1981—),男,汉族,山西省永济市人,硕士研究生,山西传媒学院表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的新形势下,慕课教育日益成为备受推崇的开放在线教育,在线教育就是通过智能、聚合、协作、虚拟、物联、远程等大量技术手段提供更加逼真的教学环境,正因如此,现今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喜欢慕课教育模式,慕课即将掀起一阵教育改革之风,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在思辨中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音乐;慕课教育模式;在线课堂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师生之间的亲密配合和积极互动来支撑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中职音乐教学而言也不例外。本文就“自主舞动,自由互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探析。  【关键字】互动式模式模式;中职音乐教学;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内涵是指在实
期刊
【摘要】在大多数高校的音乐教学体系中,钢琴基础课程都是必修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的实操课程又是一门在整个音乐教学体系中承上启下的课程。不论是弹奏本身,还是学习视唱练耳、基本乐理、曲式、和声,都少不了钢琴作为学习工具。然而对于钢琴基础薄弱甚至无基础的学生,钢琴基础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怎么讲授,授课形式怎么设计就尤为重要了。下面我就从钢琴基础课程中音阶训练(C大调/a小调)这个知识点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
期刊
【摘要】在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内,音乐课程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优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如何在音乐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用合唱教育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了解学生的音色、声部、音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育;合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是一种具有强烈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音乐形式,在小
期刊
【摘要】龍岩市江山中心小学以“厚德、博学、强能、健体”为办学目标,“以经典为伴、与艺术同行”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让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绽放校园。  【关键词】以经典为伴;与艺术同行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龙岩市江山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校以“厚德、博学、强能、健体”为办学目标,并确立“
期刊
【摘要】当今,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市场化经营道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江苏大运河常州段音乐舞蹈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新北、天宁、钟楼、金坛、溧阳、武进共六大特色文化版块进行深入探析,旨在寻求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  【关键词】大运河江苏常州段;音乐舞蹈;文创产业;特色文化版块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大运
期刊
【摘要】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乡土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聚集了多種民族的重要省份,多元民族文化的局面由此形成。就是在这种乡土风情和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下,在云南大理州滇西区弥渡县的汉族聚集地中因为有多民族杂居的环境下孕育出云南花灯流派中较为特色的弥渡花灯。文中笔者以“滇西区弥渡花灯舞蹈”为主要调查内容,通过参加到弥渡县半山区“密祉灯会”中观看到传统花灯舞蹈里“小七
期刊
【摘要】“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模式是国家在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意在探讨国家力量对于民间文化及观念的影响,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内,重点在于探究“国家在场”对民间音乐的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土默特右旗政府部门组织、管理的文化大院实为一种“国家在场”背景下对移民音乐几个类型的生存及发展构成重要影响的一种平台。以下从文化大院这种样态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社会职能等几个方面入手,做进一步的分析。  【关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初是西方音乐的变革时代,斯特拉文斯基的节拍-节奏模式、德彪西的音阶模式,勋伯格在配器观念中的创新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本文将以西方三位理论家的三篇文章为依据,探寻二十世纪初期“多层次”概念在各位作曲家笔下的变化。  【关键词】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多层次”的创作观念是西方作曲家创作的基本思维观念之一,
期刊
【摘要】琴歌是文人艺术,是诗词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古琴弹奏与人声演唱的组合。由于语言和音乐的流变,加之传承无序,今人难以一窥古时琴歌之全貌。基于对琴歌文人审美传统的思考,笔者将从诗词与音乐两个维度探讨琴歌艺术,再通过吸收“乡谈折字”,借用昆腔,来尝试论述琴歌的演唱方法。如何通过技来表“意”,才是琴歌艺术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琴歌;古琴;诗词;文人审美  【中图分类号】J632.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