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打造科技人才高地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87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涪陵区統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环境”的新思路,通过坚持多途径培养科技人才、提升科技人才整体素质;通过坚持战略性引进科技人才、优化调整科技人才布局;通过坚持科学化管理科技人才、健全科技人才保障机制;通过坚持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促进科技人才形成产力;通过坚持营造科技人才大环境、搭建科技人才发展平台,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才辈出的新格局,构筑涪陵区科技人才高地。
  关键词:人力资源 科技人才高地 人才结构 人才布局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20-04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赋予人才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战略要求。科技人才是有品德、掌握知识与技能并有较大社会贡献的人。科技人才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代表了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区域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人才开发存在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区域性人才高地,就是集中区域各方力量,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依托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充分吸引、聚集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形成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特定区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提出,实际上是一个竞争上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发展实际上是区域竞争上的发展。从涪陵发展的战略方向来讲,实施区域性人才战略是我们必然的路径选择。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求涪陵与周边城市竞争,由此必然导致市场要素的竞争。市场要素竞争的核心要素首先是人才竞争。涪陵区经济发展拥有不可多得的叠加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人才则是这些优势和条件得以最大化发挥的基础。只有拥有科技人才优势,培养和开发一批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善于创新的科技人才,才能高起点地发展区域经济,确保人才安全和经济、社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涪陵区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科技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环境”的新思路,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才辈出的新格局,构筑涪陵区科技人才高地。
  一、坚持多途径培养科技人才、提升科技人才整体素质
  科技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科技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培养拔尖科技人才、年轻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第一,强化科技人才战略意识。党委和政府需强化科技人才优先战略,牢固树立“科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力争区科技人才开发财政性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通过制定税收、奖励政策引导用人单位逐年提高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人才投入机制,保障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的需要;提高基础性科技人才的输送能力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密集地。第二,改善农村教育现状。财政拨付的有限资金不能满足广袤农村对教育的需求。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夯实基础性科技人才培养阵地,需改善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一是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二是下放学校的教育管理权限,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优化学校的办学环境。三是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高校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改善教师的福利等问题。四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相关设备。第三,保障基础性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等领域的基础性科技人才培养输送能力和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提高全民创业以及就业能力。提高科技人才个体资助惠及面,使更多的人才得到学习资助,以激励本土基础性人才迅速成长。进一步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制度。第四,突显继续教育作用。根据涪陵区成熟科技人才较少的现状,鼓励在岗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学习,既注重参加提高学历的继续教育,又经常参加重在提高技能的短期培训、进修,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例如,定期邀请专家和拔尖科技人才为在岗人员授课,选送人员到高科技园区进修,提高技能。通过学历教育、培训、进修等方式,使在岗人员具有胜任岗位要求的资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岗位成才。第五,加大科技英才培养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以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进程;充分利用涪陵区“十大人才计划”等财政性人才开发资源,通过选派、资助优秀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进修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制定政府科技投入引导型计划,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市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大科技英才的培养力度,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在特色农业科技领域拥有一批领军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第六,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整合部门、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人才培训资源,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支持、鼓励各类科研院所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重大科技项目为平台,建成科技骨干人才培养基地;积极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合作,共建涪陵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鼓励各类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设人才实习基地;加强与高等院校联系,通过公开招聘形式,吸引各类优秀毕业生,逐步形成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
  二、坚持战略性引进科技人才、优化调整科技人才布局
  涪陵区坚持“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立足于涪陵区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希望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优秀人才落户涪陵,构筑涪陵产业发展人才竞争新优势。
  (一)坚持科技人才资源优先布局
  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集聚和开发各类优秀科技人才,着力培育推动全区科学发展的新动力。第一,紧扣创新资源开发模式需要,培养科技人才。涪陵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不高,必须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涪陵高层次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十分匮乏,在产业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非常少。只有通过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建成科技创新人才密集地,打造一流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第二,紧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科技人才。涪陵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既要推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主导产业多元发展,又要推进支柱产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而人才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不断壮大产业人才队伍规模,形成高、中、低层次的人才合理搭配、人才链与产业链高度适宜的人才匹配,才能奠定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基础。第三,紧扣推进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培养科技人才。推进涪陵城市转型发展,将涪陵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需要有门类齐全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涪陵人才队伍的专业门类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旅游、商务、物流等第三产业人才资源不足。因此,只有形成区域领先的人才竞争力,才能满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对各类科技人才的需求。
  (二)坚持科技人才结构优先调整
  根据涪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政府引导、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优先调整科技人才结构,使科技人才结构调整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相协调。首先,着力优化工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涪陵工业园区要加快医疗食品、电子信息、石油化纤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集聚,力争到2015年,工业产值突破1 000亿元,发展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可见,工业科技人才是涪陵区最具区域优势的人才资源,优化工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要围绕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来进行。着力培养医疗食品、装备制造、重要材料、化工化纤、电子信息、清洁能源六大支柱产业的科技人才,在保持支柱产业人才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培养、引进支柱产业快速发展所急需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扩大科技人才专业覆盖面,促进科技人才层次、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需要高度匹配。其次,着力壮大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围绕打造周易园、白鹤梁、石夹沟、滨江文化长廊、涪陵御泉河景区、816核军工洞等旅游资源,大力培养与引进旅游策划、旅游规划、市场营销、旅游商品设计开发、饭店管理等旅游专业人才。围绕打造南门山商贸中心,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培养、引进信息技术、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此外,着力打造公共管理服务业科技人才队伍。涪陵全力打造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交通枢纽、城市综合服务体系、文化软实力等成为涪陵的重点建设领域。涪陵区委和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培养与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文教卫、道路桥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应急管理等重点专业科技人才,促进涪陵区公共管理服务业的长远发展。
  (三)坚持高端引领打造人才高地
  坚持高端引领,打造人才高地,一方面,我们坚持重在求质,以引进创新型、成熟型科技人才为主要对象,以人才质的提升弥补量的不足。通过聘请专家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来缓解目前急需,发挥“传、帮、带”作用,扭转科技园区因科技人才匮乏而影响运作的局面,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注重意在引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重在引智,带来新的服务、管理、创新理念,使各类科技人才心系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高端引领,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实施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高技能人才发展计划”等人才计划,大力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三、坚持科学化管理科技人才、健全科技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根本在于创新管理思路,完善机制,保证人才管理的正确导向。堅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导向,积极搭建平台,发挥政策对科技人才的导向作用。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科技人才;积极构建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创新科技人才政策。第一,健全市场化的薪酬待遇确定机制。鼓励用人单位探索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各种实现形式,引导、鼓励科技人才凭贡献获得高收入。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科技人才划定月最低收入保障线。第二,健全科技人才配置政策。设置科技人才“特岗”,在学科建设及科研、生产的关键岗位设置“首席专家”、“特聘研究员”、“首席技师”等特设职位,所聘人员可享受相当于经营者或高级管理人员收入水平的薪酬和津贴。设立“企业引才专项事业编制”,企业引进所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紧缺科技人才可使用专项事业编制。第三,建立科技人才灵活流动机制。探索利用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推行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对新进科技人才不再具体办理人员的进出手续,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确定聘用关系,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由人才市场集中统一管理。通过聘用制和人事代理,规范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达到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目的,保证科技人才流动的规范性、开放性、有序性。第四,实行科技人才有效激励机制。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辅以必要的社会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科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让科技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地位和实惠。对高层次、紧缺型专业科技人才发放特殊津贴;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鼓励企业开展企业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等符合企业内部发展需要的奖励活动。充分调动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努力把涪陵区建设成为吸引八方英才的沃土和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基地。第五,实施严格科技人才准入制度。坚持新进人员考试制度,劳动关系聘用制,严格按照“逢进必考、竞争上岗”的原则用人,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第六,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全面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业评议相结合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营造全社会尊重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第七,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财政优先保障机制,每年从区财政拨付的费用中列支部分资金作为科技人才培训专项资金,优先保证科技人才开发、培养和引进,对重点科技人才进行重点保障;对柔性引进到市财政补助类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工作期间除单位报酬外可享受特殊岗位政府补贴待遇;对符合重点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视其学科领域研究项目所需经费的实际情况,提供实验室筹建及科研、项目、教学启动经费;对带项目、带技术领办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人才或团队,可视其项目给予创新创业资金资助;涪陵区对科技人才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各单位也从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政府为导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保障科技人才经费的落实。
  四、坚持发挥科技人才的引领、促进科技人才形成产力
  涪陵区的“418”战略针对“打造渝东地区科技人才高地”提出了具体要求。涪陵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必须以高科技人才为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示范带动,推进全民科技振兴。首先,全面推进科技振兴工程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高科技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科技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等工程建设项目。建立市、区、乡三级共同重视推进项目建设的机制,加大引导资金投入,打造一批科技人才培训的高端平台。其次,积极探索技工院校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技工教育集团化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对接活动”,积极探索技工院校招生、培养、鉴定和就业“四位一体”服务产业调整和集聚区发展的新途径。加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从国内外和企业每年引进技工教育师资,选派优秀技工院校教师去高等院校和企业学习深造。再次,合作共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科技培训示范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推动技工院校与市区技能培训对接,培育一批劳务培训品牌,全面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最后,发挥高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示范带动作用。打破身份等各种界限,完善高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与高层次专家选拔培养的衔接机制,探索建立各类科技人才交叉评价新机制。对特别优秀和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可推荐参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优秀专家的评选,提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和待遇水平,增强其职业荣誉感。通过完善对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激励措施,带动整个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全民科技振兴。
  五、坚持营造科技人才大环境、搭建科技人才发展平台
  人才环境在人才工作中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的作用。我们须为科技人才提供包括工作、市场、社会、服务在内的配套措施,“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推动科技人才优先发展。
  (一)着力改善科技人才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
  重庆市各级政府为涪陵区人才落户提供多方面的政策保障。从2010—2012年,重庆市在继续安排2 000万元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和3 000万元社会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市级财政每年新增补助涪陵3 000万元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涪陵培育特色产业扩大就业岗位。“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实施高技能科技人才引进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优秀科技人才落户涪陵,构筑涪陵产业发展人才竞争新优势。涪陵是重庆市的工业强区,涪陵强大的工业发展亟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更為科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涪陵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引进的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和拔尖科技人才,提供政府补贴的社会化科技人才公寓,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以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形式解决各类科技人才的住房问题,切实改善科技人才的居住生活条件。涪陵区加强科技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科技人才提供机遇和施展才华的平台。涪陵区将实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打造计划”,依托工业园区和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医药、食品等十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行工业园区科技项目招标制、首席专家制、协同合作制,推行“项目+人才”聚才模式,将重大科技项目建成人才创新平台。推进涪陵区长江师范学院、区农林科学院以及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功能定位的科研院所,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多更广的事业平台。立足重庆产业转移基地等重要载体,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平台。进一步发挥工业园区的人才聚集效应,将科技人才引进与项目引进结合起来,形成科技人才聚集与招商引资相融互补的良好局面。此外,积极发挥涪陵区移民文化优势,充分展现包容、亲和、开放、创新的人文环境魅力,鼓励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创业创优获得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成就感,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着力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的市场环境
  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促进科技人才供给和需求相适应,是实现科技人才资源高效配置的根本途径。要大力发展科技人才产业,扶持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创办猎头公司、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各类科技人才交流机构以优势资源为纽带,加强与重庆其他城市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协作关系,推进科技人才信息库、科技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科技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科技人才服务水平。此外,进一步完善保障人才市场体制运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科技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打破科技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疏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
  (三)着力营造科技人才社会氛围、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的社会环境
  积极努力营造崇尚劳动、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创造、崇尚贡献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科技人才使用机制,坚持唯才是举、机会均等原则;认真做到“五重五不简单”:即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涪陵区大力实施“乌江英才激励计划”,做好杰出人才贡献奖、科技拔尖人才、人才工程项目奖等评选表彰工作,形成良好的科技人才社会竞争环境。
  (四)着力改进科技人才服务手段、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的服务环境
  改进服务手段,减少科技人才引进、流动、创业中的行政阻力和人为阻力。完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人事档案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和完善针对不同科技人才群体的服务政策,为科技人才提供多样化服务;关心科技人才的学习和生活,努力改善他们在学习培训、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生活居住等方面的条件,使科技人才无后顾之忧;大力实施“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推进科技人才服务中心、科技人才信息资源数据库、公共实训基地、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建设,优化科技人才服务的环境。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其他文献
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能,在柔性印刷电路板和电子信息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聚酰亚胺黑膜由于具有优异的绝缘和遮光性,能够满足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遮盖,集成电路封装的引线框架,感光元器件的遮光等材料的需求。
  首先,本文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炭黑复合薄膜。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和薄膜厚度的增加,该复合薄膜的透光率下降。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薄膜厚度-炭黑添加量-透光率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分别根据不同的添加量和厚度,建立了“厚度-透光率”模型和“添加量-透光
摘 要:运用投资回收的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校企合作建设菜篮子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发展农校对接模式,降低生产与配送成本,提供绿色有机食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菜篮子;价格悖论;校企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49-03     近年来,我国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
期刊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微电子行业对芯片模塑封装材料在绝缘性能与导热性能方面的要求越发严格。环氧树脂(EP)基封装材料因具有成本低、电气绝缘性好、结构强度大、耐腐蚀性强、尺寸稳定性与粘接性好等优良特点,其应用占到整个电子封装材料的90%以上。环氧模塑料(Epoxy molding compound,EMC)是由环氧树脂潜伏固化体系与绝缘导热无机填料两种主要组分构成的复合材料体系。树脂的高纯化与低粘化,固化温度的降低,以及固化物的高性能化(包括高导热绝缘与高热稳定性等)是EMC发展与相关研究中的几个重
芳纶纤维因其分子链排列规整和酰胺基的氢键而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及其它多种功能性,成为优良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随着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量的逐年递增,其废弃物数量也不断增加。芳纶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废弃物降解十分困难,简单地填埋或焚烧废弃物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从热降解法和溶剂法入手,通过调整降解工艺参数,探索适合芳纶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AFRPF)的降解方法,并进行了回收芳纶纤维的再利用研究。
  本文首先尝试使用热降解法
摘要:以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馆使用者需求的调查问卷为例,对项目融资模式调查问卷如何更好地设计进行探讨。通过从调查问卷的前言、内容、其他三部分论述调查问卷在结构设计上的关键问题,从研究项目融资模式的问题上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从问卷的内容和形式突出调查问卷的特点、原则及要求。  关键词:调查问卷 项目融资 设计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085
期刊
与占据当前市场主流的LiC002相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1-x-yMnyO2层状化合物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稳定性好、污染小等优点,其综合性能优于任一单组化合物,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新型正极材料之一。由于具有过渡金属元素的三元协同效应,Ni、Mn、Co的计量比对LiNi,,MnyC01.x-y0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使三元素的配比和作用机理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本文在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和正极材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重点讨论了Co含量、
摘要: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职务犯罪呈现高发的势头,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遏制是一项现实课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招投标制度本身的缺陷,提出的对策集中在如何完善招投标程序上,缺乏对主体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从“人理”的角度解读招投标领域职务犯罪高发的成因,可以认为根源在于信用机制失灵,即各参与主体未能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也缺乏相应的失信惩戒机制予以制约。解决的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企业每一位员工面临着各种压力:工作的压力、责任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诱惑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压力,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员工的情绪。如何管理员工心理和情绪上的不良状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从员工情绪管理需求看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趋势,应在员工的情绪管理中着重做好构建开放沟通的企业文化、提高领导与员工对心理健康的关
期刊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既有自身的优势,又有自身的不足,外部环境对其既有机会也有挑战。在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应该采取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和外部风险,以积极的心态逐步融入城市。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
期刊
摘要:近年来,昆明市把制度创新当做政治责任、时代使命、自觉行动,产生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初步形成了昆明特色的制度体系,闯出了一条昆明特色的制度创新之路。  关键词:昆明市 制度创新 新路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54-01  昆明市把制度创新当做政治责任、时代使命、自觉行动,产生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2008年创新制度1 414项;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