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屠刀的化学家该当何罪?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的化学家研究了3000多种化学物质,希望研制出最具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因此有人把一战称为“化学家的战争”。特别是,德国和法国各有一位“诺贝尔级别”的科学家领军本国的化学武器研究,战火由此越烧越旺。
  德军化学武器的开发离不开一批著名化学家,比如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尔特·能斯特,但真正的领军人物是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这位化学奇才不仅积极为德军研制毒气弹,还提出大规模使用毒气战即“化学战”的设想,并被德国统帅部采纳。
  哈伯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他不但搞科研制造化学武器,也曾到前线指导士兵如何使用,他的作为在历史上引起了持久的激烈讨论。
  01
  他为德国人带来了面包
  1868年12月9日,哈伯出生于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父亲是知识丰富又善经营的犹太染料商人,耳闻目睹,家庭环境的熏陶使他从小和化学有缘。哈伯天资聪颖,好学好问好动手,小小年纪就掌握了不少化学知识,他曾先后到柏林、海德堡、苏黎世求学,做过著名化学家霍夫曼和本生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在耶拿大学一度从事有机化学研究,撰写过轰动化学界的论文。19岁那年,哈伯就破格被德国皇家工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1896年在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当讲师,1906年起任物理化学和电化学教授。他还曾在几个工厂中实习,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
  哈伯喜爱德国农业化学之父李比希的伟大职业——化学工业。农业的发展,使氮肥的需求量在迅速增长。在19世纪以前,农业上所需氮肥的来源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副产品,如粪类、种子饼及绿肥。
  一些有远见的化学家指出:考虑到将来的粮食问题,为了使子孙后代免于饥饿,必须寄希望于科学家能实现大气固氮。因此将空气中丰富的氮固定下来并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形式,在2。世纪初成为一项受到众多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哈伯就是从事合成氨的工艺条件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化学家之一。
  利用氮、氢为原料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曾是一个较难的课题,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约经历了150年的时间。在一位来自英国的学生洛森诺的协助下,哈伯成功地设计出一套适用于高压实验的装置和合成氨的工艺流程,这流程是:在炽热的焦炭上方吹入水蒸汽,可以获得几乎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和气体。其中的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一步与水蒸汽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将混和气体在一定压力下溶于水,二氧化碳被吸收,就制得了较纯净的氢气。同样将水蒸汽与适量的空气混和通过红热的炭,空气中的氧和碳便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被吸收除掉后,从而得到了所需要的氮气。哈伯在1909年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在600度的高温、200个大气压和以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得到产率约为8%的合成氨。
  哈伯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哈伯也从此成了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被稱为“从空气中变出面包”的人。这样的贡献,当然值得为他颁发诺贝尔奖。
  02
  他向世界举起了屠刀
  翻阅诺贝尔化学奖的记录,就能看到1916-1917年没有颁奖,因为这期间,欧洲正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颁了奖,化学奖授予了哈伯。这引起了科学家的议论,英法等国的一些科学家公开地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哈伯没有资格获得这一荣誉。这究竟是为什么?
  1914年一战爆发后,已经是威廉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研究所所长的哈伯被民族沙文主义冲昏了头脑。他把自己的实验室变成了为战争服务的科研机构,并担任德国毒气战的“科学带头人”。在研究毒气效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毒气浓度与吸入时间之间的简单关系。换句话说,在低浓度的毒气中暴露较长时间也会导致与在高浓度毒气中暴露较短时间相同的效果。这被称为“哈伯法则”。
  与此同时,哈伯指导巴斯夫、拜耳等化工公司加紧生产钢瓶、液化装置、氯气等,积极备战氯气攻击。他不仅为德军派遣科研人员,还亲临前线选定氯气部队驻扎地。这个秃顶的小个子男人精致修剪的胡子下面叼着他标志式的弗吉尼亚雪茄。1915年4月的一个晚上,他透过夹鼻眼镜望向对面的敌人。凌晨6点,风向正好。“神诛英格兰——”他给出命令。6000辆坦克用他新发明的秘密武器向对手发起进攻。168吨氯被释放到空气中,借风势扶摇而上直奔英法联军。如果说他曾为德国人变出面包的话,他这次向世界举起了屠刀。
  鉴于这一点,英、法等国科学家理所当然地反对授予哈伯诺贝尔化学奖。哈伯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战争结束不久,他害怕被当作战犯而逃到乡下约半年。据说爱因斯坦也曾痛斥哈伯,但他辩解说:“一名科学家在战争时期属于自己的祖国,在和平时期才属于全人类。”哈伯的“爱国思想”当然是真实的,一战结束,德国面临着巨额战争赔款,哈伯又想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海水里提取黃金,这样可以用于战争赔偿,可惜海水中的黄金含量实在太低了。
  19世纪20年代,哈伯又研究出产生氰化物气体的配方“齐克隆B”。他的本意是把它放在谷物仓库中作杀虫剂,但二战期间,纳粹将它放在毒气室的沐浴喷头中,杀害了许多关在集中营里的人。虽然爱国爱得狂热,哈伯却最终被祖国抛弃。纳粹上台后,哈伯由于犹太人的身份而受到迫害。他的名字也被迫改为“犹太人·哈伯”。1934年,他被迫流亡国外,不久死在瑞士。
  03
  妻子被他气到自杀
  哈伯的妻子克拉拉来自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早年接受私人教育,并对自然科学求知若渴。天资聪慧、意志坚定的她并不理会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跑到布雷斯劳学习化学,并在一次舞会上与哈伯认识。尽管两人都一见钟情,不过为了保经济独立和专注学业,她暂时拒绝了年轻化学家的追求。
  1901年,克拉拉已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德国大学授予化学博士的女性,而且毕业成绩优异。当两人再次相遇,哈伯的旧情不忘使两人点燃恋火。克拉拉喜欢哈伯,不仅仅因为他聪明和成功,他身上一些其它特质也吸引着她:幽默,爱交际,对朋友友善忠诚。后来在爱因斯坦出逃德国时,哈伯还出手帮过忙。哈伯卓越的才华和迷人的风度吸引了一群青年科学家聚集在他周围,其中就包括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兰克,以及了不起的莉泽,迈特纳。后者和奧托·哈恩一起在核裂变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不久,哈伯和克拉拉结婚。次年夏天,他们的儿子赫尔曼诞生,一家三口定居在德国南部的卡尔斯鲁厄。克拉拉最初以为自己能游刃于家庭生活和科学工作之间,可接连不断的家务和哺乳让她抽不开身,克拉拉唯一接近科学的方式就是只能做丈夫的助理,和平主义者克拉拉一直都有参与丈夫的研究。
  但是,之前制造的炸弹就已经够恐怖了,这次克拉拉再也不能接受去生产毒气战剂——这在实验中就已经让多名德国士兵死于非命。她开始公然反对丈夫,指责这种野蛮行为有违科学精神。科学的本意不应该是为人类造福吗?随着哈伯越来越频繁地不归家和拈花惹草,两人的婚姻变得岌岌可危。哈伯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帮助国家赢得胜利有什么不对的呢?他所做的也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减少更多死亡啊”。
  第一次毒气战实施时,哈伯亲自上了战场。1915年4月22日的晚上,他看到毒气一下杀死6000人、盟军败溃,难掩心中的激动。这只是一次试用,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威力!哈伯因为这次“军功”晋升为队长,回到柏林的他受到英雄凯旋般地接待。5月1日,一次庆功宴在他家乡举行。
  克拉拉完全没有心思庆祝。宴会上,她先是站起来提出良心的指责,然后激烈地声讨了丈夫。克拉拉说哈伯已经道德沦丧,禽兽不如。哈伯冷漠地无视这个女人的激愤,转身回到朋友的一片赞扬声中。他不觉得服务自己的国家有什么不对。被丈夫斥为“国家的敌人”刺痛了克拉拉的心,她无法再和这样一个邪恶的男人生活下去。当晚,趁哈伯睡着时,克拉拉拿起他的手枪走到花园里,朝自己开了一枪。儿子被枪声惊醒,在母亲奄奄一息时发现了她。
  妻子自杀后的第二天,哈伯就去了前线指导更多进攻。儿子赫尔曼被留在家,一个人承受母亲的死亡和父亲的离去。上世纪三十年代,赫尔曼移居美国,因无法承受父亲当年的行为,也以自杀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04
  协约国也有化学家在战斗
  在协约国方面,能够与哈伯抗衡的化学家是法国南锡大学教授维克多,格林尼亚。他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因发明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试剂“格氏试剂”而于19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格林尼亚1871年出生在法国海滨城市瑟堡,由于从小娇生惯养,格林尼亚年轻时不学无术,是个纨绔子弟。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一位美女贵族训斥并羞辱,从此知耻后勇,发奋学习。他进入里昂大学,并得到有机化学权威巴比尔的赏识。1901年,他发明了一种金属镁与卤代烷在乙醚溶液中反应生成的“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亲核试剂。这种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格林尼亚因此于19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892年,由于数学考试没过关,格林尼亚没能取得在里昂大学任教的资格,因此去法国陆军服了兵役,并被授予下士军衔。一战爆发后,格林尼亚接到动员令,去守卫一座铁路桥。随著法国在战场上吃了德国毒气战的亏,当局开始搜罗化学高手,结果发现这位诺奖得主竟然在守大桥。于是,格林尼亚被调回南锡大学,主持化学战相关研究。其间,他曾负责制造光气。这是一种强刺激、窒息性气体,吸人人体后可引起肺水肿、肺炎等,并能致命。他还曾主持与芥子气有关的研究。除此以外,他还研究过合成甲苯的方法,这是当时重要的战略物资。格林尼亚于1935年去世。
  科学本应造福人类,但这场科学家的“异化”,却给人类带来了可怖的灾难,这确是科学史上惨痛的一笔。
其他文献
吴启雷:教师,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东方财经频道书画节目主讲人。著有《江山北望:岳飞和岳家军》《画中有话》《琢墨》等宋史、美术史作品。文徵明曾先后5次为拙政园写诗作画。所传最早的作品《拙政园图》作于正德八年(1513年),文徵明44岁时;最后一次作画则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文徵明去世前一年,真可谓半生情愫系于一园。拙政园的修建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其“广袤二百
期刊
我们的第一次海外自驾,给了塞尔维亚中部和南部深山里的东正教修道院。吸引我们前往的,正是这些古老的建筑,以及里面保存较好的湿壁画。山谷静谧,春花烂漫,只有我们与这些珍贵的壁画,相对无语。  拉扎尔大公像  离开风光旖旎的黑山亚德里亚海滨,我们直奔塞尔维亚中部和南部的山区。这是藏着不少中世纪留存至今的东正教修道院,但网上相关的信息却少得可怜。我们即将造访的修道院,基本修建于塞尔维亚中世纪的尼曼雅王朝和
期刊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到过四川,见到过锦江上停泊的巨大船只?其实,在《马可·波罗行记》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寻找到答案。  是有人对马可·波罗的中国行抱怀疑态度,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元朝和这些人印象中的元朝相比,落差较大而已。马可·波罗固然没有在他的著作中写到中国人写字用毛笔、吃饭用筷子,但著名的玄奘法师也没有写到印度人吃飞饼,以及其他一些有名的风俗习惯等,然而我们可以用这样
期刊
生鱼片“脍”味道鲜美,自古就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但古代运输不易,若要吃到美味生鱼片,只能生活在靠近江河的江南。但中国的政治中心大多在北方,于是,就有吃货得在“脍”和“官位”之间取舍了。  曾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不过提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辞职,排第一的自然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排到第二的嘛,就数张翰这个大吃货因为鲈魚脍毅然卷铺盖回家的故事。  不知道是鲈
期刊
关于面条的记载,大多在笔记、掌故、辞赋中出现。东汉末年刘熙《释名·释饮食》中记录:“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症脉症并治》:“(病人)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麵条子》:“索饼,乃今麪条之专名。”麵条,就是面条。  从东汉到魏晋,面条称为“饼”。对大多数地区的人而言,汤饼是最简便容易的食物,有点类似于面片汤。
期刊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有些植物则有毒。古代的毒,都是纯天然的,很难得到提纯,就更不用说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出剧毒物了。但是,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一直在想办法搞出更毒的制剂,直到近代的工业革命,化学科学得到飞速发展,化工业得以诞生,由此带动的制毒水平大大提高,化学武器也就出现了。  01  武侠小说中的毒  普通人对古代毒物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武侠小说。武侠作家金庸不但描绘了众多克敌制
期刊
博物馆收藏的是历史与文化,而它孕育的,可能是未来的无限可能,当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时,博物馆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尽管博物馆行业很古老,它收藏的珍品更古老,但是博物馆作为产业,确确实实是新兴产业和创意产业,在这方面,成都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一座城市的品格,更多是由这座城市的文化来决定的。这种文化,可能是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人们可以从博物馆里感受到它,并且启发未来;也可以
期刊
一百多年过去,无论是山顶缆车,还是天星小轮、叮叮车,今天依然在香江来往穿梭,它们的外形基本保持“原汁原味”,其舒适性与今天的交通工具不可同日而语。  在今天的中国香港,有三种“百年古董”交通工具依然在使用——山顶缆车、天星小轮和叮叮车。  1888年5月30日8時,香港花园道开往太平山顶的缆车站人声鼎沸,热闹异常。港英政府官员穿着盛装,带着家眷排着长龙等候着登上亚洲第一条缆索铁路。太平山是英国殖民
期刊
拿破仑覆灭之后,法国波旁王朝在英国等国的支持下,成功复辟,英法两国之间的烽烟,也暂时归于消弭。面对日益强大的普鲁士,它们还有了结盟的可能。但这种结盟,从一开始就是同床异梦。在十九世纪的殖民掠夺中,英法两国又围绕埃及开始了较量。  今夏上映之电影《敦刻尔克》颇具争议,比较意外的是,争议的参与者大多数并非来自于那段历史上的敌对双方——英德或者德法,而是来自于两个盟友——英法。当英国媒体吹嘘这部电影为全
期刊
化学武器是一种极具实战价值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力仅次于核武器。由于其获取的技术门槛较低,杀伤破坏力较强,一般被称为“穷人的原子弹”和“无声杀手”。现代意义上的化学战和化学武器,应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算起。1914年10月,德军和法军在战场上开创了使用刺激性毒剂的先例,标志着化学武器正式走向历史的舞台。在整个一战中,英、德、法等国一共释放了12.4万吨化学战剂。  01  “啤酒桶”灌满了氯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