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本探源话《友声》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under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声》杂志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全国对外友协)的会刊。
  1983年,在时任会长王炳南的提议下,从当时的全国对外友协综研室和翻译室抽调部分同志组成会刊组,并于同年6月1日出版第一期《友声》杂志,用中、英双语发行。
  杂志的中文刊名是“友声”,英文刊名Voice of Friendship 直译过来就是“友好的声音”。因此,对于刊名的含义,读者(包括很多友协的同事)都望文生义地认为是“友好之声”的意思。“友声”作为刊名包含这层意思很自然,但是这里面还有更耐人寻味的渊源。
  刊名“友声”是时任会长王炳南与有关同志商议决定的,语出《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原诗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好的景象: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从深山峡谷飞落茂密的丛林枝头,嘤嘤地鸣叫着寻求伙伴的应和。这八个字后来变为成语被广泛引用传诵。文人墨客多借此句来说明人应该重视感情,广结良朋,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切磋,以求进益。包括毛泽东主席在内的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多次引用这句诗。
  《友声》创刊之时选择“友声”二字作为刊名,就是遵循我会民间外交工作宗旨,取寻求志同道合者之意。正如王炳南会长在创刊号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署名文章所述:中国人民十分重视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希望在朋友们的支持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这一刊物成为播种和耕耘友谊的园地。愿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之花永远盛开!
  回想当年《友声》的创刊号还是一本16页的小开本杂志。35年来,在历任编辑室同仁的努力中,她已经成为一本图文并茂、全彩色印刷的中英双语季刊杂志,每期印制3800本,中英文各1900本。杂志发往与我会有联系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华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以及部分我驻外使领馆、国家领导人、国家各部委、全国对外友协理事、在北京的有关人民团体、各国驻华使馆及驻华新闻机构、各省市自治区和各主要城市的外办和友协。除了纸质版以外,每期还有电子版方便大家阅读。
  创刊以来,《友声》脚踏实地地走过了35年。她凝聚了历届会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几代编辑室干部孜孜以求的坚守、各位友协同事的倾力协助、以及中外各界友好人士的支持陪伴。今后,《友声》将一如既往秉承全国对外友协的工作宗旨和杂志的办刊原则,為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事业、培育友好情谊守土尽责,让民间外交的大花园尽呈四季芬芳,续写亘古诗情。

其他文献
第三届西日本地区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暨“对话关西”系列交流活动于1月25日在日本大阪举行,沈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秘书长王子江应邀赴日参会,并在友好团体交流会上以“发挥民间友好优势,促进沈阳与日本的合作交流”为题进行演讲,并介绍了沈阳市对外友协近年来開展的对日友好交流活动。期间,代表团就推动两地间交流与日本相关友好机构和团体,以及国内同仁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进一步拓展沈阳与日本之间的多领域交流夯实了基
期刊
10月22日—26日友城韓国大田市青少年代表团一行24人来我市访问,市对外友协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全面讲好沈阳故事,传播好沈阳声音,促进民心相通工程。  韩国青少年们穿梭在家庭、课堂、古迹、展馆、公园、大街小巷中,与沈阳青少年同吃同住、一起学习、一起互动,感受着沈阳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蓬勃向上的活力及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风采。中韩青少年们结下了难忘的友谊。
期刊
11月5日下午,中國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在昆明会见了来华出席第七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的南亚各国嘉宾。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尼泊尔世界文化网络协会主席迪帕克·萨卡尔,孟加拉国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舒曼,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高等教育学院教授舒明经,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高等教育学院教授吉达·夏尔玛等专家学者,友好人士和艺术家20多人出席会见活动。6日,第七届中
期刊
编者按  今年是中俄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0月5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北京成立,刘少奇当选会长。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70年来,在中俄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和人民之中发生过许多镌刻时光的故事,让我们无法忘怀那些鲜活的故事主人公。《友声》将在20
期刊
《友声》创刊于1983年,今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这本中英文姊妹册的会刊也步入风华正茂的35周岁。《友声》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一路前行,记录着几代民间外交工作者为国交友的不懈奋进,见证着全国对外友协与众多國家的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为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友好关系而共同付出的辛勤工作,凝聚了我们在民间友好交往中逐步建立、历久弥新的深厚友谊。今天想起刊名《友声》取自《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诗句
期刊
9月20日,“澜沧江-湄公河‘新时代,新征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会议暨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清迈大学实务论坛”在成都市友城泰国清迈举办。活动期间,成都市外事僑务办推荐的8名大学生参加了由清迈大学主办的网络营销创新创业夏令营活动,其中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团队分别荣获最佳应用程序奖和最佳商业计划奖。  “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由成都市外事侨务办于2016年6月发起成立,旨在增进友城高校间往来,共
期刊
达尼罗·桑托斯先生是巴西知名律师。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激情。这个幽默睿智的老人,可算是是我们全国对外友协拉美处的一位“老朋友”。  桑托斯先生的中国情结始于中巴友好关系历史上著名的“九颗红心”事件。当时30岁的他免费为无辜被巴西军政府关押的我国九名记者与经贸工作者寻找律师并出庭作证,倾囊相助,成功将我被捕人员解救回国。  在我会《难忘60年暨纪念我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
期刊
南纬21°07’、西经 175°12’,在太平洋的西部,汤加每天迎接着世界上的第一缕阳光。  3000多年前,第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在汤加塔布岛定居,开启太平洋上历史最悠久岛国的纪元;  公元950年,汤加王国成立,图依·汤加帝国(Tu’i Tonga Empire)开始统治这片土地;  18世纪中叶,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登陆汤加,因为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好客,他把这里称作“友谊之岛”;  1970年6月
期刊
首先我代表会党组还有我本人,对《友声》创刊三十五周年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35载辛勤耕耘,35载春华秋实。《友声》见证了我会民间外交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纪录了我会民间外交队伍的辛勤努力,展现了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会工作取得的累累硕果,记述了许多外国友人真实感人的故事。  1983年创刊的那一年,我已经来友协工作8年了。那时我正好刚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友协,继续从事“为国交
期刊
2018年10月25日傍晚,晴空万里,微风习习,天安门广场前,中日两国国旗迎风飘扬,人民大会堂大宴会厅中灯火辉煌、气氛热烈,中日两国各界代表及友好人士8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今年的纪念招待会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出席的第一场活动。在中日关系走过了长达数年的低谷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并致辞,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  40年前,中日两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