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画像背后的“战争”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历任总统画像是美国的一项传统,但不是所有总统都喜欢自己的肖像。这些虚实结合、内涵丰富的画作,更多地反映了创作者乃至外部世界对白宫主人的职业生涯及个人品行的观感,和总统们“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存在微妙的出入。

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气”


  为杰出人物画像的传统起源于欧洲。欧洲移民在北美独立建国后,这一传统也在美国得到发扬。自从1789年乔治·华盛顿入主白宫,总统成了最受美国人关注的公众人物。由此,在摄影还没出现的年代,为总统画像成了一项政治任务。
  哪个版本的画像最接近华盛顿本人?吉伯特·斯图尔特的作品呼声最高白宫和美国国家肖像馆收藏了他的作品,现版1美元纸币也是以他笔下的华盛顿为模板。
  斯图尔特的画创作于1796年,即华盛顿卸任前一年。“普遍认为,这幅画记錄了华盛顿在国会的讲话,旨在争取国会的支持。”专著《美国总统一览》提到:“参议员威廉·宾厄姆委托斯图尔特创作这幅画,并把它送给了参加独立战争和谈的英国首相威廉·菲茨莫里斯。”不久,国会重金买回了这幅画,将其存放在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家中。
  1812年,英国再度出兵干涉美国,一度攻占了首都华盛顿,这幅画在战火中毫发无伤。
  华盛顿总统在肖像上身穿黑色丝绒外衣,身体略前倾,右手手心向上做演讲状,左手持剑。“画家通过这把剑向总统的戎马生涯致敬,但并没把他刻画成帝王或军阀,”历史学家凯特·勒梅告诉美国《时代》杂志,“他开创了总统画像的先例,即:总统来自大众,代表大众,看起来得接地气。”
  乔治·希利的林肯肖像,隐喻了美国历史上的另一关键时刻南北战争。林肯坐在椅子上,右手食指扶额,苍白而消瘦的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正在倾听。这幅画截取自希利1869年创作的群像《和平使者》,林肯正跟三位将军商量如何给敌人最后一击。此画创作时林肯已遇刺身亡,画家参考林肯的其他肖像才得以完成。
  按照白宫历史协会的说法,20世纪前,为总统画像的开支基本由国会承担。此后,这笔钱越来越多地来自私人捐赠。老布什总统上任后,国家肖像馆接过了为画像筹款的任务,并负责推荐画家,由总统“钦点”。每位画家的酬劳并不相同,《纽约时报》称,奥巴马肖像的酬金是50万美元。

有些总统被“画中人”惹恼


  人们的自我认知和他人眼里的自己往往存在落差,美国总统也不例外。参加完揭幕仪式,奥巴马依照惯例对画家可辛德·威利表示“赞赏和感谢”,但他笑称,后者并未严格遵照他的要求,“把耳朵画小些,把白头发画少些”。
  众多美国总统中,对画像最不满意的可能要数西奥多·罗斯福。1901年,老罗斯福上任没多久,法国使馆就打算送他一份见面礼。刚巧法国画家西奥博尔德·查特兰在罗斯福府上做客,法国驻美使馆便委托他为罗斯福作画。
  然而,画布揭开那一刻,罗斯福大失所望,“我看起来像只哀嚎的猫”。不但他不喜欢,孩子们也经常拿这幅画跟他开玩笑。“查特兰试图发掘大人物隐私的一面,而罗斯福自诩为强硬坚毅的男子汉,这就是矛盾所在。”美国“每日野兽”网站如此评论。6年后,老罗斯福终于忍无可忍,下令把“哀嚎的猫”丢进火堆,重新找人给自己画像。这回,前来执笔的是画家约翰·萨金特。
肯尼迪肖像
林肯肖像
华盛顿肖像
奥巴马肖像

  两人的合作仍不顺利。萨金特坚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而罗斯福有不喜欢别人发号施令的“暴脾气”。某日,双方的冲突全面爆发。那一瞬间,总统怒发冲冠的模样让画家灵光闪现,他很快勾画出了后人熟知的老罗斯福:腰板挺得笔直,一手叉腰,一手扶在楼梯上,眉宇间充满威严。对这个版本,罗斯福总算满意了。
  越南战争时期在位的林登·约翰逊,把彼得·赫德绘制的肖像斥为“我这辈子见过的最丑陋的东西”,拒绝为其买单。身为知名画家,赫德哪能咽下这口气?他向媒体大曝总统的“粗鲁无礼”,把画捐给了国家肖像馆,后者答应在约翰逊去世后再展出。
  平心而论,约翰逊的肖像堪称上乘。赫德勾勒出了一位体格高大、意志坚定的总统,他身穿庄重的黑色西服,腋下夹着一本厚书,远处是被有意矮化的华盛顿地标建筑。“赫德没有缩小总统的耳朵,柔化他的皱纹或给他染发,”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评价道,“虽然他下笔时有讨好意味,但还算实事求是。”
  约翰逊在经济、教育和民权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的对外政策是一场灾难近6万美国人葬身于东南亚丛林中。这个“污点”使他难以跻身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列。无怪乎人们说,如何在肖像中展现他,跟如何在史书中评价他的难度差不多。

画布上的形象或许更真实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美国总统肖像不再是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但在画布前正襟危坐,静待自己的形象以传统方式呈现,仍是每位总统的必修课。“照片是直白的、一览无余的,绘画则是谨慎的、深思熟虑的,它反映了画家对总统的解读。”历史学家凯特·勒梅说。奥巴马肖像无疑是历任美国总统画像中的异类。
  画面中,奥巴马身穿藏蓝色西服,坐在黑胡桃木椅上,背后是一面逆光中的墙,墙面覆盖藤蔓,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一部分枝叶包围他的身躯,甚至盖住了他的脚面,使他看起来如“身陷囹圄”。“这是一场战争。尽管奥巴马坐在前方,这些植物却放肆地宣示它们的存在。你猜谁才是主角?”画像作者可辛德·威利在揭幕仪式上打趣道。
  有时,画布上的总统更真实。1963年,抽象画家伊莱恩·德库宁为约翰·肯尼迪创作了一幅肖像。作品一面世就引发争议:潦草的笔触使它看起来更像速写,画布边缘甚至有留白。肯尼迪别扭地坐在椅子上,脑袋耷拉在肩头,眼角下垂,脸色蜡黄。“周围是一团团喧嚣的黄色和蓝色,像是受肾上腺素驱使一样。”《纽约时报》如此描述。
  虽然刻意营造出年轻、健壮的公众形象,但日后解密的资料表明,肯尼迪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美国《每日科学》杂志称,胃炎、爱迪生氏病、背痛只是他病史中的一部分,有些疾病从童年就困扰着他。
  德库宁的画风看似天马行空,其实源于对肯尼迪的真实观察。1962年到1963年,她与肯尼迪多次会面,掌握了大量素材。美国“历史”网站称,这幅画的场景取自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别墅,“阳光透过树枝投下黄色和绿色的影子,与水面的波光交织在一起”。
  “这才是真实的时刻,”凯特·勒梅对《时代》杂志总结道,“人们常常忘记总统也是人,他们既有身体缺陷,也有性格弱点。”
其他文献
今年年中,新加坡“先进战斗勇士系统”(Advanced Combat Man System,ACMS)在欧洲萨托利防务展首次亮相。ACMS演示系统由新加坡陆军和国防科学技术局合作管理,新加坡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承担具体工作。   ACMS的概念与技术研制项目于2002年启动,今年年初,新加坡陆军委派一个试验营对其进行城市作战测试。据悉,系统的连级试验已经开始,预计 2008年将进行营级试验。ACMS班
9mm警用转轮手枪系统由9mm警用转轮手枪,9mm警用转轮手枪弹(以下简称普通弹)、9mm警用转轮手枪橡皮弹(以下简称橡皮弹)、9mm警用转轮手枪发射药及其他配套产品(包括枪套,枪纲、装弹器、维修工具及激光照准器等)组成。    系统形成及两种枪弹的能量特征    9mm警用转轮手枪是公安干警执法的常备武器,主要用于自卫,以及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制服或对施暴歹徒进行有效杀伤,但在杀伤确定目标时不能伤及
本文上篇展示了缴获的美国M1A1爆破简、日式爆破筒以及我国自主研制的1959年式、1959-2式、1968年式爆破筒,下篇为您介绍国产爆破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我军战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使用爆破筒的英雄壮举,并展示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我国研制的新式爆破筒——GBP112型柔性爆破筒……    爆破筒的使用方法    根据爆破目标的不同,爆破筒可以单独一节使用(一般用于爆破单个碉堡),也可几节串联或捆扎并联使
旭 东 编译    美国陆军正在研制下一代轻型反装甲武器。  早在2005年,美军驻伊第82空降师就向总部发出了一份紧急需求报告。报告声称需要一种比M72和AT-4性能更好、更适应反游击战的肩射式反装甲武器。  美军目前使用的M72A7轻型反装甲武器系统是在M7266mm肩射式反装甲武器的基础上研制的,虽几经改进。但仍无法满足密闭空间发射要求;AT-4虽能在密闭空间发射,但其主要用于对付轻型装甲车
美国瓦尔特公司PK380 0.380英寸手枪
1990年代,美军陆军在海湾战争中实施了被人们称为“左勾拳”的地面机动打击行动,震惊了世界。其实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就有了自己的“左勾拳”行动,这便是第二次战役中打出军威、国威的志愿军三所里、龙源里穿插迂回战斗。    战斗一气呵成    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场对侵略北朝鲜并企图向我国边境进犯的美侵略军进行了第二次战役。这次战役的目的是,利
1996年,世界上最大的两家手枪生产商 ——德国的瓦尔特公司和美国的史密斯-韦森公司通力合作,共同研发了新一代警用/自卫手枪,先后在德国和美国分别推出了P99手枪和SW99手枪。而本文介绍的SW990L是史密斯-韦森公司在SW99的基础上最新推出的新式警用/自卫手枪。    P99和SW99     P99和SW99手枪的研发始于1994年。当时,瓦尔特公司正对警用武器市场进行调研,而德国正恰逢其
本文上篇介绍的是M1、M2卡宾枪使用的枪背带、油壶和弹匣袋,下篇继续介绍这两支卡宾枪使用的刺刀、枪套、枪口防跳器、枪口消焰器以及通条等令收藏者痴迷的小件物品。    刺刀    在美军将M1卡宾枪定为制式装备的同时,各种配套用的刺刀也成为标准装备,其中陆军普通使用的就是M3刺刀,但M3刺刀装在M1卡宾枪上时,不很合用,因此前线部队要求为卡宾枪配备专用刺刀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美国陆军于1943年
近期,FELIN未来士兵系统的最新试制产品在法国北部Sissonne附近的城市作战训练中心做了演示。  FELIN未来士兵系统被认为是欧洲最先进的士兵现代化项目之一,除武器外,其主要组成包括新型单兵光电系统、手机大小的无线电台和红外双目望远镜。此外还包括SIT COMDE徒步士兵终端信息系统以及车辆集成组件。每套FELIN系统共包括约150个子系统,系统总质量24kg,其中包括口粮。  法国计划生
研制与装备使用    在世界轻武器发展史,尤其是在现、当代世界轻武器发展史上,奥地利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步枪为例,从19世纪下半叶的M1888普尔步枪系列、M1895斯太尔—曼利夏步枪系列到当代的AUG步枪系列,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M1895斯太尔—曼利夏8mm步枪系列是奥地利轻武器史上一个重要的步枪系列,由M1895卡宾枪、M1895步枪、M1895短步枪、M1895M步枪和M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