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L1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V L1蛋白在43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CO2激光治疗后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结果 43份尖锐湿疣标本中,HPV L1蛋白阳性率为83.72%(36/43).在HPV6/11型、HPV6/11型合并HPV16/18型、HPV16/18型患者中L1蛋白表达阳性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0,P< 0.01).随访12周,复发率为69.77%(30/43),平均复发次数为2.16次.HPV L1蛋白表达强阳性病例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依次低于中度阳性、弱阳性和阴性病例的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02,46.92,P值分别<0.05,0.01).HPV L1蛋白表达程度越强与复发率和平均复发次数越低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29,-0.696,P值均<0.01.结论 HPV L1蛋白有可能成为判断尖锐湿疣预后和复发的特异性临床生物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例1男,26岁.因颞部瘢痕26年于2011年9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足月顺产,出生时未使用任何助产器械,颞部有对称性红色瘢痕样皮损,似产钳夹痕.20余年来,皮损未见明显扩大,但颜色渐呈红褐色,表皮萎缩,无感觉异常.患者身材及智力发育正常.家族中无近亲结婚史,独子,其父患有同类疾病.体检:一般情况好.皮肤科检查:瘦长面容,前额明显突出,眶部稍内陷,双侧颞部数个大小不等对称性类圆形斑疹,伴有色素沉着
期刊
湿疹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病因复杂、容易复发、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湿疹皮炎经常被认为是变态反应,常造成患者忌口。但是变态反应在湿疹皮炎发病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哪些过敏原起作用,这些过敏原有没有地区性差异及季节性变化,均缺乏系统研究。有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决定在2013年启动“中国皮炎湿疹患者常见过敏原的检测和监测研究”项目。本次活动的主席由温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于2013年6月19—23日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皮肤科学,服务大众”。年会与3个国际学术会议(2013亚太医学真菌学大会、2013表观遗传与自身免疫病研讨会、2013国际皮肤病遗传学论坛)同时举行,集国际会和国内会于一体,
期刊
目的 探讨女贞子乙醇提取物及其单体酪醇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X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用经FN包被的培养板测定细胞黏附率,Transwell微孔膜法观测细胞迁移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中药处理的细胞内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结构分布,半定量分析细胞内荧光强度.结果 0.0375~0.6 mg/ml女贞子乙醇提取物均可促进黑素细胞在FN上的黏附(P<
副肿瘤性皮肤病是指内脏肿瘤患者表现出来的皮肤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不是肿瘤的直接临床表现,而是由肿瘤细胞所分泌的物质引起,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报道副肿瘤性皮肤病有毛细管扩张、黑棘皮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获得性鱼鳞病、连圈状秕糠疹(pityriasisrotunda)、匐行性回状红斑、掌跖角化病、皮肌炎、Bazex综合征等[1],以甲沟炎及甲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副肿瘤
期刊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华皮肤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地氯雷他定(芙必叮)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历时1年余。征集征文经过专家评审,评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期刊
面部线条、皮肤松弛度(重力性形变)、皱纹和皮肤状态等因素均能影响人们对面部皮肤年龄的视觉评估。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将这些因素与自身对年龄、生理变化和环境影响、种族及其他因素等经验性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期刊
2013年,《中华皮肤科杂志》风雨兼程60载,迎来了创刊60华诞.翻开岁月的画卷,抚今追昔,感慨万千.60年一甲子,几代耕耘,六旬风雨一部春秋.新中国诞生伊始,麻风病、皮肤结核、性病等传染性皮肤病流行且顽固难治,皮肤性病工作者迫切需要自己的刊物,交流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由老一辈皮肤科学家胡传揆、杨国亮、李洪迥、于光元、董国权等教授倡议,《中华皮肤科杂志》于1953年10月20日创刊,并组成第一
期刊
目的 探讨治疗Kas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 3例确诊为Kas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患儿,术前均有血小板减少和部分出凝血功能障碍,全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经动脉硬化栓塞术,硬化药物为平阳霉素4.0 mg+碘化油1.5 ml+地塞米松2.5 mg+碘帕醇3ml,共5ml,栓塞材料为聚乙烯醇(PVA)300 U滋混合体积分数为0.
期刊
患者女,21岁,右肋弓下出现皮损6年余就诊.6年前,患者右肋弓下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米粒大小丘疹,质软,感瘙痒.未做任何治疗,皮损逐渐变平消失,半年后原皮损处皮肤颜色变为暗红并逐渐向内凹陷,表面偶有脱屑,无自觉症状.皮损处无外伤史和局部注射史.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肋弓下部一直径约0.7 cm的圆形凹陷的皮下结节,形似"肚脐",表面无糜烂,渗出及结痂,周围皮肤暗红,中央肤色,触之质地坚韧(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