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多糖分离提取的工艺探究

来源 :科学之友·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peo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经常温粉碎,分别采用石油醚脱去脂溶性物质、根据多糖在95%溶液中不溶的性质,沉淀出粗多糖。粗多糖经无水乙醇、无水乙醚、丙酮脱水,真空干燥,碱法得到川芎多糖的粗多糖粉末。称重计算,粗多糖的收率为6.7%。
  关键词:川芎;多糖;提取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18-000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非常重视多糖化合物的研究,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研究和生产出一些糖类药物,如壳聚糖类药物等,多糖类物质在自然界的分布特别广泛,即最低等的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都普遍存在多糖类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抗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降血脂、降血糖等方面天然糖类药物已发挥了自己独特的疗效。
  人们发现糖类在生物体中不仅是作为能量资源或结构材料,更重要的是它参与了生命体中细胞的各种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到目前为止,已有近300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被分离提取出来。其中,从植物中尤其是从中药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这些活性多糖的生理活性、化学结构以及构效关系成为多糖研究的前沿阵地,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为其药用部位,具有抗菌、抗放射线辐射、抑制白血病细胞等作用。川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但对多糖的研究甚少。多糖是自然界中糖类化合物常见的存在方式,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多糖用途广泛,如降血糖及降胆固醇、治疗便秘、免疫促进等。因此,有效提取川芎中的多糖,对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作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只研究有效提取川芎中多糖的工艺方法,为川芎多糖的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与仪器
  1.1药品
  川芎购于伊宁市中药药店,干燥,粉碎,过40目筛,待用。
  1.2试剂
  石油醚、95%乙醇、氢氧化钠试剂、盐酸、苯酚、无水乙醇、硫酸、冰醋酸、氯仿、正丁醇、丙酮、葡萄糖、活性糖、各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仪器
  QE-16A型500 g装高速中药粉碎机(武义县屹立工具有限公司);DZTW调温电热套(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HH-S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仪器厂);SHZ-Ⅲ型循环水真空泵,RE-52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2一般工艺
  2.1预处理
  取100 g川芎用石油醚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并用旋转蒸发器回收回流所产生的石油醚和脂类混合液中的石油醚,将收集的残渣用沸水煮沸3次,每次2 h,收集残渣并用清水洗净
  至无苯酚-硫酸反应为止。
  2.2提取
  以经过乙醇和热水分别提取小分子和多糖的川芎残渣为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将川芎残渣用0.5 mol/L NaOH浸提3次后,放置3~4 h后用离心机离心10 min(转速1万次/min),离心后将沉淀弃去,将所得上清液用盐酸中和后再加入95%乙醇进行醇沉静置10 min后进行离心,离心后将所得上清液弃去,所得沉淀透析并离心,此时对所得上清液和沉淀分别进行碱提。首先将本次所得上清液进行浓缩、醇沉(95%乙醇使其沉淀)、离心,离心后的沉淀在常规下干燥,此时得到的固体即为碱提取的水溶性粗多糖;上步中的沉淀则用0.5 mol/L NaOH溶液溶解、离心,所得沉淀弃去,上清液进一步进行浓缩、醇沉(95%乙醇)、离心,离心后的沉淀在常规下干燥,得到的固体即为碱提取得碱溶性粗多糖。
  得到川芎碱提水溶性粗多糖和川芎碱提碱溶性多糖。由于碱提水溶性多糖提取率明显高于碱溶性多糖,因此,选取水溶性多糖做进一步研究。川芎碱提水溶性多糖的收率为6.7%,为黑色粉末,且易溶于水。
  3优化后的工艺
  3.1川芎多糖分离提取的工艺流程
  干燥的川芎→粉碎→热水浸提→残渣复提→合并滤液→蒸发浓缩离心取上清液→95%乙醇沉淀→多次去除蛋白质→95%乙醇沉淀→静置过夜取沉淀物→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相继洗涤→川芎粗多糖→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再二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相继洗涤沉淀→冷冻干燥→川芎多糖→分析检测。
  注:多糖得率=(提取粗多糖的含量/川芎干片重)×100%
  3.2川芎多糖含量的测定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经苯酚-硫酸法测得汤含量为45.1%。
  3.3川芎多糖的理化检验
  (1)碘-碘化钾反应。测定提取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茚三酮反应。测定提取物中是否含有杂质蛋白质以及氨基酸。
  (3)紫外线检测。检测提取物中是否含有核酸、蛋白质。
  (4)Moilsch试剂反应。测定提取物中是否含有多糖类物质。
  3.4结果与分析
  3.4.1浸提温度和时间对川芎多糖得率的影响
  采用蒸馏水浸提,川芎样品经破碎等处理后,取料液比1∶30,分别考察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浸提时间下,对川芎多糖得率和多糖纯度的影响。
  3.4.2浸提时料液比对川芎多糖提取的影响
  在浸提温度为98 ℃下浸提5 h,对比不同的料液比(川芎
  本文得到了伊犁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项目资金支持
  原料∶水)对川芎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据相关文献资料介绍,如银杏多糖与紫菜多糖的提取,其热水浸提加水量多在40倍范围内。一般来说,过少的水量不利于多糖的完全提取,但过多的水则不利于之后工序中杂质的去除,同时也会导致后期浓缩工艺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时间,不利于工业化的生产。因此,川芎提取多糖时料液比应采取1∶40之内较为合适。
  3.4.3川芎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经单因素实验,发现浸提时间与超声波的功率和次数(时间)对川芎多糖的得率和传度影响较大,考虑到他们之间的交互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来讨论其提取的最佳工艺。
  3.4.4川芎的纯化与鉴别
  由以上步骤所得的川芎粗多糖,其纯度为65.1%,需进一步纯化。采用乙醇沉淀法多次去除蛋白质,并2次分别用无水乙醇脱水,丙酮、乙醚相继洗涤,得到川芎多糖沉淀,经冷冻干燥即得白色粉末川芎多糖,且较少或不含淀粉、蛋白质和核酸。
  4结论
  本研究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川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浸提温度90 ℃,浸提时间4 h,可得到得率为3.18%和纯度为65.8 %的川芎粗多糖;经多次分离纯化后,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经分析鉴定其为多糖,且纯度高达86.48%。不过关于川芎
  多糖的组成、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柯荣棠、曾广方.川芎化学成分研究[J].化学学报,1957(4):246~249.
  2 石力夫、邓延昭、吴柏生.川芎干燥根茎挥发油化学成分极其稳定性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5(3):26~30.
  3 郭平、李祖论、陈红等.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9):551~552.
  4 金城.糖生物学与糖工程的兴起与前景[J].生物工程进展,1995(3):12~17.
  5 张树政.糖生物学:生命科学中的新前沿[J].生命的化学,1999(3):103~106.
  6 白丽荣.糖生物学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2(10):7~8.
  7 Alexander OC, Anne Dell, Howard R Morris, et 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laminarans by MALDI and FAB mass spectrometry[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8.
  8 胡亚男、王义明、罗国安.质谱在糖分析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00(5):397~400.
  9 张丽萍等.化学修饰对金顶侧耳多糖抗病毒(CB5)活性的影响[J].生物化学杂志,1994(2):150~154.
  
  Chuanxiong Polysaccharide 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Process to Explore
  Pare Hati•Aihemaiti, Saide Aihemaiti, Xu Shanshan, Ji’er Geli, Wu Qiang
  Abstract: Chuan Xiong(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dry root temperatures often crushing, petroleum ether were used off the fat-soluble substances, according to the polysaccharide solution in 95% of the insoluble nature of precipitated polysaccharide. Polysaccharide by ethanol, anhydrous ether, acetone dehydration, vacuum drying, alkaline get Chuanxiong polysaccharide polysaccharide powder. Weight basis, crude yield of 6.7% polysaccharide.
  Key words: angelica;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其他文献
CO_2的化学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吸引着广大研究者不断探索。由CO_2参与的C-C键的形成反应与传统路径相比具有简洁且效率高等优势,在充分利用CO_2的基础上可以合成诸多高价值羧酸化学品,使得CO_2直接羧基化研究成为十分活跃的科研领域。因此,不断拓宽参与CO_2羧基化反应的底物范围,并优化该类羧基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对今后CO_2的羧基化应用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含弱酸性C-H的芳酸如2-糠酸、苯羧酸与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医药制造、印染印刷、皮革制造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废水,此类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存在难以降解、残留时间长等特点,有些污染物还具有致毒、致癌作用,上述有机废水一旦排入环境之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生态系统平衡。尤其是制药行业、印染行业有机废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由于仅依靠传统的处理方法—生物组合工艺处理方式无法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因此,研究一种高效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迫在眉睫。
  本文选取本地某制药有限公司及某印染企业有机废水为实验标本,选
摘要: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运行寿命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现场的实践摸索和提炼,使轨道板在准备、粗铺、精调与人机结合效率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为以后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准备;粗铺;精调  中图分类号:U213.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12-0028-02    1前言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芬兰赫尔辛基维基实验新区生态社区发展建设的探索,对目前我国生态建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见解。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社区;Viikki生态邻里住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09-0126-02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及其他领域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了《社会保险法》第42条中民事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民事侵权赔偿;工伤赔偿;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09-0144-02    《社会保险法》即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涉及民事侵权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关系。但所作规定不明确,无法当然的从条文中推定我国立法者对两者的
期刊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髓系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一类,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占白血病总发病率的63%以上。髓系白血病发病率高,病情发展迅猛,而目前临床髓系白血病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大、治愈率低等缺点。因此亟需开发髓系白血病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SR48968是神经激肽受体2(NK2R)的一种高选择性和特异性拮抗剂,目前尚未见关于NK2R参与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文献报道。
  本论文以髓系白血病为模型,重点研究了NK2R拮抗剂SR48968对髓系白血病增殖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髓系
摘要:文章在現有UASB成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新的有机废水的调试方法,在厌氧有机废水调试阶段能够快速地启动,达到良好的调试效果。
期刊
摘要: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土地利用规划在国家调控和指导土地利用,实现土地用途管制,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中发挥着核心和主导作用。笔者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实现城市土地优化利用。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
期刊
摘要:本文为笔者参加“中国艺术医学协会第六次理事工作会议-暨全国艺术医学学术研讨会”后的一些心得体会,获益匪浅。笔者将把参加会议的收获带到工作中去,为艺术学科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医学;会议;感言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03-0144-02     在本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笔者于2010年12月23~26日前往北京参加
期刊
摘要:网络最大流是一类应用很广泛的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给出一种求网络最大流的有效快捷的算法,此算法使计算网络最大流变得简便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源汇;增广链;最大流  中图分类号:O15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1)06-0133-02    1引言  图论中讨论的网络最大流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问题。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系统中有人流、车流、货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