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1996年陈向明聚焦“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的“辍学”议题,到2020年我们关注“个别青少年为什么不上学”的“拒学”现象,一字之差,体现的不仅仅是25年的时代变迁,更是时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6年陈向明聚焦“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的“辍学”议题,到2020年我们关注“个别青少年为什么不上学”的“拒学”现象,一字之差,体现的不仅仅是25年的时代变迁,更是时代所牵引的家庭在面对社会结构巨变过程中凸显出的“力不从心”.表面看来,“拒学”(School refusal)是指个别青少年在学龄期“不想去学校上学”的个体状态,是学校出勤问题(School attendance problem)的一种类型[1];但其实,无论是主动拒学还是被动拒学,都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经由家庭所演变和呈现的社会现象.
其他文献
《名物匯證》是汪少華先生積多年治學經驗編著而成的學術專著.①汪先生是文獻訓詁學出身,常年從事名物考證研究,注重考古實物與傅世文獻的結合.對《考工記》,尤其是古代車輿
微信视频号作为新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正在成为各新闻媒体抢占的下一个舆论场.2021年初央视新闻在微信视频号开启直播运营.央视新闻在微信视频号上发起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红一蓝两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写在枫叶上的共产党人的情书,有着清晰弹痕的羊毛背心,曾装过辣椒面的延吉炸弹,一台留声机,一把铁锹,一辆救护车,一本日记……这些历经沧桑的文物,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艰辛和荣耀。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的家庭亲子关系存在差异,同一时代的亲子关系也有显著的城乡和阶层差别,并突出体现在教养方式上。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家庭或低阶层家庭更可能采取放纵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而城市或高阶层的家庭更倾向于使用权威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1]当代对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的持续关注反映了家长普遍的“教育焦虑和儿童被“鸡娃”的童年生态。分析亲子之间的情感关系、责任关系、权力关系的内涵及表现,了解儿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报道中,主流党媒整体实现了可视化融合传播.这是对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成效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必将带来媒体生态和舆论格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但如何挖掘党史“最生动”的特质进而达到“最有说服力”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让广大青年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就更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建党百年新闻报道策划是全媒体时代坚守党的舆论主阵地的必然选择,也是主流媒体融合转型成果的一次检验。新京报倾力推出一系列全媒体新闻产品,手绘、漫画、短视频、H5互动、3D动漫、播客……新潮而“接地气”的表现形式,让百年党史“动”起来、“活”起来,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也为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融媒体报道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建党百年之际,湖南曰报•新湖南客户端推出新媒体互动产品“我宣誓——打卡红色地标重温入党誓词”,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将“红色地标”和“入党誓词”作为切入点,用时下年轻用户喜闻乐见的拍照打卡互动形式,通过技术赋能,用户可一键生成自己的专属宣誓照。该产品抓住了党史教育中最具仪式感和最有表现力的环节——入党宣誓,铿锵的入党誓词晚醒党员的入党初心,每个使用它的用户都能获得光荣豪迈的体验感。新颖的表现形式,线上线下联动传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6月22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精心设计推出的“复兴大道100号”互动体验馆在北京三里屯正式开展。体验馆以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为主线,通过生活化视角、场景化展陈,实现沉浸式体验、年轻态表达,带领参观者一起重温历史、致敬百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隆重庆祝建党百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做好建党百年主题宣传,经济日报社策划了“记录小康生活见证时代变迁——庆祝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