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阶段,“光盘行动”这一新词汇频频在媒体上亮相,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幼儿园孩子的午餐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小公主”、“小皇帝’,父母千依百顺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而隔代的祖辈对他们更是宠爱有加,导致了很多孩子饭来张口,心里没有“节约”这一概念。在幼儿园就餐时,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孩子或多或少有偏食,出现剩菜、剩饭等现象,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响应“光盘行动”,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了就餐习惯的培养。
一、故事讲解,情感迁移
1、听----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的教导和各种知识的灌输,而我们每天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设计了社会活动《米饭宝宝哭了》,讲述一粒米饭被小朋友遗弃在桌下,米饭宝宝没能住进幼儿的肚子非常伤心,通过这个故事鼓励幼儿吃饭时不掉米饭。还通过教幼儿背诵经典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他们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让他们懂得爱惜粮食,吃饭时不要掉米饭,不剩饭。
2、看----影片和图片中的渗透
幼儿的心灵是很纯洁的,他们有时会很感性。于是我们会让幼儿看一些影片和图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形象了解。如看农民播种插秧的影片,看稻子成熟的过程,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如带幼儿观看一些贫穷的地方,给幼儿讲贫困地区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吃不上饭的故事等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影响进而培养他们进餐习惯。
二、正确引导,调动情绪
1、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
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为幼儿愉快进餐做好准备。 因此在吃饭之前不管幼儿多么不听话,也不能责骂孩子;即使在吃饭中孩子撒了饭或汤,应跟他好好地沟通,不应给孩子造成不愉快的情绪。
如餐前洗手环节,通过扮演小米饭的语气和小朋友说话。自编了一首洗手儿歌:“我是一粒小米饭,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我还会提醒洗好手的幼儿一定要保持手的清洁:“小朋友,我是小米饭,你们想和我做好朋友吗?但是手脏的小朋友可不能和我做好朋友哦。”这不仅激起了幼儿吃饭的欲望,而且使幼儿养成了洗手的好习惯。
2、创设激发幼儿互动的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会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爱好,以情境的表演让幼儿入桌吃饭。根据每天的菜肴来编《小动物请客》的故事,依据菜的变化来改变动物的形象。如今天吃鱼,我就会拿出一个小猫的头饰对小朋友说:“你们好,我是小猫宝宝,今天妈妈买来了很多新鲜的鱼,你们知道吗?多吃鱼会让变得更聪明,你看我会唱歌背儿歌,等会请各位宝宝来我家做客,我们一起吃鱼好吗?但是妈妈说要请喜欢吃鱼的小朋友噢?”这时小朋友都会很兴奋地抢着说:“我要吃”,“我喜欢吃”。
运用孩子好胜的心境,有的放矢让小朋友提高进餐速度。很多孩子喜欢把饭含在嘴里,这样吃饭一来没营养二来速度很慢。如班上的璟璟小朋友刚来幼儿园吃饭总是最后一名,原因就是饭含在嘴里不肯咽下去。我想出比赛的对策。“璟璟,你看旁边的齐齐牙齿可真厉害,像一只大老虎,老师相信璟璟的牙齿也一定很厉害是吗?我们现在来和她比一比好吗?看一看璟璟宝宝的牙齿是不是也和大老虎一样呢?”璟璟听了以后,马上就提起劲来,马上舀了一口饭用力嚼起来,当一口饭很快咽下去张开嘴巴就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的牙齿也像老虎一样厉害是吧!”这时,我笑着在小朋友的面前给她竖起大拇指夸奖她。小朋友就是喜欢被夸奖,三番两次的夸奖,璟璟的进餐速度加快了,也改掉了含饭的坏习惯。
三、树立榜样 循循善诱
1、运用榜样的力量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我们组织幼儿去观看大班哥哥姐姐吃饭。向哥哥姐姐学习,做到吃饭不掉米饭,保持桌面整洁的好习惯。同时在班内组织“争当小老师”活动,请吃饭又快又好的幼儿当小老师,给其他的小朋友作示范和讲解,怎么样做到又快又好,每天1-2个名额,这样竞争促使幼儿争着做小老师。
2、坚持日常的鼓励
在一日的生活活动,教师可以见缝插针地对孩子进行午餐习惯的培养。如讲解各种故事和图片,在活动室里张贴各种宣传海报,让幼儿在餐前餐后唱儿歌等等,促进他们午餐习惯的良好养成。
奖励和表扬是幼儿进步的动力。其实,老师不应吝啬的是表扬,多关注幼儿的一点一滴,表扬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幼儿才会很好的进步。因此,在每次午餐后,我会对一些进步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如发现某个孩子桌面整洁,吃饭速度快,奖励幼儿一朵小红花、或当值日生等。
四、循序渐进,步步推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偱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方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本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小朋友---依依,她的到来给我们老师出了一道难题。依依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很快就融入各种教学活动和游戏。只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不爱吃饭。每次吃饭的时候哭喊着:“不要吃饭,我不要吃饭!”刚开始一口饭也没吃,香喷喷的米饭都倒进了垃圾桶。经过和家长沟通以后,了解到她在家的吃饭习惯很不好,每一顿饭要花上大半个小时。在幼儿园可花不起这么多的时间呀,再说这样对幼儿身心健康不利。必须得想出一个对策才行。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对策:首先亲近她,取得她的信任;其次运用场景刺激尝试开个好头;在午餐时间,我有意让她先不要坐到桌边。等小朋友开始吃饭时,我大声地问:“小朋友,今天的饭菜好吃吗?”“好吃。”于是我走到依依的身边说:“依依,今天小朋友都说饭菜很香,现在老师给你去拿一点点给你尝尝,如果你觉得不好吃的话我们就不吃好吗?”依依摇摇头说:“老师,我不要吃饭。”可是我还是拿来一点饭菜,亲切地说:“依依,老师喂你,你尝尝,不好吃就不吃,老师知道依依最听话了,是吗?”这时她也没什么反抗,当我给她喂了第一口饭时我问她好不好吃时,她勉强的点点头。于是我又进一步的表扬了她,她的脸上也洋溢出天真的笑容。虽然依依吃不多,但比起她以前进步了,第一步也顺利迈出。再次,巩固成绩,再接再厉。一周后依依虽然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忙,但至少不会抗拒吃饭,我也逐渐给她增加饭量。
因此每当老师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放弃,《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应该善于想出各种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五、家园互动,形成常规
《纲要》中明确阐述“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把家园合作纳入整体教育工作之中。光靠幼儿园老师单方面的行动是不够的,还得和家长一起合作,培养良好的习惯,巩固幼儿教育的效果,共建佳绩。
因此,我们先利用家长会机会给家长开展“光盘行动”的宣传,得到家长的认同。要求家长在家里也保持在幼儿园的良好习惯,严格要求孩子不浪费粮食,提醒孩子不要掉米饭,对个别不爱吃饭的孩子实行少盛再添的计划。我们老师和家长除了坚持不懈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之外,还得以身作则作好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幼儿正处于模仿期,只要我们做好了,那么幼儿也一定能做的更好!这样不仅给孩子保持了习惯的一致性,而且更是一种巩固和提高。最后班级按照家园互动进展情况,在学期结束时通过幼儿吃饭习惯评选好家庭,颁发奖状。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餐桌上的“光盘行动”意蕴着节约和不浪费,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即使在物质充裕的今天,也要秉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从小培养,从孩子开始,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全面发展过程。
一、故事讲解,情感迁移
1、听----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的教导和各种知识的灌输,而我们每天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设计了社会活动《米饭宝宝哭了》,讲述一粒米饭被小朋友遗弃在桌下,米饭宝宝没能住进幼儿的肚子非常伤心,通过这个故事鼓励幼儿吃饭时不掉米饭。还通过教幼儿背诵经典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他们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怎么来的,让他们懂得爱惜粮食,吃饭时不要掉米饭,不剩饭。
2、看----影片和图片中的渗透
幼儿的心灵是很纯洁的,他们有时会很感性。于是我们会让幼儿看一些影片和图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形象了解。如看农民播种插秧的影片,看稻子成熟的过程,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如带幼儿观看一些贫穷的地方,给幼儿讲贫困地区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吃不上饭的故事等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影响进而培养他们进餐习惯。
二、正确引导,调动情绪
1、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
一个良好的进餐氛围,为幼儿愉快进餐做好准备。 因此在吃饭之前不管幼儿多么不听话,也不能责骂孩子;即使在吃饭中孩子撒了饭或汤,应跟他好好地沟通,不应给孩子造成不愉快的情绪。
如餐前洗手环节,通过扮演小米饭的语气和小朋友说话。自编了一首洗手儿歌:“我是一粒小米饭,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我还会提醒洗好手的幼儿一定要保持手的清洁:“小朋友,我是小米饭,你们想和我做好朋友吗?但是手脏的小朋友可不能和我做好朋友哦。”这不仅激起了幼儿吃饭的欲望,而且使幼儿养成了洗手的好习惯。
2、创设激发幼儿互动的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会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爱好,以情境的表演让幼儿入桌吃饭。根据每天的菜肴来编《小动物请客》的故事,依据菜的变化来改变动物的形象。如今天吃鱼,我就会拿出一个小猫的头饰对小朋友说:“你们好,我是小猫宝宝,今天妈妈买来了很多新鲜的鱼,你们知道吗?多吃鱼会让变得更聪明,你看我会唱歌背儿歌,等会请各位宝宝来我家做客,我们一起吃鱼好吗?但是妈妈说要请喜欢吃鱼的小朋友噢?”这时小朋友都会很兴奋地抢着说:“我要吃”,“我喜欢吃”。
运用孩子好胜的心境,有的放矢让小朋友提高进餐速度。很多孩子喜欢把饭含在嘴里,这样吃饭一来没营养二来速度很慢。如班上的璟璟小朋友刚来幼儿园吃饭总是最后一名,原因就是饭含在嘴里不肯咽下去。我想出比赛的对策。“璟璟,你看旁边的齐齐牙齿可真厉害,像一只大老虎,老师相信璟璟的牙齿也一定很厉害是吗?我们现在来和她比一比好吗?看一看璟璟宝宝的牙齿是不是也和大老虎一样呢?”璟璟听了以后,马上就提起劲来,马上舀了一口饭用力嚼起来,当一口饭很快咽下去张开嘴巴就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的牙齿也像老虎一样厉害是吧!”这时,我笑着在小朋友的面前给她竖起大拇指夸奖她。小朋友就是喜欢被夸奖,三番两次的夸奖,璟璟的进餐速度加快了,也改掉了含饭的坏习惯。
三、树立榜样 循循善诱
1、运用榜样的力量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我们组织幼儿去观看大班哥哥姐姐吃饭。向哥哥姐姐学习,做到吃饭不掉米饭,保持桌面整洁的好习惯。同时在班内组织“争当小老师”活动,请吃饭又快又好的幼儿当小老师,给其他的小朋友作示范和讲解,怎么样做到又快又好,每天1-2个名额,这样竞争促使幼儿争着做小老师。
2、坚持日常的鼓励
在一日的生活活动,教师可以见缝插针地对孩子进行午餐习惯的培养。如讲解各种故事和图片,在活动室里张贴各种宣传海报,让幼儿在餐前餐后唱儿歌等等,促进他们午餐习惯的良好养成。
奖励和表扬是幼儿进步的动力。其实,老师不应吝啬的是表扬,多关注幼儿的一点一滴,表扬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幼儿才会很好的进步。因此,在每次午餐后,我会对一些进步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如发现某个孩子桌面整洁,吃饭速度快,奖励幼儿一朵小红花、或当值日生等。
四、循序渐进,步步推进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偱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方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本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小朋友---依依,她的到来给我们老师出了一道难题。依依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很快就融入各种教学活动和游戏。只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不爱吃饭。每次吃饭的时候哭喊着:“不要吃饭,我不要吃饭!”刚开始一口饭也没吃,香喷喷的米饭都倒进了垃圾桶。经过和家长沟通以后,了解到她在家的吃饭习惯很不好,每一顿饭要花上大半个小时。在幼儿园可花不起这么多的时间呀,再说这样对幼儿身心健康不利。必须得想出一个对策才行。根据她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对策:首先亲近她,取得她的信任;其次运用场景刺激尝试开个好头;在午餐时间,我有意让她先不要坐到桌边。等小朋友开始吃饭时,我大声地问:“小朋友,今天的饭菜好吃吗?”“好吃。”于是我走到依依的身边说:“依依,今天小朋友都说饭菜很香,现在老师给你去拿一点点给你尝尝,如果你觉得不好吃的话我们就不吃好吗?”依依摇摇头说:“老师,我不要吃饭。”可是我还是拿来一点饭菜,亲切地说:“依依,老师喂你,你尝尝,不好吃就不吃,老师知道依依最听话了,是吗?”这时她也没什么反抗,当我给她喂了第一口饭时我问她好不好吃时,她勉强的点点头。于是我又进一步的表扬了她,她的脸上也洋溢出天真的笑容。虽然依依吃不多,但比起她以前进步了,第一步也顺利迈出。再次,巩固成绩,再接再厉。一周后依依虽然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忙,但至少不会抗拒吃饭,我也逐渐给她增加饭量。
因此每当老师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放弃,《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应该善于想出各种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五、家园互动,形成常规
《纲要》中明确阐述“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把家园合作纳入整体教育工作之中。光靠幼儿园老师单方面的行动是不够的,还得和家长一起合作,培养良好的习惯,巩固幼儿教育的效果,共建佳绩。
因此,我们先利用家长会机会给家长开展“光盘行动”的宣传,得到家长的认同。要求家长在家里也保持在幼儿园的良好习惯,严格要求孩子不浪费粮食,提醒孩子不要掉米饭,对个别不爱吃饭的孩子实行少盛再添的计划。我们老师和家长除了坚持不懈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之外,还得以身作则作好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幼儿正处于模仿期,只要我们做好了,那么幼儿也一定能做的更好!这样不仅给孩子保持了习惯的一致性,而且更是一种巩固和提高。最后班级按照家园互动进展情况,在学期结束时通过幼儿吃饭习惯评选好家庭,颁发奖状。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餐桌上的“光盘行动”意蕴着节约和不浪费,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即使在物质充裕的今天,也要秉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从小培养,从孩子开始,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全面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