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忽视用新和推新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笔者看到两则消息。一则是,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决策人鼓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科技成果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成果实施单位应当按照《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规定,连续3至5年,每年从实施该科技成果的净收入(缴纳所得税后)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提取资金,对在实施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决策人给予奖励。其奖励总额超过该实施转化项目年净收入20%的,由该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相应组织讨论决定。用制度的形式明确了企业决策人的利益,打破了以往只注重个人责任,而忽视个人利益的局面,去掉了企业决策者的“心病”,大大调动了企业决策者使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形成了敢于使用新技术、新产品,乐于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新格局,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实施和产业化进程。另一则是,江苏省南京市出台了《南京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技术转移方式将职务技术成果转移给企业实施的,将由政府对技术成果完成人及对技术转移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一次性奖励技术转让所得净收入的20%—70%;采用股份制形式实施转化的,奖励技术成果形成股权的20%—70%。毫无疑问,南京市政府出台的《条例》必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产生巨大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目前各地出台了不少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但是像重庆市和南京市专门出台鼓励用新和推新的政策还寥寥无几。这种厚此薄彼,只重创新,不重用新和科技成果推广的做法,将非常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的持续进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十分低下,85%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决策者没有用新的积极性,科研成果的研制者没有推新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使用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决策者要承担失败的风险,而使用新产品、新技术获得成功,企业决策者却不能获益。二是企业实行承包制后,对厂长经理的考核,大多是以经济效益为标准,没有把科技投入纳入考核的范围。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厂长经理,满足于机器能运转,工资奖金能发,坐稳“椅子”,得过且过者居多。三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大都是为了晋级和评职称进行创新,他们一旦研究出了科技成果,就万事大吉,至于成果能不能推广应用,就毫不关心了。
  说到底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用新,推动生产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离开了用新,这个目的就难以实现,再好的科技成果也只能被束之高阁,没有实质意义。没有人愿意用新,没有人愿意推新,创新的投入收不回,可供创新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少,创新就难以继续下去。由此可见,创新离不开用新,离不开推新。抓好了用新,抓好了科技成果的推广,才能大大促进技术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实现科技强国,科技兴企。这就要依靠更多的科技创新,也要依靠积极的用新和推新。创新、推新、用新,三个环节彼此依存,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充分发挥出科技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其他文献
【正】 《大决战》是一套三部六集总长十一个小时左右的革命战争巨片。第一部《辽沈战役》和第二部《淮海战役》已经公映,第三部《平津战役》也将在年底前后问世。影片放映后
【正】 我在体操教学中,除了正确的示范外,常采用“小棍”(小草棍,小树枝等)代替“小人”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视觉器官来感知动作的形象、空间与时间的关
2012年5月9日,湖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暨创新平台授牌大会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举行,金博科技“碳/碳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授牌。这是该公司在创新平台建设上的又一突破,也是其阔步未来的一个坐标节点。  出生于益阳南县的黄伯云院士,在家乡提出着力实现工业强市目标的感召下,于2005年6月带着自己刚刚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成果,率领一支由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及技师组成的强大
【正】 “咱村小今年要来个师范毕业的老师,还是个城里的妹子!”这消息在不足六十户人家的小小侗寨传开,简直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山寨偏僻,有教师从城里来,寨里人心中乐不可支
<正>近日,一股知识产权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的两大家电品牌"格力"和"美的"因为一场专利侵权诉讼案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事件起源于2011年11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判
技术领域:节能环保技术优势:该技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设备少、投资及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修复速度快、高效彻底,同时能回收一部分铬,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该项技术已
真要说“科学远离了公众”,反驳的理由不会少:一场场科普讲座、一本本科普书刊、一次次社区科普活动似乎都能证明,科学就在公众身边。但另一幅图景不容回避:讲台上的科学家照本宣科,听众或一脸迷茫或昏昏欲睡……科普怎么才能让人打起精神?    科普“吸收率”并不高    不久前出版的新一期《上海科普资源状况》披露了这样一个统计数据:在上海,80%的科普活动是各类科普讲座,每年总共举办4.3万多场,平均每天多
<正>~~
清华大学不久前宣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确认一种名叫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物质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标志物。据说,利用该物质特性,发现癌症就变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