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量定量密植协同提升春玉米粒收品种产量及热量利用效率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1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机械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可为机械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内蒙古4个不同热量条件区域[分属于热量充沛地区(以种植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和热量有限地区(以种植中早熟、早熟品种为主的生态区)]进行密度联网试验,分析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阶段发育、产量形成和热量利用效率(HUE)的影响,并解析其对热量资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机械粒收品种均在区域≥10℃积温利用率达86.0%~89.3%的前提下获得最高产量,各区域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及其对应密度均高于主推品种,特别是在热量有限区域差异明显.机械粒收品种最高产量对应密度随热量资源总量增加呈线性降低,区域≥10℃积温每减少100℃,密度需增加0.17万株·hm?2.热量有限地区机械粒收品种的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10℃积温比例、生物量比例均趋近5:5,实现最高产量需在常规种植密度6.0万株·hm?2的基础上增密2.8万~3.1万株·hm?2,增密后产量为11.1~12.7 t·hm?2,可增产20.1%~23.3%,HUE可提高20.6%~30.1%;热量充沛地区机械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的生育天数比例及积温比例趋近4.5:5.5,花前:花后的生物量比例为4:6,产量为15.4~16.9 t·hm?2,实现最高产量需在6.0万株·hm?2基础上增密2.1万~2.3万株·hm?2,增密后可增产6.1%~11.5%,HUE可提高8.6%~17.5%.可见,品种热量需求与区域热量资源有效匹配是获得高产并充分挖掘区域产量潜力的前提,基于热量资源定量密植是春玉米机械粒收品种实现增产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有效途径,热量有限区域花前花后热量资源均衡利用,实现花前群体生物量充分积累是关键,适宜密度为8.8万~9.2万株·hm?2;热量充沛区域挖掘花后物质生产,构建适宜密度群体,延缓花后叶片衰老是核心,适宜密度为8.1万~8.3万株·hm?2.
其他文献
植物病害对粮食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其中有几种病害对现有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丹麦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在目前杀菌剂已不再使用的地方,蚂蚁也能分泌出有效抑制植物病原体的化合物.rn最近,人们发现非洲四足蚂蚁身上携带着能够杀死MRSA细菌的化合物.这是一种可怕的细菌,因为它们对已知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而且会攻击人类.联想到植物以及粮食生产也受到抗性植物病害的威胁,因此,植物也可以从蚂蚁产生的化合物中获益,以保护自己.
期刊
为筛选出有效防控高粱叶斑病的植物提取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对高粱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活性最高,其EC50为17.37 mg/L;其次为香茅醛,EC50为25.78 mg/L;肉桂醛、和厚朴酚和丁香酚对高粱叶斑病的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相对较好,其EC50分别为91.29、99.74、115.61 mg/L,而香茅醇、香叶醇、柠檬醛对高粱叶斑病的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相对较低,其EC50分别为177.85、187.99、188.69 mg/L.在本研究中麝香草酚
在考虑了公众意见后,美国环保署(EPA)最终确定了对草甘膦、莠去津和西玛津3种用于控制多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的生物学评估 (BE).EPA 也发布了收到的有关对生物学评估和EPA回应的意见的扼要信息.生物学评估内容包括EPA对农药对联邦各国的威胁或濒临物种和指定的重要栖息地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它包含农药的可能影响并可能对这些物种或其栖息地的不良影响的结论.
期刊
评价不同杀菌剂添加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后减量用药对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与杀菌剂全量施用相比,助剂3%卵磷脂·维生素E 5000倍稀释液与全量或减量20%的杀菌剂687.5 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10%氟噻唑吡乙酮OD+80%代森锰锌WP桶混,可提高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0.8%~5.23%,提高黄瓜产量0~5.5%;提高杀菌剂对番茄叶部和果实晚疫病的防治效果0.94%~5.3%和0.9%~6.0%,提高番茄的产量0.8%~5.8%.防治黄
为探明井冈霉素A在玉米幼苗中的吸收机理,通过把药液喷施在玉米叶片上,采用HPLC-MS/MS检测玉米基部茎中井冈霉素A含量,研究了pH、温度、底物浓度及抑制剂对玉米幼苗吸收井冈霉素A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冈霉素A能被玉米幼苗吸收,并能向下转运至基部茎;玉米幼苗对井冈霉素A的吸收符合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参数为:Km=0.001mmol/L,Vmax=0.04 mmol/(L/h).温度对吸收的影响显著,24℃井冈霉素A吸收量是453.47μg/L,4℃仅为155.31μg/L;在pH=5时的吸收量是p
氨(NH3)挥发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都带来负面影响,其中农畜牧业占NH3挥发总量的90%左右,农牧业NH3挥发也意味着氮肥流失,给农民带来经济负担.本文梳理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术”项目中课题4“农牧业氨排放清单编制及减排评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农畜牧业动态高精度氨排放清单编制的主要研究进展.本课题构建了农田NH3挥发基础参数集和农事活动数据集,以及畜禽养殖全链条NH3挥发的特征参数集和养殖活动数据集,完成了2017年全国2853个县(市)1 km空间分辨率农田氮肥和畜
作物秸秆和畜禽粪肥是有机肥资源的主要组成.研究等氮施肥下稻秸-有机肥联合还田对南方黄泥田水稻产能、化肥替代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可为南方丘陵稻田改土培肥、增产提质增效提供依据.基于连续4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6个处理,有机物料联合还田氮素投入分别占农田总氮投入的0(RO0)、20%(RO20)、40%(RO40)、60%(RO60)、80%(RO80)与100%(RO100),其中RO20、RO40、RO60、RO80和RO100处理稻秸干物量(kg?hm?2)投入分别为750、1500、2250、3000
氨挥发是农田活性氮损失的重要途径,准确、有效地测定农田氨排放量是环境评估和政策制定的基础.由于氨挥发监测方法多样,且方法间缺少系统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研究数据的进一步利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氨挥发监测方法是通气式海绵吸收法和密闭室间歇抽气法,目前,两种监测方法仍缺少大田条件下的实测对比.本研究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于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作物生长期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对土壤氨挥发排放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3个施氮水平下,通气式海绵吸收法测得的氨挥发累积量低于密闭室间歇抽气法25%~35%,稻麦两季
NH3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基肥期尿素氮肥深施、追肥期用缓释肥替代尿素和配施脲酶抑制剂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季NH3挥发影响少有报道.为此,本研究共设置了7个原位试验处理:1)空白处理,不施氮肥(CK);2)当地常规氮肥表施处理,施氮量300 kg?hm?2(SN300);3)减氮10%,氮肥表施处理,施氮量为270 kg?hm?2(SN270);4)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尿素处理(DN270);5)减氮10%+基肥氮深施+追肥表施尿素+脲酶抑制剂(DN270+UI);6)减氮10%
长江中下游稻、菜、果种植业发达,是氨挥发的主要场所,迫切需要掌握其氨排放特征与减排关键技术.本文系统梳理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长江中下游种植业高效控氨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展望了“十四五”期间的研究重点.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明确了典型稻菜果氨排放系数与特征,稻田氨排放系数和变异最大,平均为14.2%,露天蔬菜次之(平均为11.2%),果树最低(平均为4.76%).2)以“减、抑、控、固”全链条氨减排思路,提出稻田优化减氮技术、稻田深施控氨技术、稻田周丛生物成膜抑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