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浅析

来源 :日本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日本的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循环经济发展是日本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本文仅就日本循环经济的主要进展、重要举措、背景分析以及前景展望作些浅析。当前,在我国实施了“十一五”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新时期,研究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很有现实意义。
  
  一、新世纪日本循环经济的主要进展
  
  1.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及资源综合利用
  近年日本在废旧物资回收中,对旧船舶、旧汽车、旧家电越来越广泛关注。2000年日本开始构建“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废船回收体制”。这也是新世纪伊始日本迎来废船高峰期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日本有FRP废船超过1万只。还有约14万只闲置船只,正在加紧回收或廉价处理。随着《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2000年6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基本法》(2001年4月)的实施,日本每年约有500万辆废旧汽车,由厂家负责回收。车主交纳部分回收处理费。“家电垃圾”更是废旧物资回收的大宗。2002年日本全国指定交易场所回收的4种废家电(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合计为1015亿台。”这些废家电,也由厂家或厂家委托的交易场所负责回收,用户向交易场所交付少量费用。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回收10万吨左右的铁、铝、铜、铅等金属、塑料、玻璃等有用物资。
  近年日本在资源综合利用上也有新进展。首先,是生活垃圾中的资源综合利用。2001年日本垃圾排放总量为5210万吨,人均每天为1100克。其中,生活垃圾约占67%。在生活垃圾中,塑料容器的比率约为4成。由于塑料制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废旧塑料容器也加大了环境负荷。近年日本各市镇村积极实施《垃圾减量化计划》。其中,包括废旧塑料容器在内的资源回收率,2000—2001年已从14.3%增至15.0%。回收PET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的瓶子,轻而不易碎),经粉碎既可作聚脂纤维的原料,又可再生PET瓶。1997—2002年日本市镇村PET瓶的回收率,已从9.8%增至45.6%。加之企事业的回收,PET瓶的总回收率已达53.4%。福井县武生市的残疾人生产设施“向日葵作业所”,近年用PET再生布制成购物袋。武生市称其为“环保袋”,提倡市民持袋购物,以减少临时性塑料包装等的环境污染。其次,是建筑工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建筑材料再利用法》。随即又制定《建筑副产品适当处理推进纲要》。2002年还制定《建筑材料再利用推进计划》,并在全国构建建材信息交换系统、国土交通省也规定:施工单位要推进建筑污泥的再资源化和再生建材的使用等等。
  2.推进“生物能源综合战略”
  日本是能源匮乏的国家。早在1974年日本就制定并实施“新能源开发计划”,即“阳光计划”。1993年推出“能源与环境综合技术开发计划”,又称“新阳光计划”。近年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日本又将生物能源开发提到战略高度。2002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生物能源综合战略”。其中包括:(1)生物能源的生产、收集、运输战略;(2)生物能源转换战略;(3)生物能源转换后的利用战略。这一战略,是将家畜排泄物、木质废弃物、有机污泥、食品废弃物等未利用的生物能源,转换成沼气等气体燃料或甲醇等液体燃料,成为具有广泛使用性的高效燃料。构成日本近年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等)的重要内容之一。2003年文部科学省开始“生物能源复合处理及再生资源化工程”。农林水产省也实施“生物能源生产技术开发”等等。作为国家战略,日本为推进生物能源发展,采取诸多措施:(1)增设生物能源相关的信息网点并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等,提高民众的认识;(2)构建有效利用生物能源的社会体制;(3)对地方发展生物能源给予支持;(4)相关府省组建“日本生物能源综合战略推进会议”;(5)设立政府的相关咨询机构等等。目前,日本能源自给率仅为20%。其中,核能占13%,生物能源仅占1%。日本政府计划到2010年将生物能源比率提高10个百分点,使日本能源自给率提高到30 %。届时,生物能源将成为最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能源。
  3.建设无垃圾型城市
  从2001年6月开始,日本在大都市圈逐步建设无垃圾型城市。作为第一阶段的计划,是以东京都、琦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为对象进行试点。2001年7月有关都县及相关省厅成立了“首都圈无垃圾型城市推进协议会”,并于2002年4月制定了中长期计划。该计划确立了超过国家基本要求的废弃物减量化目标。各都县充分利用本地区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健全的有利条件,集中兴建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设施。东京都的日野市,2000年制定《创建无垃圾城市计划》。约向3万多市民讲请“垃圾改革”的必要性,实行以户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其结果,一年后实现垃圾减量50%的效果。2002年7月,近畿地区(滋贺县、京都府、兵库县、大阪府、奈良县、和歌山县)也开始构筑无垃圾型城市。先是成立“京阪神无垃圾型城市推进协议会”,并于2003年3月制定了中长期计划。该计划规定了超过国家基本要求的废弃物处理目标。并决定以大阪湾广域临海环境整备中心为核心,整备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并培育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产业。
  4.构建综合静脉物流体系
  2001年7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以港湾作为静脉物流据点,在全国先后指定18个港口,逐步物筑综合静脉物流体系。(1)降低环境负荷。从2002年起,在海运、铁路等运输业,通过货主、物流企业等合作,实施降低环境负荷的相关举措。在确认已取得一定效果的场合,由政府发给补助金。(2)提高物流资源使用率。2002年以来,推进港口24小时开放和通关手续一步完成,已成为日本政府和港口管理者的当务之急。2001年11月,在港运劳资协议的基础上,实施装卸作业全年除1月1日以外364天24小时作业。并从2002年10月先在横滨港进行为期1年的试点,后在全国主要港口推广。从2003年7月通过使用EDI(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和SeaNACCS(海上货物通关信息处理系统),实施贸易、港口手续电子化,使各种手续一步完成。(3)发展国际物流特区。到2003年5月,日本政府认定的结构改革特区有117个。其中,发展国际物流特区的构想就有15个。如北九州市2003年在《国际物流特区构想》中确定:在北九州港增设太刀浦集装箱码头,到2004年底建成很有影响的集装箱港口。这一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引进民间资本,实施投资多元化。在全部1000亿日元的建设费中,国家投资520亿日元,地方投资330亿日元,民间投资150亿日元。设施建成后极大地提高了北九州港的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具有综合静脉物流体系的国际物流据点。
  
  二、日本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
  
  1.完善法制建设
  世纪之交,日本政府颁布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2000年6月)、《新环境基本 法》(2000年12月)。又对20多部循环经济立法进行制定和修订。如《提高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法》、《建筑材料再利用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法》、《绿色购入法》等等。2001年4月还颁布实施《PRTR法》(环境污染物质的移动、排放登记制度)。该法规定:各企业必须对列为登记对象的354种化学物质的数量,做到准确把握如实申报。加之原先颁布的《容器包装收集及再利用法》、《家电再利用法》等,已构建成循环经济的法律框架。随着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日臻完善,司法力度也在日渐增加。2000—2004年日本环境犯罪的检举件数,从2396件增至4377件,增长82.6%。同期,环境违法的起诉率,也从65.2%增至68.8%。近年日本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有几个明显的特点:(1)既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又坚持法律的阶段性;(2)既做到立法目标明确,又做到措施具体;(3)既注重法律强制,又完善激励机制;(4)既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
  2.重视科技开发
  2000—2002年日本与循环经济有关的科研费普遍增长。生命科学研发费从177亿日元增至207亿日元,增长16.9%。环境保护研发费从53.2亿日元增至68.0亿日元,增长27.8%。在循环经济科研领域中,日本研制的废弃物再利用型烧却炉(燃气熔融炉)、生分解性塑料制品等,已居世界领先地位。2003年列入文部科学省、环境省等5省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研发课题就有38项。如构筑城市生活排水废弃物处理体系、食品资源循环体系技术开发、资源循环型住宅技术开发、建筑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高效资源循环与回收技术研究等等。近年日本循环经济科技开发,有三个明显趋势:一是突出前沿。将纳米技术这一科技前沿技术,列为科技战略的重中之重。所谓纳米技术是指用纳米材料制造新产品的科学技术。近年日本紧紧抓住发展纳米科技事业,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如文部科学省2003年“关于推进纳米材料研发方案”,就将环保材料、能源高效利用材料、发掘新机能高性能物质材料等置于重点。二是关注社会。在近年日本的国家与社会研发战略中,就将环境领域列为四大重点之一。着重进行有关地球温室效应;资源循环型技术;都市再生技术;化学危机物质综合管理技术;地球水循环变动技术等研究。三是注重实践。2003年日本已在推进“环境共生城镇”建设。已选定7个市(室兰市、饭田市、田原市、八幡市、京都市、北九州市、日南市)进行试点。其中,北九州市环境共生城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该市场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已聚集九州地区190多家企业。有实力的大企业自己出资购地并按规划建设。对实力不强而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地方政府提供用地等优惠支持。此外,九州大学等18所大学,也纷纷进入并设立研发机构。使“环境共生城”成为研发、教育培训、科技示范、静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3.实现全民共同参与
  依照《新环境基本计划》规定的“实现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基本方针,近年日本又有新举措。(1)改革政府管理体制。首先,赋予环境省以重任。2001年新设置的环境省,除了有代表政府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的综合政策外,还有独立承担的6项重要管理职能。其次,健全协调机制。在相关府省遇有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事宜,要与环境省一道共同承担责任,或由环境省通过劝告等方式进行必要的干预。形成政府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由政府集体推进循环经济的新管理体制。(2)充分发挥中央环境审议会的纽带作用。审议会是战后日本政府依法设置并附属于各级政府的咨询机构。目前,日本内阁、政府各省、都道府县、市镇村,都设有审议会。中央环境审议会就是附属环境省的重要咨询机构。近年日本在制定并实施《新环境基本计划》中,中央环境审议会就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事先听取各界各阶层意见,对计划草案反复论证,提出许多有真知酌见的新观点新举措。尤其是对列入计划的战略任务,每年还要进行跟踪调查。其结果,由审议会议长向环境大臣报告,环境大臣向内阁报告。对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了重要咨询作用。同时,中央环境审议会的主要成员,又多为行业、企业负责人。通过审议过程,也调动和发挥了企业、行业团体的积极性。(3)重视民众参与。2003年7月日本颁布《关于增进环境意识及推进环境教育的法律》,开展各阶层民众的环境教育。环境省为培养环境活动骨干人员,还建立了“环境顾问登记制度”。到2003年已有环境顾问3611名。内阁府从2003年10月起还开展“省资源省能源国民运动”。鼓励民众参与资源回收及垃圾减量等活动,从自身作起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4.推进国际环境合作
  随着《新环境基本计划》的实施,推进国际环境合作已成为日本长期的基本方针之一。(1)积极推进国际间的合作研究。首先,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以及地区间的国际环境合作。如参加发达国家首脑会议、联合国各种委员会、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东盟与中日韩合会等等。就地球环境问题、能源资源问题、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其次,开展地方公共团体的双边国家间合作。到2002年为止,日本都道府县的87%、政令指定城市的100%、全国21%的中心城市,都开展了国际环境合作。在全国地方公共团体进行的153项国际环境合作中,最多的是“水环境保护”(有30项),再就是“人工培养”(有27项)。(2)积极开展国际学者交流。1999—2002年在日本大学及研究机构中的外国学者,以2.2万人增至3万人。这些学者主要来自亚洲占48.8%,欧洲占24.9%,北美仅占17.7%。同期,日本派出的学者,也从9.4万人增至11.6万人。派出的地区,主要是欧洲占33.7%,亚洲占31.8%,北美仅为28%。这表明,亚欧已是日本开展包括环境在内的国际间学者交流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3)积极开展国际间信息交流。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独立行政法人)从1987年起,与美国、德国等相关机构构筑了“国际科技信息网”。现已提供包括循环经济在内的200多种科技信息资料。环境省每年还出版英文版《环境白书》,向国外发行。并通过亚洲太平洋环境信息因特网,用英语提供日本环境信息。
  
  三、背景分析与前景展望
  
  新世纪日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有其深刻背景的:
  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要求
  2000年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源投入总量,约为21.3亿吨。在投入的资源中,约有一半被废弃掉,而在废弃物中的资源,实现回收利用的也仅有2.2亿吨。只不过是资源投入总量的1/10左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使日本的资源与环境不堪重负。为使日本经济尽快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过程。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在《新环境基本计划》中 明确规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总目标”,“以环境负荷小的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计划还制定了四项重点环境政策:实施污染者负担的原则;提刘环境的效率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行环境风险制(RISK)。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既提出现实要求,也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有公害肆虐与治理的经验教训
  20世纪50—60年代,在日本政府经济发展优先政策推动下,公共投资向产业基础设施高度集中。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公害大国”。1971年日本第65次国会集中审议公害问题,制定并修改14项环保立法,成为日本环境政策的转折点。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分别对大气、水质等制定“环境标准”,并对企业排气排水进行“浓度限制”。各市镇村也与辖区企业制定“防公害协议”,成为企业必须遵守的社会公约。经过艰辛努力,日本成为世界公害治理先进国家。从公害大国到公害治理先进国转变的经验教训,是日本举国上下用沉重代价换来的,至今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3.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急切需要
  据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1989—1991年日本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居世界首位。此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急剧下降。1999年为16位,2000年为17位,2001年为26位,2002年降至30位。这主要是制造业生产率低下所致。日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1985—1990年均为2.3%,1990—1995年降至年均-0.2%。两个5年间的降幅达2.5个百分点。近年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诸多举措,急于寻求摆脱困境之路。其中,通过采取加快环保产品科技开发、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战略,不仅在减少环境负荷上做出贡献,而且成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
  4.应对全球环境要求与限制
  1997年12月由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通过,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昭示了国际社会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有法可依时代的来临。按照议定书的规定,全球工业化国家到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其中,日本削减6%。然而,时隔6年,至2003年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3亿3900万吨。与《京都议定书》基准年(1990)12亿3700万吨相比高出8.3%。与削减6%的排放总量相比更高出14.3%。对此,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际,日本环境省官员大村史指出:“日本将全力以赴遵守《京都议定书》的规定。这不容易,但也并非不可逾越”。经济产业省也表明:在日本30个产业部门中,有11个可能无法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事实表明:日本要达到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仍任重道远。因此,应对全球性环境要求与限制,已成为当前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在对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特点、举措、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其前景大致做如下展望。从发展趋势看,日本循环经济是会取得一定进展的。这主要由于:首先,新世纪日本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不仅是局部管理措施的改进,而是涉及到体制、政策等诸多方面。特别是紧紧抓住了“环境革命”和“科技创新”等这些关键。其次,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日本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支持。许多环境、新能源等特区提案,都来自市镇村及企业、大学等民间人士。再有,大凡发展循环经济事业,都离不开经费投入。在经费上,日本虽然2004年环保总经费为2兆5772亿日元,比上一年当初预算减少6%。但其中推进省资源、省能源等“实现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经费却有增无减。达到4130亿日元,比上一年增长3.3%然而,事物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毕竟是要受到同期出台的财政、金融、税制、规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近年日本政府推出的《加速改革综合对策》等实施不久,效果还不甚明显。加之近年日本经济刚刚进入回升过程等等。因此,指望日本循环经济在短期内取得显著发展也是不现实的。
其他文献
对某大型铜钼矿的铜钼混合精矿进行了铜、钼分离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硫化钠加高锰酸钾能够有效地抑制铜矿物,钼精矿中的铜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且能够在不添加巯
计算机教学是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中,笔者首先简单地分析了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分析了以就业为
改变生活方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成效不可小觑。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倡导创建健康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单位推动合理膳食、戒烟、加强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特别强调了在工作期间
【摘 要】在高职日语翻译课程中,主要内容以基本贴近生活的文章以及公司商务往来的文书为主。一定程度上符合职业性的要求。但就实用性来讲,贴近生活的文章类翻译,往往带有文学性。而公司商务往来文书,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拔高,而且在没有接触过公司商务流程的阶段,学生往往觉得内容生涩,难以掌握。本文从日本生活的实例出发,思考是否可以引入一些过渡性内容,既能满足贴近生活的需求,又能逐步过渡到商务文书的阶段。  【关
在氯盐酸性体系中,对某浮选铜精矿进行了加压氧化浸铜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温度、氧气分压、硫酸用量、氯化钠用量等对铜精矿中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110℃、
【正】 “委员制”又称合议制,在行政管理领域.它是“首长制”的对称,是指机关最高决策权掌握在2个以上的人手中的一种组织形式.现在采用这种组织形式的国家以瑞士为典型.瑞
【摘 要】2011年版标准明确初中统计的教学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其中,数据的收集与描述在小学已有所涉及,而数据处理中多数统计量在初中是第一次认识,如何在这部分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统计概念;数
【摘 要】我院“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实验班积极致力于新时期卓越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主动加强与地方优质中学合作,贯彻“高师培养和与中学需求对接,示范引领与同伴互助结合,实践训练与反思内化一体”的指导思想,将双导师制全过程、全方位地落实到中学语文卓越教师的培养中,极大地提高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师范生培养;双导师制;“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实验班;指导思想;实施方式  师范生是未来教育的生
通过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建立了乌拉嘎金矿床找矿标型:在张才沟矿化区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研究工作.确定出隐伏金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并实施了工程查证
硅酸盐细菌在不同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3d后,菌种繁殖产生的细菌数、细菌及荚膜直径、发酵液中黏度的大小顺序为:硅酸盐矿物培养基〉铝土矿培养基〉赤铁矿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