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的课堂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文景先生所著的《大师们的成都岁月》一书,记录了一些和学者们有关的课堂故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许寿裳先生所讲的一堂课,因为那堂课只有一个学生听,是一个学生的课堂。
  许寿裳先生是现代著名学者,也是鲁迅的挚友。大约在1940年前后,许寿裳来到成都华西坝,开始在华西协和大学任教。当时,学校允许教授们开选修课,于是,各科的教授们便开出了名目繁多的选修课,协和大学“五大学”的学生们可以跨校自由选读。许寿裳也开了两科选修课:《中国传记研究》和《中国小说史》,但因为他这两个科目并非是显学,所以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1940年的某一日,华西坝广益大学舍的某一间教室在静候着许寿裳的到来。只见许寿裳腋下夹着讲义,以他一贯的快速步伐踏上那幢又名稚德堂的双层十八级台阶,甫进教室,他的绍兴腔的国语便脱口而出:‘诸位好!’待他定睛一看,却见以红黑两色为基调的偌大教室却只有一位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那位学生也以感伤的眼光凝望着自己的老师。于是,许寿裳走下讲台,师徒二人相对而坐,一堂传记研究的教学课没有丝毫耽误,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雖然偌大的教室只有一个学生来听课,但身为老师的许寿裳却并没有取消讲课,而是像面对满教室学生那样认认真真地讲完了那堂课;虽然知道那堂课只有自己一个人来听,但那个学生并没有离去,而是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完了那堂课。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学生和老师都极其认真,在时局动荡的岁月里共同努力研究学问,中华民族文化的种子之所以能够在战火纷飞中绵延不息、薪火相传,正是得益于这种认真精神。
  那天听那堂课的那名唯一的学生,叫袁珂。在许寿裳老师的影响下,袁珂发奋努力,终于学有所成,成了著名学者,一生发表了800余万字的学术论文,被公推为中国神话学会主席,成为中国神话研究的杰出专家,被誉为“继鲁迅、矛盾之后中国神话界的又一位大师”。不能说仅仅因为那一堂课就使袁珂成了大器,但那一堂课中所包含的精神,无疑已经昭示了以后的成功。多年以后,袁珂在追忆许寿裳老师的文章中提到了那堂课,仍感慨不已。许寿裳先生如果地下有知,看到他当年的学生取得了那样大的成就,也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编辑
其他文献
兔年春晚,来自宝岛台湾的魔术师丁健中表演的魔术《撕不碎的报纸》你看了吗?其实这个魔术并不复杂,只要掌握里面的一点点小技巧,你就可以在聚会上小露一手啦!    魔术准备:  准备2张相同的报纸,将其中1张对折5—6次,叠成一沓,略微用一点糨糊粘在另1张报纸的一角上,然后将这张报纸对折起来,放在桌上。  游戏方法:  表演者将这两张报纸拿起来,将粘有糨糊的一角捏在右手中,向观众展示报纸的正面,表示没有
200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中国政府《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共有18个集团军。  而在这之前,人民解放军陆军军的数量始终是一个谜,其实人民解放军陆军军的数量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它的鼎盛时期是在1949年,当时人民解放军陆军共有70个军。  70个军是如何变成18个集团军的呢?笔者进行了系统考证,全方位扫描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陆军由7
经常听别人讲,“财富往往就在别人的需要中”,自己总认为是“说教”有余,而现实说服力不足,充其量是一碗油腻腻的“心灵鸡汤”,不中看,更不中喝。可最近两件极小的事情愣把自己的老观念由里到外翻了个新。    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宣化小城,有一条吕祖庙街,在不到150米长的街道内,有四五家烙大饼的小商铺,而经营历史超过五年的只有山西大同的王氏商铺,其他的别说5年了,1年内都要换四五个老板。为何?挣的还不够
张效房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1955年以来,他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做出了38项发明和改进,被认为是我国对国际眼科学事业的两大贡献之一。至今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国家专利1?项,参编其他重要著作22部。  虽然有着赫赫名望,但如今这位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老人,却依然每天忘我工作,甚至于有時候伏案改稿子,改到凌晨5点!原来,应中华医学会邀请,张效房正倾注心血编写
在人们的印象中,监狱大都是冰冷、孤独甚至是暗无天日的。四周都是坚固的围墙,牢房也被铁门铁栅栏封住,使人望而生畏。  不过,澳大利亚塞斯诺克市的一家监狱,则认为封闭的、没有自由的监狱生活很难起到教育的作用。2018年初,这座名叫“亨特惩教中心”的监狱开始投入使用。这座监狱容纳了400名囚犯。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座监狱没有门。是的,关押囚犯的牢房的门全部取消了。  在这里,囚犯们一人一个办公室式的小
汪曾祺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话说得太好了,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情味是最真。  人间烟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我觉得应该是普通的,平民的,世俗的,热闹的,繁荣的,有生活气息的,总之是具体真实的,可感可触的,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感觉。人间烟火不讲究所谓的“高大上”,有着最亲民的特质,最朴素的面貌。另外还有喧嚣的味道,太安静了便缺乏了人间烟火味。所以有人说地摊经济能增添人间烟火味,菜市场
奶奶喜爱菊花,这是人所共知的秘密。她所居住的老宅门前,有一个方形的大花圃,从初春到盛夏,再到入秋,花圃里总能看到各色的菊花盛开,那婀娜的姿态,常常引來南北二屯的爱花人驻足观瞧。奶奶也不吝啬,无论谁看中了哪棵花,只要随便开口说句话,她便大方地连盆送人。对于奶奶的这种做法,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奶奶则说,好花须赠有缘人,这个理,只有爱花的人才懂。  提起奶奶养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从我记事起,奶奶家的
有一则很经典的职场寓言,说是一只乌鸦坐在树上,看上去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很羡慕它,就学乌鸦的样子,坐在树下闭上眼睛开始休息,不料,来了一只狐狸,跳过去把小兔子给吃了。这则寓言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你坐的位置必须非常非常高。  这个结论不无道理,但似乎又过于表面化。抛开寓言内容本身不说,就说在现实生活中吧,坐在高处的人,什么事也不干,这可能吗?不做具体的事,不代表就不做事。还有
城市生活久了,是不是非常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一个个度假村、农家小院应运而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大打绿色品牌,吸引了无数城里客,当然也包括我。  我喜欢那里的柴火饭,农家人自己种的各种蔬菜,不上化肥,铁锅大灶炖出来就是香,特别是那道豆角炖肉贴饼子,简直让我回到了小时候。  不过让我记忆深刻的除了儿时的柴火饭,还有烧火时的点点滴滴。小时候住的是平房,大通炕,靠烧火取暖。到了做晚饭的时候,母亲就喊我过来帮忙烧
初秋的雨,薄凉缠绵,且来得晚。夜晚无事,一个人顶着零星的小雨,巡着龙源湖走一走。  总觉得行走是一种美。消除了暑热,小草小树神清气爽,都站直了身子,抻长了脖子,在傍晚的湖边释放着自我。最喜松柏堂堂气、凛凛香,那种沁人心脾的味道,在雨后格外清雅,忍不住鼻翼翕动,舒阔肺叶。  阴云压城,今夜必有一场大雨。趁着小雨夜色,我迎着小城霓虹闪烁,龙源湖波光粼粼,湖水轻轻吻着堤岸,正诉说着动人的情话。野鸭子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