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试验采用氮肥不同用量和基于适宜氮肥用量基础之上的3种形态氮肥不同配比处理,利用塑料大棚试验,测定了氮肥施用方式对高丙醇二酸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4即氮肥用量为552 kg·hm-2对黄瓜叶片光合色素、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丙醇二酸含量、单瓜重和产量分别比N1即氮肥用量为69 kg·hm-2提高了95.77%、53.99%、12.34%、13.24%、23.87%和8.95%.同时,在氮肥适宜用量基础之
【机 构】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3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采用氮肥不同用量和基于适宜氮肥用量基础之上的3种形态氮肥不同配比处理,利用塑料大棚试验,测定了氮肥施用方式对高丙醇二酸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4即氮肥用量为552 kg·hm-2对黄瓜叶片光合色素、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丙醇二酸含量、单瓜重和产量分别比N1即氮肥用量为69 kg·hm-2提高了95.77%、53.99%、12.34%、13.24%、23.87%和8.95%.同时,在氮肥适宜用量基础之上,3种形态N肥不同配比均对黄瓜丙醇二酸含量、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T3即NU:NA:NN=1:1:2促进效果最好,其改善了黄瓜生理特性,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丙醇二酸含量、单瓜重和产量分别比CK即CO(NH2)2用量为1200 kg·hm-2分别增加了3.96%、13.71%、15.60%、1.35%、8.65%和7.94%.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氮肥施用方式可以通过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促进产量形成,改善品质指标.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不同中间砧对\'天红2号\'红富士苹果苗抗旱性的影响,以2a生\'天红2号/黄6/平邑甜茶\'、\'天红2号/SH40/平邑甜茶\'、\'天红2号/GM256/平邑甜茶\'盆栽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中间砧对苹果苗旱害指数、相关生理指标及水通道蛋白基因MdPIP1-1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土壤含水量降低,3种中间砧苗旱害指数、O-2产生速率升高,Fv/Fm值降低,SOD、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3个砧穗组合各指标的变化幅度
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苗期对干旱引发渗透胁迫的适应性反应,通过多指标鉴定和综合评价苗期棉花供试品种(系)抗(耐)旱性,分析耐旱材料和干旱敏感材料苗期的植株和根系形态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棉花抗(耐)旱育种早代选择提供依据.采用15%PEG 6000营养钵砂培法对62份陆地棉种子进行苗期抗(耐)旱性鉴定筛选,分别测定在胁迫条件下以及对照条件下的棉花苗期植株形态、根部形态、以及生物量等18个抗(耐)旱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苗期的18项相关指标进行抗(耐)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这1
“超细纤维”渗灌是一种通过纤维毛细作用,将水分从超细纤维毛细芯传递到植物根部土壤的节水灌溉方式.试验在宁夏永宁县玉泉营农场的摩尔多瓦(Vitis vinifera L.cv.Moldova)葡萄园中进行,灌溉方式分为环状超细纤维表面渗灌(A?0)、埋深10 cm的环状超细纤维渗灌(A?10)和常规沟灌(CK),每株单次灌水量为30 L,灌水周期为1个月.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灌水量下,A?10和A?0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较CK更稳定,叶水势总体上高于CK,说明“超细纤维”渗灌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水分状态,延缓了葡萄
于2020年5月—2021年2月以苹果野生型WT植株和MdGH3-2/12的RNA干扰转基因植株(RNAi)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测定了盐胁迫条件下苹果植株的表型、生长量、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及活性氧(ROS)含量变化,初步解析了MdGH3-2/12在苹果响应盐胁迫中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与WT植株相比,RNAi植株叶表面出现更多的褐斑和坏死,且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其3个株系(GR-1,GR-9,GR-10)根系活力分别为WT植株的93.8%、77.5%和90.0%;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
探究不同矿化度咸淡水混合喷灌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监测土壤水盐分布状况来选择适宜矿化度的咸淡水灌溉方式.在河北低平原地区开展大田灌溉试验,研究了淡水畦灌、淡水喷灌、2 g·L-1和3 g·L-1咸水与淡水混合喷灌对小麦、玉米生长及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喷灌相比,连续两年灌溉后,小麦收获时2 g·L-1和3 g·L-1矿化度咸淡混合水喷灌处理的根层(0~4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7.8%和42.7%,0~100 cm土体含盐量平均分别增加了32.9%和74.3%,
在2014—2018年,采用垄沟集雨覆盖种植滴灌技术与调亏灌溉技术相结合(MFR-RDI)对青椒进行试验研究,选取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的试验处理(即青椒结果后期重度亏水)进行灌水量预测.根据试验期间搜集的各项资料,在MFR-RDI种植方式下,以作物需水量、青椒生育期天数、作物生育期内的降水量、土壤含水率、前一天的灌水量作为模型输入因子,构建青椒作物灌水量的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DNN)预测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得到最佳DNN预测模型,该模型的隐含层包括4层,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分别为:32、16、8、4.模型的激
为探究秸秆和紫云英覆盖还田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设置半量秸秆覆盖(HS)、全量秸秆覆盖(WS)、紫云英覆盖(M)、半量秸秆加紫云英覆盖(HS+M)、全量秸秆加紫云英覆盖(WS+M)、无覆盖(CK)6个处理,于玉米乳熟期测定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片生理指标和干物质量等.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呈“双峰”曲线变化,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整体呈“单峰”曲线变化;HS+M处理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高且较CK处理分别显著增
为研究干旱区棉田在滴灌淋洗配合协同排水下的土壤盐平衡变化规律及微生物群落丰度特征,在新疆典型干旱盐碱区(141团)进行野外排水试验,试验设置暗管与竖井双因素协同排水,X轴方向五水平(距离竖井0、15、30、45 m和60 m,记为T1、T2、T3、T4和T5),Y轴方向三水平(距离暗管0、5 m和7.5 m,记为P1、P2和P3),分析土壤电导率与地下水位、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行淋洗试验后,0~70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整体降低,200~400 cm土层脱盐最明显,最低达到0.9254 dS
基于2013—2018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间试验数据,分析冬小麦和夏玉米覆膜积温补偿效应的特征,估算黄土高原南部覆膜积温补偿效应系数的值域范围,分析利用模型自带参数(方法一)和覆膜积温补偿系数(方法二)两种方法在AquaCrop模型中引入覆膜积温补偿效应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播种至越冬期,覆膜处理主要表现出增加土壤温度的作用;在返青期至成熟期,覆膜处理增加土壤温度的作用逐步消失,随之出现降低土壤温度的作用;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内,覆膜处理均表现出较好的增加土壤温度的作用;冬小麦生育期内覆膜积温补偿效应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撂荒地(CK)、生长1 a(BM-1Y)、3 a(BM-3Y)和5 a(BM-5Y)的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分析,探究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年限对甘肃贝母土壤理化因子和细菌菌群均有影响,其中BM-5Y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OM)、水解氮(HN)和速效磷(AP)的含量(PAK>HN>AP>OM.土壤理化因子与各优势细菌门的相关性不同,pH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